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战神班超平定西域的秘诀是什么?你做梦都想不到

第一节 烈火之后,方见真金

最古老、最实用的选人用人之法,可能就是适岗锻炼。交给你一件事,特别是急难险重之类,是否可以搞定就看你的能力了。正如俗话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蹓蹓就知道了。东汉班超与任尚的旧事,算得上经典案例,至今仍能给人深刻启迪。

与西汉相比,东汉的对外影响力已不如前。西域诸国属于典型的摇摆派,他们总是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做选择,谁的实力强就倒向谁。东汉时期,西域诸国越来越表现出离心倾向。汉明帝认为应该要向西边“秀一下肌肉”,否则就难以控制这一片区域了。永平十六年(73年),窦固率兵西进,在蒲类海等地与匈奴打了一仗,取得了胜利。然而,汉朝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西域一些国家,如焉耆、龟兹等并不买账。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焉耆竟然趁机攻陷西域都护府,杀死最高长官陈逵,也就是说,焉耆公然与东汉翻脸了。当时局势大致如此:东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但对三十六国的管理力不从心;匈奴还是比较强势,控制着龟兹等国;相当多的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敢与汉朝对抗,更怕得罪剽悍的匈奴。

时势造英雄。班超横空出世,谱写出一首壮丽的外交史诗。班超出身于一个文化家庭,父亲班彪担任过徐县县令,哥哥班固因著《后汉书》而名垂青史,妹妹班昭后来也成为有名的才女。永平五年(62年),哥哥班固在京城雒阳谋到了校书郎的差事,班超同母亲一起跟了过去。家里穷,班超必须出去干活以补贴家用。他替官府抄写文书,辛苦又枯燥。时间长了,班超觉得自己在白白消耗生命,于是将笔一甩,不干了。他想效仿西汉时期的傅介子、张骞等前辈,在异国他乡建功封侯。后人据此造出一个成语,即“投笔从戎”。旁人了解到班超的想法后,觉得他异想天开,纷纷笑话他。班超就直接反驳道:你们这些小子,哪里知道壮士的志向呢?班超虽然说出了豪言壮语,但要将其变为现实还是任重道远。机会总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以代理司马的身份,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下了战功,得胜回朝。窦固认识到了班超的才能,后来派他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来人来到鄯善国。该国国王名叫广,他见大汉使者来到,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们。但没过多久,广的态度有所转变,不愿接近班超等人,礼节也怠慢起来。班超立马感觉到了气氛异常,直觉告诉他,应该是北匈奴使者也来到了鄯善,所以国王开始变得犹豫不定了。很显然,情势变得危急起来。一旦发生变故,班超一行人只有依靠自身去解决问题,因为国都雒阳距离西域实在太远。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班超决定凭借智慧与勇气去摆平一切。为摸清情况,他灵光一闪,决定从身边的胡人侍者入手。他装作已经掌握了内情,直截了当地问侍者:老实说,匈奴使者来了多久了?住在哪?胡人侍者的脑筋当然转得没有班超那么快,立即将匈奴使者相关情况和盘托出。为了防止侍者走漏消息,班超就将他关了起来。之后,班超召集手下的三十六位吏士一起喝酒。他知道,必须借助酒劲才能使大家的热血沸腾起来,然后才能与敌决一死战。看到各位酒兴正酣,班超就站起来做动员讲话: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西域,是来追求大功大贵的;现在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王就对我们不再恭敬礼貌了,形势万分危急;如果鄯善王抓捕我们送给匈奴,我们的尸骨很快就成为豺狼的口食了!班超话锋一转,直问属下: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论死活,都跟着您干!接着,班超说出了日后流传甚广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实,班超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趁着黑夜,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匈奴,打他个措手不及;采用火攻,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些人先放火,十人在营房后击鼓呐喊,其他人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营口两边,伺机收拾敌人。有人提出了疑虑,认为此事重大,应与从事郭恂商量之后再定。班超大声呵斥道:是吉是凶,就在今日!从事只是一名平庸文官,他必定不敢参与本次行动,还可能泄露消息,让我们死得不明不白!至此,大家没有了异议,决定齐心协力,拼死一搏。结果,事情进展正如班超所料。在消灭了匈奴使团一百来人之后,班超才将事情告知郭恂。听完之后,郭恂惊讶不已,随后表情变得复杂起来。班超马上明白对方的心思,随即表示:功劳嘛,每人都有份,自然少不了您的啦。郭恂听后,才高兴起来。于是,班超一行人找到鄯善王,向他出示了匈奴使者的头颅。鄯善国上上下下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鄯善国背弃匈奴,全心全意投靠大汉。鄯善王见事已至此,别无选择,最后同意臣服东汉,并将儿子送去汉朝充当人质。班超首战告捷,奠定了其建功西域的良好基础。

班超返回朝廷,向窦固汇报胜绩。窦固高兴至极,向皇上呈报班超的功劳,并希望乘胜追击,另选使者再度出使西域。汉明帝也对班超赞赏不已,并表示可以让班超接着干,没有必要另选他人。朝廷提升班超为军司马,命令其再次出使西域。窦固想要给班超增加人马,班超婉拒了,他希望仍旧带领原有的三十余人,因为人多反而有可能成为累赘。

班超平定西域,创造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神话。其中经过曲折而又神奇,可以讲一个长长的故事。班超率众制服鄯善,算得上其斗争艺术的缩影。后续之事不一一道来,择其要者可将班超的成功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策略得当。班超在给汉章帝的上书中明确提出: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该策略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意义,说明班超不但有浪漫主义情怀,更有现实主义理性。班超很清楚,朝廷很想建立稳固的西部屏障,但又不太可能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好是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西域稳定。事实也是如此,朝廷后来只是象征性地向西域派出了一点兵力。建初五年,即公元80年,徐干以代理司马的身份带领了一千人援助班超,基本上都是些罪犯与志愿者。此外,代理司马和恭带来了八百士兵。与西域诸国动辄上万的兵力相比,汉朝的军队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班超手里最大的底牌,就是他身后的东汉朝廷。东汉的军队虽然颇有实力,但很难露面。除了时不时晃一晃手中的大牌,班超主要还是通过“争取和团结大部分朋友”,从而“降服和打倒小部分敌人”。班超率领业已归顺的鄯善、于阗等国,集中打击悖逆狂傲的龟兹、焉耆等国。在此基础上,班超对龟兹、焉耆等进一步细分,拉拢其中的大多数,削弱和消灭一小撮叛乱分子,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其次是胆气过人。班超深谙入乡随俗的道理,在不太开化的西域,必须要按照当地的习俗行事。班超制服于阗的事迹,就是通过气势压服了对方。当时,班超一行人到达于阗,情形相当不利:于阗王广德不久前打败莎车,正趾高气扬;匈奴使者也在于阗,正密切监视;广德对汉朝使者相当冷淡,没把他们当回事。怎么办?班超必须表现出更为强势的一面,才能震慑住广德。于阗人非常信奉巫术,对巫师很崇拜。巫师信口胡诌:神发怒了,在问为什么要归附汉朝;汉使有一匹黑唇黄马,应取来给我做祭品。班超查清了原因,假装答应,但希望巫师亲自来取马。广德派出宰相私来比、巫师去班超处。班超他们迎接巫师后,直接一刀削下他的头,之后又将私来比痛打几百皮鞭。班超将巫师首级送回给广德,对其一顿批驳。广德以前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的勇猛事迹,至此心生恐慌。他立即派兵杀死匈奴使者,并向班超投降。班超收服疏勒的过程更为离奇。疏勒被反汉先锋龟兹打败,疏勒王被杀,接着,一个龟兹人来疏勒当国王,名叫兜题。班超派出田虑去招降兜题,兜题根本不搭理。田虑趁其不备,抓住并绑了兜题。班超一行迅速赶到疏勒,召开群臣大会批判龟兹,并立已故国王的侄子(名叫忠)为新国王。就这样,班超又平定了西域一国。

与中原比较,西域可谓蛮荒之地,当地人崇尚武力,看重财货,性情无常。班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对敌对势力进行各个击破,让人叹为观止。上文提及的疏勒,本已平定,谁知后来又发生变故。班超收服于阗、疏勒之后,调集两国军队进攻反叛的莎车,准备继续扩大战果。莎车眼看打不过,就玩起了在西域诸国屡试不爽的外交手段,给疏勒国王忠送去很多奇珍异宝,引诱他“反水”。忠果然上钩,与莎车联合攻下乌即城。班超当机立断,拥立成大做疏勒国王,然后集合其他未叛之人进攻忠。双方在乌即城对峙了半年之久,形成了僵局。康居国突然掺和进来,派出精兵支援忠。眼看形势对己不利,班超也运用“珍宝外交”手段。他给月氏王送去大量锦帛,让他去劝说康居王退兵,因为两者之间刚刚联姻,关系很好。康居王见亲家出面说话了,就撤退了,将忠也带回康居。于是,乌即城不再抵抗,向班超投降。三年后,忠借了康居一支军队,杀回疏勒,并与龟兹合谋,假装向班超投降。班超是何等机灵之人,很快察觉了他们的阴谋。班超答应,摆酒接待忠。忠以为班超中计,欣然赴宴。结果,班超在宴席上抓住忠,干脆利落地斩下了他的脑袋。之后,班超消灭了忠的兵众,平息了这一股反叛势力。其他的敌对国家,如龟兹、焉耆等,也在班超的纵横捭阖之下,一个接一个向东汉臣服。

平定了西域,班超立得首功。朝廷论功行赏,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至此,班超实现了“到万里之外建功封侯”的远大理想。朝堂上下都认可了班超的才能,对其治理西域相当放心。班超就一直留在西域,直至年过七十,朝廷还是不同意让他回来。最后多亏了班超的妹妹班昭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汉和帝,皇帝读后非常感动,答应让班超回洛阳。班超在西域打拼三十一年后,于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回到京城。一个月后他就死了,终年七十一岁。

朝廷在调回班超时,任命戊己校尉任尚去接任都护。任尚照例向班超请教治理西域的经验。班超简单地说了三层意思:塞外那些人不太好打交道,小官与士兵多半因为犯罪才迁徙过去,当地蛮夷之人如禽兽一般难以安抚却容易坏事;您应该调整一下严厉急躁的性情,水至清则无鱼,政治苛刻则百姓难以和睦;担任西域长官,应该洒脱简易一些,把握个大纲就差不多了。任尚客气一番,就告辞了。之后,任尚对亲信说出了心里话:我本以为班超会有什么奇计妙策,而他今天所说的计策也稀松平常,不过如此!任尚到西域没几年,那些国家再次叛乱,任尚也因此获罪。一切不出班超所料。

考察一个干部,最好让他去实岗锻炼。那些能力卓异之士,有条件会利用条件,没条件会创造条件,总是能创造性地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而要比较干部之间的差异,轮岗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同样一个岗位,有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人却搞得一塌糊涂,优劣高下立判。

第二节 古代选聘人才奇招趣谈

为了挑选到真正的人才,或是网罗天下之才,许多当权者想尽各种办法,甚至煞费苦心,奇招迭出,其中的一些奇思妙想让人暗暗称叹,而且它们历经历史的检验,至今仍能给我们某些启发。

先来看尧如何下大血本甄选接班人。尧在传位给舜之前,对舜进行了全面长期的考察,所用方法也比较奇特。尧本人勤勤恳恳,淡泊名利,一心为公,因此他想找个同他一样具有优秀品质之人,将位子传给他。在一次部落首领会议上,大家都一致推荐舜。舜的父亲叫瞽叟,意即瞎眼的老头,其实是讽刺他为人处事非常糊涂。舜没了生母,后母则心肠歹毒,还有后母所生的弟弟——名字叫象——相当傲慢,但瞽叟却偏袒象。舜的生活环境恶劣,但对家人都很好,是个品德高尚之人。尧决定对舜进行严格考察,看他究竟有没有大家所说的那么好。为此,尧真的是下了血本。他采用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尧帮助舜修筑了粮仓,分给他许多牛羊,看他面对富贵时的表现;另一方面,尧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考验他和睦家庭的能力。

舜的后母和弟弟见舜遇到了贵人,一下子发达起来了,心里更是羡慕、嫉妒、恨,于是串通瞽叟设计暗害他。一次,当舜在修补粮仓的仓顶时,瞽叟在下面放了一把火,顺带还把楼梯抽走了。舜见大火烧上来了,梯子也不见了,于是用两顶笠帽绑住自己,像鸟儿一样安然降落到地上。另一次,舜下到井底去淘井,瞽叟和象就往下扔石头,将井埋得严严实实。不料舜早有防备,在井旁挖了通道,然后穿过通道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家。瞽叟和象见状,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再也不敢对舜下毒手了。舜则一如既往,对他们和和气气。

舜原本是单身青年,现在一下子有了两个妻子,其实也是在面对一个巨大的难题。结婚成家的男人一般都知道,要同另一半处理好关系,可不那么简单,如果弄不好,吵吵闹闹也是常有的事。舜则是难上加难,他需要同时与两个妻子相处,倘无两把刷子,绝不可能轻易摆平。当时尧是依照修身、齐家、治国的思路来检验他的,而“齐家”则是重中之重。舜显然成功通过了考试,让两位妻子都相信自己找到了如意归宿。从湘妃竹的传说来看,娥皇、女英对丈夫的用情非常之深,舜死后,她们眼泪流个不停,洒在九嶷山的竹子上,结果竹上出现了点点泪斑,形成了著名的湘妃竹。

尧选的是接班人,所以将两个女儿都押上了,至于大量招人,就不能这么操作了。战国时期,燕昭王在燕国被齐国打败之后即位,面临的就是广招人才的难题。不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燕昭王以十足的诚意实现了人才破冰,之后更是招揽到大批顶尖的文武之士。燕昭王当时一门心思想要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可要干这事没人不行啊。人才去哪儿找呢?燕昭王思前想后,觉得郭隗还不错,于是去见郭隗,向他谈了自己的想法。郭隗强调了尊重贤才的重要性,随后又以一个小故事来深化自己的观点:

古时候,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来求购千里马,可是花了三年也没买到。宫中一位近侍主动要求去办理此事,国君就让他去了。三个月后,近侍终于找到了千里马,但是晚了,千里马已经死了。可他仍然花了五百金,买下那匹马的脑袋,拿回来复命。国君一看就生气了,说我要的是活马,你弄个死马回来有啥用,还白白扔掉五百金,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那个近侍还真有一套,他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买死马都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是活马呢?这消息一传出去,天下人一定都认为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过来了。果然,不到一年时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燕昭王听后,觉得蛮有道理,又问郭隗该怎么操作。郭隗见燕昭王动心了,就趁机主动推销了自己。郭隗说:如果大王真的想罗致人才,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这种人才都得到了重用,何况那些超过我的贤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过遥远吗?燕昭王于是拜郭隗为师,专门为他建造房屋,落实了相关待遇。此举很快取得了示范效应,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从赵国赶来,燕国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后来,燕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同秦、楚以及赵、魏、韩联合攻齐,大败齐国。

楚庄王的想法更绝,他是以死相逼物色到了股肱之臣。公元前613年,楚国的一位年龄不到20岁的国君即位,也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熊旅。他虽然坐了王位,但实际上是被架空的,真正的权力控制在他的两位老师手上,也就是斗克和公子燮。楚庄王当然非比寻常君主,他很有想法,同时城府颇深,内在的一切都被他外在的行为掩盖了起来,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楚庄王当上君王之后,对朝政不管不顾,白天跑到外面去打猎,晚上则饮酒作乐,日日夜夜,没完没了。为了防止有人败兴,他还明确告知群臣,谁要是敢来劝谏,那只有死路一条。楚庄王就这样纵情玩乐了三年,政事败坏不堪。公子仪、公子燮看到有机可乘,发动了叛乱,所幸朝中还有一些忠臣,如庐戢、叔麇等,他们合力平定了叛乱。周边一些小的国家,如陈、郑、宋等,看到楚国不行了,也纷纷改变策略,依附了晋国。可以说,从内到外,楚国都已岌岌可危了。

大臣成公贾终于熬不住了,但他还是不想去触这个霉头,于是想个法子,准备绕着弯子去进谏。他去求见楚庄王,进了宫殿后,只见一切照旧,好酒佳肴,美人成群,舞姿翩翩。楚庄王看到成公贾,打了个招呼,说:“你来这儿,是想喝酒呢,还是想看歌舞?”成公贾早就想好了应对之词,就不慌不忙地回答:“有人出了个谜语让我猜,我怎么也猜不出来,所以特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饶有兴趣地问道:“是吗,什么谜语?说来让我听听。”成公贾一字一顿地说:“南山上有一只怪鸟,站在大树上已经三年了,不飞不动也不叫,这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当然听出了成公贾话里有话,他略作沉思,回答道:“这是只与众不同的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下去吧。”

成公贾见进谏目的已达到,非常兴奋,将消息告诉了好朋友大臣苏从。他们认为楚庄王已幡然醒悟,朝政即将焕然一新,于是非常急切地等待新气象的到来。然而,等来等去,他们还是失望了:楚庄王仍然天天饮酒作乐,似乎将讲给成公贾的话完全忘记了。苏从见状,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了,哪怕是拼上一死,也要劝阻君主的这种行为。他进了宫门,放声大哭。楚庄王问道:“先生所哭何事,为何如此伤心?”苏从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感到伤心,也为楚国即将灭亡而伤心。”楚庄王吃了一惊,说:“你怎么能死呢,楚国又怎么会灭亡呢?”苏从吃了秤砣铁了心,直截了当地指出:“我打算要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会杀了我;您成天游玩打猎,欣赏歌舞,不理朝政,楚国的灭亡难道还会远吗?”楚庄王顿时怒不可遏,拔出剑来,直指苏从的心窝,怒吼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禁令吗?”苏从知道光荣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他从容不迫地说:“知道啊,但楚国搞成这个样子,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倒不如来个痛快点儿的,请大王赐我一死!”说完之后,苏从大义凛然地怒视楚庄王,并主动将脖子伸上前去。楚庄王鼓出眼珠子,瞪了苏从好一会儿,知道终于碰上硬茬了。于是他将剑入鞘,快步上前,抱住苏从双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说道:“你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国之栋梁啊!”楚庄王立即停止歌舞,与苏从促膝谈心。楚庄王讲明了自己的意图:因为朝政复杂,权臣乱政,忠奸难辨,所以不得已才假装糊涂,等待奸臣自行暴露,同时也在等候忠肝义胆的贤臣挺身而出。不久,楚庄王就提拔伍举、苏从到关键职位,开启了楚国的复兴之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楚庄王当时还只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能够如此沉得住气,耐心等候转机的出现,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在他得到人才之后,能够当机立断,告别宴乐歌舞生活,显示了非凡的毅力与魄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政者之所以能够得到真正的人才,离不开自身的超凡眼光与出众智慧。

当然,历史长河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引才奇招,这里难以一一列举。作为组织管理者,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主要精神实质:一方面,组织应对人才具有发自心底的渴望,就像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去贤能之士;另一方面,网罗人才也需要技巧,尤其是关键人才,必须采用特别的方法才有可能引来和留住。

第三节 择才不求备:“糊涂”的智慧

唐朝大诗人元稹在诗作《遣兴》(其七)中说道:“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意思是,选拔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使用人才不要超过限度。但凡是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十全十美的人才其实是不存在的,因此领导者大可不必因为属下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否定与舍弃他。用人应有大格局和大气量,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楚庄王是一位相当有魄力与胸襟的君王,庄王拔帽缨的故事就是一段历史佳话。楚庄王有一次平定了叛乱,事后想要有所表示,于是宴请群臣。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热闹异常,直至黄昏仍意犹未尽。庄王于是下令点烛夜宴,并叫上自己非常宠爱的美人许姬、麦姬,让她们轮流给大家敬酒。喝着喝着,突然不知哪来的一股妖风,将席上的蜡烛给吹灭了。一位官员估计有点喝高了,借着夜色掩护,居然拉扯了许姬,趁机揩了点油。许姬乃冰雪聪明之人,急忙挣脱,并顺手扯下那人帽上缨带。随后,许姬向庄王揭发,希望庄王点亮蜡烛查看帽缨,揪出这个色胆包天的狂妄之徒。庄王虽然喝得有点晕,但心里仍然清楚,他没有给美人面子,而是下了个让许姬摸不着头脑的命令,说:“大家今晚一定要尽兴啊,不醉不归!来,各位都将帽缨给拔了,这样喝更来劲!”在座的都听从命令,拔去帽缨,继续喝酒。楚庄王之后再命人点亮蜡烛,一直喝到酣畅淋漓。三年后,晋国来犯,楚军一员大将主动请缨抗击,他拼死杀敌,率军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之后,该大将跪地禀报庄王,说:“臣下就是三年前被许姬拔掉帽缨的罪人,自那以后就一直在等待机会以死报效大王的恩德!”

汉光武帝刘秀也是一位很有胸怀的皇帝。刘秀的哥哥刘縯被更始帝找个借口给杀了。刘秀知道自己一时半会还没法同更始帝“掰手腕”,便忍气吞声,立即赶过去向更始帝赔礼,结果弄得更始帝有点过意不去了。更始帝给了刘秀一个面子,封他为破虏大将军,但那只是个空名,并没有重用他。刘秀也不在意,静静等待机会。当时天下并不安定,各股势力都在做自己的打算,北方又出现了王郎政权,公开称帝并定都邯郸。有了敌对力量,就得去攻打啊,刘秀能打仗,就认领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刘秀率军攻破了邯郸,结果了王郎。在清理缴获的文书时,有人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汉军中为数众多的官吏私下勾结王郎,并肆意毁谤刘秀,信函多达数千件。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居然有这么多人在背里地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属下立即报告刘秀,希望他将这些内奸全部揪出来,打倒批臭,乃至就地正法!谁知刘秀对那些堆积如山的投降信,连正眼都没瞅一下,而是召集众将,当着他们的面把那些信付之一炬。刘秀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让那些辗转反侧的人安下心来吧。”

后来,曹操也仿效了刘秀的做法。袁绍率领大军进攻许都,虽然遭遇了一些败仗,但主体实力仍在,大军直逼官渡,与曹军形成对峙之势。此时的曹军其实处在相当不利的位置,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官渡距离许昌很近,只有不到两百里,而且是许昌的屏障,是连接南北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二是曹军粮草缺乏,困守官渡月余,已经难以为继。不难想象,曹军上下人心惶惶,就差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后来,曹操本人也撑不下去了,准备退守许昌。留守许昌的谋士荀彧知道了曹操的想法后,给他写了封信,希望他继续坚持,并说情况或许会有转机。事情的发展果然被荀彧言中,因为袁绍过于自大,不能容人,其手下智囊许攸改投了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军粮草的所在地乌巢。曹操立即依计行事,终于扭转了战局。曹军进入袁军大本营时,发现大量还未来得及销毁的书信,其中就有许多是曹营军官写给袁绍的求降信。曹操得知后,并未细查深究,而是下令一把火全部给烧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很多时候,对于某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有些人可能会怀着本能的好奇,希望知道事情的真相,然后再加以理性的控制,那不也是很好吗?其实人性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当你清楚地知道某人犯了错误,或是曾经背叛过你,心里自然会投下阴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里的阴暗面有可能会不断扩大,让你在某一节点最终选择反击和报复。因此,从一开始就选择视而不见,反而更容易让内心越过那个坎,而且没有后患。

当然,“糊涂”并不是没有底线。基于对人性弱点或缺点的理性认识,当事人通过换位思考之后,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善意的宽容,但是超出了底线,那就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采取行动。历史上曾有许多当权者出于各种原因,默许了一些相当严重的不法或叛逆行为,引发了不良后果。譬如乾隆长期包庇和纵容和珅贪赃枉法,直到成为太上皇之后,乾隆还是硬挺着充当和珅的保护伞。其实,乾隆对和珅的不法行为有所耳闻,也能够觉察出来,但他出于某些私念,如和珅能给他办理一些比较私密之事,可以为他找些乐子,让他在晚年之际不至于过分寂寞和无趣,对和珅进行了公开袒护。如此一来,乾隆就自觉自愿地选择了糊涂,败坏了朝纲,助长了贪腐风气。后来,嘉庆灭掉了和珅,追缴了赃款。因此,从经济损失上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巨大,但乾隆糊涂的纵容,使得官场腐败风气根深蒂固地形成了。所以,清朝的衰败,正是从乾隆统治时期开始的,大清朝气数消长的转折点正出现于此。

无论如何,“糊涂”的智慧仅仅是特殊时期中的一种处事技巧,它应当符合大道要求。德鲁克说得好: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当权者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自由,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恰恰相反,身处高位会受到更多的制约,当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力不从心的时候,因而适当的妥协与退让就不可或缺了。如前文所述,楚庄王、汉光武帝、曹操等人完全可以对当事人进行查办和处理,将自己的队伍整理得更加标准与纯洁一些。但是如此一来,自然会激起个别人甚至是一大群人的邪念和恶意,从而真的将梁子给结下了,非常不利于笼络人才。政治说简单也简单,引用电影《建党伟业》中毛主席的一句台词来说: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怎样才能将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呢?就是德鲁克所说的“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就是古人审时度势、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

第四节 心有灵犀:捕捉眼前一亮的感觉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诗《无题》,前四句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很多时候,大家将这首诗引用于恋人之间那种“来电”的感觉。其实,除了情人之间会产生这种强烈的心理感应之外,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如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感悟,渐悟也好,顿悟也好,都是要求用心去领悟。中国人在相人时,也十分重视直觉。经验老到之人,一眼望过去,就大致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八九不离十。秦末著名隐士黄石公寻找和发现张良的历史旧事,就是当事人凭借“直觉”找到了事业传承人的典型案例。

明朝慎懋赏的《黄石公传》记载,黄石公并非姓“黄”名“石”,他究竟叫什么,已经无法考证了。黄石公之所以名垂青史,主要在于他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写了一本《素书》,二是将书传给了得意弟子张良。很显然,黄石公是沾了弟子的光而声名远播的。当然,现象的背后还有许多深刻原因值得我们探究,因为黄石公得到张良这位传人可不是偶然的,而是他老先生经过千难万难才找到,并巧妙布局从而说服张良的。

事情还得从秦朝开始说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秦始皇终于荡平六国,建立了空前强盛的大秦帝国。按常理,如此强大的秦朝应该国运长久。秦王嬴政当然比普通老百姓站得高,看得远,他认为皇位从他开始应该后传一万世,而自己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代,故自命“秦始皇”。即使悲观一点,哪怕退后一万步,秦朝绵延百来年应该是板上钉钉的吧。上至秦始皇,下至所谓黔首,基本上都是这么想的,但也有少数异类除外。其中就有一老一少,老的就是黄石公,少的即张良。

黄石公以其卓越眼光穿透历史乱象,看到秦始皇依靠严酷法治达到了大一统的目的,百姓积怨日久,愤怒在平静的地表之下暗潮涌动,火山就要喷发了。《周易·文言·坤》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秦始皇看似强大无比,但又怎能逃过历史循环的定律与冥冥之中的宿命呢?对于行将就木的腐朽势力,黄石公决定推上一把,以加快其倾倒速度。但他年纪大了,无法亲自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于是他转而将思想观念与行事方法诉诸文字,凝结成书,于是就创作出了《素书》。估计当时刻书实在是太费事,因为要在竹片上一刀一刀地刻写,黄石公不好长篇大论,只能惜墨如金:《素书》全书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书既写好,他得找个能明白自己思想,并且有能力去践行的优秀弟子啊。到哪里去找呢?黄石公确实也很犯愁,但再难也得去做啊,于是,他带着些许不安上路了。

而当时还是愣头青的张良,也是不甘心秦始皇就这么千秋万代下去,因为他咽不下一口气。张良的祖辈世代做韩国宰相,没想到轮到他这一代没得做了,不是韩国不让他做,而是因为韩国没了,被秦国灭掉了!饭碗被人砸了当然得找对方拼命,更何况被打碎的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钻石饭碗。张良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没怎么想清楚就立马动手去干了。年轻人嘛,一腔热血,想要报仇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找对方拼命。张良稍微好点,没有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可能还是因为出身太好,打架不是强项。于是他转而发挥钱多的个人优势,到处交游,聘请刺客去干掉秦始皇。年轻人的优点是有热情,行动快,缺点是欠考虑,失败也快。张良也不例外,他没想到秦始皇的护卫那么多,而且防卫还特别森严和隐秘。刺杀自然没有成功,他自己也遭到通缉,狼狈出逃。秦始皇龙颜震怒:居然还会有人对自己下黑手,那还了得,一定要抓捕此人,严加惩罚,以儆效尤!

张良搞暗杀不是很在行,逃窜倒是相当高明,毕竟是聪明人嘛。秦始皇布下天罗地网,大肆搜捕,居然还是让张良给溜掉了。张良从此明白,自己一时半会儿还斗不过秦始皇,但他心里不服软,嘴巴依然十分硬气,放出狠话:我早晚要割掉秦始皇颈上吃饭的家伙,挂到太白旗上,那才叫一个快活!话是说得爽快,可是人还得走啊,张良一路流亡来到下邳。

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一老一少两位奇人终于在下邳的一座桥上偶遇了。虽然两人素昧平生,但黄石公此时的内心被一股强大气场深深地吸引。年轻的张良徘徊桥上,张目四顾,举手投足之间其内在气势直冲云霄,似乎要凌驾于宇宙之上。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的张良把天下第一人秦始皇都不放在眼里,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无所畏惧、无比的强大!就在一刹那,黄石公明白了眼前的年轻人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可以托付精神生命之人。

本身也曾是孤傲不羁之人,黄石公当然知道如何说服这个自负而狂浪的青年来继承衣钵。要想镇服心高气傲之人,就要比他更为傲慢张狂,黄石公使用的就是这一招。黄石公端坐在桥栏上,在张良经过他的身边之时,假装不小心将鞋子掉到桥底下去了。一抬头,正好看到张良,黄石公就对他说:“年轻人,你看我的鞋掉到桥下去了,帮我捡上来吧。”张良很惊讶,看了看老头,发现他是认真的。作为读书人,张良当然懂得尊老爱幼的基本道理,于是他到桥下将老人的鞋取了上来。张良跪着将鞋递了上去,没想到那老头并没伸手来接,而是伸出一只散发着汗臭味的脚,生硬地说:“给我穿上!”张良心中的火气滋滋地往外冒,但他的文化修养阻止了他采取不礼貌的行为,他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好了鞋。黄石公笑眯眯地走了,留下张良站在桥上,一脸惊愕。张良伫立许久,思绪有点乱,心情也逐渐低落下来。那边黄石公走了一里多地,估摸鱼儿已经上钩了,于是又折返回来。他见到张良后,拍拍他的肩膀,一脸严肃地说:“年轻人,我看你是块料子,值得调教。五天后的早晨,你来这里等我,怎么样?”张良又惊又奇,再加上自己正感迷茫,亟需高人指点,也就不加思考地答应了。

时间不快不慢地过去了,第五天早晨,张良将信将疑地来到桥上,发现老人已经在那里了。张良正想说“不好意思”时,老人已抢先开口了,一脸怒气:“同老人约会,你居然还来晚了,我看你诚心不够。回去吧,五天之后再来!”老人扬扬手,不容张良分辨,径自离开了。张良被噎得够呛,灰溜溜地回去了。又过了五天,张良不敢怠慢,鸡一叫就去了。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老人早已站在桥上了,银发随晨风飘扬,一派仙风道骨模样。张良心里直嘀咕:这老头难道晚上不睡觉?那老人又吼开了:“怎么回事?又来晚了!你走吧,五天后再来!”五天之后,张良这回长记性了,也不等鸡叫,半夜就起来,直奔桥上而去。到了目的地,看看没见人影,张良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安稳了。过了一会儿,老人来了,显得很高兴,说:“小伙子,这就对了嘛!”他拿出一本书,郑重其事地叮嘱张良:“这本书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你好好去读,读通了就能够为帝王之师!”说罢,老人转身走了。张良惊喜之余,急忙问老人:“以后我到哪里去找您啊?”老人头也不回,丢下一句话:“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话毕,老人的背影就消失在逐渐发亮的晨曦中。

张良所得的老人赠送的书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奇书《素书》。他如获至宝,从此潜心读书养性十年。学成之后,张良出山,辅佐刘邦同项羽争霸。张良真正将《素书》读通了,他熟练运用法则计谋,屡次帮助刘邦化险为夷,遇难呈祥,最后辅佐刘邦成功打败项羽,平定天下。汉高祖刘邦后来发出一句很有名的感慨:“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将张良排在韩信、萧何之前,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

张良与老人的十三年约期到了,他满怀希望同时又思绪纷飞地到了谷城山。张良找来找去始终不见老人的影子,他对着谷城山大声呼喊:“老爷爷,您在哪儿?我是张良,我赴约来了!”山风阵阵吹过,除了空谷折返过来的回音,他没有听到任何应答。张良感到一丝沮丧,没有办法,他只好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就在即将离开谷城山时,他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块黄灿灿的石头,就像十三年前矗立在桥上微笑着,充满慈爱和希望瞅着他的那位老人。张良的心像是被一股强烈的电流击中一般,他久久地凝视着这块石头,仿佛再度见到了老人的音容笑貌。张良突然明白了:老人并没有爽约,他一直在路边默默等候呢。张良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他用衣服小心翼翼地将黄石包起来,捧到家中供奉,常年香火不断。

黄石公与张良的邂逅,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千年之后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类似事例还有不少,在此不一一赘述。选人用人当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其关键之点还是将对方当作血肉丰盈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堆抽象和冰冷的数据与模型。由此来说,那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直觉”,时至今日依然不应该被忽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东汉战神班超平定西域的秘诀是什么?你做梦都想不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