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门刘寄奴,到南朝宋武帝,话说刘裕的多面人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撇开孙权,单说刘裕,从寄奴,到武帝,南朝宋主刘裕,何以让人感慨万千?

1.出身贫贱,生活苦寒,然而,有志者身上自带光芒

公元363年,东晋历史,星空闪烁,炼丹名士葛洪仙逝,权臣桓温出仕加官,还有,南朝宋武帝刘裕出生。要说这刘裕吧,原本是汉朝皇室的后裔,然而几经改朝换代之后,等他出生的时候,家道早已沦为寒门。

刘裕生于彭城(徐州),家境贫寒,小名寄奴。刘裕出生后,生母就死了,被舅舅抚养,所以名叫寄奴,寄养舅家之意。搜下,你就知道,这刘寄奴,就是一味中草药,为菊科蒿草植物,路边沟渠野生贱长,可知刘裕幼时寒碜到何等地步。然而,从寄奴,到皇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且看南朝宋主刘裕,其励志故事何其震撼。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就是刘裕的标签,后来准备称帝时,还让人编了谶语,“二口建戈不能方,两金相刻发神锋,空穴无主奇入中,女子独立又为双。” 谶语包含的意思,是这样解释的,二口建戈,刘(繁体“劉”,俗称“卯金刀”)字也,空穴无主奇入中,为寄字;女子独立又为双,奴字。所谓的谶语,当然都是瞎编的,但却也说明大英雄刘裕,并不忌讳自己的小名。

虽然刘裕幼时生活苦寒,但是英雄自有天照应,长大后身高七尺六寸,风骨奇伟,雄杰大度,且以侍奉继母孝顺而闻名。刘裕在贫寒落魄时,砍柴种地,编鞋贩履,赌博养家,屡遭乡里蔑视。像潦倒时依靠施舍糊口度日的韩信,像穷困时以织席贩履为业的刘备,为生计疲于奔命的刘裕,虽然还挣扎在背光的阴影处,所幸受到琅琊贵族王谧(王导之孙)的赏识,王谧说刘裕将来必定为一代英雄豪杰。

2.是金子总要发光,有才干不会埋没,刘裕建功立业拼出一方天

漫漫人生常有坎坷路,迷茫困惑扰乱志士心,但是,如果能够被贵人慧眼识珠,也算应验了吉人自有天相的说法。其实,准确来说,自古天助自助者,从来机会就只等用心人。王谧,出身琅琊王氏,名相王导的孙子,时任扬州刺史,这样手握军权的重臣,赏识还是一介布衣的刘裕,就等于亲手把刘裕送上了阳光大道。

东晋时期,五斗米道盛行,公元399年秋,道士孙恩在会稽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晋廷忙派卫将军谢琰(谢安次子)、前将军刘牢之,赶往镇压。刘裕从军后,经扬州刺史王谧推荐,成为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司马,随后又转入刘牢之麾下,担任北府兵参军。刘裕随刘牢之征战吴地,领数十人侦察义军动向,不巧碰上数千义军。刘裕毫无畏惧,率众迎战,随从战死大半,刘裕仍手舞长刀,酣战不止。

数年转战三吴大地,征讨孙恩的义军,刘裕每战必上,披坚执锐,身先士卒,甚至组成敢死队,手持短兵器厮杀。刘裕冲锋陷阵,且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以少胜多,每战无不挫敌,屡立大功,军事干才得到初步显露。是金子总要发光,有才干不会埋没,刘裕因平叛义军有功,被朝廷加封为建武将军,并下邳太守。

五斗米道孙恩的叛乱,消耗了晋廷兵力,造成了京防空虚,晋室徒有其名。桓玄其时,盘踞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虎视三吴之地,以为有可乘之机,在江陵聚众举兵,密谋夺取建康。公元402年,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发兵进攻桓玄,桓玄军却顺流而下攻入建康,晋室政权全归桓玄把持。

桓玄废晋安帝,自立为皇帝。自此,东晋四大家族势力,王谢庾三族相继衰落,桓氏成为唯一的大族,骄奢淫昏毫无才能的桓玄,轻而易举就消灭了东晋朝。

在征讨桓玄的时候,刘牢之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时蛰伏于桓玄手下韬光养晦,以待伺机反攻桓玄。公元404年初春,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余势力近两千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歼灭了桓氏在此的兵力,杀死守将桓修。

干掉桓修,众人推刘裕为盟主,讨桓檄文传遍四方,各地纷起响应。不到一月,刘裕击败桓玄,掌握了东晋政权。

3.无坚不摧伐燕秦,摧枯拉朽平藩镇,刘裕用实力辗轧争议,让不服者无话可说

刘裕剿灭桓氏势力之后,本来想要废除司马氏的皇帝名号,但又觉得自己的威望还不够。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北方威胁,祖逖、庾亮、桓温等,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强大自身实力,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借机消灭国内割据势力,为独霸朝权积累战功,为废晋称帝夯实基础。刘裕首次北伐的目标是南燕,由慕容氏所建,为十六国之一,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全部及江苏北部。公元409年刘裕进攻南燕,不到一年即大功告成。

公元411年,刘裕挥师南下,五年荡平割据势力,东晋境内得到彻底的统一。公元416年,官居东晋太尉的刘裕,亲率五路大军,水陆并进,进攻后秦国。公元417年,刘裕军攻破长安,灭掉了后秦国。后秦是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方的十六国之一,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全部,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刘裕读书不多,军事上却有很高的天分,在战术革新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明并实践了讲究水路协同作战的”却月阵”。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409年,刘裕灭掉了燕国后,开始迎接北魏的挑战,双方在黄河岸边摆开阵势,刘裕的士兵形成月钩形的阵地。战斗好似魔幻般的风卷残云,刀枪剑戟使用的莫名其妙,结果,刘裕以2000左右的精锐步兵,大破北魏3万左右的精锐骑兵,史书描述北魏军的败相,”一时奔溃,死者相积”。好像,”却月阵”专属刘裕,既无前人使用,也没流传后世,成了他的千古绝唱。

刘裕好生了得,两次北伐,一次抗击北魏,都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卓越的军事统帅之一。正如辛弃疾所感叹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刘裕为确保皇位安全,弑杀前朝皇帝从不手软

以前,重要地区都是大族出镇将,因而形成了割据的局面,而今,刘裕改用皇子作镇将,特别是荆州、江州两镇,所统领的兵甲占全国的半数,从此朝廷不再受到大族重镇的威胁。军权在握,朝纲独断,刘裕觉得,东晋皇室显然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伐燕,伐秦,伐蜀,消灭割据势力,可谓军功盖世,公元418年夏,刘裕先后受封相国、宋公,加九锡(皇帝赏赐功臣的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在朝中的地位显赫,位在诸侯王之上。

公元418年岁末,刘裕令心腹鸩酒弑杀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史称晋恭帝。公元420年初春,刘裕胁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既然是承受禅让,难免谦让推辞,半年之后刘裕才勉强即皇帝位,国号宋,是为宋武帝。刘裕建国,之所以称宋,因为世居彭城,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旧地,所以刘裕建国号为“宋”。至此东晋灭亡,南朝时代开启。

尽管晋恭帝禅让了皇位,也没有表现出半点不满,但是,称帝之后的刘裕,仍然杀了东晋末代皇帝。刘裕原本是想毒死晋恭帝,就像以鸩酒弑杀晋安帝,但这次执行任务的人,不忍心对晋恭帝下手,结果杀手自己饮鸩自尽。刘裕再次安排亲信前去,继续对晋恭帝执行死刑,由于晋恭帝死不张嘴,只好用棉被将其狠狠捂死。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保证自己的权利,防止司马氏族在他人的帮助下,将来危害刘宋王朝,刘裕诛杀了晋安帝与晋恭帝父子,紧接着又将其全家陆续杀死。刘裕堪称皇帝杀手,除了东晋最末两位皇帝,还有之前被他擒杀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和后秦末帝姚泓等人,死在他手中的皇帝已经有六位了,后来也为刘宋皇族惹来了杀身之祸。

纵观历史,改朝换代的时候,前朝帝室少有得到厚待的,仅有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将恭帝柴宗训改封为郑王。但是,之前禅让,禅让之君,都能得到善待,自刘裕开始,禅让陡然血腥,刘宋取代东晋,刘裕心太狠,手太辣,篡弑盗国,狡鸷露骨,比曹操更甚。

5.虽然出身寒微,但却雄才大略,刘裕的治国理政思想,给后世留下颇多借鉴

公元420年,刘裕荡平江南各地,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至此,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刘裕即皇帝位之后,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削弱强势的皇族士族,国家权力集权于中央。为防止权臣乱政,刘裕把军权收归朝廷,外出征讨才配以军队,战事结束即班师回朝。

晋朝沿用门阀制度,世家大族权倾朝野,宗亲士族割据,朝廷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所谓”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这样的人才选拔,就难免滥竽充数。刘裕出身贫寒,深知门阀的危害,他所创建的南朝宋国,必须革除以前的弊端,实现皇帝大权独揽。

刘裕恢复秀才孝廉策试制度,阻断门阀士族的仕进之途,主张用考试的办法甄别人才,尽量选用寒门出身的士子,来辅佐皇帝,替朝廷做事。遵循刘裕的选人用人观,南朝宋重用大批”寒微”之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南朝宋国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另外,刘裕还不忘打压豪门势力,毫不留情地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杀掉了王瑜、谢混等士族,处死了为害一方的刁逵。对俯首帖耳归顺于他的士族,刘裕虽然表面也给高官厚禄,但却绝对不授予实权,并且也得不到他的信任。

从生活底层走来的刘裕,懂得给百姓休养生息机会,减免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放还因战争需要而征用的奴隶。刘裕规定,皇宫府衙所需物资,一律实行市场采购,照价给钱,不得征调。

刘裕虽然是行伍出身,却能注重国民教育,下诏要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建校办学,教化百姓,改善社会风气。

刘裕以独特的阶级观,削弱贵族士族的政治势力,减轻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实行了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使得南朝宋国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无论如何都是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不能比拟的。

不少史学家认为,当时,鲜卑拓跋部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北魏国政权,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取代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集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6.创业艰难百战多,成由勤俭败由奢,刘裕为后世树立了勤勉的榜样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此关键节点,刘裕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人物。政治上终结积习难改的门阀士族制度,军事上指挥权力收归中央集中管理,用人上实行科考测评甄别选拔制度,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及发展生产的政策,社会风气方面竭力倡导移风易俗指导思想,在刘裕和儿子刘义隆统治的近半个世纪里,南朝宋国的形势,政局安定,生产发展,出现了“元嘉之治”的小康盛世。

刘裕孤寒出身,知道稼穑艰辛,富甲天下之后,仍然牢记贫贱时的困苦,依旧清简寡欲。刘裕平常的衣着十分随便,脚上踢拖的是连齿的木屐,头上戴的是南朝士子普通的裙帽,就是上图所示的那副样子。刘裕的皇宫居所,也不搞啥特殊化,客厅使用的屏风,是普通式样的,宫灯是布灯笼,拂尘是麻绳做的。历来皇宫不缺珠玉车马,丝竹女宠更是不厌其烦,刘裕对此却毫无兴趣。有次,属地进献琥珍枕,光洁华丽,世所罕见,武帝听说琥珀可以疗伤,赶紧令人将珍枕捣碎,分发给北伐将士备用。

为了起到警示作用,刘裕还在神圣的皇宫,悬挂上他年少时,使用过的农具,穿过的层层补缀的破棉袄。刘裕临终前,还把这件破袄,交给了他的长女,嘱咐说,“后世如有骄奢不知节俭者,就让他们看看这件朕穿了多年的破袄!”后来,刘裕的孙子,孝武帝刘骏,看到祖父的遗物,对比自己的浮华豪奢,讥讽爷爷就是“乡巴佬”。

7.不恋声色,钟情一人,刘裕与发妻臧爱亲的故事,平实生活中滋长出来的爱情与友谊

克勤克俭的刘裕,为人做事很有法度,既不贪财物,也不恋声色,却有凡人婚恋。

臧爱亲,刘裕的发妻,出嫁的时候,刘裕还是街巷里的布衣平民,不但穷苦潦倒,而且性猛好斗,令乡人侧目而视。

臧爱亲,何许人也,爷爷是尚书郎(皇帝秘书),爸爸是郡功曹(郡守秘书),年龄小刘裕两岁,可谓小家碧玉一枚。婚后,生下一女,想生儿子,刘裕从军打仗去了。

快马加鞭,时来运转,刘裕封官晋爵,四十岁的时候,就成了东晋王朝的股肱人物。也就半转身功夫,马屁精们就纷纷围拢着“臧夫人”转圈圈了,急需雪中送炭时却躲得远远的亲戚,现在拼了老命都来锦上添花了,阿谀奉承的和送礼帮忙的数也数不清楚。然而,任凭眼前纷纷扰扰,臧爱亲丝毫不为所动。虽然丈夫贵为权臣,臧爱亲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半点儿也不好奢侈享乐,希望通过她升官发财的亲属,也没有一个心想事成的。

也许是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待到夫妻重会时,臧爱亲已经不年轻了,始终未能给刘裕生下儿子,长女成为臧爱亲与刘裕唯一的孩子。所幸的是,没有子嗣,并不曾影响刘裕对结发妻子的情意,而臧爱亲面对奢华所表现出来的节操,则更深得刘裕的敬重。可惜的是,夫妻重聚后的日子并没有多长久,也没能等到丈夫登基称帝的那一天,臧爱亲的人生终止在了四十八岁那一年。

臧爱亲死的时候,刘裕还只是东晋的豫章郡公,因此她只得到了“豫章公夫人”的追赠谥号,并归葬于丹徒老家。刘裕对患难发妻的早逝非常痛心,称帝之后,追封已经辞世十二年的臧爱亲为“武敬皇后”。刘裕的皇后,仅臧爱亲一位,七个儿子的母亲,都仅封妃嫔而已,至死都没再设皇后。

刘裕六十岁病逝时,仍然念念不忘这位曾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并临终留下遗诏,将臧爱亲的棺木从丹徒迎至建康(南京),与他合葬,史称初宁陵。谁说帝王都是薄情种,就刘裕而言,只因钟情的“臧爱亲”去得太早。

有人说,在热播的电视剧《上阳赋》里,可以找到刘裕和臧爱亲的影子,不知道是否有这么回事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从寒门刘寄奴,到南朝宋武帝,话说刘裕的多面人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