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文豪韩愈,他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也是影响后世文学的大文豪,另外韩愈还是古文的倡导者,那么如此优秀的一个人,他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出生在一个勉强维持温饱的贫困家庭里,他的祖上门庭显赫,父亲也是中央的重要官员,只是好景不长,在韩愈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去世了,然后他就由他的兄长韩会抚养成人,但是后来他的兄长在不久后也离世了,所以孤苦无依的韩愈只能由他的嫂子郑氏抚养,也是因为如此韩愈的幼时是在困苦与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而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就刻苦读书。他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能每天背下长达数千字的文言典籍,稍微长大一点后,儒家的各种经典甚至百家的著作言论,韩愈也都熟读于心。

从小就熟读诗书经典的韩愈,在找关系托人的前提下,韩愈得到了乡贡的资格,得以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只是在第一次科举考试中以落榜而告终,紧接着他的第二次,第三次科举,全部都落榜,直到在贞元八年的时候第四次的科举考试中考中了进士,可惜的是考上了进士还不能做官,还必须要通过博学鸿词科考试,因为在当时贵族子弟还是占据朝堂中的一大部分的,一些贵族推选的部分寒门子弟也可以跨过科举直接做官,很少一部分是留给新科进士的,所以只能通过博学鸿词科考试,才能真正做官。

刚考上进士的韩愈,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博学鸿词科考试,可惜贞元九年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的韩愈以落榜而告终,另外在这个时候养育他长大的嫂子病逝了,所以为了守孝,韩愈回乡守孝长达五个月。到了贞元十年的时候,韩愈再一次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但是还是以失败告终,贞元十一年又失败了,因此韩愈非常不甘心,可惜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负气离开长安,放弃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后来的几年他都没有参加,直到贞元十七年的时候,韩愈才再次回到长安,第四次参加了吏部的考试,也是这一次韩愈通过了考试。在科举上几经翻折,到了仕途上,韩愈依旧不顺利。要知道韩愈本身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性格,另外也有点恃才傲物,所以当看到皇帝有不当行为的时候,韩愈就站出来大声斥责,而也是因为如此韩愈触怒了龙颜,被贬值出京,到了阳山当了县令。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韩愈的仕途更是坎坷,他虽然才高八斗,但是贬谪调动对于韩愈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吧,而也许是因为仕途上的坎坷给他带来了无限的苦闷,所以在他的才华上才有了更深的造诣。

因为在仕途不顺的过程中,韩愈只能借读书来消解自己的烦闷,他的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而这个特点于他积极的政治态度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的几篇奏疏都是敢于揭发事实,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而后在他的倡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开始了。韩愈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毕竟在他57年的人生当中,21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直到35岁才正式进入仕途,进入仕途之后,又是非常不顺,多次被贬,最后又因病告假,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唐代大文豪韩愈,他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