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总指挥,22岁牺牲,毛主席叹:还我德铭,3个师也不换

作者:苏区放牛娃

卢德铭是早期的革命先驱,在秋收起义中任总指挥。他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黄埔军校的楷模”,叶挺将军也赞扬他“智勇双全,乃国之栋梁”,毛主席则称其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员”。遗憾的是,这位受人尊崇和赞誉的优秀将领,在1927年9月23日掩护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22岁。

1924年初,卢德铭得知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父母的支持下,孤身前往广州报考军校。当时,想入黄埔军校读书的有志青年很多,招考条件严格。卢德铭在他人的举荐下,得以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先生对这个志向远大的青年印象良好,当即给他出了一道题,问他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

卢德铭领到题目后,席地而坐,文采飞扬,有理有据,洋洋洒洒数千字,报国之心令人叹赏。孙中山阅卷后极为满意,当即推荐他入读黄埔军校。入校后第一年,卢德铭就加入了党组织。他非常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军事理论,训练军事技术,各科成绩都优秀。孙中山来校视察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夸奖:“全校学生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1925年11月,卢德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2营4连连长,一开始接到的任务是打击地主武装,开展农运。1926年5月,叶挺率独立团打头阵进攻湖南,与军阀吴佩孚部开战,卢德铭开始大显身手。

在攻打攸县的战役中,卢德铭灵活机动,打得敌军落花流水。叶挺对他的指挥很是欣赏。在一次大会上,叶挺说:“战斗取得的胜利靠的是大家,比如我们在攻打攸县的过程中,卢德铭的作战方案非常灵活。为攻克攸县出了很大的力,可以说是他在指挥我,不是我指挥他。”能得到这样的夸奖,对卢德铭来说是非常荣耀。在后来攻克天险汀泗桥、贺胜桥的重要战役中,卢德铭率先垂范,骁勇善战,指挥有力,所向无敌,战功显赫,很快被提拔为1营营长,成为我军早期的一名优秀指挥员。

1927年6月,卢德铭来到武汉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马日事变”发生后,大批革命志士遭杀害,组织将一些骨干转移至武汉。卢德铭经过周密部署,慎重研究,把何长工、宛希先、何挺颖等人安插到警卫团各个层面,既加强了党对这支队伍的控制,又保存好了革命力量。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卢德铭决定积极响应南昌起义。他巧妙利用张发奎的调令,将警卫团带走。8月2日,他率2000余名官兵急行军赶赴南昌,准备参加起义。但是,当部队来到奉新的时候,却获知起义部队已经南下,没能赶上南昌起义。由于张发奎部队的围追堵截,警卫团与南昌起义部队失去了联系。卢德铭只得改变计划,率部队在修水休整。休整期间,他与毛主席取得了联系。

当时,毛主席正以特派员的身份,准备发动秋收起义。他在萍乡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明确了行动方案、攻打路线、军队编制等情况。会议决定将江西暂编第1师改编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建制不变,毛主席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为总指挥,余洒度是师长,余贲民为副师长,警卫团为1团。

卢德铭领命后,迅速回到修水后,组织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他和战士们连夜制作出带有镰刀斧头的工农革命军军旗,齐声唱响了“红色领带系在颈,为革命敢死不顾生”的革命歌曲,整个军营处于沸腾状态。

1927年9月9日,卢德铭率团从修水出发,陆续攻下朱溪厂、平江的龙门厂。9月11日,卢德铭在率团攻打长寿街的时候,多面受敌,情况非常危急。为保存有生力量,他一边组织反击,一边组织撤退,部队安全撤到浏阳。起义部队原来的计划是攻占长沙,但是因兵力悬殊,计划受挫。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在下一步作战方向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师长余洒渡认为要以继续攻打长沙,而毛主席则认为不能继续攻打长沙,要转至井冈山进行武装割据。卢德铭赞同主席的意见,支持部队开展武装割据,经过会议激烈的讨论,最终通过了主席的意见。

9月23日一大早,部队从芦溪出发,挺进莲花。此次进军,毛主席随前卫行动,卢德铭、余洒度则率师部居中,第3团团长苏先骏为后卫。前卫部队和师部都陆续通过了,只剩下3团还在白泥岭和山口岩之间的山坳下。就在这时,江西军阀朱培德和4保安团分别从萍乡赶来,一头一尾两面进攻,3团遭受袭击后,苏先骏见两面受困,惊慌不已,部队伤亡严重。卢德铭听闻后方战士激烈,预测到3团情况危急,为掩护部队顺利前进,他挺身而出,毅然不顾劝阻带领一个连返回增援。在卢德铭的有力指挥下,经过鏖战部队突出包围,但卢德铭却被一颗子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

毛主席闻讯后,十分悲痛:“还我德铭!还我总指挥!给我3个师也不换。”这一年,卢德铭才22岁。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秋收起义总指挥,22岁牺牲,毛主席叹:还我德铭,3个师也不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