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刘邦是魏国人?是楚国人?

著名历史学家杨宽所著《战国史》,记载丰县属于魏国方舆郡。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所著《江苏通志稿》同样认为:“丰为魏县,汉高故里。”

根据《史记》《汉书》推测,刘邦更倾向于魏国,因为少年时代就往魏国跑,一生的偶像是魏国人魏无忌。刘邦祭祀祖先的时候梁巫祭祀天字级别的天,地,堂上,最次的荆巫祭祀堂下。堂上就是宫殿之上,代指宫殿或者里面的人,堂下代指仆人。

还有重量级人物认为,刘邦出生在大梁。

为什么说是重量级呢?

因为他们能接触到最直接的证物,也就是出土的文物,肯定出土的文物中有国家机密文物,对外不开放,但是他们能看到,所以才敢说刘邦出生在大梁!

由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馆长的李朝阳和咸阳博物馆馆长的王晓谋于2005年1月合著了《汉代雄风·汉高帝与长陵》一书,书中亦指出:“刘邦出生在魏国大梁”。这与刘邦以梁巫为首祭祀天地和堂上互为印证。

李全华教授原是岳麓书社的高级编审,由他点校的《史记》、《红楼梦》等都热销全国,得到学界一致称赞。最近几年,他潜心研究《史记》,在《史记疑案》中也指出刘邦是魏国人。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陈苏镇先生的《春秋与汉道》一书里面提到:“刘邦当生于魏之大梁一带。”

日本史学家佐竹靖彦认为,在魏国大梁与刘邦所在的丰沛地区之间,有着人口流动和江湖网络的强力纽带,源自魏国一系的关系网,可谓汉朝建立的基石。

另外《史记》、《汉书》、《战国策》、唐代《括地志》等大量文献都记载丰县在战国晚期属于魏国,是凿凿信史。退一步说,即使秦末的几年间丰县属于楚,而此楚与战国的楚则不是一个概念了。那些认为刘邦是楚人的,就只会说刘邦爱楚国歌舞诗歌,这点等于没说,今天迷韩剧,日剧,美剧的那么多,不过是我们吸收外国优秀文化而已,绝不可以说因为这点我们都变成外国人了。

刘邦本人是魏人,创业核心人员基本上是魏人。换句话说就是他的朋友圈都是魏国人,或与魏国人关系非常密切。只有是魏国人,而且是魏国有头有脸的人,才能吸引这么多魏人在自己身边。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其他六国的地盘也同样是这样,楚国人推举义帝,跟着项梁项羽,项羽手下的五大将且、英布、季布、钟离眛、虞子期(有人认为是虚构的人物)哪一个不是楚人?!包括楚国人韩信首选也是跟着自己国家的项羽,只是在项羽那里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借着老师是魏国人魏缭子的关系,去找了刘邦。

齐地人一部分跟着田安,一部分跟着田都,还有一部分跟着田市。

赵地人跟着赵歇。

魏国人一部分跟着魏咎,魏豹,一部分人跟着刘邦,刘邦到底是谁?!

韩国人跟着韩成,包括韩国人张良,一开始也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韩国,又因为恩师是魏国人黄石公魏辙,他也很亲近刘邦。

那个特殊的年代,很难想象各地的魏国人不约而同地都跟着一个毫不相干的楚国人干革命。

这又不是孤例,试问500年前的朱元璋是这样吗?朱元璋身边也是极度有区域认同的。

韩信和张良虽然不是魏人,百度他们的老师,可知他们都是魏人啊。

如果是楚人,那么他周围聚集的是楚国人才对。如果是楚人,他的精神偶像就应该是春申君,而不应该少年时就往大梁跑,也不应该把魏无忌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导师。更应该给楚王安排人守墓。

刘荣—刘邦的爷爷,魏国陪都丰邑的长官,按照我国籍贯的规定,刘邦的籍贯是出生时祖父的居住 地来说,刘邦是魏国人。少年是常往大梁跑,以及一生的偶像是魏国人魏无忌,可以断定没错。

刘邦—魏国陪都丰邑人。同理刘交也是魏国人。精神导师是魏国无忌。汉朝宗室刘向有家谱,并且写进了官方的汉书里。

吕公—名文,字叔平,战国时期魏国单父县人。百度晋国吕氏,我们知道大多出自魏姓小宗的魏琦和魏相。

同理吕雉,吕泽也是魏国人。其实吕泽也拉起了很大队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刘邦列的功臣表里好多都是吕泽的部下,而且有近30%的封侯者是他曾经的部下,然并卵,都不给传。

由于吕后专政,好多关于吕家的史料都被删除了。

吕公是魏国人,那么他也大概率是魏国宗室小宗之后。晋国时期,当魏国还是大夫的时候魏氏小支有魏錡,魏相,就是写下奇文《绝秦书》的吕相,从那时候起,知道前225魏国灭亡,这一支吕氏在晋魏繁衍了400年。

萧何—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是魏人。

韩信—是战国楚国淮阴人,但是他的老师据说是魏国的尉缭子。尉缭子魏国大梁人(今开封尉氏县)人,因为自己是楚人,肯定要先加入楚军阵营,无奈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用计谋,直接干,霸王硬上弓,简单高效,直接干翻40万秦军精锐。韩信灰心失望,想起自己还有老师的推荐信呢,于是去找了魏国人刘邦试一试管不管用。

张良—是战国韩国人,但是他的老师是魏国人黄石公魏辙。学了兵法拿着老师的名片就去找刘邦了。

陈平—是战国末年魏国户牖邑(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刘邦的军监兼情报局局长。

张耳—是战国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刘邦小时候跟着他反秦。张耳是无忌的门客,刘邦觉得张耳就像自己亲人一样,于是约定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耳是张仪的曾孙,而张仪据《吕氏春秋》上讲是魏氏余子,也是魏国宗室小宗之后。

灌婴—组建刘邦的骑兵部队,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战国七雄时,河南分属于几个国家,主要分属于韩、魏两国,韩国:主要领土在河南省中北部,魏国:主要领土在河南省东部(主要在开封、商丘、周口等地),楚国:部分领土在河南省南部(主要在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地),秦国:部分领土在河南省西部(主要在三门峡一带)。

周勃—魏国人,有人说了周勃不是沛县人吗?沛县属于楚国啊,其实他是从卷县搬到沛县的,和吕公一样是来找组织的。而卷县本是战国魏邑,秦置县。

郦食其—是战国末期人,魏安釐王在位时生于魏国陈留高阳。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天,得知陈胜和项梁相继起兵,隐匿不出。刘邦攻打陈留时,立马率众跟随。我们看到他等待就是魏国人。郦食其稳健不如萧何,战略眼光不如张良,机智不如陈平,但是辩才很好,刘邦的合纵成功,他功劳甚大。

魏无知—魏无忌孙,负责给刘邦挖人才。被封为高良侯,就因举荐了陈平就能封侯吗?功不显而能封侯者,很可能是近臣。

魏无忌—说他是刘邦创业成功的精神导师都不为过。

战国末期军事家,政治家。

情报特务专家。

预言家,史记上记载他告诉魏王,魏国灭亡的方式是水灌大梁!魏王不信,而魏无忌是有准备的,那就是为刘邦在距离秦国最远的地方,提前建好了魏国人的避难场所,魏国陪都丰邑。

超级巨星,四大天王之一。后世粉丝一大堆,比较有名的有刘邦,司马迁,李白,杨坚,还有近代梁启超,徐世昌,当代陈毅陈老总为他觉得惋惜,说他醇酒与妇人,不能自为计。

性情:豪爽,爱结交朋友,喜好施舍,慷慨豁达,美女美酒,这些性格特点,二人何其相似。

用人识人:知人善任,侯嬴不过是个看门的,朱亥是屠狗的,毛公是赌鬼,薛公是酒鬼,而魏无忌竟能看出这人是有大才能的人,他怎么做到的?而刘邦的知人善任更有名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你看刘邦更厉害。

不拘一格:用人不拘一格看似简简单单,但是真的要做到没有偏见的对待人才还是很难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经历,总有些喜好和偏颇,魏无忌却没有这些条条框框,只要是能人,不关你事贵族书生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接纳。刘邦也是这样。

兵法流派:刘邦善于合纵制敌,喜欢大迂回包围,而魏无忌是这方面的翘楚,领着一帮杂牌军,没有一支是自己的嫡系,于战国末期还能暴揍强秦,而且还是两次!后一次对方主将不可谓不强,那是名将蒙骜呀!结果就把蒙骜包了饺子,要不是秦军勇猛,那就是大歼灭战!就好像当年咱们在韩战中,把机械化美军包了饺子,他们一样能突围一半人。末期的秦军是何其强,看六国灭亡速度就知道了。

善于纳谏:唐雎说信陵君,魏无忌虚心接受。以及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可见他从谏如流。刘邦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更是从谏如流!

此外一干出生入死的兄弟也大多是丰邑人。比如卢绾等人。赶车的夏侯婴,在这里我猜测他是魏无忌的门客中驾车高手的后人,当年刘邦从邯郸一路到了丰邑,想必就是夏侯婴老爹的功劳。屠狗的樊哙,力大无穷,是不是朱亥的传人呢?

其一,刘邦是魏国贵族之后,爷爷刘荣当年携巨款去丰邑建陪都,成为魏国陪都的长官。

其二,刘邦的创业团队最关键的人,或是魏人,或与魏人有关。魏国人吕公把闺女嫁给他是为了反秦,简直就是天才风险投资家吕不韦的翻版。搬到沛县就是去找组织的。

其三,刘邦去寡妇家白吃白喝,不用掏钱。史书特别是竹简时代,都是惜字如金,因为多一个字要费很大功夫,而史记却详细记载三位著名的寡妇,曹氏,武氏,王氏。为什么有那么多寡妇,并且和刘邦关系还那么好?史记上记载魏无忌早就预料到了秦灭魏的手段是水灌大梁城,于是派自己的心腹刘荣去距离秦国最远的丰邑建陪都,以便实在不行大家都去那里避难。有刘向的家谱和汉书记载为证。邯郸之战中魏无忌的门客身先士卒,战亡的不在少数,魏无忌爱才,家属都被优待,于是拜托心腹刘荣妥善接纳这些家属。女人自然把刘邦当成恩人,刘邦的小弟中是不是很多也是这些女人的孩子?

再看看刘邦身上的不可思议点,他和魏国之间秘密。

1) 出生时的不可思议

太史公神话刘邦从不拐弯抹角,对于刘邦的出生,毫无避讳地直接就上了蛟龙生之说,“有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何谓蛟龙?蛟龙虽拥有龙族血脉,但只有度劫成功后才能成龙。为什么是蛟龙而不是龙就是曲笔的关键!太史公这里是话里有话。前256年又或者前247年的战国,表现最亮眼的是谁,大家自己去查查。

而且这里有一点可以去掉,就是“太公往视”完全可以润色或者删去,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没有,不在乎自己的老祖的名声么?后代的皇帝对此也没有异议,不然早就被订正,被缺失了。比如武帝的本纪就被缺失了!

顺便一提,国学大师中的大师,考据学第一人,鲁迅的老师章太炎大师就怀疑这面有大货。认为刘邦是私生子。

2) 微少时,显大志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小屁孩时就已经知道魏无忌了,再大一点又常去大梁,说明绝对不是去旅游,跟着张耳能干的,只能是组织抗击秦国的侵略,因为这时候正是秦灭六国的最后十年,正史记载被缺失和删改,这是皇家秘密。根据目前网上比较主流的看法都认为,大梁人张耳是张仪的曾孙,又据正史《吕氏春秋》上说张仪是魏氏余子,也就是宗室庶出。可推测张耳是魏国宗室小宗之后。作为魏国蛟龙似的大人物的私生子的刘邦,得到张耳的青睐就比较的自然而然了。

3)  40岁前,生在曹营心在汉

据《张耳陈馀列传》载:“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又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刘邦多次到魏无忌的门客张耳那儿去,一住就是数月,恐怕是魏国灭亡后,秦始皇捕杀魏国贵族,刘邦不得已才又回到了丰邑,这时刘邦31岁,又过了若干年,在门客的秘密操作下,考上了秦国沛县的公务员。到了刘邦40岁时,秦始皇把能搜捕到的六国宗室嫡系估计已经结果完了。也就着手搞长生了。这时候魏国的宗室后人吕公找到了刘邦,打算和刘邦一起搞事,只因刘邦是老牌的反秦分子,也是一面大旗,是“蛟龙之子”,具有号令天魏国豪杰的资本。刘邦逃往魏国故地芒砀山比陈胜揭竿起义还早一年。

吕公正史记载是魏人无疑,至于是否是魏国宗室小宗之后是个大概率事件,因为晋国大部分吕氏是魏錡和魏相的后人。他们虽然生活在秦帝国的统治下,心里想的却故国魏国。文末列出了刘邦创业核心人物名单。

4) 取天下后祭祖先竟然指向大梁,而非楚国

《史记·八书·封禅书》记载,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出,统一天下。他下诏给御史,命令丰县要谨奉枌榆祠社,在四时祭祀,春季专门用猪羊祭祀。命令太祝官在长安建立蚩尤祠庙,设置祝官和女巫。其中梁巫负责祭祀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等;晋巫负责祭祀五帝、东君、云中、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等;秦巫负责祭祀社主、巫保、族累等;荆巫负责祭祀堂下、巫先、司命、施糜等;九天巫负责祭祀九天:都务必要按照年月在宫中祭祀。汉书故意打乱了梁,晋,秦,荆的顺序,其目的在于要掩盖刘邦亲生父母的信息,为刘交一系刘向家谱站台。

梁巫为首,祭祀天地,堂上。堂上就是尊长居住的地方,应当是高堂父母以及祖辈。祭祖不应该指向丰邑吗?爷爷都是丰邑的长官,太公从小就在丰邑。

5) 去世前一年最重要的事,注意点是,刘邦活着的时候必然是亲力亲为。

公元前 196 年,他最后一次来到大梁,祭拜完以后,为信陵君设置守墓专户五家,世世祀奉公子无忌,将游侠少年以来的慕从和景仰,作了辞世前最后的寄托。这里有个背景不得不说,那就是刘邦平叛受了严重的箭伤,他自己心里明白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来祭祀了。

刘邦祭祀完魏无忌回到长安,补发了一道命令: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亮点一是魏国两人,楚王一个没有,亮点二,魏无忌不是龙,最多是没有度过劫难的蛟龙)

大家仔细看,上面这些人,除了信陵君,其他人是因为皆绝无后,也都是称帝王的人。只有魏无忌是有后人,而刘邦竟然亲自代劳祭祀了。七国帝王多了去了,他刘邦眼里只有魏无忌,刘邦只亲自祭祀魏无忌。自己的老爹太公他都不亲自去。

6) 性格拷贝

刘邦的性格和处事风格上有魏国无忌的影子,在性取向上是双性恋,遥望爱上龙阳的魏安釐王。还记得偷虎符的如姬吗?遇到这么一个只爱男人的老公,该如何是好?而且汉代皇帝的双性恋最严重。如果说好的可以模仿,坏的就不必了吧。

7) 刘邦老家后人的DNA

刘邦老家徐州的后人Y-DNA类型检测结果是N1a,与西周毕公墓出土DNA检测结果一致,N1a-F1998。丰县刘氏Y-DNA检测结果是N1a【ydna吧】_百度贴吧

网上有人说,从微基因F1998的高频姓氏如令狐、毕、姬、高、胡、魏、黎、易等姓氏很容易看出毕公高是N1a-F1998,23魔方75姓氏中F1998最高频的高氏也暴露了毕公高之后以祖父字为氏的真相。加上早有传闻说某毕公高后裔建立的姬姓诸侯国测得F1998,毕公高是N系几乎可以接近定论。稀少姓氏中的复姓安陵和令狐都是魏氏分支,应该从稀有姓氏上找突破点。

以后随着考古发现和科技进步,还有更多证据,或者证伪或者证实。海昏侯墓发现了完整的牙齿,但是DNA提取的事,最后不了了之。

有人会说这是胡扯蛋。因为最近人类分子学有个很大的发展。一些机构就倒推了刘邦的基因类型为F155。本来嘛如果中山靖王刘胜也是刘邦的后人,这个F155是刘邦的概率大过刘交,因为一个人就120个子女,后代肯定爆发啊,这样基数是2的刘邦可能翻盘。

倒推回去确实在这一个点大爆发,但是还有一个候选人,却被大家给忘记了。那就是刘交。有人又要骂瞎扯几把蛋了,刘交和刘邦不一回事么?因为史记记载刘交是刘邦同母弟。这就奇了怪了,一直以来刘邦和大哥,二哥是同父同母,有必要强调刘交也是同母?这就是曲笔了。强调同母必然异父!这才是太史公想说的事,那么蛟龙之说,安排太公往视是什么曲笔呢?曲笔是坐实汉学大师章太炎所怀疑的刘邦是私生子的看法。言外之意就是你看当事人太公都是亲眼瞧见的,这个曲笔的意思是太公知道刘邦是私生子,因为刘邦是前247年九岁时从邯郸来到了丰邑(别处有分析,此处略过)

刘邦有八个儿子,但是只有刘恒和刘肥算是正常的传递。其他的或者遭了吕后的毒手,或者被发配边疆自杀身亡如刘长(刘长儿子又大多在造反时被灭族)。后代发展基数是2

刘交有七个儿子,基本上都是正常传递。基数是7

皇帝未必比王侯的繁衍成功,刘胜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几千年来超过他的帝王一个没有。刘交的后人到了东汉时期朝廷里后裔大有人在,并且刘向还负责管理皇族事务。后人中还有统一了南方的宋武帝刘裕!只要有能力生,他们都有能力养。

刘交繁衍的基数是7,而刘邦只有2。可见F155到底是谁,还有问号。大家可以自行查一查关于刘交后裔的文章,有人说当今刘氏有30%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说有两千多万。

可见,要想确定F155是刘邦,只有从考古发掘中寻找DNA证据。

8) 朝代更替的规律之《国语》一姓不再兴和狡猾的汉武帝

《国语・周语下》:“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日:异识吾闻之,一姓不再兴,今周其兴乎!其有单子也。”

汉武帝曾说代汉者当涂高,当途高者魏也,怕人不知道,同时封魏不害为当涂候,并使其专门负责为文帝守陵,一守就是近百年,当涂侯爵直到西汉王莽时才结束。武帝傻吗?为什么傻傻的说让当涂高代汉?同时为什么把当涂封给魏不害?战国直到西汉末的人很迷信一句话,即”一姓不再兴”,想要再兴必须改姓!至于为什么武帝要改魏,大家自己揣摩。魏不害还是汉昭帝时期的太常,是三公之下的九卿之首,地位非常崇高,还是掌管皇室宗庙事务,要知道东汉的大才刘向不过是宗正,管理宗族。王莽好像也知道了一些秘密,他把当涂侯改成翼汉侯,后又觉得不妥,羽翼羽翼就是从旁辅佐汉,不如让他辅佐我,于是又改成翼新侯。

9)汉武帝的茂陵

为汉武帝守茂陵的人是一位西汉的宰相叫魏相。不仅如此,汉宣帝时的权臣霍光很了不起,皇帝的立与废都不在话下。魏相作为宣帝最重要的心腹之一,冒着生命危险助宣帝从霍家夺权成功,有人说魏相老坏了,会投机钻营,多次背地里怂恿宣帝夺权,投其所好,真的是笑死人!当初魏相还是小官的时候就为武帝守陵,就敢和霍光对着干,霍光捏死他就跟捏死蚂蚁一样,魏相毫不畏惧,他图什么?皇帝的奶爸丙吉甚至多次写信叫他韬光养晦别白白丢了性命,没有丙吉,这又是西汉版的魏延。

10)东汉末年拥汉派最后的挣扎

曹魏时期,曹魏的统治中心国都邺城竟然有人谋反,以期恢复汉室。虽然失败,但是我们看到他是非常忠于汉室的。自己明明可以继续当曹魏的官,竟然以身犯险。这个傻瓜叫魏讽。

还有一个傻瓜叫魏延,丞相虽死,我今尚在,岂可因一人而废国家大事!刘备去世后,仗着是刘黄书最信任的心腹,在千古一相诸葛亮麾下,一个政治小白,锋芒毕露,不知道韬光养晦,一门心事想要报答先主,兴复汉室,在权力场里这么玩,只能先把自己玩死,别人看重的是自己的权力,而你妨碍了别人的利益,就必须死。一片忠心倒夜壶,反被文人说成脑后长反骨,岂不是冤哉。即便三国演义把他说成脑后有反骨,结果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因为三国演义写魏延屡次三番想投奔的只有刘备!并不是谁强为谁马首是瞻,他唯一的目的也是恢复汉室!黄忠还可以扭捏要名声,魏延不怕背主的骂名,为了投靠刘备直接杀了韩玄,救下黄忠,他目的很明确,为后来的蜀汉留下人才,他不是为了私利!

11)刘邦军旗和军队服饰是继承了谁?

晋分三国后,魏国继承正统,以王族自居,因此沿用周朝火德,国色即为红色。刘邦是赤帝子,汉军军旗和服饰都是红色的。他又继承了谁?

12)魏世家第十四中数字的奥妙

史记30世家,魏世家第十四。十四乃九五之数。竟然合九五之数!不知是太史公有意为之,还是纯粹巧合。

13)丰邑就是邦,也就是国的意思

魏国开国之君是魏文侯,又名魏都,汉帝国开国皇帝是刘邦。魏国不大,创立人名都,汉帝国很大,创立人名邦。如果邦真的是魏国培都丰邑二字的合体,而且邦又是刘邦自己起的名,那么这也太诡异了。

14)二位的正牌夫人

魏斯的老婆跟翟璜,刘邦的老婆跟审食其,又是好事者故意拷贝?二者都知情却不管不问?

15)魏无忌后人的待遇一

刘邦即皇帝位后就把魏无忌逃亡泰山的孙子魏卑子招为中涓,留在身边。魏卑子后人以为自己是王家,便以王为姓,多少是犯忌讳的,但人家就这么任性。

16)魏无忌后人的待遇二

魏无知,没有战功,只有举荐之功,竟然被封侯。太牵强。

17)太上皇要像臣子那样事刘邦

刘邦称帝后为解决和老爹谁跪谁的问题,是百般纠结。生母刘媪只是区区夫人。刘交的生母李氏,却是一上来就是太上皇后呀。不也太奇怪了吗?刘邦所谓的兄弟除了刘交,可以说他没有信任的,大哥过世早,对大哥之子却以当年大嫂刮锅底为借口只封个带侮辱性的侯,对二哥倒是很爽快,早早的就封到了匈奴家门口,刘邦自己都搞不定匈奴,二哥可以么?能跑回来都是万幸了。李代桃僵,对刘邦有恩的刘贾,封到项羽的起家之地,这意味还是请大家自己琢磨,结果刘贾早早的为国捐躯,荆国一分为二,一半给了二哥的儿子刘濞,虽然刘邦是利用刘濞看住江东父老,但是刘邦依然是封完就后悔,正史里明确有记载。而且当时就吓唬刘濞说,我知道你十几年后会反,你给我安分点!刘邦也是没有办法,很为难,自己的大儿子刘肥不过20岁左右,老二,嫡长子刘盈也就12,13岁要坐镇中央,三子如意才9岁,能干嘛?刘邦是不得已而为之。据此可以设想当时真实的情况就是,只有刘交和刘邦有血缘关系,即他俩的母亲就是太上皇后李氏,进一步,这个李氏也就是史书中没有记载去向的如姬。

18)来自游侠之王的遗产之一

屠狗的樊哙,司机灌婴和监狱长曹参都是身先士卒的猛将,你要是说一个县里人脑袋瓜子好使的那是一抓一大把,但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是这些人都是魏无忌门客的后人,那就什么都理顺了。门客都是身怀绝技的!樊哙是屠户朱亥的传人。朱亥参加了信陵君破秦之战,他懂打战,所以他的传人樊哙也是有两下子的。刘邦当初从邯郸一路逃到丰邑,驾车的恐怕就是灌婴的老爹。曹寡妇之夫或许就是牺牲的魏无忌的门客,而曹参就是曹寡妇的弟弟,刘邦安排曹参辅佐刘肥就是很好的证明。

19)伯仲叔季解释的混乱

伯仲叔季是排好的顺序,后人因为刘邦这道关过不去,竟然解释为季是最小的意思,此处个人脑力有限,不知道有哪位大神可以告知汉以前有没有例证?但如果真的刘三李代桃僵,被丰公刘荣带去了江西,刘邦感恩,于是封真的老三为荆王,这个老三就是刘贾。那么刘邦就应排第四,伯仲叔季没毛病。刘荣墓在江西凌云山,不是很奇怪么?刘邦为了躲避吕不韦的追杀,隐姓埋名,早年一家子连个正式名字都不敢用,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20)魏书的作者闹得笑话

刘邦时代之后的700年后,魏书的作者闹了一个很大笑话,他说从他的祖先魏无知到他一共7代人,等于说他的祖先一代人100年,傻子都知道这不可能,除非是神仙嘛。难道说是曲笔?公元前256年和公元前247年,当时的中华大地上,谁才是风光无两的弄潮儿?蛟龙入海,力挽狂澜?两败强秦的魏无忌可谓蛟龙也。蛟龙只有渡劫成功才能升级为龙,不然的话,寿命只有500年。700-500=200。7代人200年,没毛病!

21)如姬去哪了

窃符救赵的背景是秦围邯郸,赵向魏安厘王求援,魏王只是观望并没有要参战的意思,魏无忌依从侯嬴之计,拿着如姬偷来的虎符,取代晋鄙,领八万精兵和三千门客驰援邯郸,这一年是公元前257年春。前面说了魏王这时候只爱他的龙阳,早把如姬忘了是谁,这一点战国策里记载的魏王和龙阳君同船而钓的对话可以佐证。又有记载魏无忌为了一只受伤的鸟报仇的荒唐事。一只鸟都如此爱护,更何况一个大美女呢!这些背景放在一起,只有一个可能,如姬和魏无忌私奔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于邯郸城里诞下一子。

22)前247年的大事记

一会邯郸一会丰邑,难道是乾坤大挪移?前247又是一个转折点,秦国经过十年休养生息,报复性的要攻灭魏国。魏无忌本不想再帮助魏国,但他的门客晓以利害,无忌无奈又一次披挂上阵,力挽狂澜,硬生生的把秦国统一的步伐延缓了十几年。上阵前,他的老婆孩子是不能带回魏国的,因为魏国有仇家魏王和晋鄙的家人。只能秘密的派精英门客送到魏国的陪都丰邑。也就是将复国的种子埋在了陪都丰邑。

23)说说张耳,张仪,张偃

说张耳前要说说张仪,据吕氏春秋讲张仪者,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张耳正是他的曾孙!早年刘邦去找魏无忌寻而不得,张耳收留了年少的刘邦,二人关系非常好,你以为是什么原因?

张耳不仅是魏无忌门客那么简单,他还是魏国宗室小宗后裔,抗秦复国是他的责任和义务。而刘邦小小年纪跟着瞎参合什么?答案不就很明了了。

再看张耳的孙子张偃,吕雉喜欢外孙张偃甚至超过吕家人,恐怕渊源也很深。他们远古的纽带就是魏国宗室小宗之后裔。

24)说说吕雉一家

要说吕雉一家,想说说春秋时期的晋国。一步春秋史半部是晋国,而春秋时期晋国的吕氏,大多都是姬姓魏氏分化而来,是魏氏的同宗吕氏魏琦,吕相的后人。晋国称霸将近200年,而后来的魏国又称霸中原近百年,这三百年,国盛则民昌,这一支吕氏发展的非常好!而炎帝姜姓的后人,特别是最著名的齐国姜姓吕氏,则遇到了大麻烦,想必在田氏代齐后,宗族数量要骤减!

吕公表面上是富商,作为魏国遗民的他,其实更大概率是魏国宗室小宗,那么吕公相面的诡异也就迎刃而解了,帮助刘邦那是自家的事,会相面那是说给沛县达官贵人听的。吕雉作为富家的千金小姐,嫁给刘邦后没有千金小姐的架子,反而做起了农妇下地干活,是谁镇住了小媳妇?这里猜测是后来的太上皇后李氏,李氏是刘交的生母,原本为王妃,吕雉成为她的儿媳,是不敢拿架子的!因特殊原因,史记没敢记载她,或许是记载了,被和谐。理由是皇家秘密,关系到刘邦父母的名声!史记一字不提的太上皇后,汉书却让人吃惊的说她是太上皇后!吕公_百度百科

25)从同姓封王看刘邦的布局以及他真实的想法

如果现在你还看不出刘邦封大哥的孩子为刮羹候的真实用意,那真的枉为现代人了。这一件事最能体现刘邦的用人御人术了。大哥的这个孩子估计要比刘肥成熟的多。刘邦的大儿子刘肥这时候也就23岁上下,老二刘盈也就13岁上下,老三以下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早早的封了大哥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孩子那是潜在的威胁呀!

刘邦封了二哥为代王,那是匈奴的家门口,以刘邦的精明,他非常清楚二哥是什么样的人,他自己都搞不定匈奴,二哥可以么?让一个老实巴交的没有啥能力的人去守边,他是借刀杀人呢!

刘邦封了刘贾为荆王,这个刘贾史书上说是刘邦的堂兄,我的推测是刘邦的三哥,也就是刘叔。公元前247年,吕不韦派兵追杀刘邦一家,丰公刘荣携刘贾,李代桃僵,引开追兵到了江西。刘荣墓在江西,就是物证。这个情刘邦要给,但是封地却是项羽起家的地方,最终,也在刘邦的算计中,刘贾在抵御江东子弟的叛乱时为国捐躯。于是刘邦将荆国一分为二,将北面局势相对稳定的地区封给自己的同母弟弟刘交,而将南面的民风彪悍的吴越之地封给二哥的儿子刘濞,还是让他防御江东子弟的造反。而且刘邦封完立马就后悔,并预言刘濞会反,也是史书明确记载的事。估计刘邦死的时候对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讲一定要提防刘濞。几十年后,刘恒的太子在下棋的时候把刘濞唯一的儿子用棋盘砸死了,要多奇异有多奇异。凶器竟然是棋盘!六博棋的棋盘不大,是一尺多见方的木板。这样的木板拿起来打人是可以的,但一两下就把人打死就有些过了。而刘贤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吴国的时候也是经常和人打架的。这样的两个人打架,只能是肉体冲突,受伤是难免的,打死就太巧了。

再说刘恒,其实刘邦的内心似乎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什么把儿子封在代地?本来这时候腾出来代地轮到老三刘如意获封,但是刘邦偏袒如意,等赵地也腾出来时,把如意封为赵王,封刘恒为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本魏王豹的老婆,刘邦看在他也是魏国人的份上,一生之中就宠幸了她一次。难道只是为了给他一个身份?刘长的出生同样诡异,吕后最后只对他俩网开一面,这里面什么情况?

刘邦封刘肥为齐王,让帝国对能打的曹参去辅佐他,这个布局,可以看出,刘邦将刘肥看成了帝王的柱石。

综上,可以看得出,对于哥哥们,他似乎是迫于形势,也有刘太公不合作的压力,不得不封,又不能使其做大。但是对于同母的刘交,他则是十分的信任!

26) 说说刘交和刘邦之间故事

史记说刘交是刘邦的同母弟,但又记载刘邦的母亲却是刘媪。汉书说刘交的母亲是太上皇后李氏,而刘邦生母刘媪只是被刘邦封为夫人。看来还是史记说的对,汉书是故意的混淆视听。如果刘交和刘邦是同母异父,那么所有看起来不合常理的地方都变得合理起来了。前247年,在精英门客的护送下,刘邦母子从邯郸秘密得到了魏国的陪都丰邑,然而两国交战,间谍活动猖獗,消息走漏,秦国吕不韦派人追杀,丰公刘荣让自己的孙子刘叔(刘贾)扮作刘邦的模样,一路引开秦国追兵到了江西的凌云山。刘荣死后葬在那里,风声过去之后,刘贾回到丰县,刘邦感恩,后来将他封为荆王。大约过了十年,李氏嫁给太公生下刘交。所以,刘邦对哥哥们的感情是一种养育照顾的感情,对刘交是亲情,所以对刘交十分信任,一直带在身边,封地也是和刘肥一样,最好的地方。而他们的生母获封太上皇后也是理所当然,至于为什么史记故意忽略了李氏,则是曲笔。因为李氏你不管怎么介绍,都会露出马脚,那么刘邦父母的名声就会不保。偷情,私奔,盗嫂,杀将。理顺了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疑点都能破解。不信的话,大家自己举出例子来,自己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

27) 说说刘邦Y染色体基因F155(与前面重复,稍后修改)

最近人类分子学有个很大的发展。一些机构就倒推了刘邦的基因类型为F155。

倒推回去确实在这一个点大爆发,但是还有一个候选人,却被大家给忘记了。那就是刘交。

刘邦有八个儿子,但是只有刘恒和刘肥算是正常的传递。

刘交有七个儿子,基本上都是正常传递。

皇帝未必比王侯的繁衍成功。刘交的后人到了东汉时期朝廷里后裔大有人在,并且刘向还负责管理皇族事务。后人中还有统一了南方的宋武帝刘裕!只要有能力生,他们都有能力养。

刘交繁衍的基数是7,而刘邦只有2。可见F155到底是谁,还有问号。大家可以自行查一查关于刘交后裔的文章,有人说当今刘氏有30%是他的后裔。也就是说有两千多万。前不久海昏侯墓里发现两颗完整的牙齿,送去提取DNA,却是不了了之。

28)这不是空穴来风,说说国学大师章太炎

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说几个伟大的私生子,其中就有大汉第一私生子刘邦,还有圣人孔子。著名教授王立群义正言辞痛斥说网络文学为奇谈怪论,害人不浅。理由是刘邦的造神是为了巩固他的地位!由此不由得为他感到惋惜,只懂看字面意思,不懂得太史公的曲笔,真的很可惜,谁才是误人子弟的那一位呢?

章太炎大师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考据学大师,他的话是有分量的,他就明确的提出过刘邦是私生子的论点。可见并不是网络文学的首创,也可知王立群教授知识面狭窄。还是那句话,之所以成为疑案,还是由于这件事当时不能说,关系到父母的名声。亲生母亲被保护,史记根本就一字没提!刘邦的面子还是很多人要给的,是一种无形的势力在推动。是谁第一个把儒学提高到国学地位?是魏国国君魏文侯,弟弟刘交出国留学,儒学大师就给面子,项梁也要给,刘邦找他借兵时除了身边的门客,兵都打光了,楚怀王要给,说他是宽厚长者,兵都是借的,还能被人高看一眼。再往前30几年,魏无忌的脸也这么大,他借兵,六国都给他这么面子。过魏地陈留,骊食其和弟弟外加3000多士兵都投奔了刘邦,可疑的是项梁等人来了,他俩都是躲起来,根本就没想过要跟着楚国人干革命!刘邦经过魏地时,魏地的秦军守将都是开绿灯,你以为刘邦为什么能很快的进入关中?在进入关中前,刘邦还派了他的绝对心腹魏人宁昌去秦国找赵高,密谈怎么灭秦,瓜分关中。

29)芒砀山,刘邦斩蛇起义之地

芒砀山战国中后期时是魏国的地盘,直到前225年灭亡之时,秦灭魏置砀郡。刘邦选择的根据地是砀郡,说明他知道魏国故地比沛县安全,群众基础好。文物方面的证据有魏国芒县出土的兵器上铭文,说明芒县属于魏国是确凿无疑的。

刘邦是隐姓埋名,躲过吕不韦等仇人的追杀,又遇到秦始皇大肆搜捕六国贵族,以至于让人琢磨不透他到底哪来的钱,哪来的这么多资源,而且创业核心还是清一色的魏国遗民(张良,韩信算是很特殊,他的的恩师是魏国隐士)

30)来自游侠之王的遗产之二— 魏国陪都丰邑的来龙去脉

史记上明确说,魏无忌给他哥哥说,魏国大梁城很危险,因为旁边就是大河,魏国灭亡是由于被水淹。于是就有了在离秦最远的边境上建立陪都的想法。汉书的都于丰,与其解释为居住于丰,不如解释为在丰邑建陪都。

太史公说这句话,就是想说明,魏无忌曾经谋划了建立副都丰邑。刘邦将丰邑视之为生命,因为他自己起的的名字邦,就是丰邑二字的合体!也就有了为什么刘邦最敬仰魏无忌,少年时就想去追随他,对于楚国的春申公则是一点也不感冒。

邦的古体就是丰邑二字。

31)东汉魏霸的故事

魏霸负责主管汉和帝陵墓顺陵的建造。完了又让他去当九卿之首太常,负责皇家祭祀。总结一下,西汉武帝时期有个魏不害为汉文帝守陵,也任太常,宣帝时期魏相为汉武帝守陵,是汉宣帝绝对心腹之一,从霍家虎口拔牙,把权力从权臣那里收回到皇帝手中,东汉再来一个魏霸,不是守陵墓就是建陵墓,难道巧合在魏家开会?

32)有一个巧合之《铜佛刘》的故事

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同处一村。刘姓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哥哥改姓魏,以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岁依然还在。搁堂对联曰:‘两姓人众莫测辟木百枝实基本,刘魏物繁难量犹水万派总同源;一本散万殊两姓枚举言分考,万殊归一本刘魏大同观合宗。考昔洪洞同宗始,证今曹邑分姓传;两姓判初,先祖昭证有代远,刘魏肇基,子孙竟是脉传;功成于谱,刘魏先世垂裕德,名就于宗,两姓后昆永历传。”

如果他们兄弟二人母亲姓魏,也能解释一部分,但是哥哥改姓魏就不正常了,别忘了在古代哥哥是嫡子!怎么能轻易改姓?难道他们也知道祖先的秘密?结合汉武帝说的代汉者魏来看不是没有可能。

33)敌进我退之嬴政和刘邦之间的秘密

史记有段记载很有意思,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这句话里包含的意思深了去了,信息量巨大。秦始皇为什么认定“东南有天子气”?因为刘邦和嬴政都出生在邯郸城,而且还认识。嬴政是前259,刘邦是前256冬月出生在邯郸。嬴政是前250离开邯郸去了秦国,刘邦是前247离开邯郸去了丰邑。二人在一起玩游戏直到刘邦六岁时。刘邦的能耐和号召力,秦始皇在邯郸城里就已经有了印象。多年以后,一个成为九五至尊,一个隐姓埋名藏于乡下。但是秦始皇仍然念念不忘,才有多次东南巡游,刘邦也明白,他是冲着自己来的。这里太史公是如实记载!却被人当成了神话!

34)关于宗庙问题

每当皇家祭祀祖先的时候,必定有自己祖先的牌位。刘邦的爷爷丰公刘荣据说是魏国的大夫,按理说刘邦更需要追封一下自己的爷爷。但是没有,不仅没有,西汉的史书连提一句都没有,只是到了东汉,班固引用刘向的家谱,才提到了丰公刘荣。总所周知,就算自己老爹,刘邦也迟迟不给他封号!这一奇怪的现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呢?是否从侧面说明了第28条?!

35)楚河汉界的来历

话说魏惠王时期挖了一条运河叫鸿沟,也就是刘邦项羽当初讲和平分中国的楚河汉界。也是早期魏国还没有从楚国夺取大梁时,与楚国边界。

一方面,因为反攻顺利的楚军,开始出现缺粮缺人,形式开始有利于拥有稳固大后方的汉军,此时双方讲和,就以魏惠王挖的鸿沟为界,以东还是你楚国的,以西的河东和河西部分本是魏国的,现在刘邦带领着魏国遗民又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选择这条河,难道没有一些历史原因么?

36)刘邦西入秦关为什么那么容易?

刘邦叩开关中之门前,其实特地派了自己的绝对心腹魏人宁昌出使秦国。接头人据说是赵高,密谋瓜分秦国。派魏人就有意思了。赵高见了来使魏人宁昌,必定可知是刘邦的人,则可以证明刘邦其实魏国代表人之一。知道内幕的其实就那么几个人而已。赵高就是其中的一个。途径魏国故地的时候,魏国故人都纷纷来投,最著名的要数郦食其和郦商两兄弟外加3000子弟兵了。

37)张仪,张耳,刘邦三条线

那么秦国丞相吕不韦编写的《吕氏春秋》里记载,张仪,魏氏余子也。这里虽然解释很多种,但是结合张仪无论怎么坑害魏国,回到魏国,魏王还是任他为相,好像魏王就给傻子似的,最后魏襄王厚葬张仪于魏都大梁(开封)郊外的黄河之滨。很显然是宗族待遇,要是外人早剐了。不论是张姓族谱,还是考古发现,都能说明,张耳是张仪的曾孙,族谱就不细说了,这里说说二人的墓,张仪墓长方形,似砚,故墓附近村落(原为张仪后代守墓所居)乃称“砚台”,演变成今天的宴台,又因其南三公里的张耳墓亦似砚台,为示区别,张耳墓(张耳墓有很多说法)称南砚台,张仪墓称北砚台。本来两千前的事就很复杂,如果不抽丝拨茧,很难发现真相,往往都是人云亦云,本来红的慢慢地能演变成白的。张耳为什么在魏国灭亡后坚持抗秦?还被秦始皇通缉,刘邦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就去大梁?为什么就能和张耳自然熟?你能安心的想象部分人认为的“楚国人”刘邦为什么这么热心魏国的事?还是没有发迹的年轻时候。这里不妨就做一个假设,张仪是魏国宗室旁支,张耳是张仪的曾孙,那么张耳魏国宗室旁支之后,刘邦同样与魏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就不仅张耳这条线,前面的魏国人吕公,别忘了魏国宗室还有一个旁支就是吕姓,吕公一家好像就是为了刘邦起事而出现的,吕雉免费嫁给刘邦,吕泽,吕释之都是军中元老。早期招兵买马,钱从哪里来?虽然没有史书明确记载这些事,但是上面的事实不可否认。那么这个假设就很可能就是隐藏的真相。刘邦的这一条线,有三个大瓜!第一,史记讲他是蛟龙之子,民国考据学大家章太炎怀疑刘邦其实是私生子!第二,刘邦一生的偶像是魏无忌,一生唯一一个让刘邦不论是街头混混时,还是贵为九五至尊时,都亲自到坟前去祭祀,临死前不忘派人为他守墓,有人说刘邦给秦始皇等人派的人更多,其实还有一点你要明白,那就是先后顺序,不知道这个,就无法明白刘邦的用意。第三,祭祀祖先,刘邦祭祀的是大梁的祖先!因为《史记・封禅书》里明确记载,刘邦以梁巫为首,祭天,祭地,祭祀堂上,堂上就是一家之主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祖先,今天高堂还代指父母。说了这么多,有人又会问,为什么不明说?明说?刘邦盖还盖不住呢,在刘邦心里,父母名声更重要。

38)两千年前的瞒天过海之策——魏寿余“计迎”士会

东汉刘向家谱说的祖先是谁?他是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军将、太傅。

堪称完美的晋国执政大臣——士会。比魏氏的在晋国祖先魏寿余牛逼的不是一点点。

因为士会非常有才能,才派敢死队员魏寿余去秦国营救他。

士会回到晋国很快就做到了执政大臣的地位,而且一直受到加封,同时他还是范氏的正宗始祖。

有这样的显赫的祖先,刘邦为什么不认?西汉史书一点也不提!为什么东汉刘向(刘交的后人)偏偏隔了这么久才认?谁需要谁不需要不就水落石出了!刘邦为什么不需要?因为刘邦根本不是士会后人。

39)年轻的刘邦为什么娶不上媳妇

刘邦的第一个女人据说是曹寡妇。

是否说明当时没有人敢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刘肥是前221生,那么说明刘邦直到35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在那个15岁就娶老婆生孩子的年代太奇怪了,刘恒,刘长一炮而中的事实证明刘邦的生育能力是很厉害的,直到40岁才娶妻吕雉,而且是吕公倒贴给刘邦的。至于到了40岁后,为什么秦始皇放松了对六国贵族的抓捕,是因为他主要精力放在了搞长生不老工程!)。

上面的事实足以证明刘邦当时的处境非常危险,秦国如果知道刘邦的贵族身份,肯定会来抓他。

不用等到秦始皇秦始假借东巡的名义去寻找这位“潜龙”,正史记载秦始皇常对人说:“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秦始皇很可能听吕不韦说过,蛟龙之子逃到了东南方向,因此借东巡的幌子去抓他,而刘邦当然知道自己是谁,他当然要躲到魏国故地芒砀山)

史记也说,“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再加上关于他出生时的离奇,直到民国时期的章太炎大师才怀疑刘邦其实是私生子。

是一条“蛟龙”的私生子,秦国在灭六国的过程中,作为贵族的刘邦,迫不得已来到了魏国的东都(魏国一贯是东西两都,前者是安邑—大梁,后者是大梁—丰邑,刘邦的名字’邦‘,其实就是丰邑两个字的合体,这些绝对不可能是巧合)

40)吕宣王与太上皇的排名先后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说的也是这件事。

这件事情不仅能证明吕泽对刘邦的恩情,也能证明吕泽的军事能力。

“从之”二字表明吕泽有自己独立武装,吕家早期更像是刘邦的合伙人,当然鉴于刘邦的特殊身份,还是应该隶属于刘邦的。并且吕泽的驻扎地“下邑”和彭城相距不远,刘邦既然能到这里避难就证明项羽还没有把这里打下来。

吕后的另一个哥哥吕释之也是如此,史书上说“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这句话说明吕释之也是从刘邦刚刚起义就加入队伍,还定三秦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后来他转入后方驻扎在丰沛,并且“奉卫吕宣王、太上皇”。这句话很有意思,吕宣王是吕后的父亲,太上皇是刘邦的父亲。史书上把吕宣王放在太上皇前面,也太轻视太上皇了。在讲究君臣父子排行的古代,实属罕见。难道刘邦真的只是太公的养子?真正的父亲就是那条“蛟龙”!

41)刘邦如何解决与太公谁给谁下跪的问题?

刘邦天天去太公那里“请安”,刘太公的属官就紧张起来,他对刘太公讲:“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皇帝给老爹下跪并不会折损刘邦的威严,反而更加受人爱戴,汉以孝治闻名,设身处地,你觉得这会有损刘邦的威严么?

刘邦急于解决这个问题(他刘邦几乎天天去拜会老爹,以前可没见他这么勤快),因为可能真如司马迁所言,刘邦乃“蛟龙之子”,也正如民国考据学大师章太炎所说,刘邦乃私生子。养父自然是要下跪的。但是又不能太难堪,所以刘邦指使太公仆人劝说太公,再封他一个太上皇,把他派的远远的,在骊山脚下给他建了一个住所,美其名曰新丰。既然解决了名分问题,太公不必下跪,避免了尴尬,又为何不让自己的“父亲”住在宫里颐养天年?父子之间还能相处几年?最多五年!前202刘邦定都长安,前197太公就去死了,而且太公据说是90多的高龄。刘邦于心何忍?

41-2)《西京杂记》是在胡说八道吗?

《西京杂记》是汉代刘歆著,刘歆是谁呢?

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骏,后改名刘秀。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经学家刘向的儿子。

那么在《西京杂记》里他是怎么讲刘邦的呢?

刘邦生于卿相之家,是魏大夫家的少公子,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故刘邦志趣广泛,多才多艺,能赋诗作文、击筑而歌、拔剑起舞、会下围棋。

西汉,东汉的皇帝看不到吗?肯定不是乱写。刘歆胡说八道自己先祖是不可能的!

因而这才是是迷失的真相。不过有一点,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刘邦更可能出生在邯郸,其母亲就是如姬。

可以结合刘邦以梁巫祭祀祖先,天和地,再结合汉武帝说代汉者当涂高,当涂侯者魏不害,可知当涂高者魏阙也,再白话一些,就是当汉家天下气数已尽时,肥水不流外人田,以魏代汉。东汉末年魏讽在曹魏统治中心造反,就是企图实现汉武帝的愿望,但是曹魏借壳上市。

42)毫无战功的刘邦被封为砀郡长的原因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灭魏国,因魏国东部有砀山,改魏国的大宋郡为砀郡。

那个时候是根据你是哪里人,就把你封到哪里。刘邦在放了劳工后也躲到了砀郡。

熊心这一招是一石二鸟之计,其一是封魏国人刘邦为砀郡长,谁都无话可说,其二,利用刘邦平衡项羽的势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项梁,项羽一手壮大的楚军这时候指挥权暂时握在了怀王手里,项羽被封为鲁公,封地仅鲁邑—今曲阜一地,和砀郡没法比,分封的依据是项羽祖上是鲁国贵族。这一点项羽也无话可说。而且项羽死后葬在了鲁国。

43)建都于丰邑的最后一任宋国君主宋王偃为什么死在魏国的温邑?

这位宋王其实很牛,他东败齐,夺五城,但是这五城是齐国早先从宋国夺得,齐国其实不占理,南败楚,得地三百里,但是,楚国疆域辽阔,对楚国来说无关痛痒。大败魏国,连克数城,一时所向无敌。

魏国本来就被秦国压缩的很小了,又被宋国欺负,是可忍,孰不可忍!?威胁到了魏国大梁,这可是核心利益之所在!所以宋王偃一定会死在魏国。

那么丰邑的宋王偃怎么到了魏国呢?很显然,魏国占领了丰邑,俘虏了宋王偃并杀死了宋王才是正解。

44)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馆长的李朝阳和咸阳博物馆馆长的王晓谋于2005年1月合著了《汉代雄风.汉高祖与长陵》一书,书中亦指出:“刘邦出生在魏国大梁“。

作为馆长,能接触到第一手出土的文物,里面一定可以支持他们的论点的文物。

45)陈胜起义之前,也就是刘邦未起义之前,刘邦有多少舍人?

《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在这个年表里,刘邦封的一百四十多位诸侯中,竟有22位是刘邦的“舍人”!显然刘邦的舍人,中涓总数要远远大于封侯的舍人人数。

什么是“舍人”?“舍人”是一个早己死去了的辞汇,甚至连《辞海》这样浩翰的辞典里都找不到它的身影,它还只现身于秦、汉的古籍中。“舍”字本来就有“家”的意思,故能构成诸如宿舍、寒舍、茅舍、田舍等词汇,因此“舍人”的确切身份就是后世说的“家人”。

大户人家可以有很多“舍人”,舍人的总管是“家令”。“家令”就是后世说的“管家”。刘府究竟有多少舍人,无考。但其中有姓有名的22位“舍人”,后来刘邦皆封为侯!以郡为国者曰“王”,以县为国曰“侯”,侯国也有自己的纪元。这22位舍人中有12位在陈胜举义前还随他上了芒砀山,史称“起砀”,而砀就是魏国故地。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魏国,因魏国东部有砀山,改大宋郡为砀郡 。辖睢阳县虞县蒙县襄邑外黄县陈留县大梁县、雍丘县栗县酂县、芒县、砀县谯县济阳县单父县等21个县,郡治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砀郡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发迹之地,刘邦妻吕雉以及辅佐刘邦南征北战的张耳彭越申屠嘉等均为魏国砀郡人。

46) 且看最权威的刘氏家谱是怎么说的

据“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恒心老先生著《刘氏大成谱》载: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战国末年仕魂,原是魏国大夫。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前,悉家由魏都大梁(开封)迁至沛县之丰邑。为避秦祸,取“卯、金、刀”之主字,改姓为金,后复姓刘。故今之丰县赵镇“金刘寨”依在。刘清病逝于此,葬于斯,至今坟墓依存。

47) 丰邑为何如此坚固,强攻总是不下,为什么只能智取?

雍齿守丰叛变时,刘邦先后以三千人、九千人、一万四千人三次攻打。最后一次也不是强攻而下的,而是靠一个叫彭祖的士卒私开城门才得以进城。此公后来先后专为太公及吕后驾车,封为敬侯2000户。一个小小的丰邑,哪来这么城坚池深的城池?一群魏国人为什么聚集在丰邑城里?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里是魏国最东端的陪都!

48)你知道第一个起兵讨伐诸吕的将军是谁吗?

他是齐内史,中尉魏勃。他是曹参留给齐王的,此人心思敏捷,会打仗。为什么又是个姓魏的?这背后的道理,只有刘邦知道了。这是刘邦秘密交代给刘肥舅舅曹参的秘密。他日如果吕氏威胁到了刘氏天下,只能依靠长子刘肥,所以一定要派能打会打的人,又要绝对靠得住的人辅佐齐王,先是曹参,后是魏勃。为什么魏氏能靠得住呢?这还用说出来么?

刘襄见召平已死,于是任命驷钧为齐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带领大军讨吕。

灌婴在荥陽,听说是魏勃教唆齐王擅自发兵讨伐诸吕。这样内应周勃和灌婴才能顺利成章以平叛为由从吕家获得兵权!

朝廷听说齐王发兵西进,相国吕产就派大将军灌婴带兵东进拦击齐兵。灌婴到了荥陽,心里盘算:“诸吕领兵聚集关中,想要危害刘氏而自立为皇帝。我现在如果打败了齐国回朝报捷,这就等于助纣为虐了。”于是他就违抗朝廷的命令,率军驻扎在荥陽,派使者通告齐王和诸侯王,表示愿互相联合,等待吕氏一叛乱就共同诛杀他们,以维护汉室江山。齐王听说此事后,心里非常高兴,信心大增,就派兵向西进兵夺回他们的故地济南郡,并在齐国西界驻军等待时机。

诸吕叛乱平定后,灌婴派人把魏勃召来,责问他发兵前为什么不向朝廷请示。魏勃反驳说:“失火的人家,哪里有空先告诉主人然后才去救火呢?”说完就退立一旁,两腿发抖,吓得说不出话。灌婴看了他半天,笑着说:“人们都说魏勃很勇敢,其实是个平庸无能的人罢了,哪会有什么作为呢!”于是将他免职,但是也没有治他的罪。

49)刘邦少子刘长最信任的人是谁?

审食其乃吕后绝对亲信, 吕雉掌权后权势大涨,刘长竟然公然刺杀吕后的老情人审食其。是谁帮他杀了审食其呢?这个人是一路从封地护卫他到京城的贴身护卫魏敬。为什么刘邦和儿子们放心魏氏?

50)刘邦身边有魏无知

对于魏无知的记载很少,只是在陈平传有提到他,是魏无知把陈平推荐给了刘邦。

从刘邦召魏无知问话的对话上,我们能够看出魏无知是为刘邦延揽人才的,从刘邦当天就重要陈平来看,刘邦是绝对信任魏无知的,这个稍后与萧何作比较,也能从魏无知的话中明白,魏无知绝对也是超一流的人才,因为他明白这个大争之世,什么样的人才才有用,也是刘邦为什么老是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原因,因为他身边有人告诉他大乱之时夸夸其谈的道德君子不仅无用,还有害。

刘邦与陈平谈了一番话后,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让他做参乘(陪皇帝出行的近臣),主管监军工作。

命令一下,像捅了马蜂窝,曹参、樊哙、周勃、灌婴众将都喧哗起来,愤愤不平地议论说:“大王日前刚得到楚国的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领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辆车子,并且反让他监督我们这些老将!”

不久他们找到刘邦对他说: “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玉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大王。现在大王却如此器重,让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钱给得少的就会遭到报复。所以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他们对陈平的攻击很有说服力,符合大多数人心理,谁都不会喜欢一个品行不好的人。

刘邦也一样,他开始怀疑起陈平来,就召来魏无知责问他怎么什么人都敢介绍给他。

魏无知对刘邦说:“我介绍给大王的是才能,您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即使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对争夺天下的胜负没有作用,大王哪有闲暇使用这样的人呢?楚汉对峙,我推荐善出奇谋的人,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实能够有利国家罢了。至于私通嫂嫂、接受钱财,又有什么值得对他的才能加以怀疑呢?”

尾生是谁?孝已又是谁呢?

尾生是春秋时期的一位男子,他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世用“尾生抱柱”一词比喻坚守信约。孝己是商朝君王武丁的长子,非常孝顺,武丁听从后妻的谗言放逐孝己,致使孝己流放至死。在当时,他们俩个代表着好品行。

能看出能人的才能,自己也必定是个聪明人,魏无知的一番话明确地指出了争天下和治天下用人的不同之处。

刘邦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让他做参乘(陪皇帝出行的近臣),主管监军工作。就算陈再有才能,刘邦也应该考察一段时间再用,萧何举荐的韩信萧何力荐刘邦重用韩信,然未果多次向刘邦举荐重用韩信,然而也一直未果,因此韩信才会选择离开。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韩信想到萧何等人已经在刘邦面前举荐我多次了,上还是不重用我,我只好逃走了)

从刘邦对二人举荐的人的态度上,我们发现,刘邦对魏无知是绝对的信任,这种信任超过了萧何。你说魏无知和刘邦什么关系吧?!而且这个盗嫂的人说的不是陈平,而是这小弟提醒刘邦谁才是嫡系。这个盗嫂的人他叫魏无忌。说到这里,你们知道周勃他们为什么提盗嫂这个情节了吗?他们意思是说,我们才是你的班底,咱们知根知底,我们都知道你刘邦的绝密,你也最了解我们,因为从小就跟着你刘邦了。

51)刘邦祭拜亲自坟前祭拜魏无忌与刘邦不愿跪拜刘邦所露出的狐狸尾巴

刘邦刚刚建立汉朝,百废待兴,应该说比当老百姓时更加忙碌,做百姓时,刘邦也未必能做到这样有规律地去拜见父亲。显然是有备而来。两条线索合在一起,问题就非常明了了。

52)你真的知道纪信是谁么?

甘愿为主公去死,这需要魏无忌和刘邦怎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到?侯嬴之于魏无忌VS纪信之于刘邦

纪信从芒砀山就开始跟随刘邦,而目前记载他为赵城人,很可能就是邯郸人。长得非常像刘邦!魏无忌信陵君,如果说纪信在魏国灭亡时取了魏无忌的名(声旁一样都是己)和封号用作自己的名字可不可以?古人避祸时长如此。比如刘取偏旁就是金,生金死刘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纪信如果是邯郸人,那么于刘邦生于邯郸也对上了,魏无忌滞留邯郸十年,肯定生了一大堆孩子,这些孩子都需要隐姓埋名,不然就会被秦始皇赶尽杀绝,刘恒的外婆魏媪就是魏国宗室之女,父母被秦国杀害,魏媪和其他宗室逃亡了南方吴地,我怀疑这些宗室里面或许有黄石公魏辙,因为魏辙的弟子许负给魏媪女儿算了一卦,说他当生天子。可见魏媪和女神算许负是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呢?当然通过本家的魏辙认识的。后来一块和魏媪逃出来的魏氏后人都受到刘恒的封官和赏赐。

一个邯郸人冒着杀头的危险跟着刘邦逃亡芒砀山,长得又像刘邦,要说是亲兄弟我信。参考《21)如姬去哪了》,魏无忌除了如姬还有小妾,在邯郸不用他操心人家赵国的事,他自能生孩子玩。他的后代有信姓,有王姓,就是刘邦的中涓魏卑子后人因为自己是王室,所以改姓王,兰陵王氏,京兆王室,山阳王氏都以他为祖先,后代当然也有魏姓,比如魏无知。

53)再论刘邦栎阳建宗庙

前364年以公孙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把秦人吓破了胆,有人说这是吹牛皮,是不是看雍城地理位置就知道了!就算是从西面的咸阳算到雍城也有1600多公里!魏惠王在位期间不仅攻破过秦国首都,后来也攻破过邯郸。

同年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这一刻是非常值得纪念的,因为几十年后魏国国运一落千丈。前因惠王迁都后四面出击,把人都得罪了。四战之地,猛虎架不住群狼。

话说回来刘邦为什么不在首都长安建宗庙?为什么在魏国占领过的栎阳和魏国故地颍阳?为什么太公还活着,宗庙里没有太公,没有太公之父?自己的名字和老爹的名字总该知道吧?为什么没有留下来?前因为刘邦离奇的身世!

54)刘邦与魏甜蜜的故事一

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率军西征秦国,战不利。还至栗县,与皇欣、武蒲军共攻昌邑(今山东巨野),破之。其军遂归刘邦。和魏将,魏司徒是自来熟,一块打了一次昌邑就在一起了。

55)刘邦与魏甜蜜的故事二

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赵贲军于开封。《汉书·傅宽传》

魏骑将→舍人→右骑将→齐右丞相→齐相国→汉相国,很自然,中间不需要过多语言,因为这些魏国的将领,也认同刘邦的魏国贵族身份。

56)刘邦与魏豹的故事理不清剪还乱

刘邦一面爱怜魏豹之勇,一面为了不失魏人之心,未杀魏豹,令同御史大夫周苛荥阳。汉王三年(前204年)八月,楚军围荥阳,周苛以“反国之王,难与共守”为由,杀死魏豹。刘邦曾经偷偷的在荥阳建了宗庙不知道为了祭祀谁,是魏国或者是魏国的某位君。

刘邦天下初定后,念念不忘保舍身为君的忠义之将纪信,又因纪信肉身为项羽所焚,便命人在荥阳西门外为纪信修了一座衣冠冢,也就是现在荥阳故城西侧的纪公庙。因纪信替刘邦诈降时曾经穿过刘邦的皇帝服饰,汉高祖刘邦便赐纪信黄袍加身,封为地皇。民国初期,高祖庙改为“中华民国荥阳第六乡村高级小学”。后来小学改造拆迁,庙里的大殿及房屋被拆除,众多石碑作为新校舍基石,众多珍贵壁画被毁,石刻遗失,“高祖庙”不复存在。可见和纪公庙是两座庙。如果魏豹是刘邦的近亲,他的属下杀了他,刘邦建庙祭祀他未尝不可。

魏王豹当初背叛刘邦是因为家里人找熟人给他的老婆算了一卦,说他老婆薄姬当生天子,魏豹一听,儿子是天子,老子不能在刘邦手下干了,请假回家了。这个故事被汉文帝大势宣扬。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大篇幅记载,而且时间点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余不得幸。

刘恒显然是给魏豹反叛找了一个是谁也不能拒绝的理由!为人父者可自行带入,就知道这个理由实在是不能拒绝!而下面魏豹死亡和刘恒的出生点就更诡异了。

古人用的历法不是现在公元历法,而且对于刘恒的生年,官方的史书都没有记载,后人根据刘恒前157年7月6日去世和享年47倒推的,倒推回去是前203或者前204(157+47=204),保守起见取前203。这里按照百度比较流行的说法—也就是刘恒是汉四年12月(前203年腊月)生。

根据史记大事记年表,魏豹之死记录了两次。

A.汉三年八月(前204年8月),周苛、枞公杀魏豹。

B.汉四年四月(前203年4月),王出荥阳。豹死。

由于和现在纪年法不一样,这里按时间顺序列出来可能比较直观。

汉三年8月(A说法)→9月→汉四年10月→汉四年11月→汉四年12月(刘恒出生)→汉四年1月→2月→3月→4月(B说法)。到汉四年12月只有四个月时间,魏豹有六个月的机会。

若按汉四年4月魏豹死的说法,更让人琢磨不透了。刘恒出生后,魏豹又活着了4个月。

说明刘恒很冒险,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手利用身份可疑,导致不能接大位。

刘恒完全可以把当生天子传说的时间点放在薄姬被收入织室之后。刘恒不但没有这么做,还给魏豹叛汉找了一个是男人就不能拒绝的理由,你说诡异不诡异!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後宫………

史记记载明显的撒了谎,刘恒怀孕的时间点是汉三年3月,4,5,6,7,8,9

汉四年10月,11,12(刘恒出生)。显然怀刘恒的时候魏豹并没有死。

57)温故知新再谈吕公嫁女

《史记·高祖本纪》 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dài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qū。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这一年应该在前216年左右,按吕雉前241生,此时应该25了。刘邦40了。刘邦生育能力很强,刘恒和刘长都是一个晚上的结果。所以说刘邦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应该生于前215年,五年后生刘盈,即前210年,刘邦死的时候刘盈15岁。刘肥是唯一一个成年的,应该在23岁上下。

40岁才娶妻,对于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势力的人。是不是很奇怪?

在古代,40岁很多就活不过去。

有人说吕公是为了寻求庇护才把吕雉嫁给刘邦。吕夫人的话说明显然不是从刘邦那里找庇护,而是一般人,一些不够聪明的人所不知道的原因,至于是什么原因,其实看完上文,聪明的你已经知道答案了,那就是吕公找到了吕夫人口中的贵人,而且是贵不可言。刘邦承袭了天下无双的侠客之王的魏无忌的衣钵,拥有号令天下的潜质。

吕雉这个实质上的第一位女皇,她死后吕家子孙被清算,他的族人纷纷改姓潘。潘这个姓又很有意思,和刘姓为避秦祸,取“卯、金、刀”之主字,改姓为金一样,不管怎么改不能忘本才是首要原则!他们之所有改潘,是因为潘与吕可以同宗,都可以追溯到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上。

57)落入泗水的九鼎之一为什么在魏地坟墓里发现了?

武帝时,《史记·八书·封禅书》记载: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师古曰:汾脽地之坟,故曰魏脽也。营,谓后土祠之兆域。〕魏脽:即前文中的汾阴脽丘。因汾属魏地,故称。】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曣<生僻字(日昷)左右结构>,有黄云盖焉。有麃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天子曰:“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岁丰庑【庑:同“芜”。指庄稼歉收。】未报,鼎曷为出哉?”有司皆曰:“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亨鬺:烹煮牲牢用来祭祀。】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鼐:指大鼎。】鼎及鼒【鼒:小鼎。一说指圆而且上口有收分的鼎。】,不吴【吴:同“娱”。引申为喧哗。】不骜,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享。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见于祖祢【祖祢:祖庙和父庙。】,藏于帝廷,以合明应。”制曰:“可。”

上段比较长,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武帝时在魏地魏脽发现一宝鼎,象征着天下一统,当为黄帝所做的天地人三鼎之一,这个鼎放哪里合适呢?要放到刘邦的宗庙里。为什么呢?因为刘邦是魏国人,是魏国大贵族之后。鼎本来就属于魏国,现在魏国人建立大汉,宝鼎归位理所应当。这些细节才是要点。哈哈怎么都这么巧?难道这里面的曲笔,还发现不了么??〔师古曰:汾脽地之坟,故曰魏脽也。营,谓后土祠之兆域。〕魏地坟墓里出土得东西,汉武帝要把它放进祖先得宗庙里,隐隐约约透漏给后人一个重大秘密。汉武帝还说过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魏,所有这些不可名言只能意会得地方,无不说明刘邦与魏国千丝万缕得关系。

58)博浪椎秦的张良,被悬赏千金的张耳,与刘邦早期的活动有什么关联么?

刘邦早期是否也参与了反秦呢?

史书虽然没有直说,但是通过张良和张耳,我们能看的出来,刘邦早年是跟着张耳反过秦的。刘邦晚婚的理由就是早年跟着张耳反秦,一是没顾得上,二是魏国亡国前后刘邦也随着张耳被通缉,需要隐姓埋名,不敢高调。不然40岁之前不娶老婆,很可能这辈子就没有了,战国末期活过40岁都是很好的了。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抵:投奔。】父客【父客:父亲旧时宾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决:离异,分开。】,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余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余五百金。张耳、陈余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余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余然之。秦诏书购求【购求:悬赏缉捕。】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张耳陈馀列传》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史记·留候世家》

书记载,张良博浪椎秦之后藏身在下邳,曾遇到一位老人,现在一般叫他黄石公。据说,黄石公曾经走到张良身边,非常没有礼貌地把鞋子故意掉到桥下,要求张良为他捡起来,再为他穿上。当时还年轻的张良,原本气得当场就想海扁这老头一顿,但是看他太老了,就忍了下来,为黄石公捡鞋子穿上。黄石公认为“孺子可教”,就让张良五天以后早上来桥这里找他。结果一连两次,张良即使早起,也没有黄石公到得早,没办法,第三次再约,只得半夜就去,黄石公这才满意。于是黄石公给了他兵法,还要求他功成之后再去找一块黄石,说是那块黄石就是他了。

这段故事被叫做“圯上纳履”。

59)丰邑归属问题

据史书记载刘邦生在丰邑,丰邑在战国末期(前256前后)所属,目前我们看到的《史记》和《汉书》并没有明确写。

但根据史书可以确定的是,①丰邑在战国末期是魏楚齐的交界处,②丰邑城里基本上是魏人。

根据西汉宗室刘向的家谱,③刘邦祖上是魏国大夫。

④刘邦身边的核心人物基本上是魏人

以上是基本事实。

战国史研究的权威大家杨宽在他的《战国史》里说丰邑属于魏国的方与郡。

国家组织的缪荃孙等人编写《江苏通志稿》里记载“丰为魏县,汉高故里”。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清末民初江阴人。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总办、京师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监督、江楚编译书局主任等,翰林院编修看到的资料那可是皇家级别的,非一个小县令所比。

根据《史记》《汉书》推测,刘邦更倾向于魏国,因为少年时代就往魏国跑,一生的偶像是魏国人魏无忌。刘邦祭祀祖先的时候梁巫祭祀天字级别的天,地,堂上,最次的荆巫祭祀堂下。堂上就是宫殿之上,代指宫殿或者里面的人,堂下代指仆人。这里没有齐国什么事,可见丰沛与齐国关系小。

吕公,吕泽,吕雉,俪食其,俪商,陈平,周勃,彭越,张耳,张傲,灌婴,傅宽,魏国宛朐县人陈豨和靳歙,奚意,魏无知,已经精神导师魏无忌等都是魏国人。至此,80%的核心都是魏人,

如果加上丰邑的萧何,王陵,卢绾,可以说90%以上的核心人物都是魏国人。

另外张良韩信明确不是魏国人,但是张良的老师黄石公最近可是被人考证出来叫魏辙,是魏国宗室逃到济南避难的,韩信的老师据说是尉缭,也是魏国大梁人。至此说明刘邦身边的核心人物要么是魏国人,要么是魏国高人的弟子。

以上不断更新中,只要认识到了刘邦是魏国贵族私生子,以上所有都是合理的。

一个在楚国故地沛县长期生活的人,为什么他的资源都是来自魏国?

魏国遗民吕公,吕泽,吕雉,魏无知,俪食其,俪商,陈平,周勃,彭越,张耳,张傲,灌婴,傅宽,魏国宛朐(wǎnqú)县人陈豨和靳歙,奚意等都是慕名而来的魏人。十八侯中,曹寡妇的亲戚曹参,萧何,樊哙,靳歙,柴武,丰县人王吸,薛欧,卢绾都是刘邦学习魏无忌收的门客而已。

再看张良和韩信,你以为和魏国没有关系了是吧?错!他俩的老师是谁?知道了这些你才能把全局看清楚!张良老师是黄石公,目前已经考证出黄石公名字叫魏辙,而韩信的老师是大梁人尉缭子

附前251年战国地图

说明丰邑是秦国步步蚕食下的最东面的魏国陪都。陶地是魏冉的封地。真是奇怪,来自楚国的宣太后的弟弟为什么姓魏,他又为什么在远离秦国,接近魏国的地方谋划自己的封地?他不要命了么,在丞相位上把魏国揍得那么惨,失势后被秦王赶到了封地,不怕魏国报复?历史上没有给我们解释,这里姑且做一个猜测,魏冉虽然生在楚国,和芈八子同母,父亲是姓魏的一个下级军官,很可能是魏国公主嫁到楚国时的陪嫁的人,这样才能接触到楚王不要的妃子呀!父亲姓魏,自然魏冉姓魏天经地义,这样他的祖国是魏国,客居楚国,后跟着芈八子又陪嫁到秦国,做到了丞相的位置。最后魏冉却在魏国边上要了一块地,却又不怕魏国抢,很好的解释了本是一家。

上文围绕刘邦说了那么多,看似与吕泽关系不大,实则关系大了去了,这是当时的大背景,不明白当时的情况,即便那些自称读过N遍史记,汉书的人,又怎么能抓住灵魂,无非就是按照自己所欲自嗨而已。抓住刘邦,吕家都是魏国人,以及创业的核心无一不是魏国遗民这一关键点,我们找到了他们的原始动机,理清了史书记载的混乱,得以一窥纸面下的历史真实。

基于上文所述,我们不妨勾勒出一个简单画卷。公元前257年的三月,魏无忌联合魏王的妃子如姬,窃符救赵。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历史的车轱辘朝着邯郸驶去,车震不止,车上载着风流倜傥的魏无忌和沉鱼落雁的如姬。十个月后,公元前256年12月,在邯郸诞生了一个传奇人物,此时的邯郸,卧虎藏龙,别忘了这时的赵政已经三岁了。

历史早已注定,邯郸城里,拥有最伟大的红白两条巨龙的化身,注定了邯郸保卫战只赢不输。

魏无忌一战成名,成为太史公笔下,平原君口中的天下无双的蛟龙。

魏无忌一家留赵十年,时间来到公元前247年,恢复了元气的秦国为了报仇,把矛头直指魏国,没有了魏无忌坐镇的魏国岌岌可危,眼看着要亡国灭种,魏无忌不计前嫌,以国家宗庙社稷为重,再次挂帅出征,出道即颠峰,再出场还是巅峰,将横着走的蒙骜打的龟缩进函谷关,如丧家之犬,狼狈不堪。然而,战前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在魏无忌心里,恐怕也必须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国破家亡,毕竟他面对的是战国末期名将蒙骜率领的虎狼之师。

那么家人的安危就是必然的议题,把如姬母子送到哪里才安全呢?

赵国不行,人走茶凉,况且这时秦国主事的是吕不韦,他对邯郸的情况那是再熟悉不过了,随便派几个人就能抓到如姬母子。

回大梁可以么?大梁城里有魏王,魏王虽只爱美男龙阳,但事实也是被绿了,这口气还没出呢。还有晋鄙的门客和家人等着要说法呢,人家晋鄙并无过错,你将人家锤了,这个仇报不报,史记记载他们是报的,他们在吕不韦的反间计中起了很大作用,人主不明,家贼难防。

所以历史推演结果只剩下一个去处,那就是离秦最远的魏国陪都丰邑。刘邦出生年有争议的两个年份是前256和前247。这不是正好合乎这个推论么?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去看吕家,去看吕泽,这些人物的动机不就很明了么?

如果魏国人吕公,真的是晋国大夫魏琦,魏相的后人,面对被秦国灭国,今又要被清算(所谓的仇家,不过是清算魏国大族的秦国官吏),他们只能举家逃亡,新仇就恨,就成了吕家坚定支持刘邦造反的最原始动力。

那场”绣球“选婿的宴会,其实是吕公与刘邦和刘邦的门客萧何密商的一个局而已,目的在于婉拒县令的求婚,因为吕公知道刘邦是谁。

地图出典:知乎大神布哈林

参考文章:复杂的背景,神秘家世,刘邦到底是什么来头?

魏无忌到底是死在女人肚皮上还是金蝉脱壳之计?

刘邦一出生,其实就被风险投资家盯上了……

关于刘邦近祖从魏国大梁徒迁丰邑之我见-族谱网

以上不断更新中。

一个在楚国故地沛县长期生活的人,为什么他的资源都是来自魏国?

魏国遗民吕公,吕泽,吕雉,魏无知,陈平,周勃,彭越,张耳,张傲,灌婴,傅宽,魏国宛朐(wǎnqú)县人陈豨和靳歙,奚意等都是慕名而来的魏人。十八侯中,曹寡妇的亲戚曹参,萧何,樊哙,靳歙,柴武,丰县人王吸,薛欧,卢绾都是刘邦学习魏无忌收的门客而已。

再看张良和韩信,你以为和魏国没有关系了是吧?错!他俩的老师是谁?知道了这些你才能把全局看清楚!张良老师是黄石公,目前已经考证出黄石公名字叫魏辙,而韩信的老师是大梁人尉缭子

附前251年战国地图

说明丰邑是秦国步步蚕食下的最东面的魏国陪都。

地图出典:知乎大神布哈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再论刘邦是魏国人?是楚国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