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之明太祖——朱元璋

想必提起提起朱元璋这位皇帝,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学历史课本或这些年的影视剧中都有他的身影。今天我们就详细聊聊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朱元璋年幼时期家境贫寒,父亲朱五四租佃当地的地主刘德等人的土地耕种,朱元璋也为其放牛。元朝末年,先是旱灾,又有蝗灾,后有瘟疫,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父亲于四月初六饿死,大哥四月初九饿死,母亲四月二十二饿死,至亲接连死亡,更为绝望的是亲人的尸首都没地方埋,他只好去找地主刘德,希望他能帮忙。没想到却被刘德破口大骂,朱元璋和二哥只好无奈离开。后来刘德的表兄刘继祖看不下去,才给了朱元璋一块埋人的荒地,为此在朱元璋做皇帝后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

后来,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行童。在寺里做些打杂的工作,时不时还要被老和尚训斥。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一走就是三年。这三年中,他听到“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而走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1352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县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精明能干,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郭子兴也把其当作心腹,有要事也和朱元璋商量,还把自己一养女,至交马公的女儿许配给了朱元璋,此后,朱重八这才把名字改成了朱元璋。“璋”是一种玉制的利器,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利器。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拔朱元璋做了镇抚。这年冬天,在南下进攻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求见。李善长劝谏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此年中,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同年七月,朱元璋攻克应天。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军攻取宁国。随后赵继祖江阴、徐达攻常熟。胡大海攻徽州、常遇春池州缪大亨攻扬州。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攻衢州、胡大海攻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同年五月,小明王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封朱元璋为吴国公。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 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之战。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应天来,但在瓜步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吴元年”。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失败被俘后,自缢而死,东吴灭亡。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八月,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出兵进攻北元。明军此次北征,三路皆胜,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逃到漠北,其子买的里八剌等被俘。

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又对北元进行第二次征伐。又称岭北之战。此战结果,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但因惧怕东察合台汗国的东进,冯胜放弃了甘肃。第二次北征以失败告终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明边境。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八月底,明军北征各部胜利班师。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20万人北征故元太尉纳哈出。六月底,冯胜等胜利班师。辽东从此完全纳入明朝版图。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朝侦察到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决定急行军直扑元帝所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以周兴为总兵官,进讨也速迭儿,追至彻彻儿山。这次远征塞北,搜捕残敌,大败之,“弭绝边患”,自是不敢进边牧马者十余年。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北伐成功之人。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没能有什么进展,可想而知北伐的困难。

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

众所周知,明洪武年间,大兴牢狱,大量开国功臣被诛杀。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株连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家属成年者七十余人被杀。著名儒臣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株连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处死,尔后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受此案株连被株连的人,仅列入《逆臣录》的就有两万五千人。

“胡蓝之狱”后,明太祖意尚未足,过了年余,颍国公傅友德,奏请给怀远田千亩,非但不准,反将他赐死。定远侯王弼,又奉诏赐死。宋国公冯胜亦被赐死。经过几次党狱,明初的功臣大量被杀,间接导致了明太祖死后靖难之役中朝廷无可派之将。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有争议或1376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本案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

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爆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盗官粮,系死者数万人。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原因,或是以史为鉴,怕自己死后,少主年幼,大权在握的大臣霍乱朝政,如霍光,可以决定皇帝的立废。更严重者取皇帝而自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这位帝王的一生,只能用传奇来形容。从一个到处乞讨的乞丐,做到了一国的皇帝。如果不是历史上真是发生的事,这种剧情也只能在小说里看见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中国帝王之明太祖——朱元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