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原来《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三国时期,有卧龙凤雏这么一说,这其中的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凤雏则是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庞统。

既然能和诸葛亮并称,庞统自然也并非等闲之辈,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和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这句话充分的肯定了庞统的聪明才干,那么《三国演义》中除了聪明外,庞统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骄傲自大

庞统的一生非常短暂,年仅36岁就英年早逝。他入仕较晚,之前几年一直处在寻觅主公的状态,这与他骄傲自大、恃才傲物的性格有关。

庞统在被鲁肃引荐给孙权之后,孙权问他:“平生所学,以何为主?”他回答道:“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又问:“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才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孙权和周瑜关系最好,见庞统轻视周瑜,很不高兴,便打发庞统退下,对鲁肃说:“狂士也,用之何益。”

庞统固有才华,却由于恃才傲物的性格,轻视其他谋士,而错失了效力东吴的机会。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如他刚到耒阳县时,由于抱负没有得到施展,而整日饮酒,对公事不予理会。这种做法在现代是不提倡的,有能力的人也要及时办理应该处理的事务。

2、急功近利

庞统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人才,但庞统由于相貌原因多次不被重用。在被刘备委以重任之后,他决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功绩上超过诸葛亮。

于是,他在刘备不同意的情况下,执意以“不义”的方式取西川。他深知只有拿下西川,才能抢下头功。

随后,他斩杀刘璋手下将领杨怀和高沛,进军西川。这时,诸葛亮看出了问题,便写密信提醒庞统,“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而急功近利的庞统根本听不下诸葛亮的劝告,并以“孔明怕我取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 的小人之心来看待这件事,急于进兵攻下西川。

在落凤坡死于乱箭之下。这也在告诫世人,做事情不能恃才傲物、一意孤行,多听他人劝告,用宽广的胸怀去看待事情,切忌急功近利。

我们得感谢罗贯中为我们塑造了这么一个形象,既衬托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充满性格特色的人,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导致他自己的悲剧,让读者能够久久不能忘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历史揭秘,原来《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是这样的一个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