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家风故事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氏,活动于明末清初,因为学术与思想上的成就非凡,被视作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却有一段相当悲壮的家史。

顾炎武所属之顾氏一族,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是江南大族,历经千余年风霜,积累下显赫家势,同时沉淀出一股深厚家风。这种家风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忠贞情怀。

顾氏多文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这些文人也大多从政为官。在官风熏陶之下,他们尽忠职守,在国家危亡之时,他们挺身而出。如顾炎武的曾祖父顾章志,进入仕途之时,朝中有严嵩父子专权,同僚都忙着前去巴结讨好,唯独他始终以冷眼相对,保持距离,不与之同流合污,丝毫不惧“得罪”权臣会有什么后果,在当时官场属于罕见的异类。

将这种家风传于顾炎武的人,主要有四个,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他爷爷,一个是他的生母,一个是他的嗣母。前面两个虽然学富五车,却因为奸臣当道而不愿为官,从小教导顾炎武要读有用之书,做有用之人,忠诚于国家民族;后面两个,则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特别是嗣母王氏,在丈夫去世之后,按照族内规定,将年幼的顾炎武过继到家中抚养,不仅视如己出,还特别重视对其进行家风教育,经常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爱国英雄的事迹进行激励。

在顾炎武长大之时,明朝则正在步入覆灭。朝政腐败黑暗,北方新兴的女真族已成为巨大外患,内部又有许多揭竿而起的义军。乱世之时,正是仁人志士报效国家之际,无奈腐朽的封建王朝根本就不是他们可以报效的对象,像顾炎武这样的读书人,更是报国无门,屡屡受挫,又屡屡奋身而起,甚至不惜以书生之手,迎面向敌,拔剑而战。

在北方女真族建立清朝政权,突破山海关,打入北京之后,明朝残余力量又在南京拥立一个皇帝,建立起朝廷来。许多人将恢复山河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朝廷上,其中便有顾炎武。在赶去南京的路上,他奋笔疾书,将自己生平所学与抗敌之事结合,写下了许多军事战略与内政整顿方面的建议。

不过,他还没到朝廷,朝廷就先没了。

这个朝廷之无能,不亚于之前北京那一个,眼见清军大举南下,一群臣子不想着如何抵挡,却忙着争权夺利。在清军杀来之际,除了史可法等寥寥几个英雄外,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而不是殉国。

其中不乏顾炎武的同乡、同学、好友、故交。

他深以为耻。

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书生,在朝廷已亡的情况下,选择了投笔从戎,加入了当地的抵抗队伍。然而当时清朝正处于上升时期,其军队战斗力强悍,又有许多明朝降将做“参谋”,抵抗队伍很快就被击溃。死里逃生的顾炎武,又转到下一个战场,继续抵抗。

下一个战场就是他的故乡。

他的故乡也在英勇抵抗多日之后,终于支撑不住,城破失守。野蛮的清军展开了大屠杀,顾氏族人多有死伤,顾炎武的生母被砍断一臂,两个弟弟则被杀害。居住在故乡附近的嗣母王氏幸免于难,但却不愿苟活于世,绝食十五日后殉国。死前她给顾炎武留下遗训:“我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也蒙受了国家恩惠,现在为国而死,那是大义所在。你不投降为敌国臣子,不辜负国家给予顾氏的恩惠,不忘记顾氏先祖的遗训,我在地下也就可以安然长眠了。”

顾炎武后来在一篇纪念嗣母的文章中,写下了“呜呼痛哉”四个字。

“呜呼痛哉”,不仅是为家而痛,更是为国而痛。

此后,长期生活于清朝统治下的顾炎武,一直没有放弃抵抗,秘密从事着抗清活动。大约是出于对其学问的敬仰,以及对其在民间威望的畏惧,清朝统治者始终没有将其“拿下”,反而屡屡以高官厚禄进行拉拢。他当年的一些战友,随着岁月流逝,感觉光复无望,都纷纷转而去清朝当官,唯独顾炎武始终没有屈服。他在四十五岁时,变卖家产,开始游历天下,联络四方豪杰之士,寻找抗清起义的理想根据地,其间还千里迢迢,十次到明朝历代皇帝陵墓之前痛哭祭拜。

然而他的两个外甥却经不住诱惑,做了清朝官吏。清朝统治者通过这层关系,又对顾炎武进行拉拢,名义是编纂《明史》。顾炎武则表示,如果强迫自己答应的话,那就只能学屈原投江殉国了。在此后给外甥的书信中,他又借编史一事告诫他们,切不可忘记国与天下的区别,更不可忘记,顾氏家风之中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选自《新湘评论》)

近期热文

“党内政治生活”的来龙去脉

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家风故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