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以及一些通俗历史读物、小说和影视剧中,秦始皇都会被叫做「嬴政」。
这样称呼秦始皇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在史书上的记载就是姓「嬴」。而秦始皇的个人名,则是「政」或者「正」。
按照中国人习惯的使用「姓」加「个人名」来称呼一个人的传统,把秦始皇称为「嬴政」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在个别影视剧中,秦始皇还姓过赵,如《荆轲刺秦王》中,巩俐饰演的赵女就称他为「赵政」。
然而这种称呼方法无视了一个历史事实:在秦始皇及他以前的时代,称呼一个人并不应该用「姓」加「名」这种格式。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称呼秦始皇?
「姓」「氏」不相同
在说明上面的问题之前,首先要解释一下先秦时期人名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也就是「姓」和「氏」。
所谓「姓」,与今天通常所说的「姓」的概念并不相同。上古的「姓」是用来表示一个比较大的血缘集团的名称,且这种血缘集团往往是基于母系关系所确定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所谓「上古八大姓」(即姜、姬、姚、嬴、姒、妘、妫、姞八个「姓」)以及「姓」这个字本身,都是有一个「女」字旁。
而所谓的「氏」,则是「姓」这个大型血缘集团下面分支的名称,一个「姓」之下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以前的「姓」之外,还会专门为自己的家系另取一个称号作为称呼,也就是「氏」。上古「姓」很少,而「氏」则很多,有「氏」的人也多为贵族。
▍如孔子的祖先是商朝国王和宋国国君,他们的「姓」是「子」。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字「孔父」名「嘉」)作为宋国贵族,其后代独立成了一家,以「孔」为「氏」,也就是孔子所属的子姓孔氏家族的起源。
「氏」的来源很多,可以是国名,如陈氏源于春秋的陈国;可以是封地名,如韩氏的一个来源就是晋国大夫韩万的封地「韩」邑;可以是官名或职业名,如司马氏来源于「司马」这个官职,而陶氏来源于管理制陶工作的「陶正」;也可以用祖先的个人名或「字」或谥号为氏,如春秋时齐国栾氏就源于齐桓公的孙子公子坚的字「子栾」,而宋国的戴氏则源于宋戴公的谥号「戴」。
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氏」不是固定的,父子之间或祖先和后代之间的「氏」也不一定相同。有相同「姓」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氏」。
如姜姓之下就有诸如吕氏、高氏、齐氏、崔氏、丁氏、许氏等。而有相同「氏」的人,由于可能出自不同祖先,也并不绝对一定出于相同的「姓」,如王氏就可能出自姬姓、子姓或者妫姓。
在先秦乃至秦始皇的时代,在称呼一个人,特别是称呼贵族或贵族后代的男性时,并不会使用到这个人的「姓」,而往往会称呼这个人的「氏」与「字」或个人名。一般「氏」加「字」的称呼比较普遍,但也会出现「氏」加个人名的情况,特别是在叙述历史事件、称呼已去世的古代人物、称呼年龄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或者用作贬称蔑称时。
如春秋齐国著名的贤相管仲,就是姬姓、管氏、字仲、名夷吾,在诸如《左传》、《论语》等先秦典籍中,就会称呼他为「管仲」。
▍《论语》中提到的管仲
又如孟子,本是鲁国国君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的后代,姬姓、孟氏、名轲,所以在先秦书籍中,提到孟子时都会称他为「孟轲」。
作为「嬴姓」秦国的国君,秦始皇的「姓」自然是「嬴」。然而,将他的「嬴姓」与个人名「政」连在一起称他为「嬴政」的方式,是违反秦始皇所处时代的称呼习惯的。
管秦始皇叫「嬴政」无异于称呼管仲为「姬仲」或者称呼孟子为「姬轲」,实际上是一种很奇怪的做法。
秦始皇「赵」政
实际上,这种称呼方法是因为汉朝以后出现的「姓氏合流」现象导致后来的人们「姓」「氏」不分,最终这二者彻底混淆,形成了「姓氏」的说法。到了后世,更是「姓」也可以称为「氏」,而「氏」也可以称为「姓」。
生活在西汉的司马迁就已经分不清「姓」和「氏」的区别,在他的《史记》中,在介绍先秦人物时,就屡屡出现「姓 X 氏」这种叙述。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秦始皇「名为政,姓赵氏」就是一种「姓氏不分」的表现,这里的「赵」实际上是秦始皇的「氏」而非「姓」。
▍司马迁《史记》中将秦始皇的「氏」与「姓」混淆了起来
作为秦国国君,秦始皇理应按照其他春秋战国诸侯国君的一般性惯例,以其国名为氏,即秦氏。然而实际上秦始皇确实赵氏。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解释是,秦国和赵国的国君都是嬴姓,因为传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商纣王手下的大臣恶来。恶来的后代造父是古代著名的驾车御手,被周穆王封在「赵」城,其后代就以封地名称作为「氏」即赵氏。而与赵氏同出一源的秦国国君,也可以称赵氏。
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由于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首都邯郸,且其母叫做「赵姬」,因此以出生地为「氏」。
无论是哪种解释,最终似乎都是在把结论引向这一点:秦始皇的称呼,应该按照当时普遍的「氏」加「名 / 字」格式,叫「赵政」。
在秦始皇的同时代,也确实有这样称呼他的例子。在「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中,有一份叫做《赵正书》的文献,其成书年代距离秦始皇死后不久。
▍《赵正书》竹简与篇题字迹特写
这份文献主要记载的就是秦始皇临终前与丞相李斯关于确立继承人的对话。无论在题目和内容中,《赵正书》都将秦始皇称为「赵正」,而「正」则与「政」字相通。
然而,如果不是想辱骂秦始皇的话,这种直呼其名的称呼方式,也依旧是不准确的。
「秦王政」与「始皇帝」
广义上来说,秦始皇是一位先秦诸侯国国君。而先秦诸侯国君的称呼方法,则相对其他贵族更为复杂。根据他们的地位与生活状态,先秦诸侯国君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名称。
一般而言,先秦诸侯国君在继承国君之位前,应该称为「公子 X」或「王子 X」,至于到底叫「公子」还是「王子」,要看这位未来国君在即位后的称号是「X 公」还是「X 王」。
如春秋齐国国君的称号为「齐 X 公」,未来的齐桓公就被称为「公子小白」;而由于楚国的国君称「楚 X 王」,楚灵王在即位之前,则被称为「王子围」。
除了吴楚等少数国家的国君称王外,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的国君往往都被尊称为「X 公」,因此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则被称为「公子 X」或「公孙 X」。
▍春秋初期郑国的君主郑穆公,他的一个儿子就叫「公子发」,而这位「公子发」的儿子,也就是郑穆公的孙子,则叫做「公孙侨」,也就是屡次受到孔子称赞的春秋时期郑国贤相子产。
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纷纷称王之后,这一「公子 X」「公孙 X」的惯例却延续了下来,成为了一个固定头衔,如著名的战国「四大公子」。即使在秦始皇消灭六国、自称皇帝之后,他的儿子们依旧叫做「公子」。
在继位之后,先秦国君的称号格式则一般会变成「国名」加「爵位称号」加「个人名」,这里的「爵位称号」一般是「王」或者「公」。
▍「周公旦」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在更正式的记录特别是西周或春秋时代的文献或出土铭文中,没有称王的诸侯的爵位称号还会更精确划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春秋》和《左传》中诸如「宋公兹甫」「齐侯小白」「郑伯寤生」这样的称号。
当一名先秦诸侯国君去世之后,他的称号里往往会被加上一个「谥号」。谥号会根据这位国君生前的行为确定。在先秦时代的国君谥号一般是一个字,也有两个或三个字谥号的情况。这时,这位国君的称号的格式就会变成「国名」加「谥号」加「爵位称号」,如「魏文侯」「秦孝公」「赵武灵王」等形式。
按照上面的演变路径,秦始皇在继承秦王王位前,应该叫做「公子政」,在成为秦王之后、称帝之前则应称他为「秦王政」。
而由于秦始皇「史无前例」地消灭了六国并把之前「王」的称号改为「皇帝」,同时还出于禁止「子议父,臣议君」的理由而废除了谥号制度,导致之前的所有称号格式在这时都变得不再适用。
▍秦始皇「琅琊台刻石」拓本。「琅琊台刻石」为秦始皇消灭六国后第二年巡游琅琊台时所刻,主要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灭六国以及他「圣智仁义」「忧恤黔首」的种种「功德」。
好在自诩「圣智仁义」的秦始皇有一颗「忧恤黔首」的怜悯之心,为了百姓的方便,他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所以,虽然二世而亡的秦朝并没有「万世传之无穷」,但在称呼这位嬴姓、赵氏、名政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时,其实最合适的称呼方式不是「嬴政」,而是「秦王政」「始皇帝」或者「秦始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秦始皇并不姓赵,更不该管他叫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