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顾炎武逝世

在339年前的今天,1682年2月15日(农历1682年1月9日),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逝世。

顾炎武(1613——1682),字忠清,初名绛,明朝灭广后改字为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为国子监生,加入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入关后,曾在昆山、嘉定一带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遍游华北,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并联络同道,以图恢复明朝。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成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均有很高造诣。继承了晚明思想学术界对宋明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批判,建立了他的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他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和立身处世的为人之道,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文化的跋涉

在漫长的游历中,顾炎武坚忍前行,从来没有退缩半步。在他一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中,穷尽天地之灵气、探寻古今之流变的索求,顾炎武将人生的跋涉与文化的跋涉融汇在了一起,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顾炎武认为,个体生命的终极归属,应该是崇高的文化价值,而不是效忠于某一个王朝或某一个权贵。

在漫长的文化苦旅中,顾炎武忧愤而犀利的目光越过了天崩地裂、动荡纷争的当今,在苍茫的历史时空中苦苦追寻,追寻“不可绝于天地间”的一线历史之脉、文化之脉,显现出凝重、高洁、永恒的光彩,足可以“垂示后来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经世致用”思想的最好体现。“爱国主义”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到“天下”——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意义和影响深远。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肇域志》等。

1682年2月15日(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病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顾炎武逝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