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灭东方六国
内部安定了,班底凑齐了,方针确定了,秦王政就要开始翦灭东方六国,实现他的伟大抱负了。
在翦灭六国的过程中,战争是交错进行的。
韩国最靠近秦国,也是六国中最弱的一国。平时,迫于秦国的威势,跟随秦国兼并别国。但是,等到各国形成“合纵”局面,他又成为“合纵”阵营中的先锋,转而攻秦。因此,韩国虽小,也还是秦国的心腹之患。
韩国对秦国是无力抗争的,他只能采取柔软的手段苟延残喘。先是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做间谍,建议秦王政开凿运河,想以此疲劳秦国的人力,延缓秦国的东进。结果,运河修成了(即郑国渠),反而加强了秦国的实力。后来又派韩非去秦国,说服秦国先攻打赵国,想以此延缓韩国的灭亡。结果,韩非又被李斯、姚贾谋害,死在秦国的监狱。
两计未成,韩国只好束手待毙了。
公元前二三一年,韩国被迫向秦国献出残存的一部分南阳地,请为“藩臣”。秦派内史腾带着军队前往接受,并任腾为南阳“假守”(临时代理)。第二年,秦借口韩和赵、魏“合纵”叛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把韩地建为颍川郡。韩国灭亡。
战国初年,魏国最强,俨然霸主。可是,自从公元前三四二年齐、魏马陵之战以后,魏国便越过了她的历史高峰,开始走下坡路了。公元前二三八年,秦派杨端和攻取了魏的首垣、蒲、衍氏(都在今河南长垣),迫使魏国屈服。
公元前二二五年,秦派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掘开黄河、鸿沟水堤,进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当了俘虏,魏国灭亡。
楚在春秋时代,屡霸中原。战国前期,还能撑持局面。怀王、襄王以后,兵挫地削,日渐衰微。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纪南城),迫使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公元前二二四年,秦王政想一举消灭楚国,但他很轻敌,不接受老将王翦的意见,派年轻将领李信和蒙武领二十万军队进攻楚国,结果被楚将项燕挫败。秦王政只好再请老将王翦出马。王翦领六十万大军,进入楚境,采取稳健战术,到次年(公元前二二三年),终于大败楚军,楚将项燕自杀。接着就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明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王翦更进一步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当时越是楚的附庸),设置了会稽郡。楚国全部灭亡。
赵国自从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采取“胡服骑射”之后,国力一时大振。长平之战,赵国被秦国打败,军队死亡四十五万。从此,元气大伤。虽然如此,赵国仍是秦国的劲敌。
从公元前二三六年到公元前二三二年,秦、赵两国进行过四次战争,互有胜负,但赵的实力受到进一步的削弱。
公元前二二九年,秦又大举攻赵,兵分两路,王翦一路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杨端和一路进围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率领大军抗击。一直战到次年,不分胜负。后来,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派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并杀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了颜聚。赵王潜逃到东阳(太行山东边),也做了俘虏。
这时,赵公子嘉率领宗族几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公元前二二二年,秦将王贲在灭燕之后,回攻代郡,俘虏了代王嘉。赵国全部灭亡。
燕国地处北边,与中原接触较少。燕昭王时代,招揽人才,进行改革,国力渐强。公元前二八四年,燕与韩、赵、魏、秦联合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下齐七十余城,兵威大振。公元前二七九年,昭王去世,惠王即位,他听信谣言,改用骑劫代替乐毅。于是,齐国田单大举反攻,收回全部失地。从此,燕国每况愈下,屡为齐、赵所败。
公元前二二八年,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政,结果未遂。
公元前二二七年,秦派王翦、辛胜大举攻燕,燕、代两国联军抵抗,又被秦军击破。次年,秦又征发大军,增援王翦。王翦大破燕军,攻下蓟都(今北京市郊),燕王喜逃到辽东。
公元前二二二年,秦派王贲进攻辽东,掳燕王喜。燕国灭亡。
齐国在春秋前期,首霸中原。“田氏代齐”之后,还是“七雄”之一,一直与秦国抗衡。可是,自从公元前二八四年被秦、韩、赵、魏、燕五国联军打败,就元气大伤,国势衰败了。
当秦国忙于翦灭韩、魏、楚、赵、燕五国的时候,齐王建既不援助别国抗秦,也不修整本国战备,安于现状,苟且偷生。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将王贲灭燕之后,转而南下攻齐。一战而胜,齐王建被俘。齐国灭亡。
秦自公元前二三○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灭齐为止,首尾十年,尽灭东方六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秦始皇人物传记——四、消灭东方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