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作为继汉朝之后再次建立大一统王朝的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代雄主,统一了全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可青史留名。有人认为他统一全国后,骄奢淫逸,不明事理。为晋朝埋下隐患,导致八王之乱以及后来的五胡乱华,是历史的罪人。那么究竟怎么样评价司马炎的一生呢?
前半生雄才伟略让人感叹
280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之后就开始一系列改革。
颁布法律,依法治国
《泰始律》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实施的,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
《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从文化根源看,儒家文化体系中的“礼”有区分贵贱等级、定分止争的功能,自然和可以和法律“合流”。从政治因素看,晋代皇族司马氏所倚仗的统治阶级是世家大族,建立的是门阀士族统治,所以任用儒家士族来制订、解释新的法律,而这些律法毫无疑问地体现着创作者们的文化背景。从经济原因来看,民本思想是礼的重要内容,在刚刚结束了长期战乱后的社会,亟需某些思想文化来发挥指导作用,“引礼入律”有助于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确立三省制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逐渐取代了三公九卿制。政治制度上的洗牌,让官场得以焕发活力。
人口经济文化的发展
由于晋武帝采取了这样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措施,使农业生产逐年上升,国家赋税收入逐年充裕,人口逐年增加,出现了“太康繁荣”的景象。
晋武帝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共有人口1616.3863万人,每户人数6.57人,增长率为-1.00%
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全国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
占田、课田法颁布后的第三年,即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国家“户有三百七十七万”。
晋干宝《晋纪总论》:太康之年,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太康年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生活有了好转。与此同时,晋武帝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古代灿烂的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统一天下后,贪图享乐
统一天下后,晋朝国力日盛,晋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他灭了东吴后,将东吴的美女也带回来。后宫佳丽不止三千,每晚去哪个妃子哪里就成了问题。于是就发明了一种新的方式,让羊拉着车在后宫走,羊车停到哪就去哪个妃子那过夜,妃子们争相在门口种青草,以此来吸引羊在门口停下来,以便能得到宠幸。
《晋书》胡贵嫔传称:晋武“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
上行下效,奢靡之风在朝堂上刮了起来。公卿贵游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
王恺是武帝的母舅,曾与当时首富石崇比赛炫耀财富,经常落败。武帝赏赐王恺一株珍贵的珊瑚树,王恺便再去与石崇斗富。一见石崇就拿出来让他看说:得了一件宝物,石崇一看就把这株珊瑚树砸了,然后又拿出来六七株,让王恺汗颜。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这种奢靡之风时间久了就会把一个强盛的王朝掏空,简直比天灾还恶劣。
为晋埋下隐患
晋武帝司马炎刚即帝位,又改革分封制度。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司马炎的弟弟、堂兄弟、伯父、叔父、堂伯父、堂叔父同时封王者达27人。新制主要分封同姓王,异姓只能封郡公和郡侯。
《晋书·职官志》中,有详细论述:
郡侯如不满五千户王,置一军一千一百人, 亦中尉领之。邑千户,至是改正县王增邑为三千户,制度如郡侯,亦置一军……其大国、次国始封王之支子为公,承封王之支子为侯,继承封王之支子为伯。
这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极大削弱了晋朝的实力,致使北方被外族占领了135年,期间人数锐减,中原王朝无奈南渡。无论从历史上,文化上,经济上来看,都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的发展状况。
其实司马炎留下最大的隐患不是分封王,而是接班人。他立了一个傻子当皇帝,他死后宗室王的野心也就暴露出来,都有兵然后都想有权,于是八王之乱就爆发了。
晋书《卫瓘传》
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
卫瓘喝酒了,哭着拍拍司马炎的座位说:此座可惜,意思就是传位给司马衷不合适。
关于他为什么要立司马衷,这里有几个因素:
一,历来的封建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基本礼法,使得司马炎不得不再三考虑。
二,杨皇后的苦苦劝说
司马炎非常爱自己的皇后,司马衷又是皇后生的,司马炎爱屋及乌,也要想着皇后的感受。
三,司马衷有个聪明的儿子
司马炎曾多次夸赞司马遹,“此儿当兴我家” 所以,司马炎最终传位给司马衷,也有要隔代传给皇孙司马遹的意图。不过司马遹最后被贾南风害了。
- 司马炎做为晋朝的开国皇帝,用四个字来评价就是前明后暗。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在传位方面碍于名声,跟杨皇后的阻拦还有封建礼仪。让司马衷继位就是给西晋下了一副慢性毒药,如此看来司马炎的功过是不能相抵的,显然过大于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司马炎好坏参半的一生,简述司马炎为什么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