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流萤飞星,狷狂中笔墨不朽

上元元年深秋。

一位面色微愁的少年登上了滕王阁,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宴,阁中高朋满座,阁外水天一色,美景怡人。

少年的愁色与这里烘托得氛围有些格格不入,宾客举杯相欢,少年略微迟缓得附和。几度奔波,三年沉浮,让他显现出与年纪不符的沧桑。

此时,他隐隐觉得人生恰似海上一篇孤舟,海水的涨落是无定的,波澜的起伏亦无可预知,惊涛骇浪之下,他已经迷失了自己的道路。放眼望去,人群拥杂,却那么陌生,尽是他乡之客。

阁外,突然传来一丝鸣叫,几只秋雁盘旋在高空。在夕阳的映照下,水色,天色融为了一体。

秋日总是容易伤感的季节,草木凋零,夕阳余照,触动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拿起笔,一挥而就。

便是这一笔,让他从此千年不朽。

他就是王勃。

大唐奇才

王勃到底多有才华呢?毫不夸张的说,倘若他能够多活几年,那么李白在诗坛的地位将会被改写。

从小被被奉为天才少年的王勃,六岁便能作诗。

九岁便能指出《汉书》的错误。十岁,饱览六经。

十六岁,被唐高宗誉为大唐奇才。十七岁,称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

年纪虽小,却被冠为初唐四杰之首。

从小被变神童的光辉加持,王勃的人生可谓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人生逆境打磨的王勃,还不懂得圆滑与事故,饱含着人生的热情与憧憬。

他送别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没有一丝悲凉之意,离别,在此时他的眼中是另一番征程。

他欣赏美景: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陶醉在自然的神韵之中,心情何其轻松与畅快。

他偶尔也会做个美梦,梦见自己游离仙境: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少年心事,一览无余。

巨星陨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太过优秀与耀眼,总是会引起他人的嫉妒。而王勃在诗文中的狷狂,正好给了他人可乘之机。

在风华正茂时,他接连遭遇了两次打击。

文采斐然的他深受沛王李贤的喜爱,让他在府里担任修撰。

李贤年幼贪玩,最爱与英王李哲斗鸡,而王勃为了讨得李贤得欢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其助兴。

谁料这无心的玩笑文章,竟然传入了唐高宗的面前。

当时,沛王李贤(后来被废杀的章怀太子)还只是个贪玩的半大小子。有一次,他和英王李哲(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在一块儿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其助兴。

这本是王府里的玩笑文章,不料却被有心人送到了唐高宗面前。心性敏感的唐高宗,亲身经历了哥哥李承乾和李泰的夺嫡风波,又对玄武门之变心怀芥蒂,所以对兄弟相争极为敏感。

读完这篇文章,唐高宗怒不可遏,直呼王勃为“歪才。”认为他有意挑拨离间,于是将他逐出长安。

王勃遭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击,对仕途心灰意冷的他漂泊蜀地,开始感叹人生的凄凉。

《秋日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不久,他在虢州(今河南灵宝)谋到了一个参军的职位,本想远离长安,过一世自在日子。

但平静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有人说他私藏了一个犯罪的官奴,又害怕走漏风声,所以便杀死了官奴。

他因此入狱。据新旧《唐书》记载,王勃此次入狱,很大可能是因为恃才傲物,被人嫉妒所致。细细想来,若是真的为了情谊私藏官奴,又怎么舍得杀死他,此事于情理不通。

锒铛入狱的王勃因杀人犯的是死罪,若是他真的死在了牢里,世间将少了一篇最瑰丽的篇章——《滕王阁序》。

他是不幸的,却亦是幸运的。恰逢天下大赦,他逃过了一死。

人生高潮

虽然王勃逃过了一劫,但是官奴的事情,亦牵连到了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令。这件事,对敏感而骄傲的王勃打击甚深,面对父亲,他只有深深的愧疚,他认为自己“辱亲可谓深矣。”

为了看望自己远赴南荒的父亲,他从洛阳出发南下,途中停留了洪州。

那年深秋,秋色正浓,王勃带着满怀的失意与落寞,登上了洪州的滕王阁。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告竣,在重阳节这天大宴宾客,王勃也在被邀请之列。

这场宴会,本来是阎公为了自己的女婿准备的。他早就让女婿为滕王阁做了一篇佳作,希望他在宴会上大放光彩。而来赴会的诸位宾客,也自然是知晓的,所以当他提议作序时,大家都纷纷推辞。

只有,王勃没有推辞。

逃过一劫的王勃,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触,那些过往的经历,在他的腹中早已酿制了一壶陈年好酒,他等待这一刻太久太久了。

当他执笔写序时,阎工面有愠色,继而离席,心中定然是认为这小子不懂人情世故,为人狷狂,不可一世。但阎工又知道王勃的才情,是他的女婿所不能企及的,于是让童子守在王勃身边,传递华章。

童子初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嗤之以鼻,不过是老生常谈。童子再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不再言语。等到童子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拍案而起,说“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他说的没错,便是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百年来,多少人传颂,真正的实现了不朽。

而此时的王勃,不再有昨日的傲气,他在文章的末尾感叹道: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他感叹着自己的走投无路,怀才不遇。可是,若非这走投无路,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他又怎能写出沾染了人生的悲欢的《滕王阁序》?

在一片喝彩声中,他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不过是渔舟唱晚,不过是雁阵惊寒,水天一色间,何处才是他人生的归途?

匆忙落幕

或许是老天给予他的才华已经远远超过别人的一生,所以匆忙的要收回这段才华。

或许美好的东西,总是格外的短暂。正如王国维在诗词里感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终于来到交趾,见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亲。父亲劝他早日回去,重新回归仕途。不仅,他踏上了归途。

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而亡,时年二十七岁。

有人说,王勃不是溺水而亡,而是慨然赴死。或许,经历了人生起起落落的他,早已把人生看作了一场远行,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漂泊无依,所以才要为自己找一个归宿。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后来唐高宗读了他的诗,感叹自己错判了这样的才子,想招他回来,却只得到了他的死讯。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武则天即位后,他的一家又卷入了政治漩涡,皆被处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或许,不知道,亦是他最好的结局。

正如他在诗中所云: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人生的辉煌也罢,落寞也罢,都如流萤飞星,终究是短暂的一瞬。

真正不朽的,唯有笔墨,唯有诗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王勃:流萤飞星,狷狂中笔墨不朽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