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小时候大家都听过的海瑞的故事

海瑞,历史上有名的青天大老爷,人们对海瑞的印象大多是清官,直臣。家里比老百姓还穷,天天吃青菜豆腐,穿粗布补丁,上街买一次肉都会引来围观。他是明朝百姓的精神支柱。他的存在,是大明朝官僚体系中清廉的象征,为什么在那个年代那么不受人待见呢?为人处事有问题还是性格有缺陷?难道只能在戏台上面才能让大家拍手叫好吗?让人不禁好奇,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海瑞到底是又是什么样的呢?

明官海瑞生在海南。那里除了单调的棕榈树,就是汹涌的海浪。吞噬人畜的鳄鱼经常出没,五指山上的黎人常和汉人仇杀。海瑞的童年实在很不幸福,三岁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养育他,生活虽然困苦,但对他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过,海瑞从小也很用功,认真读书,一心一意想考取个功名。

不过很可惜,他并不属于优等生,智商也很一般,考了足足二十多年,胡子一大把,到了三十七岁,才考中了一个举人。在天涯海角的琼州,海瑞在一种纯粹而甚至是封闭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道德体系来指导他的行为。母亲成了他精神上的启蒙者,但母亲将海瑞培养成了一个日后的从政生涯和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基本官场“礼仪”都不讲的人,如果这个人还迂腐不堪,办不了实事,只靠守着自己一钱不值的节操就能做到户部主事这么敏感的位子上,那么这样的精神启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这样被教导的,然而很少有人能在为官后恪守原则。因为这种原则,本身就是教义式的。你可以去做个圣人,当个君子,安贫乐道,但不要指望当朝的文武百官能向你看齐。他代表着明朝所希望的道德模范: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但黄仁宇却说,海瑞是古怪的。他全然无视官场的潜规矩,他极端的廉洁,他极端的诚实,有着道德上的洁癖。这样的人,就是古代社会最推崇的道德样板。但就是这样的海瑞依然无法挽救明朝的社会。海瑞是对自己要求很高,海瑞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一个绝对的清官形象,为了大明,他连皇帝都敢骂。他死时一点财产都没有留下,还要靠人接济举办葬礼,海清天的存在简直是对大明官员最大的耻笑。而人无完人,海母的教育让海瑞的“忠”“孝”都走上了极端。海母将忠孝二字作为人生教条,时时提醒着海瑞。然海瑞的忠并不等同于如今我们所认识的公民责任,孝也并非是简单的报答和赡养父母,海瑞骨子里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就是无条件的臣服。

有人要问,海瑞不是敢骂皇帝的吗?他不是敢直言嘉靖“家家净无财可用”?海瑞在骂嘉靖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棺材,他认定自己肯定离死不远了。没想到他熬了一年,倒先把皇帝给熬死了。当时牢中的狱卒请他喝酒,告诉他这并未断魂酒,海大人马上就要熬出头了。但是海瑞却因为嘉靖的死悲痛万分,将喝下去的酒全部吐了出来,骂自己在国丧期间竟然喝酒。第二天他在牢中披麻戴孝哭天喊地,对帝王真乃一片赤诚之心。可以看到的史料是他在步入帝国高层之前,基层任实职并没有像个愤青一样整天批判当时已经非常糜烂的日常的官场应酬,只是对逾矩之举给予了不软不硬的反击,处理可以说是非常机智的。而他对徐阶和张居正的态度,徐阶被人打击说他面谀嘉靖崇道,张居正死后被清算,都是海瑞出来说公道话,充分说明他根本不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他身处与自己价值观格格不入的官场,他独善其身却积极入世,明白世间人情世故,善恶良善,心底非常厚道。他全然无视官场的潜规矩,他极端的廉洁,他极端的诚实,有着道德上的洁癖。这样的人,就是古代社会最推崇的道德样板。但就是这样的海瑞依然无法挽救明朝的社会。原因不是道德无用,而是道德无法推广。个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成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固执于道德的海瑞终其一生都在同僚的怪异眼神里度过,他成为了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而不是一个能够孵化更多海瑞的原型机。所以黄仁宇先生用海瑞的道德完备与备受指责两个看似矛盾又合理的现象相互交叉叙述来完成了这一篇,再一次论证了道德于政府管理上的无力。其实从海瑞第一次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他昏庸的时候嘉靖就想找茬把他杀掉了,奈何海瑞一不贪污受贿二不徇私枉法,家里穷的叮当响,为了方便皇帝杀他还特地在家里摆一口棺材,但是嘉靖一直到死都没有找到杀他的理由。

更恐怖的是,海瑞耗死了嘉靖,耗死了隆庆,一直耗到万历十五年才病逝,死后还被皇帝追封为太子少保。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但真正贯彻这种思想的寥寥无几,在明朝腐朽的官僚体制中,海瑞简直是圣人般的存在。他是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公众而牺牲自我,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极为微弱。他是个忠臣,也是个孝子,然而在明朝社会,践行“忠孝”却尤其艰难。他是个有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者,在为人处世上不知变通。他是真的想做个圣人,然而这样的圣人只能被仰慕,而没有人能按照他的榜样做事。明朝的做法是,让他升官而不让他负实际的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更多是非。但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当官?海瑞给出的答案是:无非出于恻隐和义愤。他为饥寒疾苦而引起同情,也为别人的损害欺压而产生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别无其他。这种精神上的纯粹无论在历史的哪个阶段,都是可贵的。其本质也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这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这是当朝文官们微妙的行事标准,而海瑞却不懂。他不懂当朝所谓道德和行事原则,是分为阴阳两面的。他也不懂,社会并非非黑即白。仅凭一己之力即想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不免过于简单而草率。在海瑞贫瘠的乡村里,屋子里挂着的立轴上是“忠孝”二字。这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也是它拥有的全部。海瑞成功,在于他穷其一生地上下求索那符合道德标准的政治框架,试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虽为人所不容,却终究恪守了自己的原则和信条,然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世故之中也大有学问,海瑞失败,也败在他不能洞明世事。他像是开国皇帝制度下的遗民,从琼州岛上、带着刚毅、抱负和满腔的热情来到帝都,不知人心不古,制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

他性格上的“古怪”让他不近人情、不知变通,满朝文武不停参劾他,讥笑他。讥笑这个他们眼前的“圣人”,讥笑他的过于勤俭,讥笑他在细枝末节上的严格规定,讥笑他竟然冒着风险上书指责皇上,竟想用一己之力动摇这个已经存在二百年王朝的制度根基—-道德的阴阳。是的,他们一定是在讥笑和讽刺。古来多少人,都在世人蔑视的眼神中慢慢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而从自己的理想中退出来,重归现实。人们无法明白他们心中的信仰,亦或因其与时代相左而不愿去明白。当朝御史的奏疏中对海瑞做了全盘的否定:“一言一论无不为士所笑。”而皇帝也在吏部的奏折上留下了这样的住朱批:“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我想,海瑞心底一定是苦涩的。节操和道德只能用以镇雅俗、励颓风,而成了任事的障碍。可见当朝的道德准则已经完全独立于行事办法,阴与阳完全剥离。当海瑞在上交七次辞呈而不准后终于得到了永远的解脱。这是他个人的解脱,也让朝廷松了一口气。海瑞的失败,反映的是此时的中国法制已存在许多问题,道德标准仍然是人民评判世间好坏的标准。人民不去考虑一件事情到底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而只去看他是善还是恶。一个人与整个不合理的社会体制进行斗争,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海瑞的失败,也在于自己本身的执拗,不懂变通,而最终不被大家认可,成了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他的离去,让大明朝廷上下再也看不清方向,让百姓在面对庞大的国家机器时产生了迷茫。可以说,万历十五年对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在时间长河中只是瞬间,但对官场的贪腐、官僚的敷衍了事,社会风气的奢靡,土地的兼并等等一切,都是悄悄点燃了大明王朝灭亡火线。也许海瑞是生的太晚了,也是生的太早了。若是生在春秋战国,他是否就会因为道德上的恪守而受到赏识和重用?若是生在现在,时代又会不会容下这个经常被我们赞扬和标榜的海瑞呢?明朝的文官如此,那么武官又是怎样的呢,下期将为您讲解武将戚继光的精彩人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万历十五年》小时候大家都听过的海瑞的故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