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选婿,谢安比郗鉴差在了哪儿

就在王羲之与郗璿结婚后的十几年,同样的戏码,在历史上再一次上演了。

这一次的女主角是东晋女诗人,谢安的侄女谢道韫。

一个下雪天,谢安把子侄们召集在一起,讲论诗文。雪下的又大又急,谢安看了就很高兴,有意趁此出个出韵起题,试试孩子们的才思如何。

“白雪纷纷何所似,”

侄子谢朗少有文名,马上对了一句:“空中撒盐差可拟。”侄女谢道韫巾帼不让须眉,也对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未做任何评价,只是哈哈大笑。后人以此判定,谢道韫才思更在谢朗之上。自此,“柳絮因风起”是谢道韫名传千古。

像所有的长辈一样,儿女大了,就要为操心他们的婚事。

当时的两大名门望族,除了谢家,就是琅琊王家。谢道韫这种出身名门,又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才女,不消说,要从门当户对的王家子弟中选个好女婿。

初选是王羲之家的老五,王徽之。这位小哥为人放诞不羁,不拘小节,喜欢率性而为。他也有个千古留名的事迹,也跟雪有关,就是“雪夜访戴”。

夜里突然下雪了,王徽之看看雪花飘飘很是兴奋,喝点酒,唱唱歌。但是不过瘾。想起了好朋友戴安道在剡县,就当即命仆人划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找老戴玩去。划了一夜的船,到老戴家门口了,王徽之却不去拜访了。命令掉转船头,回家去。仆人问,来都来了,咋不进去见见戴安道,聊聊天呢?王徽之回答:“我本就是乘兴而来,兴致没了就回去呗。为啥一定要见老戴呢。”

按说这两个因为雪而留名千古,又都富有才学的青年男女,会是一对好伴侣。可是谢安不这样想。

其实年轻时候的谢安,与王徽之性情上多少有相似处。他隐居在东山的时候,也是经常游山玩水。带着王羲之等一众好朋友,带着美酒和歌女。看看风景,累了喝点小酒,看美女唱歌跳舞,隐居生活过的好不潇洒。

但是他与王徽之有着本质的不同。他的放浪,只是一种表象。当国家有需要,家族有需要的时候,他当即东山再起,保卫国家的利益、家族的荣耀。而王徽之,是真诚的、坦率的,想要自由快乐地活着。

这样一个随性浪荡的公子哥,不是居家过日子的好选择。王徽之就这样被否掉了。

顶替他的,是王羲之家的老二,成熟稳重的王凝之。

谢安很满意,谢道韫却很不满。回娘家就摆着一张臭脸,很不高兴。谢安看了就安慰她说:“徽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人品也挺好的,你为啥不开心呢?”

谢道韫听了就一肚子气:“咱们谢家,叔父一辈的,有伯父您,有叔叔谢据;跟我一辈的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每一个人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王凝之那样的蠢货!”

书上没有记载谢安是怎样的反应。也许身为宰相的他,哈哈一笑了之,当做是新婚夫妻间的拌嘴磨合;也许看到侄女对自己的婚事这么不满意,后悔自己没有像当年的郗鉴一样,选择不拘小节的王徽之做女婿。

尽管对丈夫很失望,谢道韫还是尽心尽力地做一个好媳妇儿。她给王凝之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惜叛乱爆发的时候,他那任会稽内史的糊涂丈夫,一心信奉道教。面对叛贼,不想着怎么备战,幻想着靠祈祷保佑。最终王凝之和子女们都在叛乱中被杀。训练家丁杀贼的谢道韫,反而以自己的勇敢和决绝,折服贼首,保全了性命。

寡居的谢道韫,回到会稽,从此过起了隐居生活。她没有选择再嫁,平静地过完了一生。

当初被否掉的王徽之,生性高傲,当了几年官,辞职归隐山林。后来本就病重的他,听到同样病重的弟弟王献之去世的消息,悲痛过度,不久也去世了。

郗鉴派人到王家选女婿,听管家说王羲之躺在胡床上露着肚皮吃饼,觉得会是个好女婿,果断把女儿郗璿嫁过去。谢安听说王徽之生性不拘小节,就改变初衷,将侄女谢道韫嫁给了王凝之。

假如谢安也有郗鉴那样的识人之才。谢道韫应该会很爱王徽之的才华,甚至欣赏他的率性,生活得很幸福吧。就像王羲之和郗璿那样。

张岱在《陶庵梦忆》里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性也。

高傲不羁的王徽之,显然是有很多毛病的。率性而为,说好听了是洒脱,说不好听了,不大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情商不高。

可是当他看到夜晚雪花飘零,饮酒,诵诗,甚至想着看望朋友。说明这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在听闻弟弟王献之病逝的消息,他悲痛不已,导致自己的病情加重而死。足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一个真性情的人。

往事千年。我们从谢安因为不拘小节否定王徽之,可以推测他更看重的是务实、踏实等特点。这应该也是所有父辈选婿的一个标准。我们无法揣测,同样是不拘小节,郗鉴为什么就认定了王羲之。

也许是觉得,一个真诚的人,即使上限不会太高,但是下限不会太差吧。也许只是,人生难得有情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同样是选婿,谢安比郗鉴差在了哪儿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