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第45页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社会的变革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认识到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李斯,又称郦食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战国时期末期,死于秦朝初年,其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和动荡时期,对中国政治、文化和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出身于楚国,是家境贫寒的士族子弟,但他勤奋好学,聪明机智,很快成为了楚国的官吏。后来,他又在齐国和赵国担任过重要职务,成为了赵国的丞相。在这个时期,他主要...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说,一个有贤才的人如果不务正业摈弃大业,就像是鼠贼匪类...
![]()
![]()
![]()
![]()
![]()
7文 | 展恩华 李斯是法家中的代表人物,有才华,有志向,有能力,最终却不得善终。纵观其所作所为,不难发现,李斯的生命中缺少了作为人最可宝贵的东西——儒家所提倡的“浩然正气”。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孟子的另外三句话可视为最好的注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三点,正是李斯身上所缺的。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
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着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
大家好,我是赵高,就是那个在史书中记载‘指鹿为马’的赵高。 至于我的名声,我想诸位随便就能说上那么几个:宦官专权、扰乱朝纲、玩弄皇权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祸国殃民…… 当然,我在这里发声并不是要为了给自己洗白,毕竟男子汉大丈夫,犯错了,立正挨打就对了。 在这里,可能许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说我标榜自己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明明史料记载了我赵高是一个太监,怎么就男...
《云卜论兵》之蒙恬篇 南远景 云卜堂 2016-02-29 王朝更替,新君登基,必洗先皇重臣,翦除异己。看破的挂印辞官早遁去,痴迷的枉送性命,不知所以。 蒙恬 李风杉画 蒙恬(?—前210),秦朝名将,自祖父蒙骜起世代为秦重臣。前221年,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并天下,恬率军三十万北逐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其后屯兵上郡(今陕西榆...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亲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及河套以北的大片土地。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 由于战国时期连年争战,各国之间都有很大的损伤。虽然秦国一统六国,成为了最后的王朝。但是秦国的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各诸侯国,无力北顾。以致于北部的匈奴部队,经常南下侵扰秦朝、赵国、燕国的北部地区。当地的百姓生活艰辛,经常受到匈奴人...
匈奴人是古代曾称雄于北方草原数百年的一支游牧民族,是历史上汉王朝的最大对手,在汉王朝初年时,匈奴人以强大的武力逼迫汉王朝送上公主和财物;汉王朝隐忍了七十年,在汉武帝厉兵秣马苦心经营近十年后,才开始反攻匈奴,扭转屈辱求和的局面。 不过汉王朝并不是第一个与匈奴人交手的,匈奴人的历史极为悠久,虽然不知道其具体出现于何时,但有记载的是,匈奴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强势崛起...
少年读史,时常陷入深深的困惑。这种困惑,既来自于知识储备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历史记录上的迷茫无解。读罢雾满拦江的刘邦传记和李开元的秦楚汉系列,想起毛泽东的词《贺新郎·读史》:“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漫漫历史,芸芸众生,谁才是历史的主人,谁只是...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高,给我们留下了威震寰宇、煌煌盛大的印象,它投下的背影与梦想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味。而刘邦作为这样一个伟大帝国的开国皇帝,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英异雄。他出生在小县城,30岁时,还只是这个县城的一个小官,然而日后却推翻了强秦,打败了项羽,最终登上帝位。这一切简直匪夷所思!随着他的故事在民间的流传,这个皇帝已经被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