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戟扫千军之48.白袍小哥 名震异域——薛仁贵(唐)

(一)

话说大唐贞观十九年(645年),一幕真实的战争大片在安市(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城下隆重上演,开架的双方分别是睥睨天下的大唐军队和凶悍顽强的高句丽军队(高句丽国土横跨今日中国东北、朝鲜大部和韩国北部)。

高句丽军的统帅是他们的北部都督高延寿和南部都督高惠贞——他们的名字极具现代韩国风味。

唐军的统帅也是唐帝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万古不衰——李世民。

自打玄武门登基以来就再未尝过沙场滋味的唐太宗李世民,此时亲自上阵,又和阔别已久的盔甲宝刀弓箭战马亲密接触了。

李世民一声令下,旌旗招展鼓角齐鸣,早就布置好的唐军各路大军集体杀出,如脱缰野马,似腾空大鹏,高句丽军引以为豪的四十里大阵登时坍塌……

高句丽军已被贞观天子蹂躏得很是凄惨了,可更倒霉的是,唐军中突然杀出来一个杀人如割草的高手,但见他身着极醒目的亮银盔甲,外罩如雪一般的白色战袍,腰悬两弓,手握长戟,如凶神降世般直冲高句丽军阵,并且边冲边厉声高呼,狂飙突进,所向披靡,高句丽士兵直被杀得连哭带叫魂飞胆丧。

高延寿和高惠贞被此情此景吓得不轻,他们很想反败为胜,但大势已去,唐军进攻势头愈发凶猛,两位高都督内心拔凉,干脆率众投降了。

安市会战,唐军大获全胜,歼敌两万余,俘获三万余,另外还缴获战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领。此战上到唐军统帅下到唐军士卒,都表现极为给力,而表现得最为神奇的,便是那位白袍小哥。

好生了得!又好生奇怪!了得的是他的勇气和身手,实是震撼。奇怪的是他的造型:他为何要穿如此显眼的白袍银甲呢?纵观两军将士哪有这般打扮,不知道的还以为披麻戴孝呢。

在真正的历史中,所谓的白袍战将、白衣美男、白衣大侠,几乎是不存在的(“千兵万马避白袍”的南梁名将陈庆之是特例),穿那么显眼去玩命,不是找死么?

另外,这个人又为何腰间悬着两张弓呢?难道一张还不够他射的?

长戟这种武器,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倒是非常流行,无论战将还是士卒都爱端着它冲锋杀敌,可在现在是唐朝,长戟早就过时了,隋唐时最流行的兵器是刀、槊或枪,而这位小哥怎么还耍戟呢?搞穿越?还是复古?

李世民看在眼中,不由得暗暗称奇,赶紧派人询问这白衣猛男到底是谁。没多久,来者报上了他的大名。“薛仁贵”三个字灌入皇帝耳中!

是的,这位白袍银戟的战将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他不但是货真价实的历史名将、如假包换的武林高手,还是不少民间传说、评书戏曲、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主角。

历史上的薛仁贵虽然没有文艺作品中那么神奇,但也是智勇双全,威名赫赫,也确实是白衣长戟所向无敌,而且膂力过人,射术精湛,弦不虚发。

至于他出战时为何这种非主流造型呢?答案很简单:故意的!他就是要特异独行,他就是要引人瞩目,他就是要让两军将士看仔细了——白袍银戟者乃非凡高手并永远记住他!正所谓史书所言“自恃骁悍,欲立奇功”也!

(二)

薛仁贵的自我炒作,大获成功。李世民特令将他传来面见天颜,大加称赞,赏赐金帛马匹,升为游击将军并让他负责皇城北门宿卫。大军回师时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的旧将都已年老,不能胜任军事,常想提拔骁勇英雄,朕看无人能比得上爱卿。朕对袭取辽东并不欢喜,欢喜的是得到爱卿!”

李世民说的没错,那些昔日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凌烟阁旧将,死的死老的老病的病,李靖、李世勣(即徐茂功)、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些名垂青史威震天下的英雄战将终究不可能永远守护着大唐帝国,大唐,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年轻的英雄!风云际会,乘势而起,薛仁贵横空出世了!

话说薛仁贵名叫薛礼,仁贵是他的字,乃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响当当的一条山西汉子,自幼家庭贫困,是个职业农民。然而他人穷志不短,种田习武两不误,农具当武器,练得一身好武艺,擅骑射,也擅搏击。

关于薛仁贵如何拥有盖世武功,有那么一段离奇的传说。有一天,小薛上山打猎,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山洞,洞中白光闪闪。小薛很好奇,便走上前去,却不料“咔”地一声,他所站立的地方竟然塌陷下去,小薛当场就昏了。

当小薛醒来时,发现四周都是墙壁,忽然一阵香气扑鼻,小薛顿时感觉肚子饿了,于是乎顺着香气走去,发现了一个超大的蒸笼,打开一看,喜出望外。上层蒸了九个水牛造型的米糕,下层蒸了两个老虎造型的米糕,热气腾腾的。

小薛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吭哧吭哧几口便把这些米糕全部塞进了肚子。

就在小薛打着饱嗝的时候,一条巨蟒突然冲将出来,看来它也是饿了。小薛很惊恐,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和巨蟒玩命。却不想,小薛只出一拳,便把巨蟒给揍得飞出数丈八、逃之夭夭。

小薛哪里知道,这米糕乃是神物也,吃了它,便有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此之后,小薛变得神功无敌,逐渐成为独步天下的武林高手。可谓真正的虎威腾腾外加牛气哄哄!

关于小薛的另一段传说,也比较好玩。说他不是个凡人,乃上天白虎星君转世,要么说那么爱穿白色战袍呢!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个噩梦,梦中自己被一敌将追杀,关键时刻,忽然一位白袍小将冲了出来,三戟挑死了敌将。李世民感动得涕泪交零,问他姓甚名谁?白袍小将竟然作诗一首:

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

这边诗念完,那边人就跳到龙嘴里,没了。太宗甚是惊异,醒后赶紧找人圆梦,结果解梦者说,第一句是日落西山的意思,便是家住山西,而梦中此人跳进龙嘴里,那正好说明他是山西龙门人;第二句的意思是雪,雪和薛音同,就说明这人姓薛;第三句的意思是人的身价很贵,就是“仁贵”;第四句的意思就是这个叫薛仁贵的人会保着皇上去征东。

太宗听后很欣慰。后来的辽东之战中,果然有一个叫薛仁贵的白袍猛将出现了。

九牛二虎之力和梦到良将的传说都挺扯的,但小薛的如猛虎蛮牛般的武勇和白袍大将的威名绝对真实,在整个大唐猛将排行榜中,绝对可以打入五强之列。

历史上的小薛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战将,首先感谢的应该是一个女子。

(三)

话说这一日,小薛准备改葬先祖,一位女子突然走来对他说:“人有高世之才,须要遇到时机才能展露。如今天子亲征辽东,征求猛将,这正是难得之时,夫君为何不去谋取功名?待到衣锦还乡时再改葬先祖,那该多好啊!”

但见这女子钗荆裙布,不施粉黛,素面淡雅,举止贤淑,虽农妇装扮,却谈吐不凡,还有几分大家闺秀气质。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小薛之妻柳氏(传说中的名字叫柳银环),她,绝对是非凡之女子,贤妻之典范!若无她的这番精辟分析和衷心鼓励,想必小薛这辈子也就只是农民伯伯了。

自古以来,似乎风流多情的薄命红颜(多为后妃、才女、或名妓)因其命运曲折、故事传奇更受世人瞩目,而那些贤良淑德聪慧温柔相助夫君的家庭妇女却因平淡低调而被忽略,这柳氏便是如此。殊不知,这位貌似普通的家庭妇女才是了不起的,正是她的默默付出和劝导鼓励,才造就了一颗熠熠生辉的大唐将星、一位名垂青史的盖世英雄!

这正是:生薛仁贵者,他妈妈也!知薛仁贵者,他媳妇也!成薛仁贵者,亦他媳妇也!

贤妻一番话,使小薛如梦方醒,毅然决然地放弃农民职业,泪别妻子,前往投军。薛仁贵加入了唐将张士贵的队伍,光荣成为一名大唐帝国的战士。

在评书演义小说或戏曲影视作品中,这张士贵乃一卑鄙龌龊、嫉贤妒能的奸邪小人,把薛仁贵坑得极惨,而正史上的张士贵绝非如此垃圾,反倒是一名杰出战将,和小薛一样膂力过人神射非凡,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功勋赫赫,对薛仁贵十分器重,大力扶持,实在乃是薛仁贵人生的恩人、贵人也!

薛仁贵随大部队到达辽东战场时,忽然发现不远处人喊马嘶一片混乱,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郎将刘君昂被敌军包围,似乎马上就被群殴而死。薛仁贵突然感觉心潮澎湃全身是劲儿,二话没说就抄起长戟直奔敌军重围!

敌军群殴刘君昂正欢腾着呢,哪料到突然杀出这么一个愣汉,对着他们连刺带砍,而且冲击力还那么夸张,简直挡不住!一员敌将好生气恼,刚想亲自出手挽回颜面,却被薛仁贵一戟挑落马下,其余敌兵遭此惊吓,四散而逃,薛仁贵砍下敌将脑袋挂在马鞍之上返回大营,得意不已,喜笑颜开,就差哼着山西小调了。

薛仁贵牛刀小试,名声开始飙升。不久后安市大战,他又标新立异白袍陷阵,一举获得唐太宗的高度赏识和大力擢升,“薛白袍”之名逐渐传遍军中。

不久,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一个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辉煌时代宣告结束了,而薛仁贵则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不久,宫内发生了一件恐怖之事,使得时任大内侍卫的小薛获得了高宗的无限信任和重视。

话说永徽五年(654年)闰四月初三深夜一更时分,高宗在万年宫(即仁寿宫) 就寝,突然一阵天崩地裂之声,地震了?不是,但恐怖程度不比地震小——山洪暴发!

但见那滔天洪水如咆哮的巨兽横冲直撞,直突入玄武门,那些保卫皇宫的士兵脑子里都忘了皇帝,只顾逃命,薛仁贵看到此景,怒火冲天,喝道:“天子危难,怎可怕死不救?!”接着一纵身,登上大门横木之上来了一嗓门“狮子吼”:“山洪袭来,陛下赶紧登高!”

吼声如雷霆般传进宫内,高宗听见后立即跑出皇宫直奔高处,当高宗到达安全地带再回头看时,发现他的龙窝已被汹汹洪水淹没了。啊!原来是薛爱卿救了朕!真乃大大的忠臣也!高宗特赏赐薛仁贵御马一匹,此后对其青睐有加。

就在薛仁贵抗洪抢险英勇救驾的这一年,一个把高宗迷得神魂颠倒的女人被封为昭仪,薛仁贵的猛男壮举也给这个女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后她和高宗共同执政“二圣临朝”的日子里,薛仁贵备受重用,步步高升。而且在她自己登基之后,又对薛仁贵的儿子大加提拔。

这个女人想必诸位看官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没错,正是武媚娘也!

话说这唐高宗在传统印象中似乎总是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既不如他爹李世民,也不如他老婆武则天,而事实上高宗也是一位卓越君主,只是体弱多病罢了,他所开创的“永徽之治”绝对是千古盛世,而且高宗时,大唐军队开疆拓土,所向无敌,大唐版图达到极致。身为高宗麾下第一猛将的薛仁贵,几乎每次征战中皆有上乘表现!

(四)

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再征辽东,去收拾那个死也不服的高句丽王国。昔日隋炀帝杨广打它,未成功;唐太宗李世民打它,也未成功。相比叔爷爷杨广(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和老爸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似乎不那么凶猛剽悍,但他依旧是壮志凌云雄心万丈,他发誓,一定要把高句丽这个让隋唐两朝皇帝都极为郁闷的王国从地图上抹掉!

高宗心想:那薛仁贵颇具神勇,早在太宗时就于辽东战场白袍陷阵,具有丰富的打高句丽经验,此次派他出马,绝对是最佳选择!

高宗果然英明,薛仁贵杀向辽东之后,真个是势不可挡!长戟乱舞,弓箭狂射,只把那高句丽军队视若鸡犬,尽情宰杀。

第二年,已在贵端城(今辽宁浑河一带)和主将程名振一起斩首三千的薛仁贵又挺进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正遇着气焰嚣张的高句丽大将温沙门,薛仁贵顿时杀心大起,催马单骑攻入敌阵,弯弓、搭箭、瞄准、劲射、再弯弓、再搭箭、再瞄准、再劲射……

那边一箭已夺命,这边手指又扣弦!薛仁贵连续出招,那动作真是电光火石,敌兵无不应弦而倒,温沙门吓得险些昏厥。

不过那高句丽军也不全是吃素的,他们也有一神箭手,就在薛仁贵以弓箭疯狂蹂躏高句丽军的几乎同时,高句丽的那位神箭手也在石城之下蹂躏唐军,已有十多名唐军将士被他射死!

什么?贼军那厮射箭也甚是了得?竟杀我诸多战友,我倒要和他比试一番!高句丽神箭手的表现刺激了薛仁贵,把他刺激地更为狂暴,怒火中烧的薛仁贵又一次单骑突击,直奔那高句丽神箭手而去,像极了一头发疯的公牛!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句丽神箭手看到冲向自己的这头疯牛,突然面色煞白,心跳加速,两臂发抖,双腿发软,手里的弓箭竟然全掉在了地上!薛仁贵“嗷”地一声猛扑过来,把这位已经吓瘫了的神箭手生擒活拿!

小薛够狠!有你出手,高句丽灭亡指日可待!不过现在,你得暂时放下高句丽,待日后再收拾。近日黑山(属辽宁西南)一带出现了新的敌人,带上你的长戟和弓箭去走上一遭吧!

朝廷向薛仁贵发出了新命令。薛仁贵不敢怠慢,人不卸甲马不停蹄,迅速转移战场,去对付新的敌人。

话说这新敌人乃是契丹首领大贺阿卜固,此人见唐朝和高句丽交战,心中欢喜,便趁火打劫,不断骚扰唐朝边境。高宗大怒,派军征讨,薛仁贵便被调到了黑山战场,和另一唐将辛文陵配合作战。

前些日子薛仁贵打高句丽还没打过瘾呢,这下正好把这股劲儿全撒向了契丹军,依旧是狠命地冲,依旧是疯狂地射,契丹军一触即溃,阿不固这才清醒认识到自己招惹唐朝是多么愚蠢,他喷着痛苦的泪水被薛仁贵生擒了,此乃薛仁贵戎马生涯中活捉的第一个敌王,薛仁贵把这名高级战俘押解到东都洛阳,朝廷大为欣慰,封薛仁贵为左武卫将军,授爵河东县男。

虽说高宗时大唐铁骑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国家和部族蹬鼻子上脸,以侵扰唐朝为乐事,龙朔二年(662年),大草原上的铁勒诸部反唐,貌似温柔的高宗再次发狠,又把薛仁贵派到天山(蒙古杭爱山)战场。

出征前,高宗专门在内殿设宴款待这位爱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宗兴致大起,两眼盯着爱将笑眯眯地道:“古代擅射者能一箭贯穿七层铠甲(说的肯定是春秋时的潘党和养由基,他们的故事,咱后面会说),爱卿可试试射五层铠甲!”说完高宗令人拿来五副铠甲叠起捆好,让薛仁贵表演。

这薛仁贵最爱显摆,昔日在太宗面前白袍陷阵便是例子,今日得此良机又能在高宗面前展示武功,喜不自胜。只见他立马抄起弓箭,一箭射去,还真就洞穿五甲。高宗惊喜不已,立即着人取出高级坚甲一副赐予薛仁贵,薛仁贵叩首谢恩,心中好生得意,暗想:出征后定要表现得更加出色,迅速平灭铁勒,以报皇恩!

(五)

此次出征铁勒的主将乃是郑仁泰,薛仁贵只是副将,但副将实在凶猛异常狂傲无双,其风头明显盖过了主将……

话说那铁勒一贯剽悍好斗,拥兵十数万抗拒唐军,又狂妄无比,派出数十名骁健猛士前来挑战,那架势好像只要挥刀挺枪挑落几个唐将放点血出来,便可把唐军吓得卷铺盖滚回老家!

铁勒很狂傲,但架不住薛仁贵更狂傲,薛仁贵直把这数十名铁勒猛士视若小儿,只见他面带不屑之色,眼冒睥睨之光,拈弓搭箭厉声喝道:“看本将箭法!”

弓响如霹雳,箭去似流星,但见一铁勒猛士惨嚎一声,倒于马下,登时毙命!

其余铁勒猛士还没看仔细战友是怎么死的,薛仁贵第二箭又发射而至,刚送命的那位老兄在黄泉路上终于有人作伴了——第二个铁勒猛士呜呼哀哉。

“本将再赏给你们第三箭!”薛仁贵玩上瘾了,刹那间控弦再射,于是乎,又一铁勒猛士变成死尸,其阴魂追上先前死的两位实现了黄泉路上三人行……

薛仁贵三箭夺三命,使得剩下的那些个铁勒猛士们严重受惊,直吓得浑身瘫软,骁勇之气俱丧,雄武之名全无,纷纷下马,大呼死罪,集体请降。薛仁贵乘势挺进,扫荡漠北,把铁勒首领伪叶护三兄弟生擒而还。

薛仁贵只凭三箭便降服强敌,实为历史罕见,一跃成为英雄偶像,军中一片欢腾,将此壮举编成凯歌唱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铁勒经此重创,逐步衰落,再不敢作乱。薛仁贵,不仅耍戟的水平达到了一流水准,射箭的水平也同样盖世无双!

顺便说一下,咱之所以没把薛仁贵列入“神箭手”系列,而把他列入“使戟高手”系列,主要是因为正史上用戟厮杀的英雄实在太少,而神箭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

“三箭定天山”成为华夏战争史上的千古经典、大唐盛世的英雄传奇,薛仁贵凯旋长安,万众欢呼,高宗龙颜大悦,着重夸奖。不料就在薛仁贵几乎成为大唐全民偶像之时,一些官员却突然摘掉了他头上的耀眼光环,爆料出了他在天山之战中的各种恶行!一个邪恶的薛仁贵形象出现了——

铁勒猛士投降后,薛仁贵奸笑一声,随即把他们全部坑杀;

唐军征服漠北后,薛仁贵淫笑一声,纵兵掳掠并夺一女为妾;

全军即将凯旋时,薛仁贵诡笑一声,收纳了大量贿赂和馈赠;

……

天啊!我们的无敌英雄啊!我们的完美偶像啊!竟然……竟然……竟然干出那么多残忍卑鄙龌龊的勾当?!他还是不是那位英气逼人神勇盖世的薛白袍了?他还是不是那位独具魅力万众崇拜的无敌英雄了?

一时间,舆论哗然,美好幻灭……

(六)

英雄威名受损,形象大跌,但后世也有人为他辩护,说他坑杀俘虏是因为担心后患毕竟敌众我寡,而下令纵兵掳掠的是主将郑仁泰和他无关,至于纳妾和受贿,谁知真假呢,说不定是有人嫉妒陷害也未可知。

不管怎么说,反正薛仁贵身上的这些污点和他身上的闪光点一样,都被史书明文记载,而且他也确实遭到了弹劾,只因战功卓绝才没被惩处。这便是:人无完人也!高大全的英雄只存在于虚幻之中,污点才使得薛仁贵这人显得更为真实,也不影响他作为一名出色战将的历史地位。

话说三箭平了铁勒之后,薛仁贵暂且休息了三四年,他的大戟长弓也是太久没尝到敌血的滋味了,直到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又把目光盯向辽东,决定派出老将李世勣挂帅,再征高句丽,意欲将这个屡教不改的国度彻底灭亡。

这李世勣可非寻常之辈,和李靖并列为最伟大的唐朝“名将之最”,号称“二李”。评书演义中那位足智多谋的“妖道”徐茂公(李世勣,本姓徐,字懋公,因战功被赐予皇家贵姓李。后又因避讳李世民的世字,改名李勣)便是此君。

出身瓦岗寨好汉的李世勣自打跟了李世民之后,就毫不停歇的征战四方,削平隋末群雄,功勋赫赫,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唐朝建立后,他和李靖一起灭掉了东突厥汗国,自己又单独灭掉了薛延陀汗国。此次出征高句丽,是他平生最后一战。

纵观当时所有的唐朝名将们,李世勣绝对是最聪明的一位(李靖早已去世),而薛仁贵呢,则是最勇猛的一位。高宗把这两位派去辽东,高句丽军队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薛仁贵第三次来到了他再熟悉不过的辽东战场,第三次和老朋友高句丽相会,他激情燃烧,好不亢奋,他再度开始享受着这杀戮的快感!

但见“薛白袍”又一次全身心进入发疯公牛的战斗状态,或舞大戟,或拉长弓,率领同样亢奋的两千余名大唐铁骑战士,一路挺进,势如破竹,一战新城(今辽宁抚顺北),斩首数百,二战金山(今辽宁开原西北),斩首五万,三战扶余(今吉林四平),杀获万余,直把高句丽四十余个城池惊吓得走投无路,望风而降!

第三次高句丽之战,小薛几乎每次皆是以少胜多。当他带着那么点兵马去玩命的时候,众将都是直摇脑袋,因为他们觉得太危险了。而小薛则对他的战友们甩出那么一句话:“兵不在于多,在于善用。”结果呢?还不都是打赢了嘛!

小薛的精彩表现让唐高宗乐得合不拢嘴,亲自手书慰劳薛仁贵道:“金山大阵,凶敌实多。爱卿身先士卒,奋不顾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诸军奋勇,获此大捷。应努力建立功业,保全此英名也!”

领导一表扬,下属更卖力,薛仁贵再接再厉,沿海攻掠,终于在次年九月和李世勣于高句丽京城平壤胜利会师,自此高句丽王国宣告灭亡,大唐帝国威震四海!

这薛仁贵打仗时狂野异常、冷酷无比,还曾坑杀战俘,似乎是一魔鬼战将,其实这是他的一面而已,魔鬼战将亦有温柔一面。灭了高句丽后,他被授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之职,负责留守平壤,处理战后事宜,即战胜国驻扎战败国首都的军政长官也。薛仁贵在平壤极善安抚,做了诸多善举,如抚恤孤儿、赡养老人、唯才是举、清除盗匪、表彰节义……

这一系列仁政竟使得高句丽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全然忘了亡国之痛(唉,好生健忘呀,史书对此记载似乎有夸张溢美之嫌),对薛长官感激涕零,拍手拥护,欣然享受大唐德政。至今位于鸭绿江南岸的朝鲜新义州境内仍有薛仁贵的庙宇,据说朝鲜当地一些人们穿白色衣服也是为了纪念薛仁贵,也是看来这薛仁贵真是极具行政本事,政治忽悠手腕和他的暴力杀戮手腕一样了得!

(七)

话说李世勣和薛仁贵荡平高句丽,使得大唐东北边境终于得享太平,哪料时过未久,大唐西陲又突起战火,只因那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崛起了一位盖世人杰,名曰论钦陵,乃松赞干布时一代名相禄东赞之长子,此君文才武略不亚乃父,雄心勃勃,气冲霄汉,官拜大相(宰相)之职,独揽吐蕃军政大权,极爱对外扩张,兼并西域大片领土,直接与大唐抗衡。

论钦陵此举对吐蕃来说,实乃英雄壮举,而对唐朝来说实乃严重威胁,唐高宗再度被惹恼,他又需要薛仁贵执戟张弓出击强敌了。咸亨元年(670年),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十万,讨伐吐蕃。

以往出征,薛仁贵虽然表现绝佳,却皆非主帅,而这一次终于独当一面统领三军,心中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更要好好表现才是。

踌躇满志的薛仁贵率军一路挺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兴海大河坝),将要继续赶赴乌海(今青海喀拉湖)时,薛仁贵对副将郭待封说:“乌海地形险要,多毒瘴之气,我们进入死地,可谓危亡之道。如携带粮草辎重,实在是行动迟缓,便会失去进攻良机,我看大非川上颇为平坦辽阔,可以设置营栅放置辎重粮草,留一万人守卫,我们乘敌军没有防备兼程奇袭,便可灭之!”

薛仁贵谋划得似乎极好,他把粮草辎重全交给郭待封,自己轻装出击,进军乌海寻找吐蕃主力,然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薛仁贵怎么也没有想到,那副将郭待封把这一切都给毁了……

郭待封乃威震西域的贞观名将郭孝恪之子,将门之后,自视极高,曾为鄯城镇守,和薛仁贵地位相同,如今却给薛仁贵担当副将,屈居人下,心中早有不满。

“吾乃名家世家,功臣之子,你薛仁贵乃一农夫耳,凭什么要我听你指挥?!”郭待封越想越憋气,便不理会薛仁贵的交代留守,而是擅自带着辎重徐徐跟进。

薛仁贵哪里知道郭待封如此操蛋,信心百倍的他一路疾驰,正遇着数万吐蕃军,他仗着猛男风格,身先士卒挺戟而上,其余唐军随后奋勇冲杀,只把吐蕃军杀得七零八落,斩俘数不胜数,夺得牛羊数以万头。

薛仁贵乐得直拍手,但没多久,他就欲哭无泪了……

郭待封带着辎重不紧不慢地瞎溜达,正被神机妙算的论钦陵逮个正着,他调集二十万吐蕃大军来了招突袭,可怜这稀里糊涂的辎重兵哪里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生猛雄师,瞬间一败涂地,郭待封仓皇逃跑。

薛仁贵惊闻后勤全失,犹如晴天霹雳,初战告捷的欢乐立马烟消云散,心情跌入谷底,全军士气也一落千丈,即愤恨又无奈的薛仁贵只好退回大非川,他哪里晓得,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头呢,用兵狠辣的论钦陵早就为他准备了四十万大军这正是: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

薛仁贵率领的颓废唐军还没布阵呢,就被四十万气势汹汹的吐蕃大军突然包抄,唐军战意全无,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降的降,薛仁贵本人倒是神勇,一会以大戟横扫,一会以长弓劲射,可纵使他三头六臂,也敌不住四十万吐蕃大军的群殴啊,更何况那论钦陵乃军事天才,排兵布阵之才甚是了得,薛仁贵个人再武勇又有何用?

薛仁贵好不容易才杀开一条血路,羽箭全用完,大戟也有些残,白袍染成红杜鹃,从来未有那么惨!

十万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万般无奈,被迫和论钦陵议和,论钦陵见好就收,以迫使唐朝承认吐蕃为西域霸主为条件和薛仁贵签订了合约。

这位昔日的白袍战神仰天长叹:“今年乃庚午年,在西陲用兵触犯岁星,当初攻灭蜀汉的曹魏名将邓艾便因此而死。我原来就恐怕有此一劫,今果然如此!”

“薛白袍”用天象来诠释自己失败的原因,看来他真的是被打颓废了……

大非川之战,使得唐朝在西域势力大减,吐蕃迅速崛起,成为唐朝最大的威胁,巍巍大唐的自尊,严重受挫,周边邦国也清醒认识到,原来大唐并非无敌。

虽然战败的责任并不在薛仁贵,但朝中有小人黑了他一下,向高宗说他“纵敌不击”才遭此大祸,高宗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瞬间把薛仁贵昔日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一怒之下将其贬为庶人。坏事的郭待封也没被处死,同样被免职为民。

这一切,像是一场梦幻,当年在贤妻的鼓励下,年轻的薛仁贵带着他满腔的壮志和一身的武艺前去投军,逐渐开始了辉煌的戎马生涯,从终日劳作的平头百姓成为战无不胜的大唐第一猛将,而如今,他就像是从巅峰猛然跌落,又变回了一介草民。

人被霉神附体,喝凉水也塞牙。薛仁贵过了几天百无聊赖的平淡日子,忽闻高句丽余众造反(看来唐朝对他们再好,也终究是有不服的),朝廷要启用他。颓废的薛仁贵顿时两眼放光有了精神,觉得自己要咸鱼翻身了,哪知刚从百姓恢复成大将没多久,他又犯了事(具体何罪,史书未说),这次更惨,连普通百姓都做不成,直接被变成罪犯流放象州(今广西柳州东南)。

“俺这辈子可能真的完了……”邋里邋遢的薛仁贵蹲在墙角啃着馒头喝着菜汤,越想越悲,无限凄凉。

终于有一天,唐高宗大梦方醒,突然想到这世上还有个盖世神勇的猛男,名叫薛仁贵,又想到他昔日于君于国的各种好处,立马热泪盈眶,赶紧召见。

薛仁贵把自己收拾了一番,进了皇宫。高宗一见昔日爱将,心潮起伏,用颤抖的声音说道:“爱卿啊!朕可算是见到你了!往日在万年宫,若无爱卿,朕早就变成鱼了!从前灭铁勒、破高句丽,使漠北、辽东皆遵从我朝,爱卿功劳居多啊。爱卿虽有过,然而这些功劳又岂能相忘呢。有人说从前讨吐蕃时乌海城下爱卿故意纵敌不击,以致失利,当初朕就是因此痛恨而疑心的,如今辽西不宁、瓜州沙洲两道也断绝,爱卿怎可安卧家中,不为朕指挥军队呢?”

此番金口玉言,把薛仁贵说得泪湿衣襟——呜呜呜,皇上还是记得俺的啊!

就这样,高宗重新启用薛仁贵,任瓜州长史,不久又拜为右领军卫将军和检校代州都督。“薛白袍”真正的咸鱼翻身,战神重出江湖!

此时的薛仁贵,早已不是多年前那个器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少侠”了,他的须发已和他的战袍一样,有了霜雪之色,不过他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宝戟不老,宝弓更不老,他即将上演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场精彩绝伦的壮举!

(八)

开耀元年(681年),六十八岁的薛仁贵出征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带),对付作乱的突厥人。突厥军统帅阿史德元珍遥望唐军阵中薛字大旗飘摆,大惊失色,便派人出马问道:“唐将何人?”唐军一士兵高声答道:“薛仁贵也!” 阿史德元珍可不没有吐蕃论钦陵那般胆略,听说薛仁贵的大名,已慌得手足无措,他又使人故作镇静地说道:“我听说薛将军已经流放象州死在那里了,怎可重生呢?”

薛仁贵听得此言,不由一笑,立马提着大戟冲出阵来摘下头盔,那突厥部众见此情景,皆吓得滚落下马,跪地下拜,而且一边拜还一边往后撤,生怕薛仁贵那大戟碰着自己。

这薛仁贵打仗,一贯心狠手辣,管你拜不拜,宰你没商量!

薛白袍乘势出击,轻松地大破突厥,斩首一万,俘获三万!此乃薛仁贵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也是他超凡神勇的最后一次精彩展示,更是他杀敌的最高境界——还没出手,仅凭赫赫威名和强大气场就先把敌人给吓瘫了!

两年后,大唐名将薛仁贵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岁。高宗闻讯,悲伤不已,追赠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提供车辆给他护送灵柩返回故里。

生于乡村农田,终又归于乡村农田,神箭狂戟的薛仁贵大将军英魂安息了。热血、勇猛,忠诚、自信、狂傲、凶狠、冷血……这些个性鲜明的特点,构成了这位大唐战神的真实面貌。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那所向披靡的白袍已然成为大唐最为震撼的英雄传奇之一,也成为那个辉煌时代华夏最强武功的经典标志。

薛仁贵虽然去世了,但他的遗传基因甚是优良,第二代薛家将也够厉害的。正所谓将门出虎子,薛仁贵的长子薛讷颇具乃父之风,也成为唐朝的名将。

薛讷深沉果敢,胆气雄壮。女皇武则天在位时,后突厥(东突厥亡国后又复国了)侵扰河北,武则天知道薛讷和他爸一样都是勇武非常的猛男,便询问他对敌之策,薛讷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说得女皇眉开眼笑,结果轻松搞定了后突厥。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也对薛讷大加重用。吐蕃进犯,薛讷奉命出击,两战两捷,大破敌军,斩俘数万,生擒了吐蕃首领六指乡弥洪。玄宗大喜,封薛讷为左羽林大将军,进爵平阳郡公。

四十四年前,第一代薛家将薛仁贵在和吐蕃军队的对决中惨败而归,当时心情极度郁闷的白袍战将怎会想到,四十四年后他的儿子薛讷会遭遇同样的敌手,而且大获全胜,凯旋还朝!第二代薛家将也算是为老爸报仇雪耻了,可谓给老薛家大大的争光添彩。

既然薛讷和老爸一样厉害,那些演义了第一代薛家将的民间文人们又岂能放过第二代薛家将?肯定也得渲染神话一番。在新的演义中,薛讷变成了薛丁山,又多了一个虚构的厉害老婆樊梨花。薛家将的故事被继续传扬,流传至今。至于那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反唐(强烈反对武则天的“暴政”)的事儿,那就是纯属胡扯了,人家老薛家对女皇陛下忠诚着呢。

历史上薛讷的儿子名叫薛嵩,和他爷爷薛仁贵一样,是个勇武过人的神箭手,可惜安史之乱时站错了队,投奔了反贼安禄山,好在后来知错能改,回归了朝廷,朝廷也原谅了他。这位第三代薛家将不但武功厉害,还擅长地方行政,是个青天,政绩卓著,被朝廷封为高平郡王。

薛嵩的儿子名叫薛平,是为第四代薛家将,行政本事和军事才能都很强,治理过黄河,造福于百姓,又于唐穆宗时代出奇兵平定了藩镇叛乱,封为魏国公。

纵观历史上真实的薛家将,可谓一门忠勇,代代英雄,如此显赫的武将家族,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从唐初到唐末,他们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兴衰,也写就了一段英雄的传奇。

刀枪剑戟,各具风姿,然无论顶尖高手把它们耍得如何厉害,也难以抵挡一种轻便兵器的突然袭击或群起攻之——即弓箭是也!硝烟战场之上,今有狙击手,古有神箭手,百步取人性命,轻而易举,那《水浒传》中的帅哥花荣堪称百发百中的佼佼者,不过花荣乃小说中人物,正史上的神箭手又有哪些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卷四:戟扫千军之48.白袍小哥 名震异域——薛仁贵(唐)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