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王安石|是“千古名相”还是“乱臣贼子”?

胸怀天下

少年时代的王安石就已经思想觉悟极高,口头禅大概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故事还要从那年科考说起,这次科考本来圈内一致认定王安石为第一,交由皇帝做最终裁夺时,却出了一个小插曲。在王安石的答卷中,用了一个叫作“孺子其朋”的典故,取自叔父周公对周成王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你这个孩子啊,以后要和大臣们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样和谐相处。

但王安石当时才二十二岁,用这么老成的语气教育年长于自己的皇帝,惹得宋仁宗很不高兴。于是就取消了王安石的状元名次,而第二,第三名都属于在职干部参加科考,按规定不可取为状元,所以就把第一名和第四名做了对调。

一般人可能因为丢掉风光无限的状元头衔意难平,可王安石的反应是,我压根儿都没想过自己曾考中状元这回事。

所谓科举,在他眼里不过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小阶梯,名列第几并不重要,因为他的目标可比这些都要远大得多: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从年轻时代,就立志做一个与日月争辉之人,要成为如同尧舜禹时代的那样的治世能臣,区区一个科举名次,是何等微末之事!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后来他在京城为官期间,文坛前辈欧阳修因赏识其才华写诗相赠:大意是夸他的文采可与李白、韩愈比肩,自己已经老了,以后文坛上怕是没人能与王安石一较高下了。欧阳修这话颇有几分要将手中文坛盟主的接力棒传给王安石之意,可以说是很高的称誉和认可了。

结果王安石却并不买账,认为欧阳修并不懂自己的鸿鹄之志,回诗两句:

它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意思就是哪天我能够达到孟子的高度我就心满意足了,哪敢跟韩愈比呢?

当然这是反话,真实意思是说,欧阳修小看了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不是做韩愈那样的文学家,而是要做像孟子一样影响千秋万世的圣人。

当然,有点狂,但是能力强有狂的资本。

基层磨砺

既然王安石胸怀如此不凡的人生抱负,那踏入官场后,想必一定十分追求上进吧。

其实结果恰恰相反,王安石人生的上半场,居然是以不爱升官而驰名朝野。

中进士后,先被安排到扬州做官,按规定任期满后可通过考试选拔到中央任职。能到中央离皇帝越近前程越远大嘛。可出人意料的是,王安石主动放弃了这次选拔资格。

此后他一直扎根基层,离开扬州后先后去其他地方做县令,一干就是五年,期满后又换地方做通判。鉴于政绩优异,期间中央高官多次向朝廷举荐他到京城任职,都被王安石一一谢绝。可王安石越辞官,朝廷就对他越惦记。

朝廷干脆强来,直接下了一道谕令,让王安石到集贤院做校理(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高级研究员),不仅免考,而且还破例给他提高官阶,享受更高的薪资待遇。可王安石居然连上四道辞呈,坚决拒绝。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

臣祖母年老,先臣未葬,弟妹当嫁,家贫口众,难住京师。

怪不得,原来是嫌帝都消费水平高。

朝廷一看,既然如此,那就给你一个俸禄高、油水大的美差:群牧司判官,这下你总可以来了吧。

实在推辞不掉,王安石这才勉为其难,走马上任。

担任群牧司判官的两年里,他又向朝廷递交了十几封要求到地方任职的申请书。在写给宰相文彦博的一封信中,他是这样解释的:

我之所以想去地方,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平生所学,在具体事务中加以实践和检验,才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点儿事。反之,在京城任职,每天就是喝茶看报刷头条,实在让人受不了啊!

只有在地方才能更好地体察民情,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只有担任地方一把手,才有足够的决策权去突破常规,大胆革新,为将来做大事打下坚实基础。

做县令时,王安石就曾尝试施行公粮借贷。具体办法是在青黄不接、农户生活困难时,将政府储存的粮食借贷给农户,等秋天收粮后付息偿还。

不仅解决了农户的温饱问题,还使公家的陈粮得以更新,顺便还能为政府创收,一举三得,皆大欢喜。这便是后来正式变法中青苗法的雏形,在地方上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效果。通过不断深入走访调查和革新探索,当时的王安石早已是心怀天下,对未来的变法强国充满信心,而著名的《登飞来峰》就是在此期间写下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调入朝廷工作后,王安石也抓住一切机会实践自己的革新理念。他反对官府垄断茶叶买卖,主张让茶商、茶民自行贩卖,国家征收茶税即可。如此茶叶贩卖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茶叶质量提高了,民众和国家的收益也都有所增加,政策一出,好评如潮。

变法之殇

一系列的事极大地鼓舞了王安石,于是他趁热打铁,给仁宗上了一封万言书,将自己在地方任职十多年的观察、调研做了全面系统的呈现,以及力陈自己的改革设想,告诫皇帝再不厉行改革,等到大宋王朝病入膏肓时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了!可没等大宋王朝病入膏肓,年老体迈的仁宗先行西去,新上位的英宗,干了不到四年,也追随仁宗而去,把帝国的烂摊子留给了年轻的宋神宗。

神宗登基的第三天,看了国家财政报告,里面是触目惊心的八个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就这样,皇帝年轻有决心,重臣老王有方案,君臣二人一拍即合,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就此展开。

变法伊始时,王安石特意写下的一首诗,行文轻快明朗,喜气洋洋,以新年喻新法,充满了除旧布新的喜悦与期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这一刻,王安石已积聚了二十多年的力量。

富国强兵,在此一举,加油干吧!

毋庸置疑,变法的初衷是好的,在基层试点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到了在全国推行,就出现了诸多弊端。地方为追求政绩出现强制摊派,贪官污吏提高利率从中揩油,缴纳利息不收粮食只收钱币超出了北宋的经济发展水平等。

保甲法也令普通民众人心惶惶以为要派他们去打仗,很多壮丁纷纷自残身躯以求免于教阅,逃亡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朝堂上下也因此分裂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双方就变法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和争斗,由此拉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不断有谏官跳出来弹劾王安石“大奸似忠,祸国殃民”。

不仅上下班路上骂,跑到王安石办公位置去骂,甚至朝堂之上骂完就指着王安石嚷嚷:我说的对不对,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某位谏官居然指着御座,对宋神宗说道:“皇上要是不听微臣所言,这个座位我看您也坐不久!”

语罢扬长而去,只剩下目瞪口呆的神宗皇帝和相顾失色的侍卫大臣。

就这样,朝堂之中反对王安石的浪潮是愈演愈烈,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从元老重臣的司马光、欧阳修到后起之秀的苏轼、苏辙,甚至连王安石自己的亲弟弟,都坚决地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

面对如此强大的阻力,王安石撑得住吗?

那就不得不说王安石的性格了,被人称作“拗相公”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执拗倔强,设定了原则就绝不妥协的人。所以他认准的事儿,那绝对一万头牛也拉不回来。

凭着超强的主见和定力,王安石在汹涌的反对声浪中急流勇进,坚定地推动着革新事业。不仅不妥协,还喊出了振聋发聩的革新口号: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在他看来,重症必须下猛药,要做大事,就不能墨守成规,畏惧天命人言。要推行变法,就必须以铁面相对、以铁腕相争。

但是大宗王朝,王安石毕竟没有百分百的决策权。上面还有一个宋神宗。客观来说,神宗的确给了王安石足够的信任和尽可能的最大支持。但站在神宗的位置上,他不可能做到像王安石一样决绝。

因为在封建王朝,天意不可违,天变不足畏似乎在神宗眼里有点说不通,当时天下大旱全国大部分地区已长达十个月滴雨未落,宋神宗忧急如焚。

与此同时,一幅叫作《流民图》的画作送呈御览,年轻的皇帝被画中的景象深深震惊了:

只见画卷上是成群结队、流离失所的灾民,他们个个面如菜色、身无完衣,挤满了京师街道。有的甚至双脚拴着铁链在伐树挣钱,以偿还政府的青苗贷款……

与画作一同呈上的,还有一封奏疏。里面说严重的旱灾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很多人靠吃草根树皮充饥,还有的人卖儿卖女,砍桑拆房。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竟然还在追缴赋税!图中所示,还仅为皇城门外的景象,天子脚下,已然如此,千里之外的惨状,岂非更加不可想象!

阅罢图文,神宗潸然泪下:自己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不曾懈怠,革新变法明明是为富国强兵,为何却落得如此局面……

当夜,神宗将画卷携入寝宫,皇后和太后看罢,也纷纷哭诉王安石误国。

次日,神宗下令停止推行新法,王安石罢相归家。

极富戏剧性的是,诏令一出,当天开封地区即天降甘霖,万众欢腾。

然而,一众变法派的心情却难以飞扬:数年之功,废于一旦,惜哉!痛哉!

而后虽然王安石再次复相,但经此一役,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裂痕。在这种长期的人身攻击和变法推行的高压工作下,终于他也感到疲倦了。

变法派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为了争名夺利,互相内斗,王安石的弟子吕惠卿为独揽大权,更是各种想方设法陷害王安石。

屋漏偏遭连夜雨,这期间他的长子王雱又因病去世……心力交瘁的王安石再也不想在朝廷久留,不到两年,五十七岁的他再次辞去宰相一职。

后世评价

回归田园后,生活十分低调,与普通百姓无异。

远离了朝堂纷争,他开始潜心于文学创作,比如那首著名的《梅花》就出于此时: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凌寒独放的梅花正是王安石对自身品格的最好寄语。

王安石罢相八年后,年仅三十七岁的神宗去世,司马光复出为相,尽罢新法,深受打击的王安石次年辞世,追随神宗而去。

王安石不仅生前饱受争议,死后更是褒贬两重天。

从南宋开始,在士大夫主流论调里,对其一直是讨伐为主:比如南宋皇帝赵构直接将北宋亡国之罪甩锅给王安石,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拜变法所赐!

还有人将其与秦桧相提并论: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近代撰写《历朝通俗演义》的蔡东潘也评价如下:

上有急功近名之主,下有矫情立异之臣。

如神宗之于王安石是已。

沽名钓誉,厌故喜新,安石一生,只此八字。

……

那么肯定王安石的又是哪些人呢?

最著名的当属近代改革家梁启超,他从变法至人品全面肯定王安石,赞其胸怀如千里湖泊,气节似万仞高山,誉其曰:从夏商周到现在,四千多年历史中,王安石堪称古今第一完人!

不仅在国内争议空前,王安石还有极大的国际影响,比如俄国的列宁十分赞同王安石的土地国有政策,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也称赞王安石是中国推行新政第一人,认为美国经济危机时发放农业贷款即是受到王安石青苗法的启发,对挽救美国经济起了很大作用。

说了这么多,骂的人挺多,夸的人也不少,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时至今日,仍未盖棺定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变法之外,王安石的私人品德近乎无可挑剔。

抛开政治不谈,单独去品读王安石的诗词,我想如果人生可以选择,王安石也愿意活在无忧盛世,斗鸡走狗,戏谑一生,多轻松啊。

说到底,富国强兵、革新变法并不是他必须担起的责任,他也并非不知道那是一条无比艰难的路,可他依然选择了负重前行。

因为这样的事,总要有人做。

至于生前身后名,当他迈出第一步时,就注定已将其置之度外。

可惜风流总闲却,千秋功过任评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北宋名臣王安石|是“千古名相”还是“乱臣贼子”?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