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鉴——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的领袖

周其鉴——从进步学生到农民运动领袖

【英烈语录】

“我们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革命就是生路,不革命就是死路。农民要不分地域的界限,全国一致团结起来革命。”

周其鉴,广东省广宁县人,他是优秀的中共党员,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的领袖之一。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由于家境不好,周其鉴幼年时期没有上学,一直在家务农。他对1895年当地数万农民进行长达3年的抗租暴动的英雄事迹很感兴趣,思想受到影响。15岁那年,他才开始上高等小学读书。

1918年秋,周其鉴到广州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就读。当时由于他一个哥哥外出当军官,在家乡购置了一些田产,在广州开设织造厂,家庭经济开始富裕起来。父兄要他读纺织专业,是想他学成之后继承家业。

可是,周其鉴所选择的却是与其家庭愿望相反的道路。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和封建军阀的投降卖国,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经常与进步同学一起谈论时局,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

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广州后,周其鉴和阮啸仙、刘尔崧、张善铭等人积极发动同学行动起来,组织学生会,周其鉴被选为该校学生会的会长。他们在校内外发动、组织同学参加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向社会各界开展宣传活动。

爱国运动的迅猛发展,振奋了广大群众,也使一些意志薄弱者忧虑畏缩。周其鉴则始终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他与阮啸仙以“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宗旨,另外成立起“广东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简称“中上学联”),周其鉴当选副会长,继续领导学生运动。“中上学联”多次组织同学罢课和示威游行,联络工人、商人反对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以及奸商出售日货的勾当,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

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随着五四运动的继续深入发展,周其鉴更加积极地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斗争经验。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初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去。1920年,他组织同学参加广州工人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和当晚的提灯会。他还经常给宣传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广东群报》撰写和推荐稿件,替工人和劳苦大众发声。

革命群众运动的锻炼和马克思主义的哺育,使周其鉴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不久,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由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着手研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社会问题。他利用假日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同学采取罢课等斗争形式,开展对推行封建教育制度、贪污公款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校长高仑的斗争,打击顽固守旧势力,同时,为建立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学生社出谋献策,开始着手从政治上和组织上进行改造社会的斗争。经过一系列斗争,周其鉴在同学中的威信日益提高,大家都赞扬他是“道德学问超越朋侪”的优秀学生。

1922年秋,周其鉴在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遵照党的指示,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工作,参与创办“爱群通讯社”。他经常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情况,引导工人参加革命斗争。他曾在广州、番禺、东莞等地发动油业工人举行罢工,并取得了胜利,迫使资本家答应增加工资、赔偿工人经济损失等多项条件。

从事农民运动,传授斗争经验

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从1924年春开始,周其鉴遵照党的指示,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集中精力从事农民运动。他先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率领一支由共产党员和觉悟工人、革命知识青年30多人组成的队伍,到广宁开辟农民运动,组织农会,创建农军,建设党的组织,开展减租运动,有力地打击反动地主武装势力,使广宁成为全省农运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1925年5月,由于周其鉴领导农民运动成绩显著,所以他在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当选省农会执委会委员,随后兼任省农会驻西江办事处主任。他同办事处的其他领导人韦启瑞、陈均权等一起,根据西江14个县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的指示和省农会的决议,整顿、巩固和扩大农会组织,领导农民进行各种斗争,特别是在截击军阀刘(震寰)、杨(希闵)败军西窜,和配合叶挺独立团打退反动地主武装数千人的进攻中起了重要作用,使该区的农民运动迅速地进入了兴盛时期。至1926年4月底,西江地区的农会会员达11万人。

北伐战争前夕,为了加强北江地区的工作,支援北伐军胜利进军,党派遣周其鉴任省农会执委会常委兼任驻北江办事处主任。他坚决依靠群众,自下而上地改组和整顿组织不纯的曲江县农会,并参与创办了北江农军学校,为各级农会和农军组织培养了近300名骨干分子,从而加速了该区农民运动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

于此期间,周其鉴还兼任了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讲授“广宁高要曲江农运状况”,介绍他在西江和北江地区领导农民运动的情况和经验,撰写了《广宁农民反抗地主始末记》一书,详尽地记述了广宁农民英勇反抗地主、迅猛发展农运的动人情景,总结了党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开展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斗争的经验。这是一本反映中共早期领导农民运动经验的专著,毛泽东把它以及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等有关广东农民运动的材料编入《农民问题丛刊》,推荐给全国农民运动干部学习,并给予高度评价。

开展武装斗争,临死忠贞不屈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和广州等地制造反革命政变后,周其鉴到清远县等地传达中共广东区委关于以武装暴动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指示,把原县农会改组扩大为“非常时期特别委员会”,召集和训练农军,随后率领该地农军到韶关,会同北江各县农军和粤汉铁路工人纠察队共1200多人组成广东北江工农军,周其鉴任副总指挥。

周其鉴等人率领北江工农革命军出广东,入湖南,几经周折,于6月中旬到达武汉。周其鉴和其他领导人带领工农革命军战士,参加了武汉地区各种革命团体召开的集会和其他革命活动,积极支持湖北的工农运动。周其鉴在湖北省农会扩大会议上致词时曾指出:“我们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革命就是生路,不革命就是死路。农民要不分地域的界限,全国一致团结起来革命。”

7月底,周其鉴等遵照党的指示,率领工农革命军到南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久,起义部队离南昌南下,周其鉴亦随军进至潮汕。后在群众掩护下转移到香港。

他在香港期间,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继续坚持工作,并负责安排停留在香港的革命同志潜回广州和其他县,重整旗鼓,坚持斗争,准备参加广州起义。10月中旬,他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随后,他回到广州,积极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他在省委主办的《红旗》半周刊上发表了《北江农军远征述评》一文,总结工农革命军斗争的经验教训,概述工农革命军的战斗历程,热烈赞扬他们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号召全省工农团结起来,继续奋斗。

广州起义失败后,周其鉴转移到清远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期间,他曾秘密到广州进行筹款等革命活动。当时,他住在清远农民余锦华家中,被当地反动地主发觉后向敌人告密,因而不幸被捕。残暴的敌人妄图先杀余锦华以动摇他的意志,但周其鉴悲愤填膺,视死如归。反动派将他投入狱中,施以惨无人道的毒刑,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他始终立场坚定,忠贞不屈,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2月1日,反动派将他秘密杀害。革命群众闻此噩耗,悲愤万分,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山上。牺牲时年仅35岁。

【主要生平】

1893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宁县的一个教师家庭。

1918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就读。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秋,在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工作。

1924年春开始,集中精力从事农民运动。

1925年5月,当选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执委会委员,随后兼任省农会驻西江办事处主任。其间,兼任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

1927年4月,到清远县等地把原县农会改组扩大为“非常时期特别委员会”,随后组成广东北江工农军,任副总指挥。7月底,率领工农革命军到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0月中旬,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随后,回到广州,积极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清远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28年2月1日,被反动派秘密杀害,时年35岁。

【参考资料】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英烈故事(上)》,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南方+记者】杜玮淦

【出品人】丁少红 杜玮淦 洪晓霓

【联合出品】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

【视频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 杜玮淦

党史精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周其鉴——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的领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