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谁才是最顶尖的地缘政治玩家?

在史书《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里,东吴都属于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很多人一提起这个政权,往往用“偏安一隅”四个字轻轻带过。

《三国志》奉曹魏为正统,所以曹操被列入本纪,而刘备和孙权只配列传。《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生活在晋朝,晋承魏祚。在陈寿的眼里,吴蜀皆为失败者,只能充当曹魏的陪衬。

到了《三国演义》里,东吴的地位就更低了。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刘备诸葛亮他们,就连反派的一号人物,也是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反观孙权阵营,作者非但没有花太多的笔墨给予关注,还对周瑜、鲁肃这些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加以矮化,把他们写成了庸碌鼠辈与狂妄之徒。

但回到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你会发现,东吴尽管没有特别强大的军事实力,可在对外战略上却极好地利用了自己的优势,纵横捭阖,收放自如,绝对是三国里首屈一指的地缘政治玩家。

1/6 孙氏起家

据说,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武圣”孙武的后人。汉末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孙坚事先士卒,一路打到了洛阳,连董卓也曾试图拉拢他。

无虎无犬子,孙坚的儿子孙策同样是一员勇将,他16岁便开始东征西讨,后脱离袁术回江南创业,为孙吴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趁北方战乱之际,孙策在南方攻城拔寨,官渡之战爆发前,孙策已基本统一南方。可惜在25岁那年,他被刺客给暗杀了。

孙策临死前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孙权,此时的孙权刚满18岁,孙策对弟弟说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在性格与处事方式上,孙权与父兄完全不同。孙坚孙策皆以勇猛刚烈著称,孙权则不然,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他擅长的是用人。和父兄相比,孙权的处事方式更为阴柔,更讲究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这也影响了东吴日后的对外战略。

孙权上台后的第一要务,是保住孙策打下的江山。因为年轻,很多人不看好他,有的干脆开始为自己寻求后路。比如,有个叫孙辅的太守就与曹操暗通款曲,结果被孙权知道了。

换到是一般人,那肯定是果断出手,把孙辅灭了再说。可孙权没有这么做,他只是将孙辅的亲信除掉,然后把对方调到自己身边。这一招可谓恩威并施,既给了孙辅一条生路,也便于自己控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叛乱的隐患给消除了。

如果说这件事反映了孙权善用怀柔之术,那么对另一位叛将的处理,则展现了孙权高明的外交手腕。

有个叫李术的人曾担任庐江太守,这个位子当初还是孙策举荐的。孙策死后,这个李术也坐不住了,他拥兵自重,杀了朝廷派来的刺史,甚至招纳孙权的兵马,公然在他的地盘上搞割据。

孙权当然无法容忍这样的事,但和之前一样,他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做了一件事:先上书曹操,请曹操支持自己。

孙权对曹操大致是这样说的:李术为了满足个人野心,不惜杀害朝廷命官。我现在要剿除他,希望朝廷能让我放手去做。

结果呢,曹操果然没有干预孙权的行动,在获得曹操的许可后,孙权发兵攻打李术,最终“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二万余人。”

孙权厉害在哪儿?首先,他断了叛徒的后路,一旦李术与曹操串通,一起对付孙权,那这场仗就难打了。不仅难打,还会给曹操南下制造机会,必须及时掐掉这种可能。

而另一方面,孙权则通过主动讨好曹操的方式,获得了对方的信任,顺便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效忠,内忧与外患一起解除。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时的孙权还是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的城府与谋略,难怪后来曹操会说出那句金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尽管如此,孙权与曹操的较量还是迟早的事,随着北方和南方分别被统一,南北两大阵营终究要爆发一场大战。

2/6 偏霸一方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赤壁之战差不多被写成了东吴搭台,诸葛亮唱戏。周瑜尽管足智多谋,却总被诸葛亮看破,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以一个阴险小人的形象留在读者心中。

尽管周瑜被刻意矮化,但作者多多少少还是表现了他的智谋。比周瑜更倒霉的是鲁肃。

鲁肃在小说里是个倒霉的角色,他被作者塑造成一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唯一的任务就是充当和事佬,陪人喝酒,找人诉苦,被诸葛亮戏弄。

但实际上,鲁肃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战略家。称霸江南,占领荆州这个基本构想,就是由鲁肃向孙权提出的。

鲁肃清楚地认识到,以孙权的实力,尚无法与曹操抗衡,最稳妥的做法是先把江南给经营好,再伺机夺取荆州。荆州在地理位置上是天下的中心,占领荆州,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

如果仅仅看到这一层,还不足以说明鲁肃的战略眼光。鲁肃更高明之处,是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抗曹的建议。

荆州乃汉室宗亲刘表的地盘,刘表胸无大志,荆州不难攻取。但问题是,东吴在当地缺乏政治基础,如果硬抢,不仅消耗兵力,即使拿下了也不一定守得住。

那该怎么办呢?鲁肃提议:不妨把荆州借给刘备,这是一箭双雕的做法。

一方面,刘备正好缺乏立足之地,把荆州给刘备,对方求之不得。况且刘备善于收揽民心,让刘备治理荆州,正好为东吴做嫁衣。

另一方面,刘备还可以替孙吴防御北面的曹操,减轻孙权这边的军事压力,作为东吴在西线的屏障。

请注意,在鲁肃的方案里,刘备尽管暂时获得了荆州,但不是荆州全境。事实上,他只占有荆州南部的四个郡。荆州的北部归曹操,东部归孙权。所以,即使刘备到时候不肯归还,或者想借机东进,孙权也有办法掐他的脖子。

后来,孙权正是依靠孙刘联盟,以弱胜强,赢得了赤壁之战。某种程度上,三国鼎立的局面,正是东吴一手促成的。

从鲁肃给孙权描绘的蓝图中,我们能看到东吴外交上的几个特点。

首先是竭力平衡与各方的关系,不到万不得已,决不率先得罪任何一方。确保最大的矛盾始终在曹刘之间,而非孙曹之间。

只有将最大的矛盾留在对手那里,作为第三方,孙权才有回旋的余地。届时他就可以权衡利弊,自由站队,影响胜负的天平。

如果这一点能实现,则东吴就能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避免倾举国之兵与敌人大战,尽可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稍后我们将看到,孙吴将这一策略发挥地淋漓尽致,巧妙地周旋于曹刘两大阵营之间,把刘备和曹操玩得团团转。

3/6 与刘备的分分合合

公元215年,刘备占领四川,孙权认为讨回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向对方交涉,却被刘备委婉地拒绝,孙权非常不高兴。

但刘备此时关注的重点还是在曹操方面。他正与曹操争夺汉中,腾不出更多的兵力对付孙权,双方只好讲和。

赢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刘备认为北上反击曹操的机会到了。驻守荆州的关羽奉命北上,攻打位于荆州北部的樊城。

这是刘备一生的高光时刻,关羽借汉水暴涨之际,将樊城团团围住,还俘虏了曹操的大将于禁。樊城危在旦夕,洪水一直漫到与城墙差不多高,如果樊城易手,曹操将失去在南方的根据地。

就在曹操一筹莫展之际,司马懿提议联合孙权,让孙权突袭关羽的后方。作为交换,荆州南部将归孙权所有,两家平分荆州。

接下来便上演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的故事。由于关羽后方空虚,孙权只以极小的代价,便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

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擒获。接下来,孙权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把关羽杀了,并将对方的首级献给曹操。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孙权执意要杀关羽?难道他不知道刘备可能会报复吗?更何况,当年关羽被曹操俘虏时,曹操也不曾杀他,为何到了孙权手里就非杀不可呢?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每当看到孙权杀关云长这一段时,对孙权原本就不多的好印象立刻荡然无存了。有人认为,孙权把关羽的首级献给曹操,是为了嫁祸对方,让刘备将仇恨的怒火发泄到曹操身上,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刘备和曹操都不是傻子,到底谁是凶手,道理明摆着。孙权的这套伎俩骗骗老百姓还可以,又怎么可能骗得过两位枭雄?

那孙权为何执意要杀关羽呢?是为了向曹操表达结盟的诚意。

熟悉博弈论的朋友都知道,想要在竞争中取得对手的信任,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付出“沉没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就是一旦付出就收不回来的成本。比如公司要开发新产品,无论成不成功,都必须投入一笔巨额的研发费用,让投资者看到企业对新产品上市的决心。男女谈婚论嫁,男方必须通过一场铺张浪费的婚礼,让女方相信自己对这段感情的忠诚。

沉没成本意味着断了自己的退路。孙权向曹操献首级,就是为了让对方相信:孙刘联盟已经破裂。而阻挡刘备进攻的风险,则由东吴来承担。

果不其然,得知关羽被杀后,刘备率大军进犯孙吴,立誓要为兄弟报仇。

问题来了,孙权为什么敢得罪刘备?难道他真的想用一场大战来讨好曹操吗?当然不是!孙权敢得罪刘备,其实是在赌一把。

首先,他赌刘备不敢贸然出兵。在当前形势下,孙刘联盟仍然是对抗曹操的关键。从大局出发,刘备不至于为一将一地之得失冲昏了头脑。

第二,即使刘备真的打过来,他的胜算也不大。为什么呢?因为刘备军队从四川出发,到荆州只能走水路,尽管蜀军有顺流而下的优势,但刘备的水军和孙权的相比,毕竟不在一个档次。

但刘备终究还是一意孤行。但他对战争形势的评估不足,长江中游的两岸皆为山地,刘备大军只能沿着起伏的狭长地带艰难推进,这就犯了兵家大忌。结果被陆逊抓住机会,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刘备大败而归。

击败刘备之后,孙权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向对方主动求和,摆出一副见好就收的样子。自樊城被围到夷陵之战,围绕荆州的争夺终于落下帷幕,孙权成了三方博弈中最大的受益者。

4/6 打仗适可而止

尽管孙权历史上多次向曹魏称臣,但两者的关系并不稳固。孙权往往是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需要帮助时向你认怂,等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便翻脸不认人了。

比如,当初刘备进犯时,孙权立即向称帝不久的曹丕表示归顺。他之所以这么做,和当初向曹操“申请”处理李术的原因如出一辙,无非是希望曹丕不要与刘备联手搞自己。曹丕果然上当,欣然收下了孙权的贺礼,还封孙权为吴王。

但称臣归称臣,孙吴所使用的年号,依然是汉朝的“建安”,而非曹魏的“黄初”。这就反映了孙权的小九九,我表面上归你管,内心“向往”的却是汉室,说白了就是既不愿得罪曹魏,也不想得罪蜀汉。

孙权的这点心思,曹丕不是没察觉到。之前他一直要求对方把儿子送去当人质,被孙权以种种理由拒绝。为此,曹丕只好向孙权发动进攻,奈何无功而返。

对于曹魏而言,东吴一直属于那种既除不掉,又利用不起来的对手。你真要打他,对方立马给你颜色。把你狠狠揍了一顿之后,他又立马送上笑脸,让你一肚子火气不知道往哪儿发。

发生在公元228年的石亭之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石亭之战的经过是这样的: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向魏国的大司马曹休投降,并邀约曹休一起攻打东吴。为了让对方信以为真,孙权和周鲂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让周鲂在孙权的使者面前割发谢罪,给魏军留下周鲂已遭受奇耻大辱的印象。

顺便说一句,在大战之前忽悠对手,是东吴一贯使用的伎俩。赤壁之战前,黄盖就用诈降骗过了曹操。夷陵之战前,陆逊故意对关羽低声下气,使之放松了警惕。到了石亭之战,东吴故伎重演。遗憾的是,曹魏没有吸取赤壁惨败的教训。

曹休果然中计,在石亭之战中,他的10万大军深入敌境,惨遭痛击,魏军损失大半,曹休仓皇而逃,大约有1万士兵被吴军俘虏。

指挥这场战役的将领,就是曾经击败刘备的陆逊。在大战开始前,其手下有个叫朱桓的将领曾提议在夹石一带设伏,这样能阻断曹军的退路,使之全军覆没。但这个提议被陆逊拒绝了。

既然是打胜仗,为何不斩草除根呢?这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东吴不想彻底得罪曹魏。

曹休是谁,他是曹操的堂弟。如果曹休被杀,意味着东吴除掉了曹魏的一位宗室成员,这对曹魏无疑是奇耻大辱,他们必然会倾举国之兵报复,到时候东吴能否扛得住,就是个未知数了。

所以,陆逊选择放曹休一条生路,这与当年向刘备求和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见好就收,避免大打。不要将对手逼上绝路,维持三国的力量对比。

说到这你可能会说,孙权也太没出息了吧,处处算计,总是小心翼翼,难道他没有称霸中原的野心吗?还真不是。

5/6 孙权的海洋梦想

三国时代,江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刚刚发展起来。在规模上远远无法和北方的曹魏相提并论。要知道,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和经济,东吴底子不够,盲目出击无疑是自寻死路。

即使东吴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攻打北方仍旧得不偿失。在古代,南方打北方之所以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勤补给难以保障,很多河流的上游都在长江以北,从南方北上输送物资,就得逆流而上,运输成本会很高。

事实上,孙权不是没尝试过进攻北方。吴魏两国在淮河流域曾陷入残酷的拉锯战,但吴军始终不占优势,多年的战争让孙权意识到,在传统的主攻方向上,东吴战胜曹魏的几率几乎为零。

那有没有办法另辟蹊径呢?有!孙权把目光对准了东北的辽东。

当时执掌辽东的人名叫公孙渊,此人对曹魏表面臣服,实则割据一方,不听对方的号令。

这对孙权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联合辽东,东吴就获得了由北向南打击曹魏的能力。

辽东在东北,东吴在江南,两者相隔那么远,该如何取得联系呢?答案是:通过海路。

孙权的构想是这样的:一旦东吴向曹魏发起进攻,可以从荆州、淮南、辽东三个方向。为支援辽东,东吴可以派遣水军,沿黄海一路北上,在辽东半岛登陆,给前方的公孙渊提供兵员补充!

孙权不仅这么想,事实上也这么做了。公元232年,孙权遣使辽东,会见了公孙渊,使团的规模多达400人。不仅如此,东吴还派了支一万人左右的军队过去,与对方共谋大业。

孙权的战略,放在当时是很超前的。用海军去支援陆军,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更是前所未有。从中不难发现,孙权已经发现了海洋在国际地缘政治中所具有的潜力。很可惜,联合辽东的计划,最终却不了了之。

为何不了了之?首先是因为公孙渊首鼠两端,他一边与孙权眉来眼去,一边又把东吴来的使者杀了讨好曹魏。而且不讲信用,出尔反尔,说好的合作临阵变卦,令孙权猝不及防。

当然,辽东战略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航海技术还无法提供远距离的军事支援。从江南走海路到辽东,即便不考虑天气因素,每年也只能航行一次,如此效率岂能保证战时的兵员与物资供应?

所以,孙权经略辽东,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论当时的政治还是技术条件,都无法支持他的宏大梦想。

但不可否认,孙权的战略还是相当了不起的。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还把目光盯着中原地区,他已经看到了海洋的价值。东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注海洋的割据政权。孙权曾派遣使者,对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了考察,还曾派将领登上台湾岛,留下了中国人的历史足迹。

可以想象,如果孙权生活在大航海时代,他兴许能为中国历史开创出新的局面。但历史不容假设,在占地为王的三国时期,孙权的海洋视野无法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最终胜利。

6/6 总结

在三国的君主中间,孙权最晚一个称帝,活的时间也比刘备、曹操都要长。孙权于公元252年去世,死的时候已经七十岁,在一千多年前,人活到这把岁数,已经算高寿的年龄。

孙权去世后,东吴也逐渐没落了。我们读三国后期的历史,基本上就是魏蜀两家打来打去,仿佛已经没有东吴什么事了。

为什么东吴没能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实力不济。但问题是,蜀国的实力更不济,为什么从诸葛亮到姜维,却频频对魏国开展北伐呢?难道他们对自己的国力没有自知之明吗?

还有人认为,孙权晚年昏聩,立储不当,导致东吴朝政败坏,自孙权死后便一蹶不振。这么说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足以充分说明原因。

我们在开头讲过,东吴是三国时期把地缘政治玩得最好的选手,孙权大搞平衡之术,近乎完美地周旋于他的对手之间。

对于强者曹操,孙权既有对抗,又有忍让,让对手对自己捉摸不透,将双方对抗的烈度维持在较低的限度。

对于弱者刘备,孙权在保持优势的同时,还能主动让步。当刘备还没有根据地的时候,孙权愿意借荆州给他。刘备被打败的时候,孙权主动求和。甚至连年号也继承汉统,以表达自己对维系孙刘联盟的坚定态度。

孙权知道,当今天下最根本的矛盾冲突,在曹魏和刘备之间,而非曹魏与东吴之间。只要刘备继续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曹氏就会被视为乱臣贼子。正所谓“汉贼不两立”,两者在政治上的严重对立,决定了魏蜀之间的对抗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备死后,偏霸西南的蜀汉频频挥师北伐,一方面是出于匡扶汉室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蜀汉的生存考虑,若不主动出击,蜀汉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一搏。

蜀汉很弱,但正因为弱小,不冒险就没有成功的可能。诸葛亮的北伐虽明知胜算不大,却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屡战屡败,但因高举大义的旗帜,还是博得了后世的同情和赞誉。

反观孙权阵营,东吴的实力介于魏蜀之间,孙权大可利用魏蜀的矛盾,为自己谋求生存的空间。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东吴的战略依赖于高超的谋略与政治手腕,这也恰恰是孙权的强项。

然而,正因为对外交手腕的过度依赖,使东吴对战争不会做充分的投入,国家战略充斥着投机与算计。这种以保持平衡为原则的做法,其终极诉求必定是维护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破局。

这才是东吴真正的局限所在。一旦孙权去世,继任者又缺乏他的政治手腕,那么东吴的战略,就很可能沦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苟且偷生。曾经问鼎中原的宏伟抱负被抛至九霄云外,东吴的败亡,也成了历史的必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三国时代,谁才是最顶尖的地缘政治玩家?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