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长沙太守孙坚与会稽太守孙策经历,探究东吴以门阀立国的缘由

江东孙氏在汉末乱世崛起,历经父兄共同奋斗实现三分天下

汉末三国时期,诸侯轮番登场,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张鲁献城出降,除辽东公孙渊政权外,只剩下统领中原的曹操、刚刚占据益州的刘备与雄踞江东的孙权,初步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蜀汉政权虽是后起之秀,却因刘备“汉室皇叔”的特殊身份,得到政治上的拥护,加之拥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富有传奇色彩文臣武将,成为封建时代民间所推崇的正统。

曹魏政权不仅强大,曹操更加文武双全,乱世中灭吕布,败袁绍,北击乌丸,南服荆州,麾下文臣武将不可胜数,诸子曹彰、曹丕、曹植、曹冲各有所长,留下诸多精彩绝伦故事。

但在笔者看来,被人忽略的东吴政权才真正励志,因为东吴政权,是孙坚浴血奋战闯出威名,孙策勇猛平定江东,并在孙权的治理下走向强盛,父子三人数十年努力,终于成就霸业。

蜀汉在疆域及人口的综合实力最弱,但公认最不具备统一的却是东吴,为何东吴会确立世族门阀的立国制度?笔者带您剖析,孙坚与孙策创建江东过程中,与门阀世族的相爱相杀。

长沙太守孙坚与汝南袁氏家族联盟,却被袁术扼住要害沦为家臣

东吴基业的初创者,孙坚字文台,吴郡人,根据陈寿的记载,虽住在富春县,但却并非富贵之家,虽号称兵圣孙武之后,却是无爵位的庶民,因此被称为“孤微发迹”。

孙坚极为勇武,十七岁时便单挑群盗而声名鹊起,得到郡县长官的招募,专门负责周边的治安,孙坚屡克强敌令周边郡县稳定,因功担任盐渎丞,而后又调任盱眙丞及下邳丞。

孙坚虽入仕途却举步维艰,县丞,是不入流的苦差事,既管民事纷争,又要保地方太平,孙坚能力出众,只因没有家族支持,在县丞的职位徘徊,难以得到朝廷重用。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黄巾之乱的猝然爆发,令东汉王朝政府军力不足,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孙坚受命募兵镇压叛乱,因其侠义而得淮泗精兵四千人,成为孙坚改变命运的资本。

孙坚随中郎将朱俊攻打宛城,此战孙坚表现神勇,亲冒矢石激励将士,率先登上城头记首功,被保举为别部司马,终于迈入“千石俸禄”的军官门槛。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俊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俊并力奋击,所向无前。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

不久长沙贼区星作乱,孙坚受封长沙太守,短时间便平息叛乱,旋即又越境扬州宜春平叛,荆扬百姓纷纷传颂其功德,东汉政府核查其功劳,赐爵为乌程侯。

封侯拜相荣耀至极,因此汉朝飞将军李广才会追求封侯,乌程侯,只是侯爵中低端的县侯,却是庶民与贵族的分界线,孙氏也正式步入贵族阶层。

有官职,有爵位,又有胆识魄力,孙坚身边聚集包括程普、朱治等众多将领,同时麾下精兵数万,假以时日必能建立一番功业。

但董卓乱政,为报皇恩孙坚毅然北伐,当时局势不明,荆州刺史王叡未得诏令拒绝发兵,孙坚被武陵太守曹寅假传檄文,兵围襄阳致王叡吞金自尽。

逼死地方军政长官,朝堂混乱无人问津,但后勤粮草断绝,孙坚军队将不战自溃,而孙坚的目光落到当时最具名望的家族,被称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袁氏嫡次子后将军袁术,因畏惧董卓而潜逃南阳,于鲁阳募集兵将,袁术财雄势大,孙坚兵精将勇,双方各取所需,暗中结成盟友。

孙坚假意宴请南阳太守张咨,却以军法将其斩杀,随即将户籍数十万,且工商业发达的南阳交由袁术,令袁术跃升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孙坚率众征讨董卓最为出力,与董卓军交战伤亡颇大,但最终斩西凉大将华雄击,于洛阳城外击败董卓,攻入洛阳驱逐殿后的吕布,“江东猛虎”威震天下。

《后汉书·孝献帝纪》二月丁丑,董卓自为太师。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轸军大败。

一个“遣”字道尽孙坚的辛酸,袁术以家族影响力和后勤补给,迫使孙坚从盟友变成家臣,沦为袁术扩张势力的工具。

袁术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实则令孙坚与袁绍二虎相争,孙坚击败周昕稳固豫州,旋即受命征讨荆州刘表,虽击败刘表部将黄祖,却被流矢击中英年早逝,部将皆被袁术所收拢,成为袁氏家族的牺牲品。

孙策以武力压制江东门阀,奠定东吴政权的基础,却没能真正消除门阀隐患

孙策向袁术讨要孙坚旧部,渡江击退吴郡刘繇,武力驱逐会稽王朗,以伐袁术而据庐江,击败黄祖进占豫章,最终奠定孙氏的江东基业,看似自己努力的背后,依旧难以摆脱门阀世家的影响。

最熟悉的莫过于孙策临终前对孙权的嘱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张昭与周瑜皆非普通人,周瑜出自义兴豪强周氏家族,而张昭出自江东彭城张氏。

周瑜的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东汉都城便是洛阳,相当于担任直辖市市长,但与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还有差距,因为二人是掌管军事的最高官职“太尉”,可想而知周瑜家族的强大。

孙策年少时便广交豪杰,却唯独与周瑜最为投契,孙坚征讨董卓之时,周瑜盛情邀请孙策全家至舒县,并腾出最好的宅院供孙策家眷居住,以正式的礼节对待孙策的母亲,世称为“总角之好”。

袁术疑心极重,仅归还千余孙坚旧部,同时性情反复,屡次许诺孙策的官职,都被改封给袁氏亲信,致使孙策决定要独立开创事业,而征讨扬州刺史刘繇就是最好的良机。

孙策麾下募集的义兵,缺少兵器与粮草,征伐之路险些夭折,所幸周氏家族助孙策得到补给,周瑜又率兵随孙策渡江,整合吴景与孙坚旧将朱治,数战击败刘繇占据吴郡,使孙策有了立足江东的根据地。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

功成名就周瑜却并未留下辅佐孙策,而是返回丹阳作为周氏与孙氏的联络人,以便将袁术的动向随时告知孙策,这对初期尚不稳固的江东很重要。

周氏家族成为东吴最坚实可靠的盟友,周瑜渡江投奔孙策后,孙策将荆扬交界的巴丘交由周瑜镇守,而孙策病亡后,周瑜率兵奔丧,震慑世家门阀的反叛之心,使东吴孙氏权利顺利过渡。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策常年征战消耗巨大,远非某个家族能够承担,因此张昭作用异常重要,孙策虽无治国之能,但有用人之明,将张昭比作齐桓公时的管仲,政务及军中赏罚全部由张昭定夺。

正因为有张昭辅佐,孙策即便创业之初艰难,麾下将士却纪律严明,以行动获得江东百姓支持,随着孙策攻占区域的增加,张昭联络各门阀世家共同拥戴孙策。

孙坚因袁氏而亡,令孙策饱尝人情冷暖,对世家门阀颇有抵触,但张昭很清楚门阀的影响力,世家门阀除聚敛财富,还垄断知识文化及政治影响,若是世家门阀联手,将会对孙策初创的事业致命打击。

江东各处均有山越为患,使民众难以安心发展;荆州刘表既有世仇,又时刻威胁江东安全;世家门阀既愿拥孙氏为主君,又能够提供钱粮与人才,接纳门阀是摆在孙策面前最好的选择。

《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孙策通过连续的征战,稳定江东政权,身边集结如太史慈、黄盖、韩当、宋谦、贺齐、董袭、周泰、凌操、蒋钦、陈武、全柔、吕蒙等非世家门阀将领,试图以武力压制江东门阀的影响力。

但孙策遇刺重伤,据《吴历》记载,弥留之际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说明孙策武力压制江东门阀的计划已经失败。

智慧如张昭岂能不知孙策与周瑜的关系,周瑜统兵在外拥有军权,张昭若有异心,义兴周氏便是第一道障碍,因此固辞不受,孙策才转而嘱托诸将,用心辅佐孙权巩固江东基业。

孙坚与孙策父子顺应时代洪流而崛起,却无法阻挡门阀时代的到来

孙坚以庶民的身份,通过平息流寇而积累功绩,因镇压黄巾军而崛起,因征讨董卓而名震天下;孙策借助父亲威望,击败刘繇夺取吴郡,攻伐袁术而据江东,事实上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但汉末特殊的历史时期,世家门阀的作用无可替代,强如官宦世家曹氏想要取代皇权,曹丕也要采取九品中正制进行拉拢,且只能作为世家门阀的利益守护者。

孙坚不懂得政治的险恶,抱着与袁术结盟的合作,最终被操控为其四处征战;孙策打压世家门阀,张昭却在赤壁之战前力谏孙权投降,几乎令东吴政权就此终结。

父兄的遭遇使孙权强化统治,提拔亲信旧部使之与旧世家门阀对抗,而这些亲信也成长为新的世家门阀,最终造成东吴以世家门阀立国的奇特治国形态。

参考文献:《后汉书》《三国志》《吴历》《江表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汉末长沙太守孙坚与会稽太守孙策经历,探究东吴以门阀立国的缘由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