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颂千年的花木兰,历史上是否有其人?为什么能代父从军?

引言

好莱坞真人版《花木兰》在影院上映,大家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但口碑并不是很好。花木兰出自于一首北朝民歌《木兰诗》,朗朗上口,被誉为是乐府双璧。作为影视作品经常被搬到荧幕上,成为了古代英雄女性的象征。花木兰虽然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但是关于历史上是否有其人以及所处的年代都备受争议。

关于花木兰所在的朝代

关于花木兰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就有很多说法。自古以来备受争议。认为花木兰生活是哪个朝代的,说法主要是北魏时期还有隋朝时期居多。

一种说法认为花木兰是隋朝时期杨侑在位期间,当时的突厥人进犯,花木兰代替父亲参军,在战场上披荆斩棘,屡获功勋。但是在这首乐府诗中的描述和史实的差距较多,而且这首《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和隋朝时间相差较远,所以真实性比较低。

认为花木兰生活在北魏时期的学者考证,花木兰是在北魏太武帝在位时,参加了与柔然之间的这场战争,为了不让军中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扮成男子替父从军。在与柔然的战争中,多次立下战功,朝廷将她封为尚书郎,花木兰将其拒绝。所以,一般认为花木兰的真实原型是在北魏时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在北魏有着“女国”的赞誉,当时的女性还不像我们以为的妇为夫纲。在历朝历代,我们公认唐朝的女性地位算是高了,北魏时期的女性相比还要高。当时的女子参军的现象是常见的,像花木兰这样的巾帼女子还不止她一人。

花木兰生活在北魏时期

通过《木兰诗》还能不能具体追溯到北魏的哪个时期呢?有学者认为,花木兰参加的这场战事是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与当时的柔然人展开的一场战争。早在北魏建立的时候,柔然人就经常进犯。在拓跋焘即位后,将原来守的战略方针转为正面对抗。

在公元424年到公元449年的这段时间,太武帝拓跋焘就曾多次率领军队进攻柔然。尤其是在公元429年的这场这场战争,拓跋焘在向柔然进军,虽然没能彻底消灭柔然的全部势力,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柔然大受打击。在以后的多年时间里,太武帝就继续发动了多次战事,柔然的首领被迫与北魏交好。

为什么会将花木兰所在的时期锁定在北魏时期呢?这首乐府诗中多次提到了“可汗”。“可汗大点兵”以及“归来见天子”这都是对当时首领的称呼。可汗这样的称呼最早在当时的柔然时期就开始有。

这样的称呼与天子还画上等号,不仅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又兼具中原对君主的称呼。北魏的拓跋焘就是一个接受了中原文化熏陶的鲜卑人,也是出自于少数民族,这样就说得通了。

在内蒙古出土的嘎仙洞遗址中,就有北魏太武帝时期的铭文碑刻,其中就有就有“可寒”这样的字样,因为是少数民族语言,我们现在翻译成中文就是可汗。

花木兰的身份就可以推测出是北魏的鲜卑人。建立北魏的鲜卑人原来是一个游牧民族,后因为气候突变,就南下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渐渐的吸收了中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化。

在拓跋焘这个时期,汉化的程度还没有孝文帝这么彻底。还是保留了这个时期的很多传统。在少数民族鲜卑人的传统中,不像中原地区需要大量的男子来种地,所以女性的地位远远没有那么低,所以花木兰就有从军的资格

从《木兰诗》中观察历史细节

《木兰诗》中的具体细节也可以证明这点。其中提到了“暮至黑山头”,这个黑山就是在内蒙古的黑虎山,具体位置是在现在的呼和浩特的东南地区。

另一句“燕山胡骑鸣啾啾”燕山就是在内蒙古的燕然山。王维的“都护在燕然”,其中的燕然就是这个地方。在公元429年,拓跋焘就就曾向黑山进发,向北度燕然。其中的大致的历史史实也就对上了。

最开头还有这么一句,花木兰还没有出发的时候在市场上购买骏马,鞍头,长鞭。不少人心中就有疑问,既然花木兰出去打仗,为什么还要自己购买武器呢?这就要牵扯到当时的军事制度,那就是世兵制。

世兵制是一种民户分离的军事制度,也就是当时的国家职业兵与普通的百姓户籍不同。这些有兵籍的人,就可以将自己军人的身份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所以花木兰换成扮成男孩,或者说尽管以女子的身份也可以去当兵。

世兵制下的军人的福利比普通的老百姓要好,不仅不用缴纳沉重的赋税,也不必再服劳役。不用打仗的时候就可以在家种田。既然待遇可以,所以在打仗的时候,国家就不会配备武器,需要自己添置。既然花木兰能买起这么多的装备,这也说明花木兰的家里的经济条件确实不错。

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尚武,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当时的女子习武的风气是比较兴盛的,当时的李波小妹子,尔朱荣女儿等武艺高超。所以在遇到战事的时候,像花木兰这样的女子就会挺身而出,并且不在少数。

结语

所以说,花木兰的事迹的广泛传播,虽然是故事虚构成分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女子的巾帼不让须眉。

也许她不叫花木兰,也许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女性结合起来塑造成像花木兰这样的形象,都是有具体的历史参考对象的。因此才会在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备受推崇。

参考文献:

郭茂倩:《乐府诗集》

王汝粥:《乐府散论》

魏收:《魏书》

曾庆盈:《“木兰从军”歌谣及北魏“天子”和“可汗”的并存》

张承宗:《魏晋南北朝妇女从军考》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传颂千年的花木兰,历史上是否有其人?为什么能代父从军?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