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两千问146——贾思勰编撰《齐民要术》

从祖冲之开始,连续的四个故事,分别介绍了这个时期的数学、农业、地理、思想这四个领域的成就。

第一题

第1段介绍了,贾思勰是“北朝北魏”人。勰[xié] 释义: 协和(多用于人名)。

第二题

参考第1段,是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北方,很自然应该想到黄河。

第三题

参考第4段,故事中用的术语是“养田”。目的是“保持地的肥力”。

第四题

这部农业百科全书,涉及到农产品的加工,但是没有“农产品的贸易”。

第五题

故事中没有提到他“天资聪颖”。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广泛应用铁器,单个劳动力能够种植更多的土地。自然就会倾向于开荒种田。能够开垦的荒地就变得越来越少,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就会演变成精耕细作。

连年征战之后,正常的情况下,都会休兵,大批的劳动力回归农耕。荒废的土地、旧的贵族占有的土地也会拿来重新分配。休养生息之下,社会经济逐渐繁荣。

正常发展下去,发展的势头最多也就变缓。那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出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怪圈呢?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通俗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财政基本面,中央政府,也就是国家的钱,依赖于自耕农缴的赋税。这个好理解。佃户没地没钱,是给地主干活的,养活自己都有困难,能缴多少税?地主有地有钱,是特权阶层的一部分,让他们出钱,一个是难,一个是他们会转嫁给其他人。

《中国大历史》大致描述的景象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土地兼并严重,这些自耕农遇到天灾人祸,要么卖地依附大地主,要么逃亡。国家收不上来钱,盘剥得就更厉害,最终社会崩塌,杀了这些大地主,把地分了,再次培养众多的自耕农,恢复财政基础。

中国古代不是没人能看出来这个问题。历朝历代打击大地主,限制土地兼并,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制度如此,生产资料不能催化出新的产业,不能孕育新的生产模式,那就只能产生垄断。地主凭借土地进一步强化优势,占有更多的土地,贫者除了出卖自己,一无所有。

贾思勰出身北方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应该是一个经营不错的自耕农,很有些家底。他们家有劳动经验,能够体会耕作的艰辛。

贾思勰写农书,和儒家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传统是不协调的。这也从侧面看出来,北魏社会里,儒家文化的地位下降。

那个时候北魏上下,都崇尚佛教。洛阳南郊的龙门石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这里“齐民”的“齐”,和“齐家”里的“齐”意思相同。语出《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意思是说,要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就应该先做一个自律的人,先管好自己。这里,“齐”,有整齐、治理、平整、和睦的意思。

中国古代,有四大农书。其他三本是西汉晚期的《氾[fán]胜之书》,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中华历史两千问146——贾思勰编撰《齐民要术》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