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同意,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朱瑞作为“人民炮兵的奠基者”光荣当选。
红军时期的朱瑞
智勇双全屡建奇功
朱瑞于1905年9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县孝义乡朱大兴庄(今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村)一个农家。在县公立高小读书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家乡的声援活动,从此立下了革命志愿。随后赴徐州培心中学、南京钟英中学读书期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心中逐渐确立了共产主义思想。1924年秋,考入广东大学法学院,在当时这个全国革命的中心如鱼得水,自觉向共产党组织靠拢,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很快成为学校闻名的反击国民党右派斗争的中坚分子。1925年冬,受中共粤区学委特别推荐,朱瑞有幸参加赴苏联留学的招生考试,并一考即中,于1926年春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开始了四年的留学生涯。四年中,他不仅先后在孙逸仙中国劳动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系统学习了政治、军事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炮兵技战术(以理论和实弹射击双第一的成绩毕业),而且光荣加入了苏联共青团和苏联共产党(回国后自动转接),成为职业革命家。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士兵委员会主任兼参谋、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中央军委兵运破坏科科长、红十五军政委、红三军政委、红五军团政委、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方局委员兼军委书记、八路军驻第一战区司令部长官部联络处处长、北方局组织部长、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分局书记等重要职务,以其热血忠诚、大智大勇,策动了震惊中外的宁都兵暴,打通了犬牙交错的“三军会师”通道,开辟了烽火连天的晋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巩固和壮大了声威赫赫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
朱瑞(右二)与贺龙(右一)
主动请缨创建炮兵
1945年6月中旬的一天,也就是中共“七大”闭幕后没几天,毛泽东就和周恩来谈到了朱瑞新的工作安排问题,想让朱瑞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排在总参谋长彭德怀、副总参谋长叶剑英之后。让周恩来没想到的是,当他把这个消息预先告诉朱瑞时,却被朱瑞婉言谢绝。几天之后,朱瑞接到通知:毛泽东要见你。他立即赶往王家坪。毛泽东一见朱瑞走进窑洞,就开门见山地说:“听恩来说你对中央分配的工作有意见,我们今天在一起谈一谈。”朱瑞回答:“我很感激主席、中央对我的信任,不过,副总参谋长这个职务,请考虑更合适的人选。我在苏联学的是炮兵专业,一直想干炮兵这一行,过去没有机会,现在延安办了一所炮兵学校,我可以到炮校当个教员。经过这段时间反复考虑,我觉得这个工作对我更合适,更有意义。”他接着向毛泽东谈了自己对建设炮兵的一些想法,表明这个决定是着眼于大局的。
毛泽东一直认真地、用心地听着,直到朱瑞说完,才幽默地说:“由‘一方诸侯’到一个‘教书匠’,连降三级也不止啊?”
朱瑞真诚回答:“只要能让我搞炮,什么级别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毛泽东显然被朱瑞的真诚所触动,他不由将自己的手压在朱瑞的手上,拍了拍,动情地说:“朱瑞同志,你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职务和地位高低,这种态度我很欣赏。我早就说过,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我们就要举行战略反攻了,要夺取敌人占据的大城市,没有炮兵的配合,显然很困难。战争发展的形势,已经逼得我们不得不尽快把炮兵建设的任务提上日程了。我支持你去为建立我们自己的炮兵出把力!”
朱瑞紧握毛泽东的手:“感谢主席信任,我一定从头开始,重新把过去的专业捡起来,把自己的后半生都交给大炮,为提高我军的技术水平和攻坚能力奉献微薄之力,做到‘始于斯,老于斯,终于斯’!”
毛泽东说:“可我们现在还很可怜呀,手里没几门炮啊?”朱瑞满怀信心地回答:“我们的军队不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吗?我相信我们的炮兵也一样,就让我去为炮兵做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桥梁吧。”
毛泽东再次用力地紧握朱瑞的手:“放手做,要做就做一个桥头堡。苏联不是有炮兵元帅,朱瑞同志,我看,你就做我们中国的炮兵元帅吧!”
毛泽东与朱瑞在延安(郑景康 摄)
就在这场谈话即将结束时,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摄影干事郑景康正好来给毛泽东拍工作照,兴致勃勃的毛泽东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和别人合影:与山东来的大英雄朱瑞照一张照片。因窑洞光线较暗,郑景康建议到外面以宝塔山为背景拍照。见朱瑞军容整齐,一身粗呢子制服的毛泽东为体现正式,还特意让勤务员给自己拿来一顶八角帽戴上。
郑景康可不是一般的摄影干事, 1934年就在北平举办过当时全国少有的个人摄影作品展览。经验丰富的他,没等毛泽东和朱瑞摆好姿势,就端起相机,瞅准时机,按下快门,抓拍了一张十分珍贵的传世之作!看,照片上的两人神态是多么自然,笑容是多么舒展,不难看出,刚刚的谈话双方是多么的愉悦!
这张照片一经问世,毛泽东的形象就被剪切下来,成为他的第一张标准像而风靡当时各大根据地,一直沿用到解放战争时期,直至登上1949年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炮兵司令朱瑞
碧血丹心英名千秋
1945年6月底,朱瑞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他一到炮校,就亲自抓训练部工作。除了开会外,几乎成天都在炮场上,与同学员们在一起,指导他们的操作训练,亲自为他们作示范。一天训练下来,他还给他们讲评,总结优缺点,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他这种深入实际,深入教学的作风,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学员的学习热情。第一期学员1000多人于当年9月毕业,成为我军炮兵建设的重要骨干。
抗战胜利后,朱瑞遵照中央和军委的指示,率领延安炮校1000余名师生迁至东北,准备接收日军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的人民炮兵。当时,苏军迫于美蒋外交压力,不允许延安炮校接收日本关东军投降后遗留下的火炮装备,从而使原来计划全部落空。面对这一变化,朱瑞迅即提出 “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16字方针,除派出少量干部到主力部队去训练骨干外,将全校绝大多数师生分散到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自长春、北到穆陵的广大地区收集武器。至1946年5月,共收集各种火炮700门、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种器材,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了物质基础。1946年4月,朱瑞根据中央东北局关于“发动群众,建设壮大队伍”的总方针,把炮校500多名干部分散到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军区及一纵和总部炮兵旅等各单位,对部队进行训练,培养了大批骨干,为建立东北炮兵准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很快组建装备起十个炮兵团、六个炮兵营、80个炮兵连和一个高炮大队、一个坦克大队、一个修械所。
人民炮兵在解放战争中发挥神威
1946年2月,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先后兼东北人民自治军炮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校长。东北炮校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两千多名干部,不仅充实了东北军区的炮兵干部,还为兄弟军区输送了几百名干部。
1946年10月,朱瑞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他从东北战局的发展和需要出发,将现有的火炮、器材重点用于装备军区直属的预备炮兵。为使炮兵能尽快适应战争需要,朱瑞还提出“苦练一个月,保证打胜仗”的口号,开展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当时部队驻地分散,各团相距数百里,他风尘仆仆往返巡视部队,检查督促训练情况。1946年至1947年间,朱瑞从东北战场形势和炮兵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后起草了炮字一、二、三、四号令,深刻阐述炮兵建设的军事思想、指导方针、战术原则等,推动了东北炮兵的迅速发展和提高。这些远见卓识直到今天在我军的炮兵建设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1947年1月至4月,东北炮兵先后参加了四保临江战役,共有70多个炮兵连队参战。为总结经验,朱瑞亲自到前方指挥作战。战役结束后,他在哈尔滨附近双城召开了第一次炮兵会议,对炮兵一年来建设、作战经验进行总结。他在总结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当时情况的战术原则,如集中使用火力,快、准、猛攻坚作战,步炮协调及直接瞄准、抵近射击等。这些战术原则,大大提高了炮兵作战能力。1947年夏季攻势中,在炮兵的有力配合下,在东北,我军歼灭国民党政府军八万余人;收复县城40多座,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形势。1948年1月,朱瑞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司令员。4月,在哈尔滨第二次炮兵会议上,朱瑞进一步丰富了第一次会议总结的内容,从而使炮兵战术、技术和指挥能力进入逐步成熟发展的阶段。由原来只能配合步兵克敌一个师设防的中等城市,发展到能支援步兵一举攻克十几个师多兵种合成防守的大城市。
1947年后,随着战争的发展,前后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保证战争需要,朱瑞亲自主持后勤工作,先后组建了迫击炮、战车、高炮等五个团。到1948年8月,在东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有各种火炮4700余门,在装备上已占优势,为即将到来的辽沈战役做了充分准备。
1948年7月,朱瑞参加东北军区关于发动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要他留在哈尔滨主持后方工作,他坚决要求上前线。9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义县。义县城高墙厚,国民党军以城墙为依托,设防固守。城内驻有国民党军暂编第二十师及地方武装近两万人。为了打好这一仗,在炮兵进入阵地前,朱瑞带着负责主攻任务的几个团长到前沿察看阵地。由于距离敌人据点近,他们走到哪里,敌人的炮弹就尾随到哪里。大家都为司令员的安全担心,而他却一路谈笑风生,边察看边指点部署。9月30日总攻的前一天,他又到各团作战前沿视察,仔细检查各个炮火的射向和隐蔽情况,鼓励指战员为解放全东北立功。
10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随着朱瑞一声令下,1000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发出雷鸣般的怒吼,顷刻之间,义县城墙就被撕开了一道40多米宽的裂口,朱瑞果断下令延伸射击,摧毁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的坚固工事。不到六个小时,就将守敌全歼,活捉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在这次攻取义县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的美国榴弹炮。为了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为下一步攻取锦州城提供经验,战斗即将结束时,朱端就从指挥所出来,亲往城南突破口实地查看城墙被炮火破坏情况,途中不幸触雷,壮烈牺牲,时年43岁。为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于战场的最高级将领。
位于哈尔滨烈士陵园的朱瑞将军墓
西柏坡一间低矮的小平房内,毛泽东的大手重重地拍在东野报告朱瑞牺牲的电讯上。他披衣站在那里,半天没动,将口中的香烟一口气吸到最后,直到烟灰燎到自己的手指……
候立在侧的机要员小声问:“主席,您看是不是要给东北回电?”
毛泽东重重地吐了一口气,以沉痛的语气口述电文:
“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绩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巨大损失!中央特致深切的悼念,望转告全军,继续为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以纪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
毛泽东为朱瑞炮校题词
1948年10月23日,朱瑞的留苏同学、我党曾经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张闻天在《东北日报》刊文指出:“朱瑞同志别的功绩不说,即就其在建立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的炮兵上,是有特殊功勋的。人民解放军有了强大的炮兵,就预先决定了蒋匪军在东北必然要完全覆灭的命运。”
也是朱瑞的留苏同学、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伍修权在同日《东北日报》刊文指出:“也许,再过十几年、几十年,有些人特别是年轻的后代们,会对‘朱瑞’这个光辉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在我的心上,在他的许多战友的心上,在日益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艰难创业史和光荣战斗史上,以至在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史上,都将永远镌刻着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朱瑞。”
位于宿迁市的朱瑞将军纪念馆
是的,朱瑞是永恒的,作为当之无愧的“人民炮兵之父”,其英名与日月同辉,其业绩与天地共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红色英杰丨朱瑞:从苏北农家子弟到“人民炮兵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