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传|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历代王朝将诸葛亮推为忠君的典范,文人将诸葛亮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民间将诸葛亮尊称为能呼风唤雨、未卜先知、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神祇,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诸葛亮画像

一、并非草根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诸葛亮果真是草根吗?事实上非但不是,而且背景还比较强大。

琅琊诸葛氏中最早从政者是西汉元帝时的司隶校尉诸葛丰。诸葛丰以明经为郡文学,特立刚直,专门负责监督京师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要员。后因惹怒汉元帝加上权贵的攻讦贬损,被贬为庶人,终于家中。

电影《赤壁》中,金城武饰演诸葛亮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在诸葛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叔父诸葛玄据说是豫章太守。诸葛亮姊妹五人: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还有两个姐姐。父亲去世的时候最大的诸葛瑾也未成年,姐姐们也尚未出嫁。生母去世的早,诸葛瑾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诸葛亮投靠了叔父诸葛玄。

因东汉末期战乱纷呈,诸葛亮跟着叔父诸葛玄投奔到荆州牧刘表帐下,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可见,诸葛家族到诸葛亮父辈一代虽非显贵,但也与显宦有所往来。

二、喜吟《梁父吟》

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时,“好为《梁父吟》”。梁父吟一般指梁甫吟,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歌,诸葛亮为什么对它如此喜爱呢?

《梁父吟》相传为诸葛亮所做,也有说是一首流传在诸葛亮家乡的古代歌曲。且不管《梁父吟》是为谁所做,喜欢吟唱总是有的。其歌词是: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诸葛亮隐居隆中之时,内心并不平静,他想投身政治,以早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担心轻率投奔庸碌无为的人,而使壮志难以实现,且有性命之忧。好为《梁父吟》,也许是从侧面盼望辅佐一位明主,像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事业而名垂青史。

诸葛亮舌战群儒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炎平这样点评:“诸葛亮《梁父吟》之所寄寓,一为士之道,一为相之体。盖士之处世,志在行道,而又不能无禄,故进退出处颇费斟酌,亦甚难处理适当。而牢笼制驭之术,即‘二桃杀三士’之类。士惟淡泊可以免祸,亦惟淡泊可以全节。至于为相,当为国惜才,尽其器用,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故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盖悲士之立身处世之不易,讽为相之不仁也。此乃诸葛亮碣观古今之士道与治道,有所感慨而作。其在乱世,能如此读史并观世,是其器识甚远大,而立身甚崇高也。”

三、隆中亲友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隆中时,诸葛亮的亲友圈非常“给力”。

古隆中诸葛亮铜像

诸葛玄:诸葛亮的叔父。是诸葛玄将诸葛亮从琅琊带到江南,也将他带入了荆襄名士圈。

诸葛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亮出山之前,诸葛瑾已经名声在外。

黄夫人:诸葛亮的妻子黄氏,相传名为黄月英。黄家为当地名门望族。黄氏长得不漂亮,头发黄、皮肤黑,但品德和才能俱佳,且黄氏的父亲为荆襄名士黄承彦。黄家为当地名门望族,黄承彦是黄家当时的家长,也是蔡瑁的姐夫,与同是蔡瑁姐夫的刘表有亲戚关系。这样,刘表就成了诸葛亮的姨夫,蔡瑁成了诸葛亮舅舅,刘表的儿子刘琦、刘琮也就成了诸葛亮的表兄弟。

蒯祺:诸葛亮的大姐夫。蒯家是襄阳大族。

庞山民:诸葛亮的二姐夫,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为襄阳大隐者。

庞德公:是襄阳地区声望颇高的名士,很有政治眼光,议论政治,切中时弊,常为人所叹服。刘表多次请他出山都为他所拒。庞德公善于识人,他对人物的品评在当时当地影响很大。诸葛亮人称“卧龙”,就是庞德公的赞誉,这一雅号使年轻的诸葛亮成了当地的名人。后来,在庞德公的安排下,其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两家联姻,二人往来也更为密切。庞德公对诸葛亮很器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庞德公的作用不可低估。

庞德公

司马徽:也就是水镜先生,应该是对诸葛亮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司马徽学识广博,为人清雅,德高望重,是荆川地区颇负盛名的学者,精通奇门、兵法、经学,从学者众多。学生中尤喜诸葛亮,向其尽传所学。刘备上门拜访司马徽时,司马徽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庞统:庞德公的侄儿。长诸葛亮三岁,人称“凤雏”。诸葛亮也常与庞统交往,不只因为是亲戚,也因庞统非凡的才华,二人后来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

马良:马良所在的马家在宜城,离襄阳不远。马良是当地青年中的领袖人物。马良在给诸葛亮的信中,曾称诸葛亮为“尊兄”。马谡是马良最小的弟弟,诸葛亮出山时就一同带了出来。后来,刘备在荆州建立政权时,马家给了极为重要的支持。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中,可以想见诸葛亮复杂的情感。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还有四个密友。除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的崔州平、徐庶外,还有石广元和孟公威。此四人务于精纯,诸葛亮与他们常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纵论国家大事,有时也一起游学,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司马徽和庞德公那里。

荆襄名气比较大的人士大多与诸葛亮关系密切,即使诸葛亮足不出户,其名声在众人的相互影响下,已经广为传播,所以最终引来了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成就一段佳话。朋友圈决定人生高度,诸葛亮打造的朋友圈起点很高,这也决定了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

四、“卧龙”出山

公元207年,在漫天飞雪的隆中,刘备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时年27岁,正是挥斥方遒的大好年华。当时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幕僚,并非军师。就在第二年,曹操杀向了荆州,无奈之下,诸葛亮和刘备等只能向南撤退。就在此时,诸葛亮提出联吴抗曹之策略。后与鲁肃合力促成孙刘联盟。

国画《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助刘备夺取了江南诸郡,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土地,此时,他才从一个幕僚一跃成为刘备智囊团的一员。

后来,诸葛亮在为刘备夺益州、攻汉,助蜀汉与东吴、曹魏形成三国鼎立格局,以及北伐以图兴复汉室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历史功绩虽没有《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般神话,但在历史长河中也熠熠生辉。

电视剧《三国》中,陆毅饰演诸葛亮

五、做能臣难

正如易中天所说:做能臣不易,第一要忠,第二要能,第三要大家都承认。这三点都能做到,很难,然而诸葛亮做到了。只是,诸葛亮活得好累!以下摘自《易中天解读诸葛亮》:

诸葛亮的心理压力大得很。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历来就被看作君仁臣忠、君明臣贤的楷模。尤其是那有名的“三顾茅庐”,千百年来让那些一心想出来做官又要摆一下臭架子的文人羡慕到死。实际上他们君臣之间的猜忌和防范,没有一天不深藏于心。君臣关系毕竟不是朋友关系,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时也就是最疑忌的人。因为双方相处那么久,交往那么深,知根知底,对方有多少斤两,彼此心里都有数。这就不能不防着点了。又要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兴,能不累吗?

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固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是害怕出差错啊!

书法《出师表》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使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诸葛亮曾上表致刘禅云:“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五十四岁,比曹操少活了十二年。诸葛亮的身体原本是很好的。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个伟丈夫。如非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岂能逝世于年富力强之时?诸葛亮实现了他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唐国强饰演诸葛亮

结语

诸葛亮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高风亮节 ,鞠躬尽瘁 ”,他的一生除公忠体国、文武兼备外,还谦谨勤俭,这些都是他的真实写照,其所写《诫子书》虽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散文家、文学家、书法家。

诸葛亮以擅长谋略著称。《隆中对》作为他毕生事业的出发点,蜀汉政治、军事行动的总方略,影响及于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善于治军,用兵谨慎,赏罚严明。他重视革新军械、装具,当时创制的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他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名家小传|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