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英雄李林:把最后一颗子弹给了自己,牺牲时怀有3个月身孕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文昌东街,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烈士陵园。朔州市平鲁区文昌东街,其前身是平鲁县烈士陵园。2002年,经全国侨联倡议,将平鲁县烈士陵园改名为李林烈士陵园。

2010年,经国家批准,李林烈士陵园迁建于平万路南山公园。这些年来经过不断扩建,李林烈士陵园占地面积已达到110亩,总投资近2500万元。

那这座烈士陵园,为何以李林这个人来命名?李林又是谁?

李林出生于1915年,她是福建省龙溪县人。刚出生不久的李林,被亲生父母遗弃于福建漳州塔口庵,后被养母陈茶领养。

三岁那年,李林跟随养父母从福建来到荷属爪哇岛(印度尼西亚)定居。直到9岁那年,李林以学名李秀若,入读养父创办的华侨小学。

上世纪20年代,福建两广一带的中国同胞,为躲避战乱,跋山涉水来到东南亚群岛。可当时的东南亚各岛,皆被荷兰、法国、英国等欧洲列强划为殖民地,爪哇岛同样如此。

当时的爪哇岛深受荷兰殖民统治压迫,且荷兰当局不允许小学和初中开办中文、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

年纪尚幼的李林,却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满10岁的她,甚至多次抵制该禁令。私底下,李林跟随养父学习了不少的中国历史故事。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便是幼年时期李林的偶像。

1929年,14岁的李林跟随养母陈茶回到福建老家,进入厦门集美中学读书。值得一提的是,集美中学的创始者之一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人士。李林深受陈嘉庚先生的熏陶,她也渐渐对共产革命事业有所了解,不由得,从骨子里生出一股甘愿为全中国解放而粉身碎骨的决心。

就读于集美中学期间,李林私底下加入了当地组织的“抗日救国会义勇队”。从那时起,李林就已经与共产革命结下不解之缘。

1933年冬,18岁的李林离开集美中学,前往上海,进入爱国女中读书。

来到上海念书的李林,更是进一步了解到了共产主义的真谛,自愿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

当时因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怀着对日寇的痛恨,李林亲笔写下《读木兰辞有感》一文,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李林绝不是口上说说,她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所说的话。1936年,国民党发动的白色恐怖达到最高潮,李林从上海赶赴北京,并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

课余期间,她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李林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红旗手,为沙千里、沈钧儒、李公朴等著名人士(七君子案)鸣不平。

游行期间,学生队伍面对警察暴力阻拦,一介女流之身的李林始终护旗不倒,被伪警察用警棍将头和脸打破,鲜血立马染红了李林的脸庞,也滴落在她用生命保护的红旗上。

李林忍着剧痛,继续与同学们引导队伍前进,直到游行按原计划结束后,李林才进行了简单的包扎。1936年底,李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彼时的李林才不过21岁。

但她从14岁时,就已经加入到了共产救国组织中,这样算下来,李林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革命战士了。

1937年,李林响应北平市委号召,奔赴山西太原进入军政训练班。从此,李林脱下红装,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女战士。这个军政训练班,其实是中共组织为培养抗日救亡干部成立的军政训练班。

中共山西工委决定在太原成立共产党的临时组织,也就是特别委员会(简称特委)。饱读诗书,拥有丰富对敌经验的李林担任特委宣传委员。

在太原期间,李林凭借出色的党纪党性,加上才能出众,办起事来大方得体,很好地完成了上级指派的各种任务,赢得大家一致好评。

1937年底,军政训练班专门为李林开办了一支“女生连队”,这个连队被划为第十一连,李林任该连连长与党支部书记。第十一连又吸引到了全国各地的女青年的踊跃加入,李林作为她们加入共产党的领路人,为我党吸收了一批先进学员。

这些先进学员个个怀揣抗日救国的决心,与李林一样,先后经过抗日战争与各项革命活动,逐渐成为日后我党的优秀干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李林主动向上级要求奔赴前线工作。同盟会起初不愿意放走李林这位骨干成员,可架不住李林多次坚决要求奔赴一线。

最后,党组织批准了李林的请求,派她到山西大同牺牲同盟委员会中心区,担任宣传委员,同时参加共产党在雁北工委的相关工作。

大同并不像太原那样,拥有丰富的革命群众基础,当时的大同可是晋绥军地盘。换句话说,山西军阀阎锡山已将大同及周边各县的政权,与驻军的领导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阎锡山这些军阀虽然也抗日,但他们思想颇为守旧,只顾及自己这一城一池的得失,不愿意解救全中国受苦受难的同胞。

碍于当时的局势,这些旧派军阀不情不愿地迎接了同盟会的到来,暗地里,他们立场偏向反动,也不愿意配合我党抗日宣传和统战工作。一时之间,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大同难以开展相关工作。

此时,李林不惧危险,更不怕他们的暗中阻挠,主动负责起印刷传单的任务,并将这些宣传抗日救国的传单,张贴到大同市县各个关键地方。

战乱纷飞,面对日军的狂轰滥炸,外出张贴传单时也要格外小心。可即使是在李林不顾危险的工作下,大同最终还是被日寇侵占。

1937年10月底,中共山西省委派出梁雷、赵仲池来到大同组建雁北特委。雁北特委的主要斗争方向就是沿着雁北与同蒲铁路以西,发展游击武装,尽可能吸纳更多有志之士加入我党队伍,并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

通过化整为零,组建地方武装,对日寇迎头痛击。1937年11月初,原本要返回太原的李林,再次向上级表明留在大同的决心。同时,中共雁北游击司令部,所辖武装平鲁游击队也正式成立。

这支游击队的成立包含了李林的心血,若不是李林屡次不顾危险,发动群众,那雁北特委在当地开展工作时将会更加困难。1938年初,李林又一手组建了偏关游击队。平鲁游击队和偏关游击支队,经常活跃在平鲁县、朔县、山阴县、怀仁县展开活动。

李林不仅要负责游击队的军事斗争,同时还要肩负起宣传工作。大家可别小瞧了对敌宣传,只有让广大百姓了解到八路军英勇抗敌的事迹,并揭露出国民党首鼠两端的罪行,才能让我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彼此心连心。所以,宣传工作同样十分重要。

直到1938年6月,因为李林出色完成了任务,雁北抗日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被上级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雁北第六支队,偏关游击支队改编为燕北支队骑兵营。由李林担任骑兵营教导员,主要负责统筹和教育工作。

不过,组建骑兵营可不是件易事。因为条件简陋,这支骑兵营并没有多少合格的战马。没有战马的骑兵营,还能称之为骑兵吗?

1938年6月底,雁北抗日游击队北上开辟新区,李林带领部分战士意外发现了一个日军的养马地。这个地方隐藏在村子路口的土碉堡内,里面至少有150多匹战马,但只有30个伪军把守。

李林当机立断,趁着这一个排的伪军不注意时,发动突然袭击。一阵枪响,30个守军死伤过半,少部分日军狼狈逃窜,所有马匹尽数被缴获。就这样,李林通过打了一场漂亮的袭击战,壮大了骑兵营的力量。

大家看到这里,会不会突然想起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也和李林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1938年7月至1940年初,李林继续率领战士们转战雁北各地,并取得多场胜利。在此期间,李林还与一名革命青年相识相恋。

截止到1940年3月份,李林总共在当地开办了6期训练班,培训了260多名干部。这些干部后来被分到山西各县区,成为牺牲同盟会的骨干和领导人。

1940年1月份,李林代表雁北支队参加晋西北军民代表大会。会上,李林被选为“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并得到贺龙老总的亲自接见。

开会时,贺龙向大家说:“李林是我们的女英雄,一个华侨大学生能在敌后领兵打仗,值得赞扬。”

随着敌人的反扑势头越来越猛,雁北支队的压力颇大。因为雁北支队直接威胁到大同与同蒲铁路北段,日寇早将他们视为心腹大患。

1940年2月,从晋西北军区返回雁北地区的李林察觉到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雁北支队道阻且长。果不其然,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大扫荡。

1940年4月26日,日伪军共出动8000余人,朝着雁北支队所在的平鲁地区包围而来。李林不敢怠慢,她连忙率领政卫连掩护大家撤退。

由于敌人突然袭击,党委机关还来不及销毁材料,导致延误转移时间。这8000余名敌寇,直接将雁北支队的东西方向封死。

期间,只有一小股先头部队顺利冲过封锁线,但还有许多后勤家属人员未能突围成功。李林与武装部长姜胜果断命令队伍调转方向,向着西北方向转移,北边和南边的敌人开始压缩包围圈。

千钧一发之际,李林带领骑兵营的战士们,向着东面的村庄冲去。敌人误以为李林与骑兵营是雁北支队主力,便集中全部力量,紧紧咬住李林不放。

就这样,李林用小股部队,顺利掩护大部队向南边突围成功。

跑着跑着,李林趁着敌人还未追来时,她取下身上文件包,塞进路边岩石缝隙里,用土埋上。李林嘱咐身边的通讯员记住这个地方,等到突围成功后,赶紧来取走文件交给军区机关。

随后,李林与剩余骑兵战士掩护通讯员离开,自己继续往东边转移,牵扯敌人火力。

但敌众我寡,最终,李林身边只剩下两名战士。当他们冲到郭家窑村背后的山坡时,另两名骑兵战士中弹牺牲。李林赶紧下马,准备跑到山上一座小庙,与敌人进行最后决战。

只可惜,人困马乏的李林转移途中腿部和胸部中弹负伤,基本丧失行走能力。李林将计就计,她倒地佯装已死,等到敌人扑上来时,连忙抽出别在腰间的驳壳枪,一阵连排扫射后,6名敌人应声倒地。

此时的李林已血流成河,根本不可能冲出重兵把守的包围圈。但是李林清楚,大部队与机关和后勤人员已经顺利转移,相关秘密文件没有丢失。

看着慢慢靠上来的敌人,李林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这位抗日女英雄最终饮弹自尽,享年25岁。牺牲时,她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党组织闻听李林壮烈牺牲后,立即组织数千名抗日战士与当地群众,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因为当时战斗激烈,战友们未能抢救到李林的遗骸,只有一件牺牲时的血衣被送到了延安。

1940年6月,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从革命圣地延安发来唁电。称赞李林:“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更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同时,《新中华报》、《中国妇女》、《新华日报》等诸多报刊杂志,刊登了李林的英雄事迹。

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更是称赞李林:“是中国民族英雄最光荣典型,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

周恩来总理生前委托其夫人邓颖超,让她转告雁北地委一定要写一部《李林传》,用于歌颂这位华侨女英雄的慷慨悲歌。

2009年,李林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李林的遗柩,起先葬于平鲁区井坪镇陵园路北,该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主要就是为了纪念抗日女英雄李林,及其他1300多位平鲁籍革命烈士。

每年的4月26日和9月30日,许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来到平鲁县,举行纪念李林的隆重活动。如今的平鲁县烈士陵园,在2000年被更名为李林烈士陵园。

每年4月,园中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此种美好场景,无一不在向后人诉说今日的美好生活。可惜躺在李林烈士陵园的1000多位革命烈士,却再也看不到今天这般美好场景。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李林烈士陵园,在纪念广场上,会看到屹立着一座高6米的李林烈士铜像。这座铜像栩栩如生,再现了李林身前驰骋疆场,英姿飒爽的光辉形象。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她做到了!

向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和平年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抗日女英雄李林:把最后一颗子弹给了自己,牺牲时怀有3个月身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