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第31页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社会的变革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认识到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居宰相,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童年会有怎样非凡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宋真宗天禧(xǐ)五年,王安石出生在江西临川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幼时的王安石聪明伶俐,才智过人,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加上后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可以称的上是一个小神童。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 王安石小时候家住的地方,附近...
赞 (0)阅读(283)

王安石,一生只有老妻一人,两人相濡以沫、夫妻白头到老(宋徽宗时代第4卷91)

借着这份悠然,正好来看看蔡卞的家人和家事。 纵观蔡卞生平,无论多少标签在身,最重要的身份还是王安石女婿。这段姻缘对蔡卞至关重要,可谓人生转折点,一生事业由此起步,辉煌也好、落寞也罢,都和这个身份紧密相关。 既如此,就来认识下这位王安石的千金,后来的蔡夫人。 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娶妻吴氏,两人共生有三子、三女,可惜两人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两子、两女。 特别值得一...
赞 (0)阅读(333)

诗歌意象浅析-以王安石诗歌为例

王安石(1012-1086 年)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元丰三年(1080)受封荆国公,死后追封舒王,谥号“文”,故亦称荆公、舒王、王文公、王临川。王安石一生从事政治、学术、文学的时期,是北宋王朝逐渐陷于贫困弱境的时代。王安石作为北宋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启了一代风气的诗坛宗匠,是宋诗发展一代面目的成就者。欧阳修曾用“...
赞 (0)阅读(269)

934年前的今天王安石病逝:心里有光的拗相公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

作者:黄妙 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这就是他让一些人热血沸腾,让一些人恨得牙痒的“三不足”。 “他22岁考中进士第四名 37岁向仁宗皇帝上奏“万言书” 他的《本朝百年无事劄子》被誉为“宋朝第一劄子” 他的《明妃曲》名震文坛 他两次拜相两次罢相 北宋灭亡的黑锅也被他背了 政治背弃了他,文学却接纳了他 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量级人物 他和...
赞 (0)阅读(268)

人物小传之北宋名臣王安石:熙宁变法藏私利,新旧党争再升级

王安石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名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学造诣获得当世与后世的诸多好评,在这方面,王安石受到的争议并不大。 对于王安石的身后评价之所以会充满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办的另一件大事:熙宁变法。 每提及此事,大多数人都会扼腕叹息,认为这是一次改变北宋积弱的绝好良机,可惜北宋没能把握住。 今天,我们略过王安石的文学成就,聊聊他的“熙宁变法”。 提起“熙宁...
赞 (0)阅读(282)

人物|王安石的磊落与执拗

一 王安石一生位极人臣,但生活十分俭朴,两袖清风,淡泊如一,是历史上唯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王安石任职宰相时,儿媳家的亲戚萧公子来到京城拜见他,王安石说请他吃饭。第二天,萧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心想王安石一定会备下丰盛的菜肴款待他。时过中午,萧公子饥肠辘辘,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餐桌上没有果品甜点,萧公子心里纳闷...
赞 (0)阅读(316)

北宋名臣王安石|是“千古名相”还是“乱臣贼子”?

胸怀天下 少年时代的王安石就已经思想觉悟极高,口头禅大概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故事还要从那年科考说起,这次科考本来圈内一致认定王安石为第一,交由皇帝做最终裁夺时,却出了一个小插曲。在王安石的答卷中,用了一个叫作“孺子其朋”的典故,取自叔父周公对周成王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你这个孩子啊,以后要和大臣们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样和谐相处。 但王安石当时才二十二岁,...
赞 (0)阅读(280)

王安石即将千岁了 他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在何处写下?

4
钱江晚报 更多阅读》》》 从初仕青年到江东三贤 宁波知鄞三年跟随了王安石的一生 王安石1000岁了,12月18日是他的生日。 最近,有一群人在杭州为他过生日。这周三,理想与山水——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系列活动,在杭州飞来峰进行到了第三场。“为什么西湖早中期是西湖颜值的高光时刻——从王安石的诗说起”“试分析王荆公写杭州的两首诗”……研讨会上的关键词:王安...
赞 (0)阅读(293)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37、忽必烈传位给孙子

公元1294年,开创大元王朝的忽必烈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被称为元世祖。 忽必烈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世对他的评价总体上是不错的。忽必烈最大的功绩,是将分裂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 中国历史总是在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可在靖康之难以后,又出现了南北分裂对峙的局...
赞 (0)阅读(282)

中国历史——元史

《元史》是明朝官修史书,全称为《元史通俗演义》,共计210卷,编纂时间从1368年开始,至1723年底完成。该书主要记载了蒙古帝国(1206-1368)和元朝(1271-1368)的历史,是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元史》编纂过程历经四百多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初,由朱权主持编撰,共计130卷;第二阶段是明中叶,由李崇智主持,增补了40...
赞 (0)阅读(309)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