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擘画江东的大权谋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主人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权谋家周瑜。本书以正史史料记载为基础,讲述了从公元175年周瑜出生,到公元210年周瑜去世为止的与周瑜有关的全部历史,牵扯的重要事件有著名的黄巾起义、与孙策的友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书中内容表现了周瑜英勇善战、有谋略、貌美并善音律、心胸宽广及有胆识的特点。关于周瑜的正史记载非常有限,但作者成功将江东的开拓历史和周瑜的个人能力紧密融合。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心胸狭隘的周瑜不一样的形象,读起来饶有趣味。

文摘

一、离乱之世

公元175年,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特别重大的年份,于宏大而又浩瀚的世界史中,亦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的东汉王朝在汉灵帝的统治下依旧在腐朽之路上踽踽而行;而西方的罗马刚刚弭平了一场叛乱,巅峰时期的国势似乎并未显露出它即将到来的无序时期。

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的三国迷,很多人总是能在这一个稀松平常的年份中捕捉到一些隐秘的东西。比如,如果引入“三国史观”,就会发现这一年许多大佬级别的人物都相继做出了一番令人称道的事情。譬如,曹操在公元174年被举孝廉后,正式走上仕途,公元175年就在他第一份官职任上棒杀蹇图,名动洛阳。而曹操的死对头刘备,也是在这一年与公孙瓒一同拜在卢植门下,学习诗文。显然,如果没有这段求学经历,刘备后来的运途可能还要走得更为坎坷些。

这一年还出生了两位不凡的人物,他们的人生虽然不如曹刘一般大开大合,但也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闪即逝的流星,掀起了江东波澜壮阔的一幕。说到这,想必大家也能猜到,他们便是号称“小霸王”的孙策以及“美周郎”的周瑜。

周瑜出生于庐郡舒县,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庐江县西,从三国至今,上溯至春秋时期的舒国,这片地区的名字似乎就没怎么变过。在当时,舒这个地方不甚出名,可周瑜所在的家族庐江周氏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强大世家。东汉时期,是一个世家大族的萌发期。所谓世家大族,是指六朝时期广泛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一个政治阶层,其形成原因相对复杂,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封建土地兼并、察举制推行、东汉开国的利益圈等三方合力之下,形成的一个政治阶层。

作为世家大族,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家族出任地方大员的人物,二是土地佣兵。显然,周瑜家族也是一样,周瑜的从祖父周景曾官至司空、太尉,担任三公之一的官阶确实令人称羡。然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作用,因为祖父和从祖父差别很大,在宗法制森严的中国古代,你可别试图大喊一声“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就想蒙混过关,乱攀亲戚。就连袁绍这样亲爹是三公的官二代也免不得被他亲弟弟一句“贱婢之子”气得脸上泛红。

所以,抛开祖父辈的光环,我们再来看看周瑜父辈的官职,周瑜的父亲周异是洛阳令。乍一看,大家都觉得还是很有风头的。可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如果再看看周瑜父辈其他亲戚的职务,您就会发现,周瑜这亲爹就是监狱里的小萝卜头,能引人注目的只能是他矮人一截的存在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史书中并没过多交代周异的生平,反倒是周异的那些个兄弟,多少留了只言片语在《后汉书》里。转眼到了公元184年,也就是干支纪年的甲子年,一场席卷了大半个东汉王朝的暴乱突如其来地冲击了所有人的人生。许多人因为这场暴乱而走上了本不可能走上的人生之路,其中也包括刚满10岁的周瑜,这场暴乱是著名的“黄巾之乱”,也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所记载的第一件历史大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天公将军张角一声令下,各地黄巾教徒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面对如此之大的变故,饶是平时不怎么想管事的汉灵帝也不得不重视起来,组织人手,针对黄巾军进行全面镇压。但是,此次起义爆发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远非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可比。所以,朝廷在兵员局促的情况下,赶紧号召各地豪强组织勤王,这其中就有号称“江东之虎”的孙坚。

孙坚这个人在当时的东汉王朝属于“异类”,为何这么说呢?在汉末雄起的豪杰或多或少都得讲究一个门第,可是孙坚恰恰没有门第。孙坚的父亲孙钟就是个种瓜的,相比较刘备虽然落魄,但好歹也是皇族后裔,孙坚的出身实在没什么出彩的。

二、孙坚崛起

关于孙钟有这么个故事。说孙钟在种瓜的时候遇到了三个赶路的少年,然后少年自称是司命,搁在今天就是帮人推算运程的先知。少年们口渴,于是就吃了孙钟的瓜,可是吃完瓜的少年似乎想白吃,便以给孙钟寻找墓地为由,来抵偿瓜钱。

少年们还煞有介事地问:“老孙啊,你想让你的子孙做数代王侯呢,还是数代皇帝?”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一般全都要,可孙钟却很实诚,如果二选一当然是选更好的啊,于是便说想要“数代皇帝”。于是乎,孙钟便按照少年们的指引,找了一块墓地来埋葬双亲。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到了孙钟孙辈这一代,孙权果然称帝,建立了吴国。

当然,根据以往的常识,这种玄乎其玄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攀附的,很有可能就是孙权称帝后,觉得祖上出身实在太低,于是只能编撰这么一则故事来佐证自己称帝的必然性与合法性。甚至为了抬高自己,还将孙家与兵圣孙武进行关联,具体真实如何,我只能说见仁见智了吧。

到了孙钟儿子孙坚这代时,或许是卖瓜经营得当,又或许是孙坚早年击破海盗有功(孙坚十六岁时单枪匹马击溃了一船海盗,并缴获钱财无数),反正就成了当地一个有名望的人物,还顺带管起了当地郡里的治安。运气好的人,瞌睡的时候都有人送枕头,孙坚在郡里管治安没多久,就有一个叫许昌的人自称阳明皇帝,在会稽郡搞起事来。这样的人自然而然被孙坚三下五除二解决了,于是乎,当时的州刺史上表朝廷嘉奖孙坚,于是孙坚摇身一变,正式取得了国家官员的编制,先后历任盐渎、盱眙、下邳县丞。

到目前为止,孙坚终于让自己的家族有了一个可以被世人认可的身份,也算敲开了官宦仕途的大门。但正如我之前所说,黄巾之乱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孙坚也是一样。依他的出身,搁以往不过是在县丞之间来回调动,偶有运气好,说不定能往上升升官,但也要止步于刺史。可是黄巾之乱却给了他突破时代瓶颈的契机,作为剿灭黄巾的汉王朝前线总指挥之一的朱儁就无意间翻了孙坚的牌子,上表朝廷升他为军司马,要他在泗水一带集结部队并赶来与自己会师,讨伐黄巾。

当孙坚听到了这个消息,简直是比得知自己在北上广的房子要拆迁还喜悦。调集了人马就投入战场。但是,当孙坚赶到朱儁所在战区时,局面并不乐观,黄巾军的波才将朱司令按在长社城中猛揍。缺少统一指挥的孙坚在战争初期也是打得很艰难,但是随着黄巾军这边张角的突然离世,战局又开始倒向了官军这边。在这一期间,孙坚通过攻破宛城,完成了黄巾之乱官军战线转折点上的重要一环。

黄巾之乱在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相继殒命后,算是阶段性地被镇压了下去,各个参与其中的地方豪杰也得到了相应的封赏。孙坚自是不例外,而另一个与他有着深深羁绊的野心家董卓同样也得到了封赏;当然,周瑜的家族也同样受此影响,因为就在黄巾之乱后,董卓进京前,周瑜家族的优秀长辈前后出任朝廷大员。

黄巾之乱暂时性结束没多久,汉灵帝驾崩,紧接着,围绕皇位继承权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宫廷争斗,在这段争斗中,董卓带着他的西凉人马进去了京师。董卓进京,为汉灵帝混乱的身后事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却为东汉末年的混乱,点燃了一个火药桶。

董卓进京让两派人很不爽,一派是中央大员,他们的想法是凭什么你董卓一个外地来的家伙能在朝廷之上对我们指手画脚?另一派则是地方实力人物,他们的想法是既然你董卓可以这么做,那我们为何不能有样学样呢?前者典型代表是袁绍,而后者的代表则是孙坚了。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之下,一场“讨伐董卓”的战争打响了。

《三国演义》里面提起这次战役时,说有十八路诸侯讨董,但是历史上,其实只有十三路联军。而剩下那五路诸侯中,既有我们熟知的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四人,也有我们并不熟悉的张杨。既然公孙瓒没有参与,那么演义里归附公孙瓒的刘备三兄弟自然也没参与,而这十三路诸侯中风头最盛的就数孙坚了。

三、结识孙策

此时的孙坚已经被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辖区就在今天的湖南地区。而此时董卓把持的朝廷在关中长安一带,北方的讨董联军会盟在酸枣,孙坚要想北上击败董卓,势必要先和盟军会盟,而北上就得经过今天湖北的荆州地区。

在汉朝,今天的湖北、湖南和广西等部分地区被统一划归为荆州管辖,所以作为长沙太守的孙坚在理论上是荆州刺史王睿的下属。但是,王睿这个人,相对于孙坚又显得没什么本事,一个无能的领导管辖一个能力强的下属,多数情况下得翻车。除非是唐僧和孙悟空,可即使唐僧遇到孙悟空,那也需要共同的信仰支撑外加紧箍咒控制,显然,王睿和孙坚没啥共同的理想,王睿更缺乏对孙坚强有力的控制。在这样尴尬的情况之下,王睿居然还有和唐僧一样的毛病,喜欢对人指指点点,这么一来,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那就是“过把瘾会死”。

孙坚在路过荆州的时候,顺带就把上司王睿给灭了。擅自逼死朝廷大员,那可真是无法无天了,可是董卓进京恰恰就开启了这么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王睿死了,但是荆州不能一日无主,于是董卓以朝廷的名义,外放刘表为荆州刺史。刘表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了,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上看,逼死王睿,引来刘表,对于孙坚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

不过此时的孙坚并不会知道日后历史的进程,过境荆州后,他就到达了南阳,因为是远道而来,孙坚的部队需要就地取粮。所以此时的孙坚还是很客气地致书给南阳太守张咨,希望他能够拨粮草以解燃眉之急。但张咨似乎并不了解孙坚的脾气,对于王睿死亡的消息应该也还没收到,本着“你也是太守,我也是太守”的心态,张咨对于这个平级官员的要求是不予理睬。

这一次,孙坚算是再次奓毛了,手起刀落,张咨也迅速去黄泉路上找王睿搭伴了。孙坚的高调行为一下子震惊了天下,当然,剑走偏锋向来是有利有弊。残忍的行为固然会让一些人对孙坚敬而远之,但也引起了其他人想招揽其于麾下的欲望,这个人就是袁术。虽然袁术在《三国演义》里被描绘得和孙坚关系一点都不好,又是克扣粮草,又是垂涎玉玺;但那毕竟是演义。真实历史上,孙坚和袁术还真有过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的蜜月期,至少在利益捆绑下是如此。于是,袁术殷勤地将孙坚的家眷接来自己淮南的大本营——寿春,好生照料。

和袁术一样,还有人也从孙坚的高调行为中攀升起想结交的想法,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主角——周瑜。这一年是公元190年,周瑜此时15岁,搁在今天也就一个初中生的年纪,但是似乎生来不凡的人注定比同龄人要早熟。吕思勉评价周瑜和鲁肃都是好乱之士,啥意思呢?就是唯恐天下不乱那种人,总是想搞点事情来搅动时局。这样的人在今天来说,那必然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但在那种动乱年代,恰恰是这种人,践行着“乱世出英雄”这句话。

周瑜似乎一生都在为“好乱之士”做注解,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来结交孙坚家眷。在这里,周瑜遇到了一位和他羁绊了前半生的人物,此人便是孙坚的长子孙策。孙策与周瑜同龄,此时也是15岁的年纪,孙策继承了他父亲的勇武,当然,也继承了父亲的当机立断和残忍。一个是为乱世而生,一个则是好乱之士,似乎他们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完美契合度,正如那句歌词所说“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孙策与周瑜一见如故,当下便结为总角之交,而后,孙策偕母亲与弟弟一起迁居周瑜在舒县的住所。周瑜特意让出大院,并登堂拜母,两人在舒县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比邻而居的生活。

但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尤其是动乱的时代。乱世可以成就一批人,但也会吞噬掉成千上万的人,即使是那些为乱世而生的人,也未必能笑傲到人生的终点。孙坚的人生在讨伐董卓前后走上了巅峰,也终结于巅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在讨伐荆州的战役中丧生,结束了他37岁的一生。

四、淮南袁术

孙坚的死让孙家这群孤儿寡母一下子面临了很尴尬的境地,作为孙坚的盟友兼老板,袁术很不客气地兼并了孙坚留下的部队,还巧取豪夺了原本是孙坚捡来的传国玉玺。没错,和《三国演义》不同,历史上袁术并没有以三千兵马来换取传国玉玺,而是直接明抢了。看来,历史上的袁术和演义中的袁术在道德上还差了三个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红领巾啊。

不光如此,袁术还倚仗势力,驱使孙坚旧部及孙策为自己效力。孙坚死后,孙策告别了周瑜,举家迁往江都(今天的扬州)。当时在江都的北面,是占据徐州的陶谦,而江都西面,则是袁术的淮南,长江以南目前还是东汉王朝安排的各郡县官吏,且无明显独立倾向。孙策将母亲迁居至此或许也是想避开是非之地,再观望下时势。但是,袁术却容不得孙策观望了,坐拥淮南大地的袁术积极想往南拓展领地,袁术地盘的南方是原大汉的扬州九江郡及豫章郡,大体是今天的江西北部九江到南昌一带。

孙坚在世时,袁术曾以九江太守一职允诺给孙坚,以此换取孙坚攻伐刘表,但是,孙坚死后,九江太守反倒是袁术留给了自己手下陈纪。陈纪本就不是什么能征善战的将领,让他看家护院还行,但让他南下豫章郡,就显得强人所难了。恰巧这个时候,庐江这地方也开始出现问题了。庐江太守此时叫陆康,名义上陆康是受到袁术节制的,但袁术自己都不受天子节制,底下那些名义的上下属更是有样学样了。庐江这个地方很微妙,就卡在袁术和刘表之间,也是袁术和南方腹地连接的要地。然后,袁术就忽悠孙策让他摆平陆康,在孙策出征之前袁术对孙策说道:“当初错用了陈纪为九江太守,现在我每每想起此事无不悔恨,如果这次你打下庐江,庐江太守的位置一定非你莫属!”此时的孙策还属于我们常提的铁憨憨,果真就替袁术卖力收复了庐江。然而,袁术又一次变卦,像忽悠孙策他爹一样,再次耍了孙策,战后,庐江刺史被袁术委任给手下刘勋了。

周瑜作为一个庐江人,在此次孙策攻破庐江战役中是否起了一些作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因为史料里没有记载。缺乏记载的东西不能信口开河,但是从主观推断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周瑜是出了力的。

袁术出尔反尔,这样的做法注定他在争霸之路上走不远,也注定了孙策早晚要和袁术分道扬镳。当历史进入到公元194年时,袁术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这一年,袁术刚刚击破徐州刘备,并与徐州的新主人吕布结成同盟,扬州东部一带(今天的江苏地区)几乎都成了袁术—吕布集团的控制范围。南面,袁术巩固了在今天江西一带的利益,并与荆州地区的刘表达成了一个短期和平。

袁术的北面是曹操,但此时的曹操刚刚在兖州一带与吕布激战完,整个曹操辖区内是一片狼藉,根本无法对袁术发起有效打击。换句话说,此时只有袁术打曹操的份,而曹操压根无法对袁术造成威慑。这一年,考虑到要对孙坚余部做一些“道义”上的补偿,孙策的舅舅吴景,终于被任命为广陵太守,算是在长江北面给了他家一块地盘。要说袁术刁钻也确实如此,因为广陵太守他既没给孙坚的弟弟孙静(孙坚同辈人中威望最大),也没有给孙坚的长侄孙贲(孙坚子侄辈最年长),反而给了孙坚妻弟,一个外姓人。

截止到目前,史书中对于周瑜的记载就一条,结交孙策,但是大家不要急,因为周瑜马上就要走上台前了。公元195年,即东汉兴平二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咱们一桩桩来捋一下。首先,作为北方头号军阀的袁绍南北两线双双获利,北线击败公孙瓒,继续将自己的版图往北推进,南线驱赶了孔融,夺下了青州。其次,袁绍的小老弟曹操也是收获颇丰,长安事变,汉献帝出逃洛阳,曹操便借机谋划将天子迎回许昌,正式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生涯。此时,作为南方“一哥”的袁术却不淡定了,因为在这一年,南方陆续冒出好几股势力,意图与袁术叫板。稍微梳理下主要为三股势力,一是时任扬州刺史的刘繇,二是盘踞在今天苏州无锡一带的强盗严白虎,三是我们哔哩哔哩的话题担当,王朗王司徒。周瑜的故事就得从这一年的南方乱局说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周瑜:擘画江东的大权谋家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