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我埋的,《正气歌》,我传下来的

你肯定听说过宋朝大忠臣文天祥的英名,可是,你知道,文天祥被元朝斩杀后,是谁为他收尸的吗?

你一定背过文天祥的不朽名作《正气歌》,你有没有感到好奇,文天祥在狱中写的诗歌为何会流传于世?

事实上,这一切都和文天祥一个发小有关,为文天祥收尸的是他,收藏《正气歌》的也是他!

而他只是一个历史上的小人物!

01、文天祥的发小

我叫张千载,吉州庐陵(江西吉安)人,你肯定没有听过我的名字。

因为,我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我有一个发小,大家肯定都听过,他的名字叫文天祥。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在个班上学习,同一个老师教导。

我们意气相投,才情相仿,老师和同学们管我们叫“庐陵双璧”。

其实,我比文天祥还小上几岁,看上去,我比文天祥还更有出息。

宝祐四年(1256年),我们信心满满地去参加科举。

我们相信,以自己的才华,金榜题名,易如反掌。

果然,年仅20岁的文天祥,一鸣惊人,考取了状元郎。

只是命运弄人,我猜中了开头,却没能猜中结尾。

文天祥是平步青云,我却名落孙山,卷铺盖回家。

开庆元年(1259年),凶狠的蒙古大军又一次攻打我们大宋。

蒙古人一来,朝堂的官老爷,吓得瑟瑟发抖。

大太监董宋臣建议官家(宋理宗)迁都跑路,官家下意识地也想跑。

这个时候迁都,那不是自寻死路嘛。

文天祥这个愣头青,居然上书请斩董宋臣,稳定人心,誓死不退。

敢跟领导唱反调,能有好果子吃?

很快,文天祥就被免职回家。

当时,人人对他避之不及,唯恐惹祸上身。

我得知消息后,在第一时间跑来他家,安慰自己的好兄弟。

你敢仗义执言,我必生死相依。

我无法劝你委曲求全,只能默默支持。

文天祥深知我的才华出众,多次想提携我做官,尽展平生所学和胸中的抱负。

做官?

谁不想做官?

可此时的大宋,皇帝昏庸,奸相贾似道弄权,朝野内外,多是无耻小人,政治腐败、混乱不堪。

我就是一个小人物,不敢趟浑水。

我拒绝了文天祥的好意,就宅在家中,读读书,种种花,修身养性,也挺好不是?

02

大势已去

德祐元年(1275年),蒙古人又来攻打大宋,这次进攻更猛。

丁家洲战后,大宋精锐损失惨重。

各地守将不是战败,就是投降。

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临安,

朝廷赶紧下令各地勤王。

二月,时任江西安抚副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临危受命,紧急招收了一万多人马,即刻发兵临安。

这年四月,文天祥率兵来到老家吉州。

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友。

我心里凉了半截,文天祥手上的兵,都是些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蒙古人的对手。

我哭着劝了他一句,可文天祥说:

话已至此,我没有再多说什么。

因为,无论怎样,文天祥都会义无反顾地进京勤王。

八月,文天祥抵达临安,出任平江知府。

十月,平江失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守卫京城。

此时,蒙古人已经打到临安城外的皋亭山,临安城已经彻底保不住了。

当官的人跑的跑,逃的逃。

等谢太后叫人开会时,只来了6个文官,其中就包括文天祥。

谢太后没招了,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主持大局。

文天祥也知道大势已去,建议谢太后派吉王赵昰、信王赵昺逃往福建,以防万一。

然后,文天祥奉命出使蒙古大营,向蒙古主帅伯颜求和。

我不知道,文天祥心里有多痛,我只知道他在据理力争,保持大宋最后的威严。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谢太后带着官家(宋恭帝)向蒙古人投降。

君降臣不降,文天祥还是不肯向蒙古人屈服。

五月初一日,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戴恭帝益王赵昰为帝,为大宋续命。

后来,文天祥被这帮人排挤,亲赴南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市)起兵抗元。

然而,大宋已经没救了,诸葛复生,也救不了了。

文天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败退到广东。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败退到五坡岭,遭到叛徒的出卖,大军被围。

文天祥率将士拼死血战。

危急时刻,我和文天祥一个发小刘子俊忽然大喊一声:“我是文天祥。”

元军一股脑冲上去把他围住了。

可惜,他没能救下文天祥,文天祥不幸被俘。

元军中出现了两个“文天祥”,两人都坚称自己才是真的。

最后,文天祥的元军统帅张弘范来了,他见过文天祥,刘子俊当场被烹杀。

文天祥被俘后,想过自杀,他服过毒,绝过食,都没能成功。

可每一次自杀都失败了,因为文天祥是忽必烈点名要生擒的人,蒙古士兵严密看守,是不会让这条大鱼就这么死掉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卑不亢地活着吧。

第二年正月,崖山海战爆发。

张弘范将文天祥押赴崖山,强迫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严词拒绝,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过零丁洋》,表明自己宁死不屈的气节。

二月初六,崖山海战结束,大宋十万军民,葬身大海,大宋正式灭亡。

尽管知道大宋迟早要凉,这天真到来了,我依旧怅然所失,五味杂陈。

我也是宋人,如今却成为了亡国奴。

03、无能为力

崖山海战后,张弘范派麦术丁押着文天祥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经过吉州。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不是宋臣,没领过赵宋官家的俸禄,大宋灭亡,我可以坐视不管。

可文天祥是我的兄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押送到大都,生死难料。

我赶紧和文天祥的旧部王炎午、刘尧举邀约了十多个高手,计划着当囚船过峡江县河道时,趁夜放火,待元兵救火, 强行营救文天祥。

哪知麦术丁太鬼, 不让元兵救火, 死死看住囚船。

营救计划失败……

此后,元兵看守更加严密,我一点机会都没有。无奈之下,只好买通了看守士兵,偷偷见了文天祥一面。

兄弟,你放心,我虽然救不出你,但我会一直陪伴着你。

回到家中,我变卖全部家产,一路跟随文天祥北上。

文天祥,你守护了大宋一生,此刻,我只想守护兄弟最后的时光!

等到达大都后,文天祥被移送兵马司,由士兵严密看守。

我探知文天祥被关押之所后,在兵马司附近租房住了下来。

他贿赂看守士兵,暗地里照顾文天祥的饮食起居,时间长达3年之久。

我没让文天祥饿过、冷过。

就连文天祥写下的诗词,他全都带出监狱,好好保存。

那首《正气歌》就是我带出来的。

我救不了好兄弟,我也不能让他的文章蒙尘。

04、誓死不降

3年来,我看到了一批又一批劝降团队。

有文天祥的同僚,好友,也有大宋皇帝。

只要文天祥同意投降,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可哪怕是宋恭帝来劝降,文天祥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

蒙古人无计可施,无耻地让文天祥的女儿柳娘写信劝降。

文天祥依旧拒绝,在他写给妹妹的信中,他坦白了自己的心迹:

蒙古人太不了解文天祥了,他生是宋臣,死为宋鬼,他绝不可能屈节向元朝投降。

当然,3年来,有无数人想让文天祥去死。

大宋遗民想把文天祥树立成为宋而死的大忠臣,比如王炎午写了一篇《生祭文丞相文》,怂恿文天祥自杀。

当初那些救文天祥的人,此刻却在呐喊,文天祥,你怎么不去死?

而那些投降的软骨头,更想让他死。宰相留梦炎公开声称:“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

只有我,想让他活着。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中山县有人自称是宋朝皇帝,召集一千多人,打着准备劫狱,营救文天祥,起兵复国的口号,闹得满城皆知。

大都防备森严,就他们这点人,怎么可能救出文天祥。

这个混蛋,分明就是把文天祥当成了工具人。

文天祥危险了。

果然,忽必烈得知消息后,给了文天祥最后一次机会。

忽必烈亲自出面,召见文天祥,只要他投降,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如果不降,他就死定了。

一边是富贵荣华,一边是舍身取义。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我也想过,如果换成是我,我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文天祥做出了自己最后的选择。

他依旧不投降。

忽必烈绝望了,他知道自己可以用铁蹄征服天下,却无法征服这个倔强的书生。

于是,忽必烈下令将文天祥斩首示众。

文天祥死了。

他的妻子与两个女儿,也一起自尽身亡。

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却什么也做不了。

我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尸首带回庐陵老家安葬。

生前我不能救你,死后我也要让你叶落归根,谁让你是我的兄弟呢?

结语

本文是食堂用第一人称,采用张千载第一视角写的一篇文章。

各位看官,请勿出戏。

这是我的一次尝试,如果大家喜欢,以后我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如果不喜欢,食堂下次就不用了。

其实,文天祥是有亲兄弟的,至元十六年(1279年),文天祥两个弟弟文璧、文璋弹尽粮绝后,在惠州投降元朝。

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初一,文天祥在狱中给文璧的儿子、自己的继子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没有责怪文璧。

天地有正气,人各有志。

文天祥尽忠,文璧尽孝,张千载尽义,他们做出了自己心中的选择。

身为历史的看客,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唯有敬重而已。

生死面前,方显伟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大名鼎鼎的文天祥是英雄,默默无闻的张千载也是英雄。

只是,食堂想问大家,杀死文天祥的凶手,真的只是蒙古人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文天祥,我埋的,《正气歌》,我传下来的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