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第59页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社会的变革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认识到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但凡喜欢三国故事的人,大多听说过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因为在公元两百零七年,仅三十八岁的郭嘉因病死于北征乌桓的归途中。巧合的是,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二十七岁的诸葛亮。郭嘉死之前,诸葛亮一直在隆中种田,活得相当低调。虽说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心系天下,特别是荆州当时的大佬刘表,还是他自家亲戚。但诸葛亮却始终不出世,最后偏偏选择在公元两百零七年郭嘉去世之后...
品读原文 《三国志》里的《郭嘉传》值得一读。 ——引自张贻玖:《毛泽东批注历史人物》,鹭江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品读原文 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不好办。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 ——摘自...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士,生于170年,卒于207年,东汉末年杰出的谋士。原为袁绍部下,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受荀彧举荐与曹操见面,其过人的军事能力和时事见解深深的打动了曹操,被曹操称赞为“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后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卓越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桓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回顾郭嘉传奇而短暂...
![]()
![]()
![]()
![]()
![]()
6郭嘉(公元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系东汉末年曹操帐下的著名谋士。他虽然年仅38岁就病逝于北征乌桓的途中,但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无数的闪光点。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舍弃如日中天的袁绍,投奔势力更弱的曹操 公元191年,年仅21岁的郭嘉离开家乡,前去投奔北方势力最大的袁绍集团。此时...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在曹操死后继承了曹操魏王的大位,之后不久他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称帝建立了曹魏。 在这之前,曹丕府上的一次酒宴中,有一位十分出名的相士,名叫朱建平,曹丕让他给自己算一卦看看能活多久。 朱建平表示曹丕能活八十岁,不过在曹丕四十岁时就因病去世,在临终前还说朱建平算得很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曹操二十多位子嗣当中,最有希望继承曹操大位的至少有四人...
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 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一个明君,一个心软的政治家,一个杀伐决断的文学家”这句话如果让你来评价历史上的一个皇帝,你觉得会是谁呢? 历史君的答案是:魏文帝曹丕! 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是我们很熟悉的人,对吧?相对于曹操来说,他的儿子曹丕的知名度就小多了。 本文历史君想跟大家谈一个有趣的话题:历史上的曹操之子——曹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听历史君娓娓道来!≥▽≤ 来来来,让我们穿越历...
189年,董卓进京。 一只手指挥着西凉兵马,一只手拎着救回来的少帝,他在踏进洛阳皇城那刻,嘴角不禁露出张狂的笑意。 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火并,何国舅和十常侍携手归天,大汉朝廷虚弱而又混乱,自己手握重兵还救驾有功。 我要换皇帝!谁赞成?谁反对? 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袁绍在会场上怒怼董卓,潇洒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回到家赶紧让人备马车,连夜跑到冀州去躲避风头。 碍于...
三国时期,原本曹魏的实力最为强大,它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吴、蜀两国其实没啥希望,然而三家打得热闹,最终却被司马家给捡了大便宜,落得了个三家归晋的局面,令人唏嘘。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画面,主要是因为曹魏的前几代主公都死得太早了,其中曹操活了65周岁,曹丕活了39周岁,曹叡活了35周岁。这些人只要有一个人多活几年,司马懿都很难篡权成功! 那么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