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第54页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社会的变革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认识到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除了益州牧,刘备还担任过哪几个州的刺史、州牧一职?

在汉末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无疑是比较常见的官职,也即各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往往都是一州或者数个州的刺史、州牧。其中,刺史这一官职始于西汉时期,原本是监察各州的官吏,后来逐渐演变为各个州的最高长官。而就州牧来说,汉灵帝时,为平定各地的黄巾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兵马大权。也即相对于刺史,州牧往往还执掌兵权。比如初平二年(191年)冬,...
赞 (0)阅读(283)

刘备是汉景帝后裔,年少时为何以摆摊为生?这要怪汉武帝

前言 在宗法制的传统之下,追根寻祖是中国人历来的传统。因而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某些寻根活动,又或者从家里长辈手中找出一本族谱。 在古代封建社会,人们更是喜欢将自己追溯到身份崇高的古人身上,以此证明自己祖上也有不俗的地位,而这种现象,在大家族中更是备受推崇,尤其是那些开创新的朝代之人,颇为喜欢为自己寻求一些正统的地位。 正如刘备卖草鞋都喜欢将自己为汉景帝之子中山王...
赞 (0)阅读(286)

刘备:颠沛流离三十年,试问有几人扛过这样的经历,还能坚持到底

#2021生机大会# 刘备是三国里获得皇位最不容易的一位。他起点最低,还屡屡遭受失败,几次妻离子散,差点兵败身死,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凭着弘毅宽厚的处事原则,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得以三分天下,登上帝位。 刘备生于161年,父亲早亡,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但刘备母亲却让刘备出去学习,增长知识见闻,结交良师益友。 刘...
赞 (0)阅读(340)

【周考复习】孙权劝学

课文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写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
赞 (0)阅读(292)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孙权的那些事……

先是借荆州,后又嫁王妹,孙权有何打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谚语叫做赔了夫人又折兵,大致意思就是,可能原本想要通过某种事情,得到一些利益,但最后结果是利益没有得到,反而让自己赔了更多。每当听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局外人总会抿嘴一笑,很少人会愿意吃这种亏。但有时候,并不是人故意找事,而是事情找上了某个人的身上,就算他再想避免也避免不了。我们今天所讲的人物就是孙权...
赞 (0)阅读(261)

自卑会出大问题?孙权的故事告诉我们:儿时自卑可能成为人生隐患

辛弃疾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词,其中有一句“天下英雄谁敌手”,说的就是孙权。 曹操自己有20多个儿子,其中有很多个都很优秀,但是曹操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看到这些评价,你对孙权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自信,勇敢,壮志雄心,有担当,大格局,如果孙权只活前半生的话,这些赞誉他完全担得起,甚至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历史评价。 但是,孙权47岁称帝之后的表...
赞 (0)阅读(280)

以现代人的视角品鉴三国英雄功过,今天要说东吴孙权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必将万劫不复。在如此乱世,孙权年少成名,接替父兄执掌江东基业,一生明得失、知进退、广纳贤才、听取谏言,曹操曾对其评价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等评价非常之高,足见其才能。但是人就有缺点,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孙权的一生功过。 本文为我个人观点,或许与大家不同,如果大家有不一样的想法,可以在评论区与我探讨! 孙...
赞 (0)阅读(332)

曾与曹操刘备争天下的孙权晚年非常昏庸?日本学者复盘孙权兴衰史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从18岁开始孙权就从孙策手中接下了江东重担。在孙权刚刚上位主少国疑之际,孙权以张昭为师,任用周瑜、程普等大臣。消灭叛军,阻止宗室叛乱,收编部分山越,广招贤才,安定江东大族,稳定江南局势,扩大势力范围。建安十三年,26岁的他遭遇曹操大军压境,在坚持主战的中心思想下,孙权依靠周瑜、程普、鲁肃、黄盖等人获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再之后,...
赞 (0)阅读(274)

碧海春秋│ 三国时期的“航海王”——孙权

中国船级社 中国船级社CCS 今天 三国时期,东临大海的曹魏和孙吴政权,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开展近海和远洋的军事和外交航海。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后,吴蜀重修旧好,孙权随即把目光瞄向了曹魏的后方——辽东公孙渊政权,大规模的官方航海随即展开。 (图源:网络) 东吴嘉禾元年(232年)三月,孙权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浮舟百艘循海北上,至辽东半岛南端的沓津(今辽宁...
赞 (0)阅读(316)

孙吴开国皇帝孙权,三国时期最长寿君主,因立储问题导致骨肉相残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孙坚的次子,孙吴的开国皇帝。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19岁的孙权接掌父兄基业。随后被朝廷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 此时孙氏统一江东后立足未稳,局势动荡不安。地方豪强多怀异心,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 宗室内部也有多人不服孙权,纷争不断。孙权的堂兄,庐陵太...
赞 (0)阅读(337)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