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的一生,分析三国时期的“谋士文化”

导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朝纲毁坏,奸臣当道,群雄逐鹿,经过一系列的吞并、征伐,公元220年,正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至公元280年,晋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在此期间,人才辈出,尤其以谋士、武将等等都史上有名,本文以诸葛亮的一生,来分析三国时期的“谋士文化。”

诸葛亮是什么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散文家。但是他在当时,也是三国庞大“谋士集团”的一员,在他青年的时候耕读于南阳郡,在地方上被人称为“卧龙”,与当时的“凤雏”庞统被人称为“得一人者得天下”。先是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草庐之中说出了《隆中对》,再是赤壁之战为三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再到后边的刘备为关羽报仇失败,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受先帝嘱托鞠躬尽瘁的为蜀汉,五次北伐,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形象,是中国历史上忠臣的代表,智者的代表。

从三顾茅庐,看谋士的分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前出师表》诸葛亮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群雄逐鹿,大批的网罗人才,但是诸葛亮却不为所动,没有主动的去投奔任何一个人,这并不是说诸葛亮无才,而是他有自己的坚持,诸葛亮平时和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并且娶了黄承彦的女儿做老婆,这说明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身为名仕的他们能和诸葛亮结交,能把女儿嫁给他吗,显然是不行的,这就侧面证明了诸葛亮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是明明有真才实学,为啥没有人去邀请他,或者他自己去投奔他呢?史书上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两是啥人,管仲是齐国的丞相,可以说是“春秋第一相”,他利用自己的才能辅佐齐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乐毅帮助燕昭王,统帅了五国联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这样的战绩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诸葛亮又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也就是以前的齐地,所以用自己比管仲、乐毅也是顺理成章的,他能自比,说明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另一方面利用历史上管仲、乐毅的声名,也是为自己的名声侧面进行了宣传,说明他想寻找一个明君,实现自己的理想。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魏晋陈寿《隆中对》

当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觉到明主已经到来,是时候出仕了,在草庐之中就说出了未来定天下的蓝图《隆中对》,这让刘备觉得诸葛亮是他的天下的一大助力,并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也没有让刘备失望,让刘备迅速站稳了脚跟,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三国演义》罗贯中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代杜甫《蜀相》

从诸葛亮选主,再到选主后一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从始而终型的谋士,通过同样的看法,笔者大略的把三国时期的谋士分成了三类:从始而终型、墙头看风型、投奔新主型

一、从始而终型

诸葛亮是这种类型谋士的代表,从三顾茅庐跟随刘备开始,一直到五丈原病死,一直忠于刘备,忠于蜀汉,这种类型的谋士,在三国也是不少的,比如袁绍被曹操所灭,手下的谋士田丰,给袁绍出了很多计策袁绍都没有采纳,反而对田丰起了疑心,但是田丰明知道袁绍对他齐了疑心依旧忠心耿耿,最后被袁绍所杀,说明他是以为从始而终型的谋士,还有袁绍的谋士审配、沮授,在袁绍兵败之后,被曹操俘虏,都拒绝投降,可见其性质与田丰一样都是从始而终型,从吕布身边的陈宫再到曹操这边的郭嘉、刘晔、程昱、荀攸,孙吴这边的周瑜、鲁肃、张昭等,这些人跟诸葛亮都是属于从始而终型的。

二、墙头看风型

这种谋士,一个是看哪个势力强大转而投奔哪个势力,一个是因为自身的利益无法被当前的集团所满足然后转而投奔其他集团。袁绍的手下谋士许攸就是第一种的代表,许攸在官渡之战时,因为家人被捕还有自己贪图富贵,所以临阵叛逃,帮助曹操大破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又因为自恃其功,口出狂言,被曹操所杀,这是这个类型的代表,除了他还有蜀汉的糜芳,他是第二种的代表,这个人是刘备的大舅子,他跟关羽关系不和,成为了压死关羽的最后一根稻草,怕关羽责罚,竟然叛逃孙吴,身为国舅爷,灰溜溜的逃到敌国,也是一大笑话。除此之外,李肃、钟会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

荀彧:”许攸贪而无治。”

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司马光

三、投奔新主型

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各种战争,而被俘,或者自愿投奔新的势力的人,而且投奔之后有一定作为的,这种类型的人可以归为此类。比如曹操这边贾诩,跟过董卓,追随过李傕、郭汜,转投张绣,最后跟着张绣归降了曹操,在曹操这边出谋划策,忠心耿耿,一直帮助曹氏到死。以贾诩为代表的的三国谋士,是一种寻找明主久不见,一朝遇见伯乐而尽心尽力的人,像他这种还有蜀汉的法正,姜维等等。

身为谋士,他们为了实现在自己的价值所在,都在寻找能让他们发光的利益集团,这不然,熟读百书的他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学识,当然,有的人跟随自己选择的利益集团兴亡消逝了,有的人在利益集团与君主中来回的选择,想找个更好的,这都是谋士的特点,这有选择了才能有价值,没有选择或者被动选择,永远都不能有价值。

从赤壁之战,看谋士与时代的关系

长坂坡之战后,诸葛亮帮助刘备与孙吴联合,再到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在赤壁之战中,各种谋略,战术都在次战役中体现,可以说各种人才都有,人才的参与度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后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我们可以发现,这时候三国没有建立,东汉还没有灭亡,这是一个乱世,也就可以说“时势造英雄”,这就代表着不仅仅是谋士,包括武将、群雄都在这个时势中得以出彩,他们跟这个时代有紧密的联系,这就引申出了一个结论:王朝的兴衰与人才的产出息息相关的

纵观历史,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末汉初的楚汉争霸,再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光武中兴,再联系本文的东汉末年,人才的产出都跟时代有这样的规律,这时候就又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乱世能出人才,和平的时候这些人才好像都“失踪”了,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

一、乱世的体制崩坏使得人才得到释放

当一个王朝到了末期,内部的各个部位都像是一个使用很久的老旧机器,开始腐化损坏。统治者就像是操作机器的人,不懂得维护与保养,新机器在第一任统治者操作调试完毕之后,后任的操作者就坐享其成了,这就代表着新的零件不能安装到机器上边。比如汉朝初期,刘邦网罗天下的人才,出现了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就刘邦手下最厉害的组合了,其他的如自己从丰沛带过来的老同志,以及在建国路上吸收的各种人才相比于西汉末年,数量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究其原因,不能说是这个时代没有人才产出,而应该说是人才被体制所压,没有得到释放,当王朝末年,旧的体制已经不能完全覆盖住整个社会基层,就会使得被压制的人得以抬头。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二、王朝的稳固导致人才再次被压制

当王朝建立之后,这个庞大的国家的各种机构开始被建立起来,统治已经从业余变成了专业,打天下变成了坐天下,国家稳定之后就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了。这就代表着固定模式下,形成的利益集团,他们的腐败得以滋生,人治毕竟主体是人,是人就都有私欲,稳定状态下的环境更会让人在腐败这方面出现贪念,进而腐化整个国家机构。比如说明朝的水师在建立初期,起源于朱元璋的巢湖水师。从建国初期再到郑和下西洋,明朝水师的力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但是到了明朝正统年间就开始衰落了,士兵待遇越来越微薄,利益长期被贵族军官所侵占,战斗力严重下降,士兵漫无军纪,衣不着体,军官武道废弛,“无用之将统无制之兵”,这就是体制长久稳固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军队和人才根本不是一个朝廷持久下去的依靠,势必会再次陷入乱世。

还有一个就是当国家各项机能被建立之后,完整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也被建立,这就不像乱世那样,被举荐、自荐。汉朝实行察举制,刚开始实行可能真的会“举孝廉”,出现了例如董仲舒这样的人才。但是在王朝后期,察举制就被贵族上层所垄断,通过察举,来选用自己的人,这就成了利益集团结党营私的工具,所以真正的人才反而不被重视 ,人才的出现就被制度所压制。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

从白帝城托孤,看谋士与君主的关系

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吴抓获处死,刘备起全国之兵为关羽报仇,不想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大破刘备,此时的诸葛亮还在和南方的孟获打仗,并不曾跟随,刘备的军队一直退到了白帝城,刘备一病不起,这时诸葛亮来到了刘备的面前,刘备把身后事都交代给诸葛亮了,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嘱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在刘备去世之前,让几个儿子拜诸葛亮为“相父”,要刘禅“以父事之”,还跟诸葛亮说儿子不行,彼可取而代之。诸葛亮的地位,名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当自立为王。”——刘备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谋士和君主存在一种关系,类似于伯乐识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具体到谋士与君主就是“君主成就谋士,而谋士也成就君主”

从刘备三顾茅庐,不遗余力的去请诸葛亮出山,再到第三次终见诸葛亮,在诸葛亮睡醒之前一直在门外等待,这就是一位君主对谋士的态度,这也是建立在对等关系上的,诸葛亮有与之匹配的才能,能够成就刘备,让他在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通过《隆中对》发现,诸葛亮不建议刘备现阶段去与曹操接触,而是与孙吴联合,占据荆州、益州,为刘备描绘了未来的宏图,未来的天下走势也确实基本按照如此的蓝图所走,可以说谋士成就了君主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魏晋 ] 陈寿

之前我们讲到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在等待明主的出现,这样他的才能可以最大化的被施展。遇到刘备之后,刘备三顾茅庐的态度,让他觉得明主已经出现,可以跟着刘备出去打天下了,能有一番作为。而且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帮助刘备就是在匡扶汉室,这个名头足以让他为之出仕。等到诸葛亮在白帝城受刘备遗托,担起全国之事,汉丞相的身份更让他全天下尽知,也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剩下的就是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这就是君主也成就了谋士

除了诸葛亮,比如曹操这边的郭嘉。他在袁绍那边没有得到重任,自己也觉得袁绍成不了大事,于是回家赋闲。后来荀彧把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和他讨论一番之后,高兴地说道:“能够帮我成大事的人就是他”,郭嘉在出了营帐之后也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反观谋士杨修,自恃其才,不懂得调和好与君主的关系,还参与曹操儿子的夺权,导致最后被曹操所杀,这就是一个反例,由此可以看出谋士在有才的基础上,还要认清与君主之间的关系,才能彼此成就。

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

从诸葛亮骂死王朗,看谋士对正统的态度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尽心尽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其中在一出祁山的时候,与魏军对垒时,骂死了魏军的王朗。这段历史在《三国志》中找不到,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出来。从对话中,诸葛亮字字珠玑,几句话说得王朗哑口无言、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那么诸葛亮为啥可以把王朗骂死,直击痛点呢?

笔者认为,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站在了正统的位置,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

他们两个人一会面,王朗就说诸葛亮师出无名,诸葛亮道: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这就给王朗下了一个引子“你说我师出无名,那你呢?”王朗果然进套了,搬出了为曹氏家族谋事的身份。诸葛亮早就料到的王朗会这样说,这样他就可以用匡扶汉室这种正统大义来说曹贼篡汉,王朗身为汉臣,竟然帮助篡权之人,而且处处言语都在侧面说王朗无德无才,不配死后面见汉朝的列位皇帝。

我们都知道,古代封建社会对于正统这个概念很是看重。天子是由上天选中的人,不应该是某些人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肯定是为其他人所不耻的,这虽然在政治上占领了制高点,为自己赢得了有利的态势,但是在道德上却被人诟病,尤其以汉室宗亲所不满。

早在封建社会之前的奴隶制社会,周朝就采用分封制,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礼乐制度约束着人民的行为,这一概念很早就深埋人心。而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儒家说“礼”,再次把以君为主,忠君之事作为一种约束。汉朝刘姓立国,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就代表着正统。诸葛亮身为汉丞相,当然在要抓住这个优势,正义之师师出有名,而且王朗本身还身为汉臣,还帮着曹贼,这本就早已处于劣势之中。曹家的政权怎么来的,是逼迫汉献帝禅让的,你来位不正,天下人心知肚明,王朗更心知肚明,但是他还是要来阵前,说明他原本的汉臣之心早已消失,奉汉室为正统的精神也早已不见,曹氏政权才是当下的王朗心中正统。

但是王朗早已进入诸葛亮摆好的口袋,诸葛亮抛出的引子让他心中的曹氏正统,瞬间变为篡权之贼,再加上诸葛亮拐外抹角的骂他:“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这话里体现的意思就是说你王朗不忠,无德无才,王朗一个正常人,被这样一骂,也被情绪所左右,诸葛亮成功的打乱了他的思绪,进而乘胜追击,最终让王朗被骂死。

一个谋士自己觉得为一个正统的政权服务,才是真正的师出有名,才是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这就是谋士对于正统的认同,这种早已刻进骨子里的文化,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而历史。诸葛亮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用先让王朗承认是帮助曹贼,再用正统概念压死他,这实在应证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 计篇》

总结

诸葛亮传奇的一生事迹多不胜数,整个三国前期基本都有他的身影。可以说他是三国谋士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从本文的角度,笔者简要分析出,三国时期谋士,在选择跟随明主时的思想态度和谋士与时代的关系、谋士与君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谋士心中对正统的理解,都是这个时代的谋士文化特点。时势造英雄在不同的时期就有都具有保留着一定的相同之处,比三国的谋士文化,这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也是整个历史的特点。

参考文献:

《三国志》

《隆中对》

《抱朴子》

《三国演义》

《论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从诸葛亮的一生,分析三国时期的“谋士文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