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第20页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社会的变革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认识到当今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大唐帝国的第一任太子李建成每天都睡不好觉。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而自己在这群儿子中,除了是嫡长子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深刻地明白自己要能力没能力,要本事没本事,如果不是父亲(李渊)青睐自己,皇位根本落不到自己头上, 所以他时刻忌惮这帮兄弟们会把他的太子之位抢走。 而最让他忌惮的人,则是他的二弟秦王李世民。 他明白,自己和李世民之间早晚会爆发一...
却说太宗与魏征在便殿对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正合《烂柯经》云: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 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主席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著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 【毛主席评点批注及谈话提示】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节选...
说到帝王陵墓,最神秘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然而,说到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那就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唐昭陵。唐昭陵是从唐贞观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开始建设,一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41年,持续了107年的时间,它的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180多座陪葬墓,是关中的“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
当时,李世民已经将洛阳城围了起来,王世充毫无招架之功,各地的官员看到老板大势已去,纷纷开城投降,另投新主。 窦建德呢,又去哪儿了? 探子回报,窦建德终于从曹州出发了。 老祖宗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磨磨蹭蹭,否则要吃大亏。比如窦建德,如果能提前出发,路过王世充的地盘,肯定可以免交过路费。如今呢,王世充的属下纷纷投降,洛阳附近的城池全部成了李渊的产业。 必须收过路...
唐朝准确的说是李渊创立,但声望达到顶峰却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中! 现在很多人说起李世民都会说他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并且大肆宣扬。说这种话的都是什么人呢?相信大多数不会是汉人,之所以加上“大多数”几个字,是因为汉族里现在还真是有很多这种脑子不太灵光的人,见别人说,也跟着说,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李世民家族的历史很明白,一个因为当了皇帝,所以一定会有专门的史官梳理家...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
唐高祖李渊: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在位九年,又当九年太上皇,享年六十九岁,葬于献陵。 唐太宗李世民:文能治国安民,武能开疆拓土,开创“贞观之治”,享誉古今。在位二十三年,终年五十二岁,葬于昭陵。 唐高宗李治:延续“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在位三十四年,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 唐中宗李显:两次登基为帝,在位总计四年,终年五十五岁,葬于定陵。 唐殇帝李...
唐玄宗是唐朝知名度不亚于唐太宗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的“开元盛世”是整个近300年的大唐王朝最巅峰的时期。可是也是唐玄宗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不仅把唐朝拉入谷底,更是将中晚唐面临的宦官干政,藩镇割据通通带了出来。而唐玄宗自己也在兵变中退位,最后郁郁而终。 关于唐玄宗,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
汉皇重色思倾国”—长恨歌 白居易写的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诗中二人的爱情缠绵悱恻。 但就如诗中开头写到,李隆基十分喜欢美女,派人四处寻找绝色,可以说他一生,都是美女环绕,其中最被世人熟知的,除了杨玉环,还有两位。 恒安王武攸止(武则天堂侄)之女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堂侄武攸止的女儿,幼年时父亲去世了,武则天就把她接到身边养在了宫里,这段经历...