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后满清政权的第三代核心领导人物。15岁父母亡,16岁统兵攻蒙古、打明朝、讨朝鲜、平李自成、33岁入关定中原。一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是关于这些历史,其实没啥可以讲的 ,关于多尔衮最应该讲讲的就是, 这么一个万人之上的人物为什么不称帝。
年少自卑,缺少自信
多尔衮的母亲很受宠,但这不代表多尔衮也受宠
1620年努尔哈赤封八大贝勒有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托、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和多尔衮。
大家要是乍一看这一份名单,可能觉得这不挺受宠的吗 ,八大贝勒都封了,还要当爹的怎样。但是这里面其实是九个人。
根据《旧满洲档》原件,发现多铎和多尔衮之间没有隔点。原来努尔哈赤是把多铎、多尔衮作为一个人来计算的,并且弟弟多铎排在哥哥多尔衮的前面。当时,多尔衮8岁,而多铎仅6岁。可以看出,多铎在父汗心里的地位,要高于多尔衮。
1624年正月初一的朝贺仪式,也显示了多尔衮与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身份、地位的不同。
“辰时出御八角殿,大贝勒先叩头,其次恩格德尔额驸率众蒙古贝勒叩头,第三阿敏贝勒,第四莽古尔泰贝勒,第五四贝勒,第六阿济格阿哥,第七多铎阿哥,第八阿巴泰阿哥、杜度阿哥,第九岳托阿哥、硕托阿哥……第十一吴讷格巴克什率八旗众蒙古官员叩头。”
多尔衮不仅不能像阿济格、多铎那样单独叩贺,甚至连随弟之后,并列叩首的资格都没有。
在这份叩贺名单中,还可以发现,当时只有身为旗主的贝勒才可以单独叩贺。而不是旗主、只拥有若干牛录的“执政贝勒”,则排在旗主贝勒之后并列叩拜。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与努尔哈赤同在两黄旗,阿济格已是旗主贝勒,多铎虽然只有9岁多,但也是旗主贝勒。而多尔衮甚至连“执政贝勒”都不是。
两虎相争
讲完多尔衮,提一下他的竞争对手。就是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根正苗红,继承大统一点问题没有。
然后八旗里面的其他几股势力了。首先就是老代善的两红旗了, 代善虐待儿子出名,一直想弄死他亲儿子硕托, 还相中大儿子岳托的房子了,也想抢 。
代善其实一开始也不这样,就是给他俩儿子找了个后妈,然后对这个新老婆言听计从。 你说说这后妈能对别人的孩子好吗……最后这些破烂事儿让努尔哈赤知道了,代善一着急就又给自己老婆杀了…….就这么把自己皇位继承权玩没了……只能说,哎…谁没年轻过。但是现在的代善真是人参会走路了,何首乌能说话了。老奸巨猾。
两白旗就不用说了,多尔衮自己的手下。与皇太极和他的子孙积怨颇深,从改换旗色(本来是黄旗,但是皇太极当皇帝了就说我都当皇帝了怎么还控制白旗啊。咱们两家换一下旗吧)到经年累月的打压,所以说两白旗对于皇太极的子孙恨不得食肉寝皮,根本不可能去支持豪格。
正蓝旗名义上是豪格的下属,该积极支持豪格即位了吧?实际上正蓝旗反应很冷淡,原因就出在皇太极身上。正蓝旗原属于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等人,但是皇太极即位之后,处心积虑想要收归己有,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因为正蓝旗势单力孤,并不像代善和多尔衮领有2旗,再加上这个旗也没有能力杰出的人物。所以皇太极要吞并正蓝旗,壮大自身实力,获得绝对权威。
首先正蓝旗被无端不公平对待,莽撞的莽古尔泰不明就里,结果正中下怀,遭遇一系列重击。接下来的日子里,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在短时间内暴死,然后皇太极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和有意的栽赃陷害,将莽古济和莽古尔泰、德格类等的家人100余人,拉到大街上活剐,还牵连到同是富察.衮代大妃所生,不满20岁的太祖第16子费扬果被赐死,另外牵连正蓝旗将士1000余人被处死,而且还在大街上脱光衣服凌迟,正蓝旗统共也就6000将士,彼此之间亲党胶固,1000多人被杀,几乎家家戴孝,户户出殡。这才过去10年,当初的惨剧历历在目,血海深仇怎会被轻易遗忘?最多也就是顺其自然,谁也不帮。
镶蓝旗就是阿敏、济尔哈朗这一支,人家是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轮到谁也轮不到他们,顶多就是提提意见,谁当都行 ,不掺合。
济尔哈朗说支持豪格,就是还当年皇太极的帮助的恩情。客套话
两黄旗以索尼为首的大臣,当然是全力以赴的支持豪格。因为他们也怕多尔衮上台清算他们。
人生如戏,全靠实力
皇太极去世第五天,诸王大臣在崇政殿讨论皇位继承问题。两黄旗代表索尼首先提议说:“虎口(指豪格),皇帝的大儿子,可以当皇帝。豪格以“能力不够,担不了大任”为由推辞。
多尔衮由此表态:“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豪格本意是以退为进我先说自己不当,然后你们劝劝我 ,我不就当了吗 。但是多尔衮嘴太快了,还有一部分人也不买他这个账,无奈被多尔衮以此为借口取消了继承资格。之后多铎提议立代善,代善资历最长,所领的两红旗力量最是雄厚,但代善无意争位,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拒绝。
争执不下时,两黄旗将领佩剑向前,表示忠于帝,如果不立皇帝之子宁愿死去。代善见形势不对立刻装死退出会议,多尔衮迅速提出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为帝的主张,他自己与济尔哈朗左右辅政。
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八旗的中坚力量,他是皇太极提拔起来的,是皇太极最信任的堂兄弟,但他不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子孙,血统上没有资格。这一方案随即得到了各方的同意。
福临为皇子,两黄旗和正蓝旗的大臣无话可说;豪格虽不痛快却只能有苦说不出;济尔哈朗没想到自己能够成为辅政大臣,自然也不会反对;代善本无争位之意,只求大局稳定,也没有异议。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处理了皇位争夺这一棘手问题,避免了动乱,基本实现了皇位的和平过渡。
死因离奇
之后,多尔衮用计除掉豪格,摆平济尔哈朗,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之后,多尔衮到哪儿都是皇帝的排场、依仗。可以说是顺治头上的太上皇,一切决定都得经过多尔衮的同意。后来直接把皇帝调兵的印章都搬到自己家中。
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如果官员奏书中将“皇叔父摄政王”还称作“九王爷”,或是不用全称而丢字漏字的话,都会受到革职处分。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衮再不用向顺治帝行礼了。说明多尔衮与皇帝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多尔衮的死因是有争议的,根据最新的说法来说,多尔衮不是骑马摔死的。而是坠马之后骨折了,无法起身,被野猪踩死的。
多尔衮死后,被加封了两个月的义皇帝,但是之后又被顺治开棺鞭尸,他死后它他的党羽也遭受清算,标志着清朝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人物传: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