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是辛丑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很奇怪,窗外还是黑的,人却早早醒来。

感觉到今天有一件事必须做——没错,写“禅说王维”。

再一看序列号,忽然心中泛起莫名的惆怅:这居然是第二十九篇。

唉,又是这个“九”字啊。

“九九重阳”,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重阳节,在当年的大唐盛世,有一位天才少年,登高遥望故乡,发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喟叹……

没错,这位少年诗人,就是王维。

王维出身书香门第,九岁丧父,十五岁独自“宦游”“北漂”。

十五而志于学。在母亲崔氏的眼里,这无疑是个懂事的孩子,可怜见的。

忽然想啊,“早熟”这个词,对于许多孩子,尤其是长子王维,浸透着许多无奈。生活的艰辛,对于瘦弱的肩膀,常常是难承其重。其实,更难承受的,却是每逢佳节的“思亲”之痛。

重阳节登高,十七岁的少年诗人王维,忽然激情满怀,“五味杂陈”的复杂情感,在那一刻,融化为诗,喷薄而出……于是,便有了这一首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说这次“独在异乡”,是王维自己的选择。那么,四五年后的王维,褪下“状元”的光环,被迫离开长安,再次“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却是一种“被选择”!

唉,这个“九”,这个“秋”,这份“情”,或许就是王维命中的“劫”:逃不脱,也躲不过!

或许诸君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性就把事情的原委,细细说道说道。

关于唐玄宗与兄弟的关系,有这样一个成语《长枕大被》,典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载文:“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弟兄同寝。”

闭目细想一下那个画面,都觉得温馨:不分君君臣臣,那么长的枕头,那么大的被子,能够容下多大的兄弟之情啊!这情啊,浓得似乎化解不开。

不仅如此,唐玄宗还在大殿里专门设五个“单间”,与诸王“更处其中”,谓之“五王帐”。

想必司马光在写这个的时候,也是感叹不已呀。

诸王中,唐玄宗最敬重的,就是大哥——宁王李宪。

这里有故事,得好好说一下。

按照常规,这皇帝的宝座呢,原本就应该是李宪的。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朝历代,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可是在唐朝,李宪却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权力,将弟弟李隆基扶上皇位。

不仅在当时,甚至直到现在,许多人直呼搞不懂搞不懂,万分地不理解啊:这是为什么呀!

那么,回顾历史,透过史实,我们都不妨来寻觅,并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这其中,究竟是老大李宪,忌惮老三李隆基的势力?

还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兄友弟恭”使然呢?

公元七一二年,唐睿宗李旦主动让位,成为太上皇。三儿子李隆基顺利登基,成为唐玄宗。

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细细品味的史实。

宋代的司马光,意味深长地评价睿宗:“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

我们来看看啊,无论是唐高宗李治,还是唐睿宗李旦,再加上太子李宪,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软弱无能。阴盛阳衰啊,所以,才有了武则天的崛起。

史学家认为,在武则天的威压下,李旦虽然暂时坐上了皇位,也只不过是没有权力的傀儡,一言一行皆得受武则天的控制。

后来,李旦被废,连带着李宪也失去了太子之位,他们的身份待遇,可谓是一落千丈。

没想到,正是因为生活的事事不如意,所谓“患难见真情”,这才使得一家人觉得,需要“抱团取暖”啊,于是,彼此感情越变越好。

回头一看啊,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由于老大李宪的“主动让贤”,老三李隆基非常顺利地得到了皇位。所以,唐玄宗是打内心感激自己的兄长。

具体表现,在李宪面前说话或者写信时,李隆基的自称,从来不是”朕”而是”弟隆基”。其中意味深长,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他对“手足之情”的重视。

史料记载,李宪去世后,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其为”让皇帝”,极尽哀荣。

据说,出殡当天,唐玄宗还派人送去了天子服饰和亲手写的祭文,给了这位“大哥”,足够的威仪体面。

现在看来啊,在李宪的一生当中,虽然没有亮眼政绩,但其主动“让贤”,却赢得了无限荣光,也算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

当然,许多人并不这样看。权力多重要啊!要这些“虚荣”干什么?

我无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后来的“安史之乱”,在许多人的观点中,唐玄宗李隆基贪恋美色,贻误朝政,绝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唉,此一时彼一时啊。

通观唐玄宗的一生,不难得出结论:年轻时的李隆基,英明神武,志向远大,绝对是治世明君的典范之一。

历史证明,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大唐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出现了“开元盛世”。许多人感叹,那才是真正的盛世之景。

史书记载,在这一时期,与大唐交往的国家,达到了两百多个。日本曾派遣使臣,到达长安十五次;东罗马帝国派遣使臣,到长安七次;阿拉伯帝国,三十六次派出使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长安城和睦相处,各种宗教信仰在大唐并存。

而在同一时期呢,欧洲正在因为种族的不同,而互相讨伐攻击,血流成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公元八世纪上半叶,当异教徒的血,染红欧洲大地的时候,在东土大唐,统治者和他的臣民,却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不分族别、不分贵贱,包容着来自各个国家的人。

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只有大唐才达到了这样的状况。“开元盛世”,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比王维小十来岁的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忆昔》,就是描写了这一时期最美好的样子。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的意思是说啊,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百姓的农业丰收,粮食充足,储存粮食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

这些现象,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好,百姓生活富裕充足。

话题有些跑远了,扯回来。

还是来细说李宪“让位”的原委。

跟老三李隆基比起来,尽管身为老大,李宪自比“逊色甚多”,况且自己“志不在此”,还不如“顺水推舟”,把位置让给更加合适的人选。

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这里得交代一下历史背景。

在”唐隆之变”当中,李隆基是绝对的主角。

李隆基雄才大略,临危受命,精心谋划,果断铲除了韦后势力、武氏集团,为李唐政权的稳固,立下大功。后来,李隆基又平定了太平公主的“反扑”,居功至伟。

相比之下,李宪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为君者”的过人之处。换句话说,除了这个“嫡长子”的身份外,李宪别无所长。

当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以后,李宪原本应该被立为太子,但在朝堂当中,却是李隆基的呼声更高。

就这样,朝中大臣渐渐分成了两派。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唐睿宗李旦更是左右为难:一方面,李宪身为嫡长子,是当之无愧的皇太子人选;另一方面,李隆基手中握重兵,才华出众,如果不立他为太子的话,很可能祸事重演。

历史上,像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悲剧频发。

这、这、这,该如何是好?

朝廷内外,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眼见“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李宪主动站了出来,将太子位让给弟弟李隆基,完美地解决了所有人的困扰。

李宪是这样说的:”若是国家安宁没有祸事,自然要遵循立嫡立长的规矩。但若是国家境况危急,就应该让位给有功劳的人,否则四海之内皆失望。”

瞧瞧人家这格局,大智慧啊!

就这样,李隆基顺利得到太子位,并且,不久后登基为帝。

李宪后来获封宁王。

宁王李宪与王维的关系,也非同一般。王维的一首《息夫人》,曾帮宁王解了“生活”大围,使其赢得“贤王”的美誉。

相比宁王李宪,岐王李范尽管才华横溢,为人处世,则显得大大咧咧。

且说这一日初秋,岐王忽然来了兴致,在岐王府大摆筵席。

为了娱乐,岐王还请了朝廷的太常卿和太乐暑的官员,让他们率宫中的伶人,前来奏乐、舞蹈、表演助兴。

酒过三巡,处于微醺状态的岐王,忽然脑袋发热,点名要看“黄狮子舞”。

众人大惊,皆说不可,这是僭越,是根绝不能碰的“红线”啊!。

岐王却不乐意,执意坚持……

众人就把目光投向了王维。

王维虽然品级不高,但是,作为太乐丞,他是这些伶人的直接领导啊。

当时,王维坐这把交椅,才八个月,似乎刚刚坐暖,还没有热乎。

突然被架在“火堆”上了,怎么办?

大家都不表态,其中就有王维的主要领导;岐王呢,又是自己这么要命的“铁哥们”,且是当今圣上的御弟!

王维为难了……

唉,这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选择的结果,想必诸君都已经预料到了……

事实是,不久以后,发出喟叹是王维的弟弟王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古兄弟情,情同手足,却一言难尽:帝王之家,有之;寻常百姓之家,也有之!

此刻,天早已大亮,还飘起了雨。

我无语,只得搁笔再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