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鄂豫皖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

上文说到,以红四为班底的129师,走出开国元勋366人,是八路军里面开国将军多的部队。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家对129师组成的红四的历史,了解的不多,而且由于张国焘的影响,很多历史在以前那个时代,被人们有意的的忽略甚至篡改了,也造成直到今天大家认知的混乱,主要有以下几个错误。

1、红四创建很晚

2、张国焘创建了红四和鄂豫皖

3、红四为什么那么能打

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

1、红四创建的历程

红四的创建时间,要追述到192的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也是我党领导的大革命时代向土地革命时代的转折点和标志。现在党史确定,从八七会议之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从八七会议后属于新民族主义革命,可见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性。

八七会议解决以下问题:

1、清算了党内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改组了中央,维护了党内思想上的统一。

2、确定了以武装斗争为路线的总方针,毛主席在党内地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论断。

3、制定了在1927年9月9日在湘赣边、鄂豫皖实施秋收总起义。具体领导人湘赣边为毛泽东,鄂豫皖为吴焕先。

4、确定了武装部队的名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制定了军旗为镰刀斧头红旗,军章为五星军章,军帽为八角帽。

有人可能要问,八七会议要比八一起义晚,那么八一起义部队叫什么呢?

这个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八一起义部队实际上没有改名字,也叫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不和蒋介石的部队国军一个名字吗?

结论就是,的确如此。蒋介石的部队全称也叫国民革命军。

八一起义部队,一直对外宣称的,只是对于当时国民政府的改良,而不是独立武装,这与当时我党对于起义准备不足有关。

因此,在解放后,有人提出要把建军节设定在9月9日,对此毛主席不同意,但如果按实际情况算,按9月9日作为建军节,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秋收起义,大家以前可能认为就是特指主席领导的湘赣边起义,实际上他指的是我党的一些列起义的总称。

为了区别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所以党史后来称吴焕先领导秋收起义为黄麻暴动。请军迷注意,这次起义不是黄麻起义。

1927年9月9日,吴焕先领导黄安农协会和当地赤卫队,发动了黄麻暴动,第一次进攻黄麻县城。由于起义部队实力有限,起义遭到失败。吴焕先率领队伍退入麻城紫云区柴山堡区,建立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前身柴山堡革命根据地。在这一年,吴焕先年仅21岁。

想想我们21岁在干嘛吧!惭愧吧兄弟们。

关于吴焕先的传奇经历,我们下次再说。

现在要说的是,这次起义在军史上很少被提及,但这次起义后来走出来我党很多著名将领。他们分别是大将王树声、上将王宏坤兄弟,上将陈再道、中将吴先恩,吴世安少将,戴继英——没错,就是主席批评的那个戴继英,郑位三。

可以说,上述这些人应该都是鄂豫皖或者红四最原始的创始人。

而这些牛人的领导人就是年仅21岁的吴焕先。

黄麻暴动失败后,我党派遣专业军事指挥人员黄埔学生潘忠汝、吴光浩进入黄麻,汇同吴焕先领导的紫云区部队,继续筹划起义。起义总指挥为潘忠汝,付总指挥吴光浩,军委委员吴焕先、戴克敏、曹学楷(吴焕先内弟)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正式拉开了序幕,黄陂、光山、黄安、麻城等地起义人员三万余人,一举攻下黄安县城。起义获得初始阶段的胜利。吴焕先担任第一任黄安县委书记。

黄麻起义震动了当时的国府重镇武汉,也震动了国民政府,蒋介石遂派重兵进行围剿镇压。黄麻起义遭到失败,潘忠汝牺牲,起义军余部分为两部。一部约200人随吴焕先退入柴山堡根据地,一部72人随副总指挥吴光浩退入武汉附近木兰山打游击,史称“木兰山七十二勇士”。

这些人,基本后来都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骨干人员。他们分别为:王树声、徐海东大将,上将陈希联、王宏坤、程再道、周纯全、许世友等25位开国将军以及李先念、郑位三、戴继英等人。

1928年7月,吴光浩率部与吴焕先部汇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红7军,军长吴光浩,吴焕先任特委书记。后红7军改编为红11军31师,吴光浩兼任师长(红11军只有一个师)。

随着队伍的扩大,1929年吴光浩赴商城指挥商南起义途中牺牲,商南起义部队被编为红32军,金霍起义部队被编为红33军,红11军编制正式完成。

同年,吴光浩牺牲后,中央派遣徐向前进入鄂豫皖,担任军事指挥任务,同年,红11军与黄梅起义部队蔡审熙领导的红15军汇合,被改编为红4军,徐帅后担任军长,开始了他传奇的革命战争生涯。1931年,红25军于金寨成立,红四军与红25军组成红四方面军,徐帅任总指挥,著名的红四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启了它波澜壮阔啊革命的生涯。

通过红四的历史,我们知道,红四的历史一点都不晚,和红一的军史开始时间几乎是同步的,也是我军最早的部队之一,他同样承载着我军的光辉历史。

2、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是张国焘吗?

通过上述历史我们已经看出,鄂豫皖的创建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建,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年轻的吴焕先和吴光浩。鄂豫皖第一支部队红11军,也是由吴焕先领导的部队为基础建立的,而吴焕先又是黄麻暴动的负责人,因此鄂豫皖和红四的创始人当应该是吴焕先等黄麻起义领导人。

当然,在红四和鄂豫皖的创建中,很多先烈都曾不同程度的付出自己的一切,但如果严格来说,创始人只能是吴焕先等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好比是一个公司,从注册那天开始,那个注册人就是创始人。后来再有发展扩大,也是后来人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有可能后来人作出的贡献比创始人还要大,但没有创始人搭建的平台,后期的发展也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吴焕先是红四和鄂豫皖的创始人,至少是创始人之一,是错不了的。

张国焘进入鄂豫皖的时候,已经是到了1930年,他和陈昌浩、沈泽民空降鄂豫皖,直接接管了军政大权。所以,他们称不上创始人这个称呼的。

和中央苏区一样,张国焘到达鄂豫皖之后,也是排除异己,逐渐将原参与鄂豫皖创建的黄麻起义领导人排除领导人之外。

曹学楷、戴克敏及旷继勋、蔡申熙等军政领导人要么牺牲,要么被杀,最后参加黄麻起义的领导人只剩下吴焕先一个人,去担任了鄂豫皖土地主席一职,属于被边缘化了。

但无论如何,张国焘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不能享受鄂豫皖和红四创始人这个称呼的。

3、鄂豫皖的肃反问题

这个问题很敏感,说多了恐怕也过不了审,反正大家知道完了。

小时候有篇课文,连小马过河,里面有句话,说河水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狐狸说的那样深。

这个有历史原因。

在红四,为了维护战斗力,军纪非标严格。在战场上,退缩、战败、畏敌,都属于违纪行列。

因此,在红四,军师长带头冲锋,是一个惯例。像徐海东、许世友、王近山、陈再道等打仗,都是赤膊上阵,冲锋在前,撤退——对了没有撤退。这当然是先烈们的个人英雄主义使然,但也有客观历史条件的。即使这样,我们的徐大将和许上将,也都差点被肃反了。要不是二人成分好,都是穷苦老百姓的孩子,说不定开国将军就少了两名。

程再道

红四的这个军纪,也导致了中高层指战员牺牲过快,但长征结束,几乎换了几遍了。吴焕先的牺牲,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所以冲锋领导党员先上,是红四的铁的规定,也打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最后一个问题:长征红25军属于红四吗?

在军史上,有两支红25军,一支随张国焘入川后被撤销番号,后来随红四到达陕北,为红31军,后来被被编入129师,一支是吴焕先领导的红25军,到达陕北后被编入红一进入115是344旅,就是现在的38、39军。

那么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个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由于篇幅太太长,且看下篇吴焕先长征之路——师出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谁才是鄂豫皖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