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是个无用的好人?那是你没真正了解他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事治安事”。海瑞的《治安疏》可谓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封奏疏,为他树立了天下第一直臣的名号,不过也几乎让他走进地狱。很长一段时间来海瑞都是一个正面的光辉的形象,但慢慢的,海瑞似乎成了反面教材,人设逐渐崩塌。

人们对海瑞的印象大多是清官,直臣。什么家里比老百姓还穷,天天吃青菜豆腐,穿粗布补丁。上街买一次肉都会引来围观。当县教育局局长时不给领导面子,当县官时不给领导面子,还敢揍胡宗宪的儿子。徐阶提拔他,他不仅没报答,还硬生生参了徐阶一本,逼着徐玠他家退地。作了吏部的官员提议官员贪污一顿就要剥皮示众。

还有比较过分的传闻,甚至可以说耸人听闻。说是海瑞的女儿因为太饿了,吃了他们家下人的一个饼。海瑞认为她女儿有辱家门,便饿死了自己的小女儿。至于海瑞对他母亲堪称愚孝的作为和虐待媳妇更是广为流传。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后面的匾很有意思,日月为明,大概是说整个明朝加起来勉强比得上海瑞一个人?

首先海瑞饿死女儿的事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任何一本有证明力的资料上都没有这个记载,海瑞总共有三个女儿,全都活的好好的嫁了人,倒是几个儿子都不幸夭折。至于婆婆欺负儿媳,在重礼教的明朝,这属于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绝非海瑞一个人的错。倒是上街买肉引起围观,乃至胡宗宪郑重其事说海瑞买了二斤肉,这是确有其事的。

既有热情又有方法,嫉恶如仇还能明辨是非

对海瑞攻击最猛烈的方向还是海瑞的执政能力。很多人坚称他只是一个死心眼,完全是一个愚蠢无能的清官,做不成任何事。事实上,海瑞虽然比不了历史上那些知名的能臣,但说他毫无作为就完全是污蔑了。

海瑞为官一生,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对吴淞江的治理。当时浙江的吴淞江已经数十年无人治理,趋于淤塞,导致太湖在涨水后无处泄洪,经常酿成大规模洪灾,百姓无不深受其害。其实目前很多城市之所以出现内涝,倒不是因为下水道不通,而是周围的河湖无法容纳更多的水。

新安江上的渔舟唱晚美景,我们能欣赏如此美景应该感谢海瑞当年的治水

隆庆三年,海瑞上任右佥都御史,当年外放应天巡抚。一到任就着手吴淞江的疏浚工作,于隆庆四年正月开工,二月下旬完工。河面在原来30余丈基础上开浚15丈,河底开浚7丈余,河深1丈半多一些。由于海瑞规划得当,为官清廉,所耗费的钱粮居然比计划少了两万两。

2016年武汉内涝,最主要原因就是水已经无处可排,周围的河湖已经到了容水的极限

后来海瑞还主持了白茆河的治理,但还未结束便离任,此后再无人治理。当地士绅虽然对海瑞的刚直颇有成见,但在海瑞治水的问题上也无不赞叹的说“非海公可担当,安能了此一大事哉?”。

除了兴修水利,海瑞还大力推行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海瑞主张按户记亩,按亩守值,官田与民田按一个标准交税。在推行过程中,海瑞并没有闷着头蛮干,而是注意到了各地税赋轻重不同。他先在税赋较轻的地区推行,以减少阻力。在得到认可后再去税赋重的地方推行,利用前面的经验加快推行。

应天府上元县有县志记载“赖巡抚海公均田粮,行一条鞭法,从此役无偏累,人始知有种田之利”。高淳县有县志记载“:官田、民田至隆庆四年复行均丈,始为官民一则矣”。可以说,海瑞的作为让当地百姓获利极多。

虽有知遇之恩,但海瑞逼徐玠退地仍值得称赞

关于海瑞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便是海瑞对徐阶的攻击。徐阶对海瑞算是知遇之恩,没有徐阶提携海瑞不可能做到四品的级别。按常理,就算徐阶犯了错误也不该由海瑞去管,他逼着徐玠退田简直就是白眼狼。可难道官官相护,沆瀣一气才是正常的吗?

徐阶在当时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轮不到那些连40平米房子都买不起的人去可怜。他们家在当时富庶的江南地区有多少地呢?没有资料记载了具体数字,但保守估计是20万亩,大约是133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五分之一个上海那么大。实际上徐家的土地远不止20万亩,甚至有人说这20万亩是徐家退了地之后剩下的土地。

海瑞让他徐阶他家吐出多少地呢?大约5到6万亩。可想而知徐家在直浙地区有多少财富,如果换成今天上海江苏那一带的房价,徐玠世界首富肯定是没跑了这些土地因为徐玠是朝廷官员还不需要纳税。海瑞让徐家退田,即增加了朝廷的税收,又维持了百姓的生计,唯一受损失的是超级大地主徐玠家。

徐玠一直以清流形象示人,但实际上他的财富远超人们想象

由于徐玠的身份,朝廷里不少官员就此攻击海瑞。声称海瑞为了退地,徇私枉法,只要是穷人告大户,要大户退地的,海瑞不问事实一概要求退地,“不拘远近交易,违例问断,又不详细干正,随告随给,真伪不分,清理俱拂”,“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

实际上海瑞明白江南地区诉讼成风,有“种肥田不如告瘦状”的俗语。他受理的投诉都认真审理,每20件最多只准一件。只是由于华亭县官绅强占百姓土地较多,百姓告乡官霸占土地的案例上万件,因此这个县的相关案例极多。给人一种海瑞只看贫富不问是非的感觉。

从海瑞为官的政绩上看,海瑞是一位勤政的官员。而且这个人不光勤劳,还非常有方法,比如修吴淞江时,他以工代赈,既解决了赈灾问题,又节省了修河的钱粮。这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思维。

与其说是海瑞太高尚,不如说人们越来越甘于堕落

近些年来,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很多人却对知识愈发的不尊重。海瑞的执政贡献在史书上白纸黑字的写着,但很多人却视而不见。不光如此,有些人还刻意放大海瑞的缺点,避而不谈他的贡献。

因为自己做不到海瑞那样清廉,就认为海瑞是假清廉,沽名钓誉。因为自己喜欢阿谀奉承,就认为海瑞的刚直更是假的。只要是自己达不到的,别人就一定达不到。

不过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海瑞活着的时候,有些官员害怕海瑞揭发自己贪腐,便不停上疏抹黑海瑞。“大奸极诈,欺世盗名,诬圣自贤,欺君辱国”。然而随即就有人上疏反驳,大骂参海瑞的官员不知廉耻,并称海瑞为当代伟人,“闻海瑞之名,为当朝伟人,真有望之如天上人不能及者”。

海瑞罢官这部历史剧塑造了一个极为正面的海瑞,但是也有不少质疑,影响力远远超过其本身

在很多人的别有用心下,海瑞只剩刚直的一面,他身为一个能臣,一个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一面就被藏了起来。可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海瑞以73岁高龄去世后,家里“贫无可给棺椁,士大夫醵以敛”。

百姓的反应则更为壮观,“士民哭公,至罢市者数日。祭于途,累数百里不绝”,“丧出江上,白衣冠揭褚素而送者,盈两岸无隙地。雨泣动天,箪食壶浆之祭,数百里不绝也”。此等壮观景象,唯一能匹敌的大概就只有十里长街送总理了。能真正客观评价一个人的,永远是人民。

海瑞这一生正如他在奏疏中所言,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如果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能有如此多的成就啊?他大概会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罢了。只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海瑞。

他们以为纯粹只能出现在小说戏剧里,刚正不阿只能生存在书本上。自己做不到海瑞的万分之一,便相反设法把海瑞贬的一无是处,借此显得自己不那么堕落。

不管怎么污蔑,海青天这三个字海瑞都是当得起的

还有人把海瑞的《治安疏》污蔑为天下第一骂疏,然而在明朝,当时官员的评价是“大有功于宗庙社稷,垂之千万年不磨”。海瑞海瑞,海上明月,国之祥瑞。谎言与戏说改变不了历史,萤草永远也无法与日月争辉。不管过去多少年,海瑞永远是那个清廉刚直,大有所为的海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海瑞是个无用的好人?那是你没真正了解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