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执政的帝王武则天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计六万余人的拥护下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唐为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大赦天下。乙酉日,上尊号曰圣神皇帝,“以皇帝(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丙戌,又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武则天授意在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营建“七天建筑”。“七天建筑”分别对应的是天上的七个星座,有君权神授的意思。从北到南依次天堂、天宫(明堂)、天门(应天门)、天枢、天津(天津桥)、天街、天阙(伊阙)。

长寿元年(692年)九月,武则天派王孝杰与阿史那忠率军出征西北。十月,王孝杰大破吐善,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西四镇,在龟兹设安西都护府。证圣元年(695年)正月,武则天派王孝杰出征突厥。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求投降,武则天大喜。

长寿元年(692年)腊月,女皇武则天为永保江山和个人平安,决定在嵩山进行封禅活动。武则天从神都洛阳出发,登嵩山,筑坛焚香,祷告上苍,向天地诸神祈祷平安,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武则天登嵩山封禅共八次。如今,矗立在偃师府店镇缑山之巅的升仙太子碑就是女皇武则天封禅嵩山留下的。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市东南约35公里。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龙首龟座高1.3米。共有34行,武则天亲书包括碑额在内的2129字,薛稷题写上下款33字,总字数2162字。碑文创作于699年,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歌颂武周盛世,对仙人长生不死的艳羡。 在河南省博物院中也有件国家一级文物武则天除罪金简,这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遣道士胡超向诸神投简。武则天除罪金简呈长方形,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金的纯度高达96%,上面錾刻有63个字。“大周圀(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 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 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 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段铭文的大意是说,大周国皇帝武曌,信奉道教真神,在中岳嵩山向天地诸神递上这枚金简,请求各位神仙除去武曌在人间的罪过。铭文中的“三官”,是道家对天、地、水的尊称,而“九府”则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圣历元年(698年),经宰相狄仁杰相劝后,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在紫薇城北门玄武门发动神龙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恢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神龙二年(706年)五月,武则天以“则天大圣皇后”的身份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女皇武则天称帝后。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影响后世千余年。武则天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人)。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在唐的首都长安出生,故乡在山西文水。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来到洛阳宫(紫微城)后,看到十四岁的武则天的仪容举止美丽,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入长安感业寺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感业寺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进香时,专门找武则天互诉离别后的思念。武则天乘机主动向李治请求将自己纳入宫中。李治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满,武则天挺着孕身再度入宫。不久,生下儿子李弘。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安定思公主满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玩,王皇后离开后,武则天趁没人将女孩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李治知道后勃然大怒,武则天哭泣。王皇后无法自圆其说,无法自证清白。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三日,李治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即平民百姓),并加囚禁。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从东都紫微城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乾封二年(667年),李治因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监国。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二人合称“二圣”。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太子李弘病逝,李治改立自己与武则天的二子李贤为太子。调露二年(680年),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又立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为太子。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李治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自此,受到文武百官和百姓的拥戴。

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命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武则天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