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人生大赢家的悲惨一生

小时候初看历史,总觉得乾隆爷是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有时甚至觉得把“皇帝”二字换成“人”,这句话也能成立。

首先他继位的年纪刚刚好,25岁,花样年华,不大不小。

像他爷爷康熙那样8岁继位,不但一开始掌不了权,而且整个童年都被当皇帝那些繁文缛节给毁了。

如他爸爸雍正那般四十多岁继位,正赶上中年危机,也爽不了多少年了。

乾隆的皇位基本也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很小就被皇爷爷康熙钦点为接班人,没有经历老爸那种“九王夺嫡”的腥风血雨,继位后他和兄弟也处的其乐融融,乾隆有个智商不亚于自己的弟弟,但弟弟对权力完全不感兴趣,整天就喜欢躲在自己家里办丧事,吃祭品,乾隆一直把这个奇葩弟弟当成宝贝,晚年还形容这几十年手足情为“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除此之外,乾隆最令人羡慕的,恐怕就是无以伦比的健康。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足足活了88岁,放眼全世界也仅次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91岁)。

除却身体,他的心理也健康到了极点。

网上曾经有个帖子,狠狠吐槽了一把乾隆对于陶瓷的“农家乐审美”:

画风虽然惨不忍睹,我却真心有点羡慕他。

我身边拥有“农家乐审美”的人(比如我合伙人张总),无一例外都是乐天派,没啥心事,属于吗哈吗哈一觉睡到天亮的那种。

那帖子还晒出一组他爸爸雍正喜欢的陶瓷,用老爹的“极简审美”作对比,狠狠数落了乾隆一番:

但据我观察,极简审美的人基本也都是极度强迫症,平时心事很重,眼里容不下沙子,正因为容不下一粒沙,他们才会觉得花瓶上有任何花纹都是“瑕疵”,一定要平整光洁纯色调才符合他们的完美主义。

但人想活得快乐,眼里就要容得下沙,要学会有时眯起眼过日子,心平气和的去接受生活中一个又一个不完美。

有一个细节也能看出乾隆的心理有多健康。

清东陵地宫发掘后,考古人员发现乾隆皇帝的棺材是斜着放的,研究发现这是乾隆刻意为之。

棺材斜着放,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是断然不可能的,乾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古人讲究风水,棺材最好能放在陵园中轴线上正对山顶(参见中山陵),但清东陵正中间那块风水宝地早就被乾隆的曾爷爷顺治占了(孝陵),于是他想出一个折中方案,把棺材斜着摆,这样头部也能正对山顶了。

这细节说明乾隆虽然追求好东西,但也懂得妥协懂得让步,懂得眼里进沙时眯起眼睛过日子。

他爸爸雍正就不懂这个道理,我猜雍正专门开辟清西陵,就是强迫症又犯了,东陵对称不了干脆就另起了一个西陵。

农家乐审美的人,一般都没什么艺术天赋,乾隆一辈子作诗写字,但那些作品实在都不敢恭维,不过没关系,自己活得快乐,实在比作出完美的艺术品重要得多。

我一直觉得,一个男人最高的品位,就是他选的女人,乾隆对于女人,完全不像他对陶瓷那么“重口味”。

我看过他初恋的画像,眉清目秀,放在今天应该属于素颜美女,不同于那些网红蛇精脸。

他的初恋便是他第一任皇后富察氏。

金庸有次和古龙喝茶时聊到女人,就问古龙如果能选一个他书里的女性当老婆,会选谁。

古龙想也没想就答:

“双儿啊!”

以前一直觉得“双儿”这形象太过完美,是直男金庸臆想出来的,直到我在史书中读到富察氏这个女人。

她像双儿一样体贴,当乾隆为工作烦心时会恰到好处递来一片点心,或不声不响在他后颈留下一个轻吻。

她还是乾隆最要好的玩伴,能陪着精力旺盛的老公在猎场策马奔腾,甚至偶尔还能一起弯弓射箭。

但她又不是软弱可欺的小白兔,她和双儿一样冰雪聪明,把偌大的后宫处理的井井有条,令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古龙曾讲,这世上不吃饭的女人可能有几个,不吃醋的却一个没有。

富察氏就是一个不吃醋的女人。

有次一个叫慧贤的皇妃去世,乾隆非常悲痛,晚上做梦梦见了她,哭着哭着就醒了,富察氏就在他边上,一直轻声细语地安慰他。

乾隆前半生事业能如此顺遂,很大程度正是因为有了富察氏做贤内助。

这个完美的女人,是上天给乾隆的又一个恩赐。

而他人生中所有悲剧,也正是源于这段童话般美满的婚姻。

第一个打击在他18岁那年来临。

当时他俩已结婚一年多了,富察氏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是他们第一个孩子,但这个女儿只活了十四个月就夭折了。

这对于新婚夫妇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好在婴儿死亡时富察氏已怀上了二胎,期待冲淡了悲伤。

十个月后男婴如约而至,那年乾隆不过19岁,还不是皇帝,夫妻俩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这个小生命上。就连一向冷漠的雍正也喜形于色,亲自给这个男孩起名为“永琏”。

作为乾隆与富察氏爱的结晶,永琏继承了父母DNA的所有优点:脸型轮廓像父亲,大眼睛和高鼻梁像母亲,更重要的,他遗传了乾隆大帝超高的智商,三岁就能读书写字,学什么都过目不忘。

孩子6岁那年乾隆登基,当上皇帝刚几个月他就宣布立储,当时除了永琏之外,乾隆还有好几个儿子,但储君的人选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清朝实行秘密立储制)

志得意满的乾隆肯定没想到,自己人生中第二场灾难就这么不声不响的不期而至。

登基第三年,9岁的永琏突然患上感冒,一开始谁都没当回事,没想到永琏病情迅速恶化,高烧不退,几天后就死了。

女儿去世,对新婚燕尔的夫妻打击虽然沉重却不致命,因为那个女儿只活了14个月,父母还没来得及倾注太多感情就死了,而亲手抚养了9年的继承人永琏去世,几乎杀死了这对夫妇,尤其是孩子的妈妈富察氏。

有着“农家乐审美”的乾隆本性是乐观的,他有点像苏东坡,是个什么坎都能迈过去的乐天派,但多愁善感的富察氏却容易被悲伤淹没。

孩子葬礼后,富察氏伤心的大病一场,体重骤减,一度下不了床。

但生活还要继续,丧礼过后,乾隆明显增加了与皇后的同房次数,因为他也知道安慰这位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最好方式,便是新生婴儿的到来。

努力7年后,富察氏终于又怀孕了,不久后生下了一个男婴被起名为“永琮”。

久违的笑容终于又绽放在富察氏脸上,不过因为7年前的丧子之痛,这位母亲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几乎与宝宝形影不离,生怕宫中的奶妈们照顾的半点不周全。

但人生有时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1747年大年三十,年仅两岁的永琮因天花而亡。

一向乐观的乾隆这次也被打击的有点懵,还在诏书中无奈的责问苍天:

我继位以来,敬天勤民,自问未得罪天地祖宗,然而为什么嫡子一再早亡?

反倒是富察氏这次显得格外坚强,丧礼过后就言笑如常,完全没有像上次丧子后那样病倒,这令乾隆惊叹不已。

但他怎么知道,经历两次丧子的皇后,内心早已碎成了渣渣。

永琮去世后两个月,乾隆决定带上皇后一道去泰山玩一趟,远离皇宫这个伤心地,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玩得很开心,富察氏仿佛也真的把丧子之痛抛到了脑后,归途时济南下起了鹅毛大雪,“瑞雪兆丰年”在古代是吉兆,乾隆也高兴地赋诗一首。

但正是这场雪,令体弱的皇后病倒了。

为了让皇后养病,乾隆让所有随行人员(包括太后)都在济南停了下来,深明大义的皇后却一再催促皇帝赶紧起驾回北京,因为除了太后之外,随行的还有满朝文武,她觉得如果因为自己耽误了回程会一并误了朝政,后果不堪设想,乾隆权衡再三,终于决定起驾。

经过一段颠簸的陆路后,皇后终于上了船,正当乾隆放下心中大石欣赏起两岸风景时,太监却慌忙过来禀报皇后病情加重,乾隆走进船舱时,富察氏早已浑身冰冷,奄奄一息间她说了句:

“怎么又来了,我没事”

随后便昏迷不醒,傍晚时分,富察氏在爱人的凝视下永远离开了人世…

可以说,乾隆前半生有多幸福,后半生便有多痛苦。

遭遇失恋或丧偶这种极端苦楚的人,灾难降临那一刻反而会显得比较平静,因为噩耗一瞬间会把人打晕,令人来不及意识到眼前的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令人痛苦的,是日后绵绵不断的触景生情的回忆杀。

痛失爱妻的乾隆也异常平静,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皇后国丧,调整了行程。

处理完这些,第一波悲痛才缓缓袭来。

就像贾宝玉在晴雯去世当晚写下《芙蓉诔》那样,悲从中来的乾隆一口气写了五首悼念亡妻的诗。

“恩情二十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丧礼过后,乾隆命令永远封存皇后生前住过的长春宫,一切家具摆放都要按照富察氏生前的模样,不得变动,之后每年皇后忌日,他都要去长春宫坐一坐,走一走。

光这样还不够,乾隆还下令把皇后病逝前待过的那艘船原封不动运到紫禁城,当时城门太小船进不来,乾隆就任性的下令拆城门,还好礼部尚书海望想出了办法,在城门里搭了几根架子抹上菜油润滑,然后动用上千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船一路送进了皇宫。

失去挚爱的人都有一种矛盾而奇妙的心理,一方面,乾隆封存长春宫,运回大船,为的是能够时时凭吊爱妻,另一方面,他又怕极了触景生情。

富察氏死后,乾隆一共四次南巡经过济南,却都没有踏进城门一步,1765年,富察氏死后17年,皇帝第四次路径济南时终于在诗里道出了不进济南的缘由:

“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日百悲生。”

丧妻之后,乾隆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 ,原本那个精明强干的少年天子开始变得迟钝,有时刚刚讲过的话就会忘记,好多次起身走到书柜前却突然忘却自己要找哪本书,本来那个一觉睡到天亮的乐天派居然也开始失眠。

“我曾经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后来才发现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村上春树

这些惨状可能会令大家看的我见犹怜,但除却“可怜”,丧偶期的人往往还会对他人展现出乖张暴戾的一面。

尤其当这个人拥有绝对权力。

皇后丧礼上,乾隆发现大儿子与三儿子“表现的不够悲伤”,随即痛骂了他们俩一顿,还一并剥夺了他们的皇位继承权,长子永璜直接被骂出了抑郁症,两年后就死了。

葬礼过去一个月后,皇帝翻看翰林院制作的皇后册文,发现满文中的“皇后”被错译成了“先太后”,于是勃然大怒,将分管翰林院的刑部尚书阿克敦(正部级)直接斩首。

这实在是无理取闹,大儿子没他那么悲伤,因为富察氏毕竟不是他亲妈,阿克敦没他那么仔细,因为富察氏毕竟不是他的爱人,但丧偶期的人,大多有这种不可理喻的心理。

失去亲人可能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如果找不出一个人为亲人的死亡负责,那更是痛苦的极致,因为所有的悲伤与愤怒都没有地方寄托与发泄。

荷兰有个著名的足球教练范加尔,他与结发妻子恩爱有加,没想到当人到中年时,夫人却因为绝症而死。

他本人从小就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因为这次丧妻,他当即放弃了信仰,还撂下了一句狠话:

“如果有上帝,他应该先学会尊重人。”

前段时间的电影《三块广告牌》中,那位母亲就是因为找不到杀人凶手,然后开始折腾尽职尽责的警察们。

在乾隆内心深处,一定有一块不可触及的禁区,那便是,如果当年他坚持所有人先留在济南为皇后看好病再走,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这个假设一定反复萦绕在后半辈子的乾隆心中,挥之不去。

我时常想,如果是一对普通夫妻,大可以在济南城想呆多久就呆多久,直到夫人康复为止,但看似拥有绝对权力的乾隆却不能这么做,一个人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如果耽误了回京可能一并耽误朝政,耽误了天下苍生,这么看,皇帝与皇后倒像是被权力裹挟的一对囚徒。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对富察氏的怀念,贯穿了乾隆皇帝的整个后半生。

开头说过,乾隆没什么艺术天赋,写出的诗大多不敢恭维,但也有少数几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佳作,这几首特例都绕不开他的亡妻。

富察氏死后,乾隆在太后多次催促下,不情不愿的又册封了新的皇后,虽然新皇后乌拉那拉氏对皇上同样也无微不至,但他对这位新人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可以想见,皇帝与她后来基本也是无性婚姻,备受冷落的新皇后终于在1765年(富察氏去世17年后)与乾隆爆发冲突,随后被打入冷宫。

“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乾隆在这首诗里引用了汉宣帝“故剑情深”的典故,令我想起王力宏的一首情歌《白狐狸》:

“亲过她的嘴唇,却不像情人…

他转身,突然遇见白狐狸…

逃不过她的眼睛,美丽又神秘…

我不要别人代替她…”

皇后去世不久,独眠的皇上又一次梦见爱人,醒来写道: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

晚年的乾隆自封为“十全老人”,除了文治武功外,他最爱炫耀的便是自己的长寿,但80岁那年他又一次悼念富察氏时却写道: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他是在对富察氏说,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等我们地下相聚了再慢慢讲给你听,如今我越来越老,唯一安慰就是能早点见到你,就算自己真活到100岁,也只剩20年就能和你重逢了。

1795年,85岁的老皇帝又一次为富察氏扫墓:

“齐年率归室,乔寿有何欢?”

意思是没有你的陪伴,我活的这么久又有什么意思。

三年后,富察氏去世51年后,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闭上了双眼,这对神仙情侣终于又一次在地下相逢。

(END)

我的微信号:sirtaiji

加的标明知乎,通不通过随缘

参考文献:

《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张宏杰

《清史稿》,赵尔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乾隆:人生大赢家的悲惨一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