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传》一:大宋最孤独的文人、最特立独行的改革家

作者梁启超,生于1873年2月,逝于1929年1月。梁启超先生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在改革受挫退出政治舞台后,致力于学术研究且取得巨大成就。

超公是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我们目前仍在高频使用的如“经济”,“组织”,“干部”等词,均出自先生手笔。在教育方面,他主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尊重子女的个性爱好,并放手让其自由发展,后来他的9位孩子个个成为行业精英。

超公还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对王安石这样一位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超公力求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还原他远见卓识的改革家面貌,来公允评判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作为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王安石传》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读罢顿感启人心智。

1

一门八进士的书香家庭

王安石,公元1021年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其父王益,曾任临江(今江西省东乡县)军判官。王安石的家族,从他爷爷辈到他儿子辈,四代人六十九年间,考中进士的居然有八人。这个成绩,纵观中国科举史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当然,临川王氏最有出息的还是王安石这一辈,他兄弟七人有五人得登进士,绝对称得上是真正的书香世家。除此之外,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和他的两位叔叔王安礼、王安国都是临川文学的杰出代表,世人将此三人并称“临川三王”。

王益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小安石从小随父漫游,四川、广东、江苏、河南等地都曾驻留。好读书加上行万里路,丰富的阅历造就了他开阔的眼界,和志向远大的性格。他目睹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矛盾有了一定的了解,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的远大志向。

1037年,王安石随父到达汴京。相比于李白,杜甫等诸多历史文人,王安石的仕途之路还是顺畅的。他不仅聪明,还很擅长应考。21岁时,王安石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为官生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王安石传》一:大宋最孤独的文人、最特立独行的改革家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