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科学家,23岁享誉国外,国内却鲜为人知

中国第一位女科学家,23岁享誉国外,国内却鲜为人知

她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伽利略”,

她被众多国家排在全球50位杰出女性前三位,

她被自然评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科学家”。

她就是王贞仪,清朝的“穿越者”,百科全书式的奇女子。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有一颗“王贞仪”的小行星,默默地闪耀了200年。

她的一生,恍若一部穿越神剧般多彩,只是连作者也不敢这样写…

01不一样的书香世家

1876年,乾隆三十三年,王世贞在南京出生。

祖父是一个中下级官僚,喜欢研究星象和算数。没事,就爱拉着孙女的手,教些“旁门左道”。

父亲医术精湛,带着王贞仪四处行医,还写过不少医学专著。

祖母与母亲均受过高等教育,是当时的名家闺秀。

大娣小妹均通数理,只是先于她离世。

祖父曾问小王贞仪,家中有藏书几许?小王贞仪,略加思索,答曰:“藏书75柜。”

祖父很开心,认定了孙女是可造之才。只是没多久,就因直言贬去了吉林。

《国家宝藏》张子枫饰王贞仪

路途遥远,只是苦了小王贞仪。舟车劳顿,探个亲,一晃就是几个春秋。

11岁那年,祖父去世。王贞仪,到吉林奔丧,看着满屋的藏书,抹了抹眼泪,一住就是五年。

这里有喜欢的书,王贞仪舍不得离开。

家庭藏书里,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有大量天文、数学、地理、医学方面的书籍。

藏书万卷,王贞仪独爱祖冲之、曾一行、郭守敬等理科大佬的著作。

真正的名媛,绝不是哼着“她唱着他乡故知,一步一句是相思”,撑着油纸伞,翘着兰花指眉目荡漾就能被认可的。

何况王贞仪的不想当名媛,她想当一名理科生,专心搞学问。

王贞仪,是清朝的学霸,是别人家的孩子。

8岁能作诗,

11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

16岁就看遍家中万卷藏书。

天才变成可造之才的,只需稍加努力,更何况像王贞仪那样的可造之才。

她在自篾诗中写道:“人生何长,当知寸阴宝。所难在实践,尚在闻到。”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时间宝贵啊。知识难在学以致用,而我还在学习中。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闺阁的小姐们个个托腮思春,期望嫁个好儿郎。

王贞仪偏不,转眼25岁,成了“大龄剩女”。

她以身作则,要为自由恋爱代言。

02同时代的世界

当时的西方世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伽利略有日心说,开普勒发表了行星三大运动规律。

中国呢,中国有闭关锁国,还有乾隆皇帝的名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当乾隆七下江南为4万首诗寻找灵感时,王贞仪正手捧哥白尼的“日心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当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只会觉得醒着的人是不清醒的。

机缘巧合,王贞仪还是接触到了外界的学术研究,当起了翻译家。

她是“日心说”的簇拥着,亲自翻译了国外的文献。

我们觉得王贞仪是穿越者,在于她所作的一切正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男女平等,民主科学。

西方推崇王贞仪,许多儿童科普杂志上有着王贞仪的画像,意在鼓励女性勇于探索,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03清朝徐霞客,马上花木兰

她是清代的徐霞客,是读书万卷的学霸,是踏足千里的实践者。

16岁,王贞仪开始游历四方。

“自东出山海之地,自西游临潼之所。复历吴、燕、楚、越等地,纪行稚不下数万里。”

王贞仪一生,有过三次的跨多省旅行。

她的足迹遍布了十几省份,包括京师、陕西、湖北、粤东等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0多年前,不用辞职,王贞仪就做到了。

16岁的王贞仪,就始行足下,大笔一挥写下了“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似丈夫”的豪情状句。

王贞仪还精通骑射,喜欢在大草原上任意驰骋。

当她十几岁时,就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

史书说她”跨马横戟,往来如飞”,达到“发必中的”的程度。

要是参加奥运会,估王贞仪会是夺冠呼声最高的那个。

王贞仪也颇为得意自己的骑射,写下:“亦曾习射复习骑,盖调粉黛逐绮靡”。

范曾在诗句这样描述王贞仪:“骑骏马,横战戟”“飞鸣镝,卷平冈,巾帼豪气于窗上。”

文理不偏科,体育还贼好,你以为这就圆满了?

天才一旦勤奋起来,凡人只能望其后背。

04王贞仪有多牛?

2018年,《自然》杂志将王贞仪的形象作为全世界女科学家的代表。

18岁定居南京,囿于女儿身不能上学。

她就在家自学,写了世界上月食成因最早的书籍《月食解》。

她把水晶灯当作太阳,圆桌当作地球,圆镜充当月亮。通过控制灯的高度,桌子和镜子的距离,阐释了“天狗吞月”的原因。

为了让世人重视数学,了解数学,写下了不少做著作。

王贞仪把晦涩难懂的《筹算》写成了通俗易懂的《筹算易知》,把《历算》总结成《历算简存》。

她简化了三角函数,千字说明勾股定理。

她翻译了西方的统筹算法学说《西洋筹算增减》。

当人们还对“天圆地方”深信不疑时,王贞仪站出来解释地球是圆的。

在《地圆论》说,天是圆的,是因为人站在大地上,天然觉得自己所处的地方是方形,天空倒扣为圆。

如果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中,就不存在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了。

那些觉得地球是平的人,是因为看得还不够远。

沈雨悟教授评价王贞仪:“是十八世纪中期,中西天文知识比较研究和中西自然科学知识融合的典范。”

她是世界唯一一个结合宏观和微观解释人眼所见“天圆地方”的科学家。

史学家钱仪吉评价:“窃谓班惠姬之后,一人而已。”

王贞仪在数学、历史学、文学、医学、气象学、地理学、美术等领域也都有非凡之作。

牛人就是牛人,不仅学得快还学得精。

史书记载:“兼知文武、六艺旁通、博而精。”

05自由恋爱,娶了粉丝

清朝明文规定,男子16岁,女子14岁即可达到结婚年龄。

200对多年前,24岁的“大龄剩女”王贞仪自由恋爱了。

恋爱对象,是她的粉丝,一个叫詹枚的穷秀才。

一次,詹枚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了一本诗集,诗中豪情与才气并存。少年是越看越喜欢,恨不得立刻打榜让偶像出道。

从此,王贞仪多了一枚死忠粉。

你看,在没遇到对的人就专心搞事业,遇到合适的就果断在一起。

这准没错。

事业有了,爱情还会远吗?

詹枚非常支持妻子的事业,任劳任怨,把生活中的大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明明他那么普通,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

有这种普信言论的人,不知否能明白志同道合的重要性。

王贞仪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不仅在选择爱情上,更在怼人上毫不留情。

06一味道好强的闺狂士

为了传播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

王贞仪不顾当时的礼教,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私塾,对于男弟子也亲自教授知识。

她鄙视封建迷信,在《藏经辟异序》中公开反对迷信封建。

她大胆指出炼丹不过,自欺欺人之举。

人们对于王贞仪的“语不惊人誓不休”,早有怨念,嘲笑她是“失闺阁本来面目”是“闺阁狂士”。

王贞仪没有退缩,她反驳道:“今世迂腐之士,动谓妇人女子不当以诵读吟咏为事 ,夫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六经诸书教人,以正性明善,修身齐家,而岂徒为男子辈设哉!”

你们这些迂腐的人啊,动不动就说女子不该读书,无才是德。

生而为人,你咋不道歉呢?人人生来平等,读圣贤书原本就是为了提升自我,又怎么变成专门为男性所设的呢?

闭塞落后,闺阁女子看的是《女范婕录》《女戒》《内训》。

目的嘛,自然是为了让女性得到更好的教化,做封建制度下的贤妻良母。

当封建人士嘲笑女孩子的正当职业是“酒食缝纫”,钻研学术是男子的事时。

王贞仪不惯着他们,大声反驳: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她认为说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圣贤的缺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哪怕是怼人不留情的李清照,见了王贞仪也得佩服她的气魄。

道声:“妹妹,好口才 好胆量。”

07被历史遗忘的东方明珠

1797年,王贞仪病逝,年仅29岁。

临终前,让丈夫整理出生平的著作,反复嘱咐丈夫:生平手稿其为我尽致蒯夫人,蒯夫人人能彰我身后。

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心愿受限于时代,也未能实现。

她的丈夫也在数年后离世,著作也就尘封于历史的角落里了。

王贞仪是孤独的,在那个年代,有着超前的思想却无人理解。

父母不能理解,好友反目,男性嘲讽,周围女性也觉得羞辱。

不过喜欢夜观星象,却被人在背后嚼舌根,“王家的二小姐脑子有点不正常”。

她就像历史长河里,一闪而过的流星,没有人欣赏到她的瑰丽。

近年来,王贞仪的被更多国人了解,更多源于国外的报道。

墙内开花墙外香,王贞仪这种宝藏女孩,早该进入人们的视野。

但为什么在历史书,很少关于王贞仪的记载呢?

追根溯然,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清朝处于闭关锁国并不重视科学天文学,认为王贞仪所说的不过是洋人的奇淫巧计。

史学家钱仪吉记录了王贞仪的著作高达12种,56卷书,涉及了天文地理诗词歌赋。

可惜的是,现今唯一存世的作品只剩下《德风亭初集》了。

德风亭子,是祖父王者辅故居中亭台的名字,是王贞仪开始仰望星空的地方。

08写到最后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总要有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王贞仪,就是那个仰望者。

知识可以通过几年的学习而有小成,观念的转变则需要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王贞仪所处的年代是不幸的,女性地位低下,很难追求完成自己的事业。

幸而,时代的浪潮要越来越多的女性有了追求梦想的机会。

男女愈加平等的当下,女人顶起了半边天。

1950年邓颖超起草了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并得以实施。

1955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1979年,丁雪松担任中国的第一位驻外女性大使。

2013年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治疗芒疾,15年荣获诺贝尔奖。

2021年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航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我想,王贞仪看到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应该会很感到欣慰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中国第一位女科学家,23岁享誉国外,国内却鲜为人知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