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名作】: 雍正王朝

1背景

雍正王朝的故事可以分成上下部看,上部主要内容是九子夺嫡,胤禛如何当上皇帝,具体而言还可以进一步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胤禛表现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部分是埋伏下了种种边患(十四阿哥西北用兵)以及吏治问题(任伯安)的伏笔,还有一部分是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下部的内容主要是胤禛继位之后面临的问题,其实还是前面三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整顿吏治,另一方面年羹尧用兵西北,再者还要应付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继续PK八王党并且赐死弘时为乾隆继位扫清障碍。

雍正王朝塑造的皇帝,跟普通人认知不太一致,不是那种三宫六院,也不是生杀予夺——这是当皇帝的权利的一面,剧中更多的是表现当皇帝义务的一面,当皇帝固然享受很多权利,可是也要牺牲很多东西,包括亲情、自由、健康甚至到了有国无家的地步,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甚至是那种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无力感。剧中的雍正皇帝可以说是被活活累死的,而累死他的恰恰不是什么不共戴天的仇家对头,而是身边上下其手的官僚集团。皇帝依赖官僚集团治理天下,也因此受官僚集团的反制。官僚集团只考虑自身的眼前的利益,而雍正作为皇帝需要考虑大局、考虑长远利益,二者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不可调和的,哪怕是雍正这样雄才大略懂得刚柔并济的强势帝王,都免不了惨淡收场。

2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江南赈灾。康熙晚年黄河发大水,因为看国库空虚,所以雍正临危受命去江南募集赈灾款项,启用田文镜对抗江南任伯安为首的官僚集团及其麾下盐商,并且利用截获的八王爷信件敲打,逼迫盐商捐银200w两用以赈灾。回京途中路过刘家庄,同任伯安麾下的刘八女发生冲突并悻悻离去。

第二个故事是追缴国库欠银。赈灾的问题暴露出国库空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康熙下令追缴国库欠银。一翻明争暗斗之后雍正接下这一艰巨任务,调用田文镜打头阵。结果阿哥们以及朝廷官僚集体抗命。雍正亲自出面游说太子,太子在幕僚建议下卖官还债。田文镜追债过程中,老臣魏东亭悬梁自尽。官僚借机起哄被雍正打压,康熙更是亲自出面安抚老臣,提出从大内拨银替他们还债,结果康熙出面各打五十大板,此事不了了之。

第三个故事是太子失宠。卖官一事再一次暴露太子的无能,康熙对其大为失望。之后发生张五哥冤案,追查过程当中刑部被任伯安买通为其弟弟任季安顶包。张五哥妹妹阿兰找到十三阿哥,并同雍正商量反馈给康熙。康熙震怒之下调查,发现太子执掌的刑部是幕后主使,再次对太子失望。之后康熙去行宫狩猎,期间发现太子同皇妃郑春华私通一事。八阿哥一党火上浇油,让十四阿哥伪造太子书信调兵制造太子作乱的假象,康熙震怒之下废黜太子。

第四个故事是太子复位再被废。第一阶段是争夺太子位子。回到京城后康熙下令百官举荐新太子。八爷党开始造势甚至雇佣道士唱双簧。另一边雍正同十三阿哥反而举荐废太子以退为进得到康熙赏识。佟国维出面为八阿哥争取遭到皇帝打压,阿哥们更是为太子一事大打出手。康熙宣布复位旧太子并让其监国,自己再次南巡。第二阶段是争夺《百官行述》。太子复位后打压八阿哥党羽。任伯安派人联系太子党,试图献上自己整理的《百官行述》(记在朝廷官员丑事)争取太子信任。雍正得到消息后派年羹尧火烧刘家庄杀死任伯安等人,并利用逼供得到的当票去当铺取《百官行述》,结果任伯安同当铺老板约定要本人才能提取。十三阿哥献计,让雍正家仆假扮山西商人将府上的东西典当给当铺,十三阿哥则假借追查赃物的名义搜查当铺得到《百官行述》。雍正邀约阿哥们以及张廷玉等中书省大臣,当着众人的面将《百官行述》烧掉。第三阶段是太子作死。太子给任伯安的书信被八阿哥交给康熙,太子感到自己大势已去,为此想要拼死一搏,趁康熙回京之际兵谏,结果被老谋深算的康熙轻易摆平京城内外的乱军。太子彻底被废,十三阿哥因为帮着释放郑春华遭到牵连,关入宗人府,但是在隆科多的安排下同阿兰同居。

第五个故事是争夺皇位。西北发生叛乱,先前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朝廷准备再度派军,八阿哥一党派出十四阿哥抢夺,没想到雍正放弃争夺。十四阿哥在八阿哥等人充裕的后勤支援下连战连捷得到康熙赏识。八阿哥派人掣肘,没想到十四阿哥技高一筹再次伪造八阿哥书信策反负责监视的鄂伦岱,并且派鄂伦岱献上寿石为康熙贺寿。八阿哥掉包成死鹰在寿宴上献给康熙,几个阿哥发生争执将康熙气晕。康熙并未深究死鹰一事,反而暗中写好遗诏,并提拔隆科多任任九门提督提防叛乱,临死之际传位给雍正。八阿哥一党不服发生争执,雍正在十三阿哥以及隆科多兵权的拥护下继位。十四阿哥返回京城,路上救下落难女子乔引娣,并且怀疑康熙传位给自己而同雍正发生争执,赌气不理朝政。

第六个故事是催收库银欠款。雍正继位后开始整顿弊端,追缴官府欠银(类似追缴国库欠银)。隆科多举荐诺敏出任山西巡抚,在隆科多的串联下,诺敏同山西地方官员合伙诈骗,用从商人借来的银两充当库银蒙混过关,甚至得到雍正天下第一巡抚的褒奖。田文镜路过山西发觉异样,上书之后被雍正委派核实山西库银,结果陷入困境。雍正又派刘铁成为钦差前去督办。在邬思道的指点下,田文镜揭穿诺敏等人阴谋,雍正震怒并在权衡利弊之后认错。

第七个故事是科举舞弊。雍正深感官僚集团腐败,想要补充新鲜血液为此举办恩科,张廷玉弟弟张廷璐担任主考、李绂担任副主考。结果李绂走访过程当中发现有人售卖考题,题目全中,为此想要叫停考试被张廷璐阻止。无奈之下李绂找到雍正近臣李卫,李卫带人马搜查考官结果发现几人舞弊。原来这几人是张廷璐夹带进来。至于售卖题目一事则追查到三皇子弘时而叫停。点是后刘默林因为为名妓苏瞬卿叫好而遭到朝臣诋毁,雍正力排众议将他补录为探花。刘默林也为苏瞬卿赎身,两人一波三折终于在一起。

第八个故事是年羹尧起落。西北边患再起,年羹尧带领大军稳扎稳打围困青海。年羹尧越来越跋扈,不断催要军费跟粮草,几乎将国库掏空。雍正派几个大内侍卫去监军也被年羹尧软硬兼施收买。邬思道为田文镜押送河南粮草前去,指点迷津后年羹尧大破叛军,回到京城后收到雍正褒奖,但是愈发跋扈。重回西北之后,雍正为了监督年羹尧派孙嘉诚监军,但是被年羹尧杀掉。雍正忍无可忍,派图里琛前去传旨将年羹尧免职,由副将接管帅位。年羹尧回到京城后死性不改,被连贬十八级到看大门的岗位,最后被李卫赐死。

第九个故事是一体当差跟摊丁入亩。雍正的两员得力干将田文镜、李卫出任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分别试行一体当差跟摊丁入亩。雍正微服私访给田文镜撑腰。另一边李卫摊丁入亩同样遭到江苏官僚的抵制,李卫利用官僚制造的冤案将其扳倒,震慑地方官僚之后强行推行新政。

第十个故事是整顿旗务。雍正病重,十三王爷前去劝说十四王爷辅佐雍正被拒绝。雍正大怒之下将皇陵太监重点是乔引娣带回皇宫,同时拨给旗人田地让他们耕种,甚至亲自下地种田以做表率,可惜收效甚微,后来旗人甚至觉得雍正命不久矣,将田地变卖。同时田文镜的一体当差遭到抵制,甚至出现河南生员罢考,雍正派弘历前去调查,结果发现一体当差成效显著,但是一体当差触及文官集团利益,清流官员以李绂为首弹劾田文镜被雍正打压。

第十一个故事是八王议政。八王爷想要利用弘时翻盘雍正,提议让八旗旗主进京整顿旗务,雍正表面答应暗地提防。八旗旗主进京之后接管丰台大营并且同隆科多密会利用九门提督兵力取代御林军。在御前会议上八王爷等人提出八王议政要分割雍正权力。张廷玉指出八王议政理论不足,另一边十三王爷得到弘昼的消息而出面接管丰台大营,将隆科多等人拿下。八王议政被平息,弘时奉命抄家。之后雍正发现隆科多被人暗算,背后牵扯出弘时。为避免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雍正赐死弘时,将皇位传给弘历(乾隆)。

3赏析

3.1以全剧奉一人

如果看完雍正王朝印象最深的地方,应该就是雍正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了,先是皇子、后是皇帝,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快意恩仇,跟兄弟明争暗斗,跟族人明争暗斗,跟中央官僚明争暗斗,跟地方官僚明争暗斗,跟边患……明斗……甚至跟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年羹尧也要明争暗斗。如果不是有李卫、年羹尧、张廷玉几个多少帮着分担压力的,几乎就要沦为一个人单挑各路人马的孤家寡人了。皇帝应该是最有权势的人,结果反而处处掣肘,各种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最悲哀的是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人,到最后甚至活活累死,结果非但没有博得尧舜禹汤这样人人传颂的令名,天下人甚至恶语相向(田文镜:何其相似乃尔)。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情境,你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另一个人好——货真价值的不是自以为是的那种,你自己捞不到一丝一毫的好处,到了把自己累死的地步,那个人非但不领情,反而不理解甚至埋怨你、攻击你,换了你你会怎么想?至少我个人头一个映入脑海的反应就是:何苦来哉。

雍正王朝像是金庸小说那样的独角戏,几乎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为主角而存在的,队友是主角意志行为的延伸,而对手则是主角意志行为的对立面,反衬主角的存在。只不过雍正王朝不是爽文,一路有惊无险打怪升级,主角克服千难万险之后名利双收。剧中的雍正帝其实并不怎么讨人喜欢,驱动他行为的与其说是为了酒色财气功名利禄,倒不如说是责任感、使命感,就像是一个人工智能,意识到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再这样下去覆亡无日,所以倾其所有去力挽狂澜,甚至不惜做到有国无家的地步。这种人不讨人喜欢,甚至惹人厌烦,哪怕甚至知道他们的对的,也喜欢不起来。讨人喜欢的是康熙这种宽厚仁慈的人物,十三阿哥那种肝胆相照的人物,八王那种八面玲珑的人物,甚至十四阿哥这种性情偏狭的人物也会有特种的受众群体喜欢。雍正却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行事基于理性判断,而不是为了讨人喜欢。重要的不是讨人喜欢,而是把事情做好,如果人人都只想着如何讨人喜欢,那问题会自行消失吗?该做的事情由谁来做?

3.2复杂清晰同时主题明确的故事

如果一言以蔽之,雍正王朝的主题其实就是雍正帝跟官僚集团的斗争,他最大的对手不是黄河,不是边患,不是曾静这样的反对势力,恰恰是理论上应当执行他意志的官僚集团。因为雍正考虑的是王朝长远利益,而官僚集团考虑的是个人眼前利益,虽然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参考明末官僚的下场),但是绝大多数的官僚目光短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或者说哪怕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觉得有别人去解决,不是他们考虑的事,包括李绂这样所谓的清流。何谓清流?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可以涉险行事(科举舞弊,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他举报问题的阻碍不过是个区区的张廷璐),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虚与委蛇(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就像是我家里真有一头牛的笑话一样,家里没有牛的时候可以大谈贡献,家里真有牛的时候就严词拒绝。从只考虑自身利益这个角度而言,八王党也好、李绂也好、诺敏也好其实跟年羹尧、任伯安之流没什么两样,只考虑自身眼前利益,不顾王朝死活。从雍正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祸害,他毕生的努力也是在扫除这些祸害延续清王朝的国祚。

在这一主题的统摄下,可以明确思路如何安排故事。比如西北用兵,重点描述的从来不是前线将士冲锋陷阵,而是军需粮草供应这样的后勤工作,重点描述的是国库空虚几乎难以为继,而国库为何空虚?上有王族、满人这样的原生特权之流,中间有李绂、诺敏这种邀名于世不顾国运之辈,下有任伯安刘八女这种搜刮民脂民膏之徒。其实雍正王朝并没有一条明确的故事线一以贯之,就像火影忍者那样围绕着宇智波斑的阴谋展开,整体结构上更像是主题统摄之下的一个个单元剧,只不过不同故事之间并非割裂,而是早早埋下伏笔使得故事衔接环环相扣。这样看来逻辑上是能够自洽的,比如科举取士单独拎出来像是独立的,但在剧集背景当中,实则是为了提拔人才确保雍正的意志得到执行,提拔的王文昭、刘墨林也实打实的派上用场,弘历调查田文镜一事让刘墨林出面顶岗,王文昭则在八王议政的僵局上率先出招破局。除此之外居中埋伏下一切贯穿始终的故事线索或者是人物,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在剧情展开的时候不至于显得突兀,黄河、国库空虚、田文静、李卫就是这种元素。

4多余的话

很久很久很久不看国产电视剧了,没想到还有这么精彩的剧集,让我感叹原来内地也可以拍出好的电视剧来,而不是只有霸道总裁爱上我、手撕鬼子这种。演员说话还是慢吞吞的,很多时候还是感觉磕磕绊绊的有点出戏,不像美剧那样不管剧情怎样至少演员表演这块无可指摘。不过在《大明王朝1566》那里,这个短板也补上了,至少表明内地也可以拍出来几近完美的神剧。《大明王朝1566》的剧情更加紧凑,尤其是前半部分倒严,严党跟清流见招拆招你来我往环环相扣,从观影效果而言更胜一筹。但是重温了《雍正王朝》之后,如果说制作水平肯定是大明王朝更胜一筹,但是单就剧本或者是故事而言,倾向于认为《雍正王朝》棋高一着。

大明王朝胜在紧凑,在一个平面上你来我往不断推进,一个阶段的事情往往结束了就是结束了。雍正王朝的故事更加复杂,各种伏线错综复杂。主线来说,雍正跟八王斗到最后(争权),皇帝跟官僚集团斗到最后(夺利)。主线之中还搀杂着八王跟十四阿哥之间的离心离德,雍正跟十四阿哥之间的兄弟阋墙,十三阿哥自始至终的鼎力相助,在雍正登基还有八王议政这样的决定性场合发挥作用;张五哥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从江夏镇露面到冤狱平凡再到晋升大内侍卫到最后替救命恩人十三阿哥守灵;隆科多从小六子一步步升级到狱卒、九门提督、尚书房、军机处,到最后一败涂地;百忙之中还分出来乔引娣这样一个故事线,从十四阿哥到四阿哥,做了雍正的见证者;还看在红楼梦的面子上想法子让曹雪芹露了个脸。

其余的支线或者说辅线剧情,治理黄河这个看似独立的事情贯穿始终,一开始是黄河发水需要赈灾,后面田文镜冒雨修堤雍正微服私访,再后来弘历看到黄河堤坝都感叹哪怕田文镜一百个错,修筑堤坝这个功劳就足以抵消,整个故事中若隐若现。一开始看上去无意中收的李卫、高福、翠儿、年羹尧,到后面都派上了用场,有了单独的剧情,甚至是这几个人物之间的互动,比如赐死年羹尧之前翠儿提及旧情。任伯安早早出场,到百官行述才算完成使命领便当退场。佟国维、年羹尧一内一外两大权臣作妖,兴风作浪结果自取灭亡。单就人物的性格刻画而言,并没有大明王朝那样出彩,徐高张三人三面,性格跃然纸上;什么九阿哥、十阿哥,除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外,到最后也没发现二人有何区别,更没有承载什么缺之不可的剧情。雍正王朝当中的人物,其重点任务不在于塑造自身的形象,而在于承载故事,当然了,雍正可能是个例外。

这么繁多复杂的剧情,整理的主从有序、按部就班甚至显得水到渠成,不管是电视剧还是长篇小说当中都不多见,我能想到的是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内容更驳杂,但是不同人物、不同故事之间并没有这么条理,当然了这并不是红楼梦的缺点。银河英雄传说故事跨度更长人物更多,但是往往是一个故事结束了就是结束了,没有那么多时隐时现的草蛇灰线。当然了,日漫当中有这样复杂的剧情,海贼王堪称典型,但是篇幅不可同日而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五分钟名作】: 雍正王朝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