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造大侄子的反,为何我就不能成功?记宣德时代的汉王朱高煦

前言: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六月初三日,太监杨英,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吕震三人捧着大行皇帝遗诏,从午门出发直奔卢沟桥而去。三人此行,自然是为了迎接刚从南京风尘仆仆赶来的皇太子朱瞻基。

朱瞻基在文武百官的护送下来到长安右门,随即下马步行至仁智殿内,披散头发,在大行皇帝梓宫前痛哭叩拜。早已等在此处的皇后张氏、两位监国的亲王郑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看到皇太子平安入宫,几颗悬了大半个月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六月初四日,朱瞻基召见英国公张辅,让他解除京师戒严。这位靖难元勋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表示京中一直有传闻,殿下您那位二叔将有所异动,还是小心些好。朱瞻基表示天命在我,不妨事。

壬寅,初大行皇帝上宾,外间稍稍有闻。时上未至北京,喧传高照欲举犯阙,人心讻讻。及上还始定,而京师戒严已久。上至之明日,召英国公张辅等谕之曰: “山陵之期尚远。今天气炎热,戒严甚久。将士烦劳,其悉輙之。”辅等对曰: “殿下未正大位,军卫未可撤。”上曰: “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遂解戒严。—《明宣宗实录卷一》

那位传说中的二叔,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汉王朱高煦。他在永乐年间便心心念念想着储君之位,现在眼看着皇帝从父亲到长兄再到侄子,年龄越来越大的汉王殿下不想再等,他在宣德年间的命运会如何呢?关于汉王在永乐年间的故事,请见扩展链接:

我想学秦王李世民,奈何父皇却不是李渊:记永乐时代的汉王朱高煦

叔侄之间各怀鬼胎

朱高煦和朱瞻基这对叔侄,早在永乐年间便已经互相不对付。比如有一次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和汉王朱高煦一起拜谒太祖朱元璋孝陵。太子因为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两个太监扶着他还走得七倒八歪。然而汉王刚开口嘲笑,就被侄子回怼,事见《明史》:

成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 “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时宣宗为皇太孙,在后应声曰: “更有后人知警也。”高煦回顾失色。—《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

洪熙元年(公元425年)五月十二日,仁宗朱高炽突然驾崩,皇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匆匆北上即位,汉王本打算半途予以截杀。不料朱瞻基很机灵,一路日夜兼程,没给他二叔留下任何机会。

六月十二日,朱瞻基在紫禁城奉天门(今故宫太和门)即位,成为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七月初一日,汉王派王府护卫指挥康良奉表贺即位。当月十三日,朱高煦又上陈“国利安民四事”。新天子回信时夸赞汉王“忠存宗社,远辱嘉谟”,但转头对着侍臣马上换了一副嘴脸,言语里透着对这位二叔深深的猜疑。

既而顾侍臣曰: “永乐中皇祖尝谕皇考及朕,谓此叔有异心,宜备之,然皇考待之极厚。如今日所言,果出于诚,即是旧心已革,不可不负从也。”—《明宣宗实录卷三》

七月十五日,汉世子朱瞻坦奉汉王之命,来为仁宗皇帝奔丧。朱瞻基下旨赐护送堂弟的汉王护卫指挥刘兴等人金织、文绮、彩币、袭衣等物。八月初四日,新天子命兵部将辽东都指挥同知于全复职。于全在永乐年间陪着汉王踢蹴鞠,获得绣金龙袄的赏赐,结果被朱棣一撸到底贬去了交趾。可能这位大哥球踢得确实好,朱高煦在大侄子登基后特地为他求情。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正月,汉王派人献元宵灯。当时文武大臣都认为汉王府来的人名为进献,实质上都是窥探朝廷虚实。朱瞻基表面上让大家不必多虑,却写信回复叔父,告诉他以后不用进献礼物,派人传些“鸡汤文”来就行。

有言于上曰: “汉府所遣来者,多是窥覸朝廷之事,特以进献为名。”上曰: “吾惟推诚以待之耳。”—《明宣宗实录卷十三》

这个阶段朱瞻基和叔父之间称得上各怀鬼胎,一个极力表现自己的宽仁之心,另一个则极力表现自己的忠君态度。然而汉王派人来送元宵灯,居然需要动用369人之多的护卫军吗?难怪大家都怀疑这些人是间谍。实质上双方摩拳擦掌,就等着摊牌的那一天。

雷声大雨点小的汉王之乱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七月,朱高煦派亲信枚青入京,约英国公张辅等旧功臣为内应。这位汉王殿下可能是把昔日靖难期间出生入死得来的友谊,想得过于深厚了。张辅从官职上已经是三公之中最高的太师,从爵位上也已经是事实上的第一公爵,他再跟着你汉王造反图什么呢?大明异姓功臣又不能封王。

张辅一看到枚青就知道大事不好,警惕性极高的老国公立刻就把这位旧日相好绑了,连夜送进宫中请皇帝陛下审问。随即山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以及御史李浚等人接连告急,称汉王在乐安城中造军器火器,将各州府壮丁和死囚都编为行伍: “编队甲,给旗号,习武事”,约定择日举事,请朝廷早做准备。

八月初六日,汉王派百户陈刚给皇帝侄子带一句话,称仁宗皇帝变更祖制,和当年的建文帝一样抬高文官压制武勋,所以他也要像太宗皇帝一样奉天靖难。

是月丁卯,高煦遣百户陈刚赍奏言仁宗皇帝不当违洪武、永乐旧制,与文臣诰敕、封赠。谓上不当修理南巡席殿等事,为朝廷过。遂斥二、三大臣为奸臣,而指夏原吉为首,并索诛之。末为危语,以撼朝廷。又为书谕京师公、侯、大臣,指斥乘舆,索诛奸臣,造诬饰诈,极其诋毁。且言已分兵守要害,以防奸臣之逸。”—《明宣宗实录卷二十》

  • 大明朝廷的应对措施

对于汉王是否会谋反,朝廷方面从上到下根本不会有人怀疑。朝廷方面早就做好了完善的预案,我们不妨来看看朱瞻基的应对措施都有哪些:

其一:调镇守大同的武安侯郑亨、镇守永平的遂安伯陈英回北京护驾。二人之中郑亨是靖难元勋,在当年十三位侯爵中排名第三。陈英是第三代遂安伯,曾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和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两次跟随太宗朱棣北伐。有这两人坐镇京师,朱瞻基可以放心大胆地御驾亲征。

其二:命指挥黄让、内官谭顺、内使陈锦赶往淮安,协助平江伯陈瑄镇守两淮。陈瑄当年以建文朝江防都督的身份投降燕王朱棣,朱瞻基自然怕他这一次故技重施投靠汉王。当时南京仍然是大明王朝名义上的京师,万一被朱高煦乘虚攻占,会对朝廷大军的士气造成极大的打击。

其三:京师各卫扈从并留守官军当年八月至十二月工资,全额预支。这个很好解释,有钱能使鬼推磨嘛,不给重赏哪有勇夫。当然户部早就做好了准备,就等皇帝陛下一声令下。

丙寅,上谕户部尚书夏原吉曰: “京师各卫扈从并留守官军,自今年八月至十二月,该与本色俸米者速给之。”—《明宣宗实录卷二十》

其四:朱瞻基本人拒绝了英国公张辅的建议,决定御驾亲征。当年建文朝以曹国公李景隆为首的武勋实在是把朱允炆坑惨了,也难怪朱瞻基要自己上。除了郑亨、陈英辅助郑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留守以外,在京勋贵和皇亲国戚也全员出动:定国公徐景昌(仁孝文皇后之侄,朱瞻基表舅)、彭城伯张昹(皇太后之兄,朱瞻基舅父)专守皇城。安乡伯张安、广宁伯刘湍、忻城伯赵荣、建平伯高远分守京城门。广平侯袁容(朱棣女婿,朱瞻基姑父)负责夜巡京城各门。

八月初十日,朱瞻基命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太监刘顺等率兵二万为前锋,丰城侯李贤、侍郎郭琎、郭敦、李昹等督饷运,自己则率领扈从文武大臣张辅、柳升,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荣、杨溥、吴中、胡濙、张本、顾佐等人御驾亲征。

  • 汉王朱高煦的应对措施

在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帜之后,朱高煦效仿他老爹朱棣当年的做法,也设立了五军。前军指挥王斌,监军为其第四子济阳王济阳王。左军指挥韦达,监军为其第五子临淄王朱瞻域。右军指挥盛坚,监军为其第六子昌乐王朱瞻垶。后军指挥朱恒,监军为其第七子淄川王朱瞻墿。这里王斌和韦达都是青州中护卫指挥,盛坚是乐安千户所千户,朱恒则是乐安知州。

汉王本人亲自领中军,留汉世子朱瞻坦守乐安,准备出兵攻打济南。此前他已经联络好了山东都指挥使靳荣,此外天津卫镇守都督佥事孙胜,山西都指挥张杰、杨云,青州左卫指挥史诚,河间卫镇抚温英,德州卫指挥郑兴,镇抚刘志等人也都表态愿意举城应之。

结果谁都没有想到靳荣这么废物,堂堂山东都司一把手,想闹事居然被文职系统的布政司和按察司给弹压了下去。而朱高煦在听说朝廷大军只花了短短十天就完成了集结,而且是大侄子朱瞻基亲自领兵南下后,一下子懵了。朱恒建议他放弃乐安州,率精兵直趋南京。

然而正如朱瞻基所料: “彼所集土民及护卫军父母、妻、子皆在乐安,肯弃之走南京乎?”汉王缺乏当年其父朱棣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所以直到八月二十日朝廷大军抵达乐安,他始终龟缩在城中,未曾做过任何主动出击。

当年朱棣在起兵伊始就扫荡了北平附近的城池、卫所,而朱高煦却没有及时将济南、青州、德州等重镇收入麾下,反而坐视里面与自己有所勾留的军事主官相继落马而按兵不动。当年朱棣敢于亲自北上大宁借兵,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对抗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而朱高煦却不敢率精兵向西进入河南、山西,找与自己关系良好的弟弟赵王朱高燧和晋王朱济熿借兵。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朱高煦能奇袭济南,随即拿下青州、德州,叛军必然声势大振。此时赵王和晋王分别在河南和山西起兵,随即再调一支精兵直逼南京。一切顺利的话,汉王和朝廷之间的优势对比就会直接逆转。到那个时候,张辅、郑亨这些在靖难时和朱高煦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将会不会反水呢?谁也不敢保证。

作为一个靖难名将,笔者能想到的,朱高煦一定也能想到,但他为什么不做呢?当年他的父皇有一个守城的朱高炽和一个冲锋陷阵的朱高煦,现在的汉王麾下有谁能担任这两个角色呢?是汉世子,还是济阳王、临淄王、昌乐王或者淄川王?当年他的父皇有骁勇善战,常年出塞的燕山三护卫,现在的汉王手下只有一批临时抽调的壮丁、死囚和无赖,怎么比?

当年的建文帝苛待宗室,压制武勋,结果人人出工不出力。现在的宣德帝优待宗室、信任勋贵,真可谓彼一时此一时。当年的建文帝在文官环绕中长大,对于军事一窍不通。现在的宣德帝曾以皇太孙的身份扈从太宗皇帝北伐,手下又有一支以各地卫所幼军组成的,五倍于常规卫所人数的皇太孙亲军,在军中根基极为深厚。这一仗,汉王从一开始就没有胜算。果然八月二十日清晨朝廷大军抵达乐安城北后,大炮一轰,城中那些临时征集来的乌合之众立刻乱成一团。

辛巳,昧爽至乐安,驻跸城北。时城中黑气黯黪如死灰,上分命诸将壁其四门。高煦率叛党伪太师王斌等乘城举炮。大军四门神机铳炮垒发,震如雷霆。其城中乌合之众,环聚城堞,顾望股栗。然迫于威虐,不敢引退。从征将士皆争奋,请一鼓拔其城。上念矢石之下,祸及无辜,不听。—《明宣宗实录卷二十》

汉王失败的经过,笔者不想多谈。在胜利者的笔下,失败者总是狼狈而可笑的。我们只需要看一个事实,八月二十日朝廷大军包围乐安,八月二十一日汉王朱高煦投降,八月二十四日大军班师。九月初六日,大军回京。朱瞻基命行在工部于西安门内新作馆室,以处高煦夫妇男女。诛杀朱高煦逆党王斌、朱恒、盛坚、侯海、钱巽、钱常等六十余人,孙胜、张杰、杨云等六百四十余人,此外宥死充边军者一千五百余人,为民于边者七百二十七人。

结语:《皇明祖训》中对于如何处置有过错的亲王,有着明确规定:虽有大罪,亦不加刑。因此对于文武群臣处死汉王的请求,朱瞻基只能予以回绝。然而自打汉王住进西安门后,《实录》中就失去了他的记载,仿佛这一大家子就此人间蒸发。据《明史》,汉王的最终结局是: “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

如此简单的记载背后,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内幕。比如汉王及其诸子的死因是什么?他们这一大家子为什么没有后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殿试状元,著名的文献考据学家焦竑,曾经写过一部人物传记资料选编:《国朝献征录》,里面对于汉王之死的记载,恐怕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一个版本。

初庶人被执,锁絷逍遥城。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鎔,庶人死,诸子并死。—《国朝献征录卷二》

逍遥城,位于熙和门外(西侧)南端,即西安门一侧。明熹宗天启年间被大太监魏忠贤下令拆毁,今已不存。通过本文的分析,汉王的这次谋反,无论是谋划再到临机应变,都和靖难年间那个勇猛善战的朱高煦形象相去甚远。

汉王护卫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无法和当年的燕王护卫相提并论。无险可守的乐安城,也无法比拟城墙高厚的北平城。这些显而易见的劣势,如果连笔者这样的后世普通人都能分析出来,朱高煦这样的宿将不可能不清楚。是不是不排除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和当年的燕王朱棣一样,朱高煦确实也有野心,但也并不真想举兵造反,这一次只不过在朝廷大兵压境之时的无奈之举?所以汉王殿下才会在逍遥城中见到大侄子之后压不住火气,最终导致全家跟着一起陪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同样是造大侄子的反,为何我就不能成功?记宣德时代的汉王朱高煦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