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但你知道历史上的第一位丞相是谁吗?没错!就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大帝国的李斯。
实际上,在嬴政还没有统一六国、当上皇帝之前,李斯差一点就被秦始皇驱逐出秦国。但是为什么,嬴政最后还是留下了李斯,并让李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丞相呢?
这一切,还要从一篇文章说起。
嬴政的“逐客令”
公元前237年,嬴政下了一道“逐客令”:凡是从其他国家来秦国做官的人,全部予以罢免驱逐。
《史记》中记载,嬴政之所以下这道命令,是因为当时的韩国派了一个水工来到秦国,帮助秦国修建水渠,其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个计策不久就被秦国人识破,因此连累了那些从其他六国到秦国做官的人,而李斯就是其中之一。
李斯原本是楚国人,老师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李斯学成以后便到了秦国。最开始,李斯是在吕不韦的帐下做舍人,获得吕不韦的赏识后,李斯被推荐到秦国宫廷做郎官,并慢慢博取嬴政的信赖。
在这之前,李斯在秦国已经生活了大概十年,好不容易进入了宫廷,嬴政就下了一道“逐客令”。这对于李斯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毕竟,人生的上升通道才刚刚打开,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
但是一时之间,仅仅因为“楚国人”这个身份,十年的奋斗就要归零,一切都将化为泡影,李斯岂能甘心?
这就相当于你寒窗苦读十余年,终于从一所名校毕业,即将去一家世界500强求职,这家企业对你的各方面都很满意,但在最后一轮面试时,因为小学考试的一次不及格,你被淘汰了——这无论换成谁都会不甘心吧?
所以,李斯必须说服嬴政,收回“逐客令”。于是,李斯便写了一封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牛在哪
与大部分人不同,李斯没有向嬴政苦苦哀求,也没有向嬴政辩解、表忠心,而是非常直接地向嬴政指出:你错了!你这样做的后果会很严重!
因为李斯知道,年轻的嬴政刚毅果决,万万不能用“情”来打动嬴政,但可以用“理”来说服嬴政。所以,李斯据理力争,从不同的角度,力证嬴政的“逐客令”是错误的。
首先,用历史事实说话。李斯回顾秦国历史,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秦孝公任用商鞅、秦惠王任用张仪、秦昭王任用范雎,正是这些来自其他六国的人才,才使得秦国愈加强盛。李斯对嬴政说,如果秦国历史上的这四位国君没有任用这些人才,秦国就不会有如今的强大。
紧接着,李斯又用嬴政的生活用品与用人做对比。李斯列举了大量嬴政喜爱的、来自其他六国的物品,指出“嬴政并没有因为这些物品来自六国而嫌弃,甚至会因为六国的物品更好而弃用秦国本土的物品。”这说明,嬴政使用物品的标准是看这个东西是否好用。
但到了用人方面,嬴政的标准却是看这些人是不是秦国人,而不看这些人是否对秦国忠心、是否对秦国有用。这样的用人标准,必然会严重影响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最后,李斯又指出了施行“逐客令”将会带来的后果。李斯说,“逐客令”会迫使人才流失到其他六国,为这些诸侯国效力——这就相当于秦国在削弱自身力量的同时,又增强了其他六国的力量。
并且,那些被驱逐的人才,心中一定对秦国抱有极大的怨恨,将来就一定会对秦国做出不利的事情。这样一来,秦国就会陷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李斯通过这一篇雄文的反复论证,终于让嬴政废除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此后,李斯便留在秦国辅佐嬴政统一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丞相。
《谏逐客书》给现代人的经验
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之所以能够打动嬴政,就是因为李斯开门见山地指出嬴政的错误——秦国的根本目的和利益,是要一统天下,而嬴政的做法,不仅会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相背离,还会让秦国逐渐走向衰亡。
实际上,李斯的这种方式,恰恰也给如今的我们提供了一个经验:在生活中,当你要和别人谈合作、谈业务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说自己的产品、服务有多好,而是要把对方的利益和产品、服务捆绑起来。
比如你跟一个客户谈生意,按照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的做法,就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当然是介绍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并用事实告诉客户:之前使用这个产品和服务的那些人,都得到了哪些好处;
第二步,进一步告诉客户,你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
最后一步告诉客户,如果不使用你的产品和服务,对方会蒙受什么样的损失。
无论是跟上级、客户还是合作伙伴谈判,当对方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使用你的产品和服务,对方的利益就会受损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听从你的意见,然后与你达成合作,并最终为你带来收益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丞相,怎么做到的?现代人也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