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三年(676年),唐高宗读《滕王阁序》后,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便要下诏招他入朝,但太监却吞吞吐吐的答道:“王子安已经落水身亡了”。
唐高宗黯然垂首,默默地站了起来,走出了御书房。
半晌后从外面传进来三声叹息:“可惜,可惜,可惜!”
王子安,一个完美的古代知识分子,只是完美得太过仓促。
若是他能多活几旬,怕是那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也只能对月自斟对影三人了。
王勃是个天才。
他六岁就能作诗、写文章,文词通达,情词豪迈。一首《春庄》,震惊四座:
《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旧唐书》曾评这首诗:“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九岁时,他读大学者颜师古的《汉书注》,竟然洋洋洒洒写了十卷《汉书指瑕》,批评颜大师的错漏。
他的童年就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完全无法直视。
公元666年,在当朝宰相刘祥道的举荐下,16岁的王勃应科及第,被授于朝散郎。
朝散郎是个七品官,按当时的制度,一般进士及第者只能授八九品的官职,王勃直接就被授予七品官员,成了整个朝廷年纪最小的官员。
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很赏识王勃,于是招募他到王府为侍读兼修撰。
这期间王勃认识了一位姓杜的友人,这位友人因为工作能力强被任命为蜀川少府。到了友人出发的日子时,王勃在长安城外为他设宴饯行。
在唐朝,凡是送别都要写诗。
这次也不例外,王勃当场写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里没有折柳垂泪、依依惜别、酸楚悲戚,而是掩藏不住的乐观豪迈。
在沛王府中王勃以其出众的才华,成为京城之中有名的才子雅士,官场新贵。
在十几岁时已经站在了绝不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的高度。
然而,也就是在他风头最劲的时候,命运和他开起了残酷的玩笑。
那时候的王公贵族流行斗鸡游戏,有一次,沛王邀英王斗鸡。
王勃为博沛王欢心,在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时,他当场作《檄英王鸡》一篇,为沛王助阵。
年少轻狂的王勃不知他的此举已深深地触痛了高宗的逆鳞。
历朝历代,诸王之间争权夺位、相互构陷的事屡见不鲜,唐代也一样。
前有玄武门之变的惨祸,又亲身经历了哥哥李承乾和李泰的夺嫡风波,唐高宗对兄弟相争之事极为敏感。
当他读到“两雄不堪并立”,读到“见异己者即攻”,读到“与同类者争胜”,心中早已怒不可遏。他斥责王勃不仅没尽劝谏之责,而且有挑拨离间之嫌,下令革除王勃官职,并将其逐出沛王府。
转眼之间,王勃的无量前程就化为了泡影。这一年王勃19岁,遇到他政治生涯里的第一次低谷。
王勃便辞别了长安,开始了他的巴蜀漂泊之旅。想起过往的耀眼辉煌,再看此刻的栖栖遑遑,他的心境变得难以言喻。
同样是写送别诗,他的诗风由豪迈转而变为凄清,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再由凄清转为悲切,如《秋日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公元672年,王勃被补授为虢州参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因才华外露,被同僚所妒,遭人陷害,说他杀害官奴,被判死刑。
不幸中的万幸,恰逢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捡回了一条性命。
只是,因这件“杀奴”事件,他的父亲也受到牵连,被贬到蛮荒之地交趾当县令去了。
第二年,朝廷查明案情,将他恢复原职。但此时的王勃已畏惧官场,决心隐居创作。他收拾好行装,要去交趾看看他的父亲。
他不知道,此去交趾,只有去程,没有归程。
他也不知道,此行途中,他将迎来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刻。
公元675年,王勃从山西出发前往交趾。在路经江西南昌时,恰逢都督阎伯屿重修的滕王阁完工。阎都督正准备在重阳节这天大宴宾客。听说王勃恰好路过,阎都督赶紧差人送上了邀请函。
在宴会进行正酣的时候,他邀请各位来宾作序文助兴的时候,宾客们都知道阎都督是想借此机会让他的女婿吴子章名扬天下。大家自是心照不宣,拱手推让,唯有王勃没有推辞,接过纸笔,说道:“我来试试!”
王勃挥笔就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几句下来,阎公与女婿吴子章相视一笑,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这个公认的才子也不过尔尔,空有虚名而已。
当王勃写出“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时,阎伯屿已不再说话,等到传诵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跃上纸面时,阎伯屿已经被王勃的才华折服了,他知道此人是注定要名垂青史的天才。
就是这一句,让日月失色,让江山无价,也是这一句,让当朝文豪乃至后世都认可了王勃的盖世才情。
王勃将仕途的艰辛,阅世的沧桑,人生的悲凉,一股脑儿融汇到《滕王阁序》中,创下这千古绝唱。
作完阁序,他仍有余力,隧再起身挥毫,提序诗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如果王勃没有碰巧路过,那我们不会知道曾有过这场宴会。但王勃赶巧参加了,这场宴会也就永远地留在了史书上、传奇中,被后来的人一说再说。
也多亏他的主动,才为我们留下了千古雄文《滕王阁序》。700余字的骈文,一扫南朝胼文空有词藻华而不实的绮丽之风,对仗之工,词韵之美,才思之敏捷,风骨之傲然,自汉以来,王子安第一人也!他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盛唐华彩文章之门,这才有了之后的李太白,张若虚。
他用了20多个典故,创造了30多个成语:
襟江带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俊采星驰、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躬逢其盛、飞阁流丹、桂殿兰宫、钟鸣鼎食、虹销雨霁、水天一色、渔舟唱晚、逸兴遄飞、天高地迥、萍水相逢、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达人知命、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可惜天妒英才,作完此篇文章后,王勃就在乘船前往交趾的途中遭遇了风浪。一代才子,葬身于茫茫水波之中。
他虽然只活了27年,却留给世界一千年。
当我再次感悟王子安时,除了赞叹唏嘘,也就只能说天道循环,损有余补不足,既承载了盛世才华,便也只能天不假年。
对他的评价只能引用唐高宗的三声叹息:“可惜,可惜,可惜!”
人活在世上,一定要避免被忽悠,怎么避免,多看史书啊。历史很有趣,还有很多冷知识,建议大家有空多多读《资治通鉴》。
迷茫的时候,去读《资治通鉴》,想了解这个社会里的各种关系,去读《资治通鉴》,想了解权术,也可以去读《资治通鉴》。当然,《资治通鉴》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没有主席的古文功底,可以选择白话文,但白话文就存在一个翻译的问题,如果版本不好,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准确。
我一般给大家建议入手《白话资治通鉴》套装,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这套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里面还有重要人物画像,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这一套现在在头条做活动,原价298,现在只要16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爱好历史,家里一定要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事情翻一翻,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新书刚加印出来,我们明天就可以开始发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你只看到王勃的才华,却不知《滕王阁序》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